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所示,O為杠桿OAB的支點,請畫出杠桿OAB所受兩個拉力的力臂
首先確定動力和阻力;
使杠桿轉動的力為動力,那麼過A沿繩子向上即可做出動力F1,然後過支點O作動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動力臂L1;
在B點,重物的重力阻礙了杠桿的轉動,為阻力;過支點O做阻力F2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阻力臂L2;答圖如下:
Ⅱ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牛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則
正確答案是D
因為在B點的動力如果沿OB方向,則最省力,且由於OB>OA,所以動力小於5N,但是如果沿其他方向,則力臂將小於OB。
Ⅲ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牛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則
正確答案選D
Ⅳ 如圖所示,O是杠桿OA的支點.在圖中畫出拉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
故答案:
Ⅳ 如圖所示OAB的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的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杠
(1)因無法確定動力臂的大小,所以無法確定它是哪種杠桿,故A和C錯誤;
(2)重力G使杠桿沿順時針轉動,要使杠桿平衡需要一個力阻礙杠桿轉動,沿OB方向施力既不能使杠桿轉動,也不能阻礙杠桿轉動,所以不可能使杠桿平衡,故B錯誤;
(3)加在B點的動力F與OB垂直向上時,動力作用線和杠桿垂直,支點與動力作用點之間的連線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此時動力最小.因為C點是中點,所以OB>OA=2OC.
Ⅵ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
選擇D,
連接OB。要想動力為最小,力臂必須最長,此時OB為最長力臂,然後過B點,向左上方做一個垂直於OB的力,此時,動力<5N。
我個人認為這是本題的重點,如果其他的都要解釋,那還不如把「杠桿」這章再學一遍。
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初三的妹紙
Ⅶ 如圖所示,O為杠桿OAB的支點,請畫出杠桿OAB所受的兩個拉力的力臂
過點o分別作拉著杠桿的兩條線的垂線
Ⅷ (2012長春)如圖,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
(1)因無法確定動力臂的大小,所以無法確定它是哪種杠桿,故A和B錯誤;
(2)加在B點的動力F與OB垂直向上時,動力作用線和杠桿垂直,支點與動力作用點之間的連線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此時動力最小.因為C點是中點,所以OB>OA=2OC.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OB=G×OC,此時的最小動力F=
G×OC |
OB |
G×OC |
OA |
1 |
2 |
1 |
2 |
Ⅸ 如圖所示,O是杠桿OA的支點.在圖中畫出拉力F 1 和F 2 的力臂L 1 和L 2
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 故答案: ![]() |
Ⅹ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F1始終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