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下冊新版數學書一至三單元計算公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 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貳』 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書90頁
1、(1)1:101 (2)1/9;乘3 (3)3:1;3:1400;3:4 (4)5:3;4/35
2、9:3 18:69:3=18;6
3、不成比例,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成正比例
4、5.4/(1+8)=0.6kg
氫:0.6×1=0.6(kg)
氧:0.6×8=4.8(kg)
5:8×350=2800(dm²)2800/10=280(塊 )
『叄』 數學書六年級下所有公式
數學是邏輯思維,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
『肆』 六年級數學書上有趣的平衡利用的是杠桿原理還是反比例回答要有理有據,有重謝。
應該是反比例,是用數量乘間隔
『伍』 六年級下冊數學書重要公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數學公式是人們在研究自然界物與物之間時發現的一些聯系,並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法。
是表徵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數量之間的或等或不等的聯系,它確切的反映了事物內部和外部的關系,是我們從一種事物到達另一種事物的依據,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涵。
『陸』 六年級下冊數學書上的30個例題和公式
【人教版】練習十三(教材第78~79)⒈將下面的數填在適當的( )里。
1.65 -15.7 5/6 2340 96%
⑴冰城哈爾濱,一月份的品均氣溫是(-15.7)℃。
⑵六(2)班(5/6)的同學喜歡運動。
⑶調查表明,我國農村家庭電視機擁有率高達(96%)。
⑷楊老師身高(1.65)。
⑸某市今年參加馬拉松的人數是(2340)。
⒉下面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四個國家,把它們的面積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用數字序號標明它們的大小。(按大到小的順序)
國 家 面積/平方千米 面積/平方千米
中國 9600000 960萬
俄羅斯 17075400 1708萬
美國 9372614 937萬
加拿大 9970610 997萬
中國的陸地面就居世界第(3),而人口數居世界第一,有1295330000,約(13)億人。
⒊一種商品打七折銷售,「七折「表示原價的(70)%。如果這種商品原價100元,現在便宜了(30)元。
⒋說出下面各數中「2」表示的含義。
23 0.52 2/3 203.7
表示2個十 表示2個百分之一 表示2個三分之一 表示2個百
⒌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合適的數。
小數 分數 百分數
0.4 2/5 40%
0.75 3/4 75%
0.8 4/5 80%
⒍在【】里填上適當的符號。
789【>】759 5/12【>】7/20 1.3元【=】1.30元 32.63【<】40.7 3.58【<】3.61 1.39噸【>】913千克
⒎直接寫出得數。
5.65x10=56.5 2.8x100=280 0.006x1000=6 0.396x10=3.96 0.418x100=41.8 71.2x1000=71200
⒏填一填。
12的因數:2,4,6,12
15的因數:6,18
12和15的公因數:1,3
12和15的最大公因數是(3)
30以內的倍數:4,8,16,20,28
30以內6的倍數:6,18
30以內4和6的最小倍數是(12)
⒐下面的說法對嗎?說明理由。
⑴把0.56擴大到它的1000被是560。 (√)
⑵0是正數。 (×)
⑶一個數的倒數不一定比這個數小 (√)
⑷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
『柒』 六年級數學書上有趣的平衡利用的是杠桿原理回答要有理有據,有重謝。
估計是天平吧
那就是利用杠桿原理啊 他屬於等臂杠桿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捌』 小學六年級下冊的數學公式。小學全部的(人教版)
人教版小學數學
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單位換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小學數學定義定理公式(二)
一、算術方面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7.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玖』 六年級下冊數學書P54~55
4題的答案:
算式方法: 50000厘米=0.5千米 1.8÷0.5=3.6厘米
比例方法: 1.8千米=180000厘米 1:50000=x:180000
第二空的求圖上距離的方法和上面一樣。
第三空求實際距離
算式方法 60000000厘米=600千米 600×15=9000千米
比例方法 15:x=1:60000000
5題的答案:
算式方法: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1900÷400=4.75厘米
比例方法: 1900千米=190000000厘米 1:40000000=x:190000000
6題地答案:
算式方法 5000000厘米=50千米 3.4×50=170千米
比例方法 3.4:x=1:5000000
這是不是你們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喲
你照這個方法作,肯定沒得錯
『拾』 六年級下冊數學杠桿原理的公式
杠桿原理的背後隱藏著數學原理,那就是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