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查詢歷史匯率
您可以參考招商銀行外匯「實時匯率」,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外匯專實時匯屬率」網頁鏈接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19年11月18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Ⅱ 有關匯率方面的書籍推薦
匯率風暴、匯率戰爭、匯率與國際金融
Ⅲ 急求一篇有關人民幣升值/匯率波動 對中國外貿/進出口造成的影響的英文資料/期刊 附帶中文翻譯 3000字
我沒有~
Ⅳ 關於匯率的和外匯儲備安全的論文該如何在權威刊物上發表
現在想在權威刊物上發表文章的人很多。你如果沒有關系、熟人幫忙的話不太容易。
當然如果你的文章有非常獨到的見解例外。
如果是後者,你就直接投稿給這些權威刊物好了。
Ⅳ 本人寫了篇關於匯率的文章,發表遭拒。哪位大俠可以推薦幾個經濟金融類的核心期刊,容易發表的。本人在此謝
加我503308180。幫你
Ⅵ 求人民幣匯率論文的相關參考文獻
怎麼發給你呢?
Ⅶ 求關於(美國貿易逆差)期刊
12005年美國紙和紙板貿易逆差縮小福建紙業信息2006/1
2美國橡膠製品貿易逆差至2005年9月底增長25%何敏現代橡膠技術2006/02
3全球經濟失衡原因及其調整方式——基於美國貿易逆差與長期利率的因果研究肖文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研究瞿孝升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5美國儲蓄不足和全球儲蓄過剩是美國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朱穎國際貿易問題2006/086美國貿易逆差長期存在的原因探析劉穎卓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6/09
7英國的FDI、貿易與企業利潤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墨黛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6/04
8垂直專業化分工與中國對東亞經濟體的貿易逆差——兼及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比較分析柳劍平世界經濟研究2006/07
9中國的匯率政策與美國的貿易逆差劉淄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6/02
10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原因及其現行政策的探析吳毅經濟論壇2006/06
11美國的經濟增長、就業變動與貿易逆差劉志梅上海經濟研究2006/04
12人民幣升值不能改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沈君克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13美國貿易逆差的可持續性:調整及其影響姚枝仲國際經濟評論2006/02
14美國相對貿易逆差與貿易保護政策的失靈王曉雷當代財經2006/04
15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形成原因、影響及應對策略孫黎黎商業經濟2006/01
16美國貿易逆差:不能對你無所謂聞吾大經貿2005/04
17巨額貿易逆差與美國經濟增長並存:美元因素及其隱憂劉建江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6
18美國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儲蓄缺口關系分析肖璐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5/08
19人民幣升值與美國貿易逆差的經濟學分析趙子銥商場現代化2005/24
20美國貿易逆差探析邢麗娟商場現代化2005/21
21美國貿易逆差原因探析彭福永世界經濟研究2005/05
22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問題的理論透視梁碧波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02
23美國巨額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共存的機理劉建江國際經貿探索2005/04
24透視美國巨額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並存的合理性劉建江國際貿易問題2005/07
25美國巨額貿易逆差能維持嗎黃燕君國際貿易問題2005/04
26美國貿易逆差緣何激增苗迎春金融信息參考2004/04
27美國對外貿易逆差解析張遠鵬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4/06
28美國貿易逆差:增長慣性與可持續性李石凱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05
29中美貿易逆差與美國貿易保護的轉變穆良平國際經濟評論2004/05
30美國貿易逆差:增長慣性與可持續性李石凱當代財經2004/10
31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問題剖析廉雲黑龍江對外經貿2004/07
32美國的貿易逆差及中美貿易摩擦成因探析石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
33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對美國製造業失業率影響的實證分析李未無財貿經濟2004/03
34新時期美國貿易逆差的三大悖論及其原因分析苗迎春管理科學2004/01
35美國失業率與美中貿易逆差無關姜長和中國統計2004/03
36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對經濟繁榮的特殊貢獻分析塗玉華經濟經緯2004/01
37影響美國貿易逆差的非價格競爭因素分析李樹傑對外經貿實務2004/02
38從新型國際分工看美國貿易逆差陳寶森世界知識2003/10
39扭轉美國貿易逆差的一個建議沃倫·E·巴菲特中國企業家2003/12
40中美巨額貿易逆差根在美國張漢林中國改革2003/12
41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姚枝仲世界經濟2003/03
42試論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調整問題卞亞軍世界經濟研究2003/07
43如何看待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馬小林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2/01
44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分析宋玉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11
45美國貿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探析李明武經濟師2002/04
46是盈餘還是赤字:美國巨額貿易逆差探析劉建江國際貿易問題2002/06
47論貿易逆差與美國的國際經濟地位李明武學術論壇2001/01
48巨額貿易逆差對美國新經濟的影響劉麗偉遼寧經濟2001/11
Ⅷ 2003年郎咸平關於匯率制度的論文發表在什麼期刊
有一篇《堅持匯率穩定以阻擊國際炒家》,於2003年09月29 日發表在《經濟觀察報》上,郎咸平的這篇文章里,港元被炒高的事實、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和人民幣結算中心的傳言都被放在近段時期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的大背景里,發生在香港諸多看似無甚聯系的事實和觀點,在郎咸平的眼裡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在這些復雜的聯系中,我們可以粗略地看到國際炒家炒作人民幣的手段,也看出國際社會帶給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嚴峻性。郎咸平認為,目前穩定人民幣匯率非常重要盯住美元是明智的選擇,就連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安排也暫不可取。可以去網路文科下載看看http://wenku..com/link?url=
另一篇有關匯率的《香港應建立復本位聯系匯率制》2003年08月29日發表在《中國證券報》上,可以去網路文庫看看http://wenku..com/view/cdb93e03a6c30c2259019eac.html(這不是我的文庫。我只是幫你查看了一下)
他2003年主要發表了20多篇文章,根據查證,貌似只有這兩篇有關匯率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找一篇關於「中國匯率問題研究」的論文
中國匯率問題研究 摘要: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事關我國進出口形勢、國內優勢產業的生死存亡等,中國必須從自身利益出發,在國際法要求的范圍內對待人民幣升值問題。目前,我國政府應爭取遵循國際法途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爭端機制內解決問題。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原因 國際法 解決途徑
「人民幣升值論」最早由日本政府提出,隨後,以美國為首的其他西方國家不斷對人民幣匯率提出指控。2009 年來,西方國家壓迫人民幣升值的陳年舊調再次喧囂塵上。西方國家不厭其煩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何在?
一、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1.美國。長期以來,美國以美中間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為由力促人民幣升值,盡管美國明知人民幣升值並不能明顯改善其國際貿易狀況,但仍然不遺餘力地促壓人民幣升值,原因在於:一是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自己潛在的強大競爭對手,千方百計打擊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最終削弱中國同美國的議價能力;二是通過促壓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全球熱錢引入中國,吹大中國國內資產泡沫,並在泡沫頂峰時反手做空,使中國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日本。
2.歐盟。相對於美國而言,歐盟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一直持相對溫和的態度。但自2007 年初開始,歐盟的態度一度超越美國變得異常強硬。歐盟之所以突然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在於人民幣雖然兌美元升值,但相對於美元兌歐元的大幅度貶值,人民幣兌歐元同樣是貶值的。這一方面增加了歐盟成員國對華出口的難度,另一方面卻使得中國的商品進入歐洲市場比進入美國更容易,其結果是歐中之間貿易逆差的迅速擴大。為減少貿易逆差,歐盟選擇聯手美國共同壓迫人民幣升值。
3.日本。與美國、歐盟不同,日本在中日貿易中一直處於順差地位。以2008 年商務部統計為例,截至2008 年10 月,日本一直居於中國前10 大貿易逆差來源地第3 名,僅次於我國台灣和韓國。因此日本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不在於貿易差額問題,而是爭奪亞洲領導權以及未來"亞元"主導權的戰略舉措。
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合力壓迫人民幣升值並樂此不彼,歸根結底就是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人民幣大幅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西方國家給了我們巨大的升值壓力,但如果我們貿然屈服、匆忙大幅度調整人民幣匯率,必將給我國經濟各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第一,人民幣大幅升值會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增加出口企業成本,在世界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對外出口一度萎縮,此時提高人民幣匯率無疑是對出口的又一沉重打擊。
第二,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在目前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相對於發達國家以研究開發(R&D)和服務業為主來講,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製造業為主的,其優勢企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極易受到匯率水平變動的影響。
第三,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目前,世界經濟整體環境依然並不樂觀,這對活躍在資本市場上的國際游資而言,具有升值預期以及進入相對安全的新興經濟體尤其是"金磚四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國際游資由於具有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的特點,會對金融市場造成潛的在沖擊。況且,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尚不健全、金融市場發展比較滯後,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會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直接產生影響。
三、人民幣匯率自主性的國際法依據
根據國際法有關規定,國家主權具有國內最高和對外獨立與平等的特性,而國家貨幣主權就是國家主權在處理國內外一切與貨幣事務相關領域的體現。傳統上,主權國家可獨立自主地應用本國的貨幣主權,原則上他國不得干涉與反對。但隨著國家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逐漸加深,各國之間在行使本國貨幣主權時不僅要綜合考慮本國的各種因素,還要考慮到對周邊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因此,貨幣基金組織(IMF)應運而生。 IMF作為限制和協調各國對外行使貨幣主權的專業國際組織,它規定:凡是加入IMF 的成員國就意味著該國同意授權IMF 行使原只屬於各國的部分貨幣主權,從而使各國原有的貨幣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即要接受IMF 宗旨和章程的約束,承擔IMF協定中相應的義務,比如在外匯安排、匯兌措施、國際收支和劃撥等方面的義務。表面上看,這種讓渡會使國家的貨幣主權遭到一定的削弱,但同時,國家在讓渡自身部分貨幣主權的同時卻又能對等地享有、獲得來自他國相應的貨幣主權的補充。也就是說,只要這種讓渡是以平等互利為前提和基礎,就意味著國家不會喪失本國貨幣主權的自主性。對我國而言,由於我國的承諾是保證履行IMF 協定第8 條款項下的義務,即實現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而這一早已完全兌現。因此,當前我國所實施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是在已經履行了IMF 協定義務的基礎上,遵照其要求進行的,西方國家根本沒有理由對之加以指責和干涉。這也從根本上賦予了我國自主運用匯率制度的權利。
四、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法律化解決途徑
針對西方國家無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我國政府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明確IMF 為人民幣匯率爭端解決的主要機制。近年來,西方國家因為IMF 執行措施的力度沒有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強硬,試圖舍棄IMF 而尋求WTO 的爭端解決機制。但是,匯率義務本該由IMF 來衡量,不能因IMF 執行規則的力度不夠,就該另起爐灶。因此,西方國家的這種打算是避輕就重,試圖濫用WTO 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對此,我國政府應該表明西方國家援用WTO 的有關協議來挑戰我國匯率政策的做法,是置IMF協定的規定及其管轄權於不顧,既有違於IMF 和WTO 在現有國際經濟格局下的分工,也不符合WTO 本身的規定。
第二,詳細研究IMF 有關貨幣匯率的爭端解決機制。IMF 成員國關於匯率爭端的磋商程序一般包括:爭議成員國將投訴或爭議提交IMF 理事會或IMF 執行董事會審議;成員國對IMF 或成員國之間對《IMF》條文解釋產生爭議,則提交IMF 執行董事會裁決;如果執行董事會所審議或裁決的投訴和爭議與某一無權單獨指派執行董事的成員國有關,該成員國可以派代表列席會議,執行董事會也可以對該成員國提出此種要求;與《IMF 協定》解釋爭議有關的成員國對於執行董事會的裁決如有不服的,可以在該裁決作出後的3 個月內要求將該爭議再提交IMF 理事會作最後裁決。這些磋商程序看似簡單,然而應用起來卻無比復雜,因此,我們應該對其進行詳細研究,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把握人民幣匯率爭端的主動權,增強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楊松.國際法與國際貨幣新秩序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溫建東.從IMF 和WTO 規定看人民幣匯率[J]. 金融研究,2004, (6) .
[3] 陳斌彬. 從國際法的視角看我國當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合法性[J],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5).
[4]方蕾.對西方關於人民幣匯率指控的國際法解讀[J],經濟研究導刊,2006(6).
[5]鄭玲麗.人民幣匯率的國際法思考[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8,(4).
Ⅹ 求匯率相關通俗些的書籍~~匯率的變化對於經濟金融影響方面的。
看書,還是看能拿在手裡的那種紙質書本學習時才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