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2涼山州)如圖所示,杠桿AOB用細線懸掛起來,當A端掛重物G1,B端掛重物G2時,杠桿平衡,此時OA恰好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力與相應的力臂成反比關系,它們的杠桿示意圖如右,∵AO=BO,
∴LOA>LOB′,所以物體的重力G1<G2.
故選A.
❷ 3..如圖所示,杠桿AOB的A端掛重為GA的物體,B端掛重為GB的物體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AO=BO,杠
沒圖嗎?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此題中AO為動力臂,BO為阻力臂,GA為動力,GB是阻力,因為AO=BO,所以GA=GB,選A
❸ 如圖所示,杠桿AOB用細線懸掛起來,分別在A、B端掛等重的物體G1、G2時,杠桿平衡,此時OA恰好處於水平位
杠桿的力臂如圖所示: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
G1LOA=G2LOB′
∵GA=GB
∴LOA=LOB′
由圖可見:OA=LOA,OB>LOB′,
∴OA<OB.
故選A.
❹ 如圖所示,杠桿AOB的A端掛重為GA.的物體,B端掛重為GB的物體,杠桿平衡時AO處於水平位置,若AO=BO,杠桿
(1)如圖,做出GB的力臂OC,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GB×OC=GA×OA,
∵在直角△OCB中,OC<OB,OB=OA,OC<OA,
∴GA<GB.
(2)原來杠桿杠桿平衡,GA×OA=GB×OC,
現在在A、B兩端分別再掛上一個相同的鉤碼:
左側=GA×OA+G×OA,右側=GB×OC+G×OC,
∵OC<OA,
∴GA×OA+G×OA>GB×OC+G×OC,
∴杠桿不再平衡,杠桿A端將下沉.
故答案為:小於;A.
❺ 如圖甲物理杠桿AOB是質量不計的輕質杠桿木塊C和金屬塊D是外形相同的圓柱體細線位於垂直方向整個裝置處於
你題中給的底面積應該是錯誤的,是2乘以10的負2次方平方米吧。這樣才合理,反正我下面是按這個數值求解的,如果你沒寫錯,只需要修改數據,解題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這道題是力學中綜合性比較強的一道題,主要涉及到壓強,杠桿,以及受力分析(當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時一定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分析:(1)要求C的重力,就要求A端繩子對C的拉力,那麼就得用到杠桿原理,繼續找條件,發現B端繩子的拉力大小未知,所以得先求出,這樣就從對D物體開始分析。此時D靜止在水平面上,豎直方向上受重力,桌面給的D支持力,還有B端繩子給它的拉力,這三個力的關系是:
F拉d+F支持d=Gd。有關系式發現,必須先求出支持力F支持c,這樣就能利用題目中壓強的已知條件。OK,到此分析完畢,接著就按分析的步驟倒著求解就好啦。
解答:(1)對於C而言,根據壓強公式變形:Fd=PS=600x0.02=12N
又有:F拉d+F支持d=Gd F拉d+12N=36N F拉d=24N
根據杠桿原理:F拉d:F拉c=OA:OB 帶入數據,F拉c=16N
此時C處於靜止,Gc=F拉c=16N。
分析:(2)同樣的道理,從問題的求解開始推,找你需要的調節,再去解決。
要求細繩對物體C的拉力,先對物體C受力分析,看受幾個力。發現C受重力,水對C向上的壓力F壓力,C端繩子對它向上的拉力 Fc,水中繩子對它向下的拉力F拉。一共四個,關系是:
Fc+F壓力=Gc+F拉。 要求F拉,解決剩下三個物理量大小就行了。具體的自己思考,我告訴你解題步驟。
解答:(2)對物體D而言,Fd=PS=3/2X600x0.02=18N
F拉d+F支持d=Gd F拉d+18N=36N F拉d=18N
杠桿原理:F拉d:Fc=OA:OB 帶入數據,Fc=12N
對物體C而言,根據壓強公式變形:F壓力=PS=1000x0.02=20N
此時物體C受力: Fc+F壓力=Gc+F拉 ,帶入數據得到:
12N+20N=16N+F拉 F拉=16N
所以,(1)16N
(2)16N
過程需要你認真揣摩,總的一句話,像這種看起來比較復雜,無法用一個或兩個公式直接帶入數據一步到位求出結果的題目,一般採用倒推法——比如,你要求A,發現缺少條件B,那麼久先解決B ,結果求B時有缺少條件C,此時觀察題目發現C可以由某個公式直接求解,OK到這里題目就分析完畢了,你求解的步驟就變成,先求C,再求B,最後求A。(分析的步驟與解答步驟剛好相反。)
說了這么多,希望你能領會,祝你學習進步,有幫助,請採納!
❻ 如圖所示,杠桿AOB用細線懸掛起來,當A端掛重G A 的物體,B端掛重G B 的物體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此時O
因為OA=OB,兩邊拉力的方向均豎直向下,所以左邊力臂大於右邊力臂.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左邊的拉力小於右邊的拉力,即G A <G B . 故選B. |
❼ 如圖所示的杠桿AOB,右端掛重物G,在力臂為L的力F作用下靜止在圖示水平位置,在圖中作出力F的示意圖
作垂直於力臂L的作用線,並且與杠桿的交點為動力作用點,然後過作用點作斜向下的力F.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