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說物流具有利潤的杠桿效應
解釋一: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解釋二: 在我國國家標准《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解釋三: 物流中的「物」是物質資料世界中同時具備物質實體特點和可以進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質資料。「流」是物理性運動,這種運動有其限定的含義,就是以地球為參照系,相對於地球而發生的物理性運動,稱之為"位移"。流的范圍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圍,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環境中的微觀運動,小范圍位移。「物」和「流」的組合,是一種建立在自然運動基礎上的高級的運動形式。其互相聯系是在經濟目的和實物之間,在軍事目的和實物之間,甚至在某種社會目的和實物之間,尋找運動的規律。因此,物流不僅是上述限定條件下的「物」和「流」的組合,而更重要在於,是限定於軍事、經濟、社會條件下的組合,是從軍事、經濟、社會角度來觀察物的運輸,達到某種軍事、經濟、社會的要求。
解釋四: stream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化學或物理變化的物料常常以氣態或液態參與生產過程,並以管道輸送,這樣參與過程的原料、中間產物、產品等稱為物流。在連續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加入或排出的固體物料也可稱為物流。
解釋五: 物流的7R:現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標可以概括為」7R」:將適當數量(right quantity)的適當產品(right proct),在適當的時間(right time)和適當的地點(right place),以適當的條件(right condition)適當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適當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給客戶。具體來講,通過加強物流系統管理可以實現」7S」。 (1) 服務(service)目標 (2) 快捷(speed)目標 (3) 節約(space saving)目標 (4) 規模優化(scale optimization)目標 (5) 庫存(stock control)目標 (6) 安全性(safe)目標 (7) 總成本(sum cost minimum)目標
解釋六: 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運動,主要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和場所價值有時也創造一定加工價值的活動。
解釋七: 物流是供應鏈的一個環節的過程,通過計劃、實施和控制貨物高效率的流動和儲存,提供相關信息從起點出發的信息服務的消費,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
解釋八: 目前被普遍認同的是美國「物流管理協會」(2004年已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協會」)2000年所下的定義:物流是為滿足客戶需要,對商品、服務及相關信息在源頭與消費點之間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動與儲存進行的計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以上這些都是讓你明白什麼是物流.如果你看得
差不多了,你應該明白.物流是對貨物服務的.既
使是沒有物流,銷售產品也需要運輸.運輸就要有
運輸費,那會使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而自從有了
物流,我們可以以最低的運輸去創造出屬於物流
自己的利潤.所以.成本將會大大減少.因為物流
成本越低利潤就越大,那麼.物流的成本就是具有
杠桿效應的因素,杠桿,明白吧.就是哪頭降低哪
頭就升高.這就是杠桿效應,
B. 采購利潤杠桿計算公式
第一題:某公司銷來售收入源是5000萬元,,稅前利潤率4%,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50%。
采購成本減少1%,帶來成本節約是多少?利潤率提高了多少。?
這道題的成本節約是25萬,還是50萬。?書上是50萬,利潤變成250萬了,率就提高20%。
第二題:某公司銷售收入是1000萬,稅前利潤率5%,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60%,假設采購成本減少1%,則利潤杠桿效應使利潤率增加了多少?
我的答案是12%。
C. 為什麼采購活動會帶來利潤杠桿效應
利潤杠桿效應是一種衡量采購工作績效最直接的手段。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在Costdown,在很多企業里,特別是在面試時,基本上都會提到降成這個問題。好的采購能為企業創造利潤,獲得潛在的市場資源。質量過關的產品(條件是產品定位沒有問題),具有價格優勢,其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而采購正是目前很多企業日益重視的利潤源。舉例說明這個問題:某公司(生產企業)(單位:萬元)銷售額1000采購額(假設采購額占銷售額的50%)500利潤(假設稅前利潤為5%)50如果該企業通過更好地管理采購職能,將其采購成本降低了10%,那麼這會使得公司的稅前利潤增加50萬元。為了增加這50萬元的稅前利潤,如果單靠增加銷售額來實現,那至少要1000萬元的銷售額,也就是說銷售量得提高一倍。在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談何容易,大家都在提高效率,壓縮其它的成本,而采購成本(特別是原材料成本)正是人們正在爭奪的利潤源。采購的任務是任重道遠,一個好的采購工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與積累。這種問題你網路就好了,沒必要問,這轉自搜狐博客
D. 利潤杠桿效益和資產回收率
利潤杠桿作用是指當采購成本降低一個百分點時,企業的利潤率將會上升更高的比例。這是因為采購成本在企業的總成本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一般在50% 以上,而這個比例遠遠高於稅前利潤率。例如,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假設其稅前利潤率為4%,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50%,那麼采購成本減少 1%,就將帶來50萬元的成本節約,也就是利潤上升到了250萬元,利潤率提高了20%。可見,利潤杠桿效應十分顯著。
資產收益率(ROA)作用是指采購成本的節減對於企業提高資產收益率所帶來的巨大作用。資產收益率指的是企業的凈利潤和企業總資產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來就是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該公式可以轉換為:
資產收益率=(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
公式右邊第一個括弧里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利潤率,第二個括弧裡面的內容叫做資產周轉率(投資周轉率),這樣,資產收益率就可以表示為企業的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的乘積的形式。當采購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時,通過利潤杠桿效應可以使利潤率提高更大的比例。另一方面,采購費用減少,則庫存同樣數量物資佔用的資金就少,即資產降低,這就提高了投資周轉率,兩者的乘積就是一個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有利於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
E. 什麼是采購杠桿原理【采購供應問題】
采購成本的小的變動,足以對企業利潤有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稱為采購杠桿原理。采購杠桿原理說明采購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
F. 什麼是采購杠桿原理
采購成本的小的變動,足以對企業利潤有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稱為采購杠桿原理。采購杠桿原理說明采購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
G. 什麼是采購利潤杠桿效應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企業50%的資金用於采購原材料,其稅前利潤為10%,那麼它每收入10萬元,它將獲得1萬元的利潤,並且這10萬元收入中將有5萬元用於采購,我們假設采購部經過努力降低了2%的采購成本,那麼在利潤中將增加1000元,如果換成通過增加銷售來獲取這1000元利潤的話,那麼要增加10%的銷售額才能實現,即賣多1萬元才行。但是不要簡單的將2%和10%進行比較,因為要降低2%的采購成本看似不難,但在實際作業中可能就要為這2%費盡心機,有時經過了努力但仍有可能達不到目標。
H. 采購成本對利潤影響多大
采購與供應管理主要有利潤杠桿作用、資產收益率作用、信息源作用、營運效率作用、對企業競爭優勢作用五個方面的作用。
采購的利潤杠桿作用是指當采購成本降低一個百分點時,企業的利潤率將會上升更高的比例。這是因為采購成本在企業的總成本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一般在50% 以上,而這個比例遠遠高於稅前利潤率。
例如,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假設其稅前利潤率為4%,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50%,那麼采購成本減少 1%,就將帶來250萬元的成本節約,也就是利潤上升到了250萬元,利潤率提高了25%。
可見,利潤杠桿效應十分顯著。
資產收益率作用是指采購成本的節減對於企業提高資產收益率所帶來的巨大作用。
資產收益率指的是企業的凈利潤和企業總資產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來就是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該公式可以轉換為: 資產收益率=(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 公式右邊第一個括弧里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利潤率,第二個括弧裡面的內容叫做資產周轉率(投資周轉率),這樣,資產收益率就可以表示為企業的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的乘積的形式。
當采購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時,通過利潤杠桿效應可以使利潤率提高更大的比例。另一方面,采購費用減少,則庫存同樣數量物資佔用的資金就少,即資產降低,這就提高了投資周轉率,兩者的乘積就是一個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有利於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
至於信息源作用、營運效率作用和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比較容易理解,這里就不再一一加以分析了。
總之,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和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發展,采購在企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采購部門也必將在未來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