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匯率

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匯率

發布時間:2021-09-04 23:51:56

❶ 哪裡有介紹亞洲金融危機的比如對匯率等金融方面的影響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10967.shtml

❷ 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此舉為甚麼帶來許多益處

人民幣貶值,單位人民幣購買力降低,國內商品尋求出口的比例就會增加,簡單說就是,全球經濟危機時,降低本國貨幣匯率,有助於把國內危機通過國際經濟淡化,當然,同時也會為國際經濟和環境增加更多不利因素,因此,當年我們保持不貶值,更多的是體現了我們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此說法非官方流出,我自己編的,估計問題不大,你要是在辦比較嚴謹的事的話,建議查書(--〆))

❸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泰銖的貶值引發了亞洲其他國家貨幣的連鎖反應有誰知道詳情

簡單講,國際游資發現泰國外匯儲備不足,同時泰銖是採用與美元的固定匯率且自由兌換,於是游資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在動用外匯儲備干預不利的情況下,無法保持與美元的固定匯率,97.7.2.當天放棄固定匯率,採用浮動匯率,兌美元匯率大幅下滑17%,游資繼續擴大戰果,從而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甚至新加坡。其後,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在中國政府支持下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且大幅提升隔夜拆息,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❹ 亞洲金融危機各國(除中國外)為何貨幣貶值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要知道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來的。
當時東南亞各國大多都是採用「固定匯率制」,即一國不論國際收支如何變動,匯率都保持固定不變。而西方國家一般都是「浮動匯率制」,凈出口變動、外商直接投資變動、國際熱錢進出等國際收支變動都會相應使一國匯率發生上下浮動。
兩種匯率制度各有利弊,但一般來說浮動匯率制是比較好的,因為匯率的浮動能反映出各國貨幣的供求,乃至各國經濟實力的變化。我們可以想像,如果A國的商品物美價廉,並且人們需求旺盛,而B國的商品價高質次,沒有人買,那麼A國向B國的出口就會大幅增加,現在問題出來了,如果A國採用固定匯率制,那麼B國進口一定量的A國商品就永遠是一個價錢,這就使國際貿易的經濟效率降低,因為供不應求時理應價格上漲,這是價格規律,是市場機制,而現在A國商品大量出口,對B國卻始終不漲價,這樣就違背了市場原則。而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因為索羅斯看到亞洲多是採用固定匯率制,才決定對其金融體系進行沖擊。
一國要維持固定匯率,需要政府的市場操作。當本幣升值時,貨幣當局一般會採取兩個方法使本幣相應貶值以穩定匯率:一.買進外匯。(央行在市場上買進外幣,賣出本幣,會平衡貨幣供求,平抑升值趨勢)二.降低利率。(原因有二——1.由於利差交易,本國降低利率會使世界市場上以本幣投資的利息變低,這樣就加速了本幣流出,使本幣出現貶值;2.降低利率會使境外持有本幣的收益減少,促使外資流出,使本幣貶值)而當本幣貶值時政府就會採取相反的操作。
索羅斯第一個下手的是泰國,而他是怎麼打破固定匯率制的呢?
首先,索羅斯將手中大量的美元逐步兌換成泰銖,這時泰銖就產生了升值壓力,泰國政府將市場上的外匯吃進,以平抑外匯波動。然後,他開始大規模瘋狂地拋售手中的泰銖,使泰銖短時間內面臨大幅貶值的壓力,這時泰國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大量拋售其外匯儲備,承接索羅斯拋售的泰銖,但由於其外匯儲備不夠多,很快就沒有外匯拋售了,於是泰銖就出現了貶值,索羅斯拋售泰銖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美元。接著索羅斯又以更多的美元逐步買入泰銖,再像剛才一樣瘋狂拋售泰銖,又換得更多美元,循環往復。就這樣,泰銖在國際金融大鱷的攻擊下大幅貶值,國內產生了惡性的恐慌情緒,所有的民眾都爭先恐後地將手中的泰銖兌換成外幣,更加速了泰銖的貶值。最終泰國政府不得不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
如法炮製,索羅斯還攻擊了亞洲多個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國家,紛紛得逞,使亞洲出現了普遍的貨幣貶值。
而索羅斯在香港碰了釘子。香港實行的是聯系匯率制,即匯率在人為操縱下「相對固定」。當索羅斯按照上面的方法攻擊港幣時,中國政府出手了,由於中國政府擁有非常多的外匯儲備,當索羅斯拋售港幣時,中國政府大幅拋售手中的外匯,承接港幣,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相當大,有足夠的外匯用於拋售,因此最終沒有讓港幣貶值,成功地維護了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
而中國本身由於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賬戶還沒有充分放開,外資流入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管,因此也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

❺ 為什麼說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是對國際社會的重大貢獻了

好吧,菜鳥兄弟,老鳥給你個解釋啦,
假如美國人有7塊RMB,我們有一塊美元,我們的財富相等,假設匯率是1比7,當然這個只是名義匯率,不是實際匯率,我們看下,一美元在美國假設金融危機前能買1斤米,7塊人名幣能在中國買6斤米,好了,金融危機來了,假設美元貶值了,那在中國國庫的一美元在美國買不到1斤大米了,這個錢實際上是蒸發了一部分的價值,就是說如果我們還要在美國買到1斤大米得話更多的錢。再看中國,如果中國的錢不貶值,那就意味著美國人還可以用國庫中的7塊錢在中國買到6斤大米。是想一下,人名幣不貶值,是不是便宜了美國啊??
不知到鳥兄滿意不滿意啊~~

❻ 98年亞洲金融危機,大部分國家的貨幣貶值,導致經濟嚴重衰退,請問為什麼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的後果是貨幣貶值以及經濟衰退,而不是前者引起後者。那時候的東南亞很多國家經濟過熱,匯率和資本市場自由化與國內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不匹配,所以當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外資撤離,外匯儲備耗光,貨幣貶值;國內經濟缺乏資本支持自然崩潰了。
日本崛起時與中國的情況類似,很高的儲蓄率,依賴出口消耗國內過高的投資形成的產能,因此日元升值導致其出口產品競爭力削弱時造成的危害特別大,就像今天的中國。我們對匯率控製得這么緊就是因為日本是個前車之鑒。 本幣升值削弱出口產品競爭力很容易理解。本來在國內20元人民幣的產品,在匯率是1¥/$時,賣到美國是20$,如果人民幣升值到0.5¥/$,那美國就要用40$買同樣的東西,所以他們會選擇其他國家的產品。

❼ 97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具體的多少是沒有人去做統計的啦,即使有統計,我們小百姓也不會知道的,這涉及到國家的安全,不過我這有一組金融風暴形成的信息
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的加快,各國經濟關聯的緊密,經濟循環速度的加快,一個國家開始出現引發的金融危機,很快便可以波及到另一個國家,並形成一場大范圍的金融風暴。

1997年,一場空前的金融風暴席捲了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這場風暴中,受災國難以計數的企業破產倒閉,僅以韓國為例,在1997年短短的一年當中,全國前50位大財閥就有14家在風暴中破產,775家上市公司有50家倒閉,而其中小企業的破產數量更是高達15000餘家。

從整體來看,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國民的工資收入普遍下降了10%到20%的水平,而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普遍上升了20%到50%,此消彼長,使得這些國家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降幅平均超過了30%,隨著嚴重的經濟不穩定的出現,很多國家出現了的政治不穩定和社會不穩定。

這場金融風暴,起源於泰國。當時,一部分國際炒家已經看到了泰國經濟的虛弱。泰國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債,短期的熱錢大量留入泰國,去追逐泰國房地產市場中迅速膨脹的財富,尤其是更多的人把錢投到了股市。國際炒家已經看準了泰國經濟中出現了重大隱患,很難抵禦大規模的持續金融攻擊。於是,他們首先在匯市上發難,因為一個開放性國家,它的幣值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國民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國際炒家採取了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杠桿工具,他們大量從泰國銀行手中借入泰銖,反手又在匯市交易中大量拋售泰銖,迫使泰國政府為了維持泰銖匯率的穩定,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美元儲備承接泰銖的拋盤。結果,泰國政府本就不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很快就不夠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債的到期還本付息壓力又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放棄泰銖的固定匯率。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攻擊一旦開始,大量流動性強的資金,就不斷迅速撤離股市,這時,股票市場的股價就會一輪接著一輪地大幅下跌。銀行為規避風險,就開始被迫緊縮銀根,甚至很多管理不善的銀行迅速被逼到破產邊緣。這樣,匯市、股市雙雙暴跌,人們對國家經濟信心急劇下降,不斷從股市撤出資金,都去銀行提取自己的存款,然後把手中的泰銖盡快換成美元。於是,整個國家經濟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並處於全面崩潰的邊緣。

在開放的金融交易市場中,存在大量的金融衍生交易工具,這些工具的杠桿效應使得金融市場在出現風險的時候,是成倍,甚至成幾十倍的被放大。這也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金融風暴來得如此迅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相同的原理、相似的手法,很快將金融災難波及到了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在1997年這場驚心動魄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其中一個著名的國家炒家索羅斯,當時他的量子基金只動用了9000萬美金,幾個月以後,量子基金的帳號上就有了20個億美金。可怕的是,這場金融風暴調集的國際游資的總量是1000億美元之多。這么大規模的游資調來對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攻擊,哪個國家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他們怎能抵擋得住國際游資的攻擊呢。

現代金融市場的特點,是以光的速度在挪動著金錢。一個電話,一部電腦,就可以在互連網上下單,瞬間就可以完成一筆大的金融交易,而無論這個投資者或國際炒家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他都可以從事這件事情。金融市場這樣的情形,使得任何一個金融市場開放的國家,都難以抵禦如此大規模和高速度的金融攻擊。當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一旦被攻破,就會出現大量財富被國際炒家捲走的情景,而本國經濟馬上陷入惡性循環進而面臨全面崩潰的狀況出現。最可怕的是,當人們的信心一旦絕堤,金融危機就會像瘟疫一樣在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傳染。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企業家、政府官員,重要的是要學會找到這個市場中存在的機會,學會看到經濟中和金融問題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當金融危機和金融風暴真的來臨時,能成功地規避風險。

❽ 亞洲金融危機時為什麼大量注入人民幣可使港幣不貶值

因為港幣也是匯市裡的交易貨幣,匯率是浮動的。當出現金融危機的時候就會貶值。而人民幣的價值是相對美元而進行升降,匯率相對非常的固定。注入人民幣就是在外匯市場里大量在低位購進港幣,拉動市場對港幣的需要。讓港幣不至於因為一時的危機而急劇的貶值。待短暫的危機過後,就不會對港幣造成任何的影響。

❾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為什麼力保人民幣不貶值

主要原因是我國的資本市場未開放,境外資本很難對我國的外匯、期貨市場、股市等進行的投機操控!人民幣當時不能自由兌換,根本無從談起貶值。當然了也和我國的大量美元儲備以及匯率機制有關。因為我國可以政治干預,誇張的說就是可以隨便的指定新規則。「金融大鱷」索羅斯在俄羅斯也失敗過,因為也是專制國家,可以隨便的干預和修改交易規則。我只知道這些,不過這些官方是不報道的。畢竟中國是個專制國家,很多政策是出於政治考慮的。
而港幣堅挺是由於特區政府動用儲備外匯干預市場,與索羅斯等國際炒家鬥法(這也直接導致當時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當選為第二任香港特首)。 那個時候的不貶值政策,意味著我們出口到歐美的東西就比東南亞國家要貴了,這樣就間接的支持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讓他們的經濟能比較快的復甦,也就是說我們犧牲了一部分自己的出口訂單,支持他們。

貢獻度應該不是對世界的,主要是對亞洲的 ,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的外匯儲備多
所以抵抗住了,國家領導人很重視這個,中國持有的美元外匯是最多的國家,美國如果對中國採取什麼經濟制裁的話,中國一拋外匯美國就要擔心了,戰略意義重大 。

❿ 問一下亞洲金融危機時亞洲各國匯率的變化情況

這個可以嗎?

閱讀全文

與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
雄安融資爆倉 瀏覽:339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
建發股份app軟體 瀏覽:608
專利信託在我國可運用的領域1 瀏覽:166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