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現金流量表上「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一欄怎麼填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1.現金流量表准則規定,外幣現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應當採用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應當作為調節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報。
2.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指企業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折算成記賬本位幣時,所採用的是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而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項目中外幣現金凈增加額是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這兩者的差額即為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3.現金流量表第「四、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要加「五、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沒有「其他對現金的影響」。「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本來就是「凈現金流量」,不存在再加的問題。
Ⅱ 年報中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科目怎麼填列
填列方法如下:
1、根據修訂後財務報表列報准則應用指南,「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將「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其他綜合收益)」;
2、在准則修訂後,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應並入「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不再單獨列示(包括合並報表格式也應做相應調整)。
3、其中,包含於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中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僅包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部分,歸屬於少數股東的部分仍並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報。
(2)匯率變動稅金錶如何填列擴展閱讀: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一個報表項目,並不是一個會計科目。不需要做分錄。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主要來源於對不同會計科目運用匯率不同造成的差額,這些差額直接匯總到所有者權益下的外幣折算差額中,這其實不用編分錄,差多少就補多少,最後是擠出的。
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第十條:「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外幣投入資本屬於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不再採用合同約定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Ⅲ 稅金錶是怎麼做出來的
增值稅:本期應納稅=本期銷項稅金-本期進項稅金-上期留抵稅金
印花稅:本期銷售收入*核定百分比*萬分之三
城建稅:本期應納增值稅*7%
教育費附加:本期應納增值稅*3%(國家)+本期應納增值稅*2%(地方)
規費:本期銷售收入*0.2%
具體稅率請咨詢當地稅務部門
Ⅳ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在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中的填列
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中的稅種同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沒有什麼聯系,因此,不需填列.
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應該在」應交稅金(增值稅)明細帳」中顯示,帳中沒有這一欄,你可以把沒用的一欄改為」待抵扣進項稅額」欄使用.
Ⅳ 應交增值稅明細表的已交稅金如何填列
1、小規模納稅人:根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借方發生額。
2、一般納稅人:根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借方發生額填列。
3、交納以前期間未交增值稅:根據「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借方發生額填列。
4、預繳增值稅制度企業:主要系房地產、建築行業,根據「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科目發生額填列。
(5)匯率變動稅金錶如何填列擴展閱讀:
一、增值稅核算會計科目及專欄設置
1、「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而支付或負擔的、准予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2、「銷項稅額抵減」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按照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因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
3、「已交稅金」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當月已交納的應交增值稅額;
4、「轉出未交增值稅」和「轉出多交增值稅」專欄,分別記錄一般納稅人月度終了轉出當月應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稅額;
5、「減免稅款」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減免的增值稅額;
6、「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記錄實行「免、抵、退」辦法的一般納稅人按規定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
7、「銷項稅額」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8、「出口退稅」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按規定退回的增值稅額;
9、「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
Ⅵ 增值稅發票匯率開錯,跨越了,納稅申報表怎麼填
去問稅務局後再填,要不然很麻煩的。跟我這個月遇到的情況一樣
Ⅶ 本年新改的稅金及附加如何填報
新改的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填報,按原先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的項目進行填寫。
全面試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名稱調整為「稅金及附加」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調整為「稅金及附加」項目。
Ⅷ 急呀,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如何填寫
1.未交增值稅期初未交數就是上年底未繳到稅務局的增值稅數,應該是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期末余額。本年累計的期初未交數,應該是一樣的數。(我們公司只有本年累計一欄)
2.本期轉入數是指本年應繳到稅務局的增值稅(本年轉放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數)
3、期末未交數=
年初未交數(多交用"-"反映)+本年轉入數(多交用"-"反映)-本年已交數
4、這應該問問稅務局,我曾經進項稅的財務帳上和稅務申報表上差1分錢,我調整的是企業的財務帳,調整和稅務的一致,如果相差太多,稅務在查帳的時候會發現,還是應該和咨詢一下稅務局。
Ⅸ 怎樣填列"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
第22條規定:"企業外幣現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應以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應作為調節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