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通過會計報表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只要計算出息稅前利潤和利息數就可以計算財務杠桿系數了。
在會計報表中,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數
最終問題就是計算這個利息數,首先,這里的利息不是單純指的財務費用,
而是應該在報表附註中的第一項貸款及應付款項的利息支出。因此,
通過會計報表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利潤總額+貸款及應付款項的利息支出)/利潤總額
2. 上市公司財務杠桿在哪裡,怎麼計算呢
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 I為利息 EBIT息稅前利潤
EBIT息稅前利潤 =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具體在財務報表中: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所得稅有直接數據,利息費用可以用財務費用表示
更多財務知識來源:高頓財務
3.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3)怎麼在財務報表中計算財務杠桿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的後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將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後果。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負面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損失便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4. 求問下載好上市公司的年報怎麼通過裡面的數據得出該公司的財務杠桿
引申公式:
財務杠桿=1/(1-資產負債率)
凈資產收益率roe=銷售凈利潤*總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
===數據來源【愛股說】,可查詳情。
5. 看利潤表如何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DFL=(△EPS/EPS)/(△EBIT/EBIT)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是指 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 普通股每股利潤 變動率/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 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 融資租賃,且發行 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 利息- 融資租賃租金-( 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杠桿系數/財務杠桿 編輯與 經營杠桿作用的表示方式類似,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 財務杠桿系數表示。 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
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DFL—— 財務杠桿系數;
Δ 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變動前的 普通股每股收益;
Δ EBIT——息前稅前盈餘變動額;
EBIT——變動前的息前稅前盈餘。
上述公式還可以推導為:
式中:I——債務 利息。
7. 財務杠桿怎麼算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7)怎麼在財務報表中計算財務杠桿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的後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將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後果。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負面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損失便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8. 如何利用利潤表上的數據求財務杠桿系數請寫出集體演算法
1、利息費用=400*0.1=40
2、ebit(息稅前利潤)=150+40=190
3、財務杠桿系數(杠桿系數是有三個的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總杠桿你這道題只能算財務杠桿)
=ebit/利潤總額=190/150=1.27
4、eps(每股利潤)=150/60=2.5
5、財務杠桿的定義公司=(本年增長的eps/基期的eps)/(本年增長的ebit/基期的ebit)
設每股利潤增長比例為a
0.15/a=1.27
a=0.1181
本年每股利潤=2.5,增長率為0.1181
增加金額=2.5*0.1181=0.3
9. 怎麼根據財務報表中計算經營杠桿系數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
息稅前利潤=凈利潤+所得稅+財務費用中利息費用
10. 怎樣從報表中得出企業的財務杠桿
息稅前利潤=凈利潤+企業所得稅費用+支付的借款利息。
企業支付的當年的利息費用體現在財務費用之中。
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交稅費只指於財務報表報告日企業應該交但還沒有交的稅費,是一個累計數,而且包括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等。。。。
利潤表中的所得稅是當年期間的企業所得稅費用。
財務杠桿可以用權益乘數或資產負債率等概念去描述,通俗說比較企業有多少錢是借來的,有多少錢是真正自己投入的資本。財務杠桿一般要進行同行業的比較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