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借殼上市,請通俗解釋下
借殼上市說白就是藉助上市公司的殼,實現自己企業的上市,上市企業的資產退市!
㈡ 我買了被借殼公司的股票,如果借殼上市後,我原來買的股票怎麼辦按原來股票持有量算,還是按原市值算。
這種情況叫重組,你原有的股票要對價、換算成新股票,數量要根據新股的股價兌換,有可能增加數量,也有可能減少。不管數量是多了還是少了,重組成功、復牌之後,會有多個漲停板,總市值一般會翻倍的。
㈢ 通常一些公司選擇借殼上市,對於這個殼通常都有什麼選擇標準的
理論上需要這個殼資源的股權、債權關系清晰,負債及爛賬較少,總股本越小越好,最好別有官司及被法院凍結的相關資產,最好有地方政府的支持。
實際情況是以上條件很難都滿足,一般被稱為「殼」的公司,都會有負債和爛賬,部分「殼」的官司也不少,不過這個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股權、債券關系清晰;其次總股本要小,這樣總成本小很多;
㈣ 借殼上市之後,這個股票還是殼公司的股票嗎
還是殼公司的股票,借殼上市後收購方會將資產注入,殼公司都是連續幾年虧損的ST公司,所以主要取決於注入資產的質量及與原公司業務的協同。
㈤ 在OTCBB市場購買的股票被實體企業借殼上市後,原殼公司股東(市場上持有殼公司流通股的小股東)怎麼辦
不是,你持有的股票也會跟著改名換姓。具體操作方面,原公司和你的證券公司都會通知你。所以不用擔心。即使你忘記做更名手續,你都可以找結算公司處理翻,然後還是可以賣出的。
㈥ 借殼上市和買殼上市的細節問題
1.借殼上市。
公司先把自己的一部分優質資產(資產就是能賺錢的錢,優質資產就是能賺比較多的錢的資產),組成一個子公司。這些資產,包括廠房,機器,人員,訂單,技術。把這個子公司上市,就可以向公眾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了。然後籌到錢之後,就用這些錢,去買母公司的其它資產,而買的順序一般都是先買好的資產,再買差的。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次上市後的股東們都盯著公司呢,本來你的股票值10塊錢,後來你又買了一堆劣質資產進來,股票可能會跌,股東們就不幹了,該拋售股票,於是股價下跌,公司再籌集錢就難了。因此要慢慢來,讓股東們逐漸適應。
2.買殼上市
也一樣。只不過是公司去買下一個上市公司,而不是自己剝離出一個子公司上市。因為上市的種種手續還是非常麻煩和昂貴的。
3.關聯交易
就是再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的時候,這個資產可以很高的定價,也可以很低,因為都是自己公司。股東們都不知道的。
㈦ 借殼上市的股票的定義是什麼
所謂借殼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融資的能力進行融資,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一般來講,企業購買的上市公司是一些主營業務發生困難的公司,企業在購買了上市公司以後,為了達到在證券市場融資的目的,一般都將一部分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內,使其業績達到管理層規定的參加配股的標准。另外,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好,其配股價格就可定得越高,企業募集的資金就越多。
借殼上市有直接上市無法比擬的優點。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殼公司由於進行了資產置換,其盈利能力大大提高,在股市上的價值可能迅速增長,因此企業所購買的股權價值也可能成倍增長,企業因此所得到的收益可能非常巨大。
一個典型的借殼上市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
第一步,股權轉讓,即買殼。通過在股市中尋找那些經營發生困難的公司,購買其一部分股權,從而達到控制企業決策的目的。購買上市公司的股權,一般分為兩種,一般是購買未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這種方式購買成本一般較低,但是存在許多障礙。一方面是原持有人是否同意,另一方面是這類轉讓要經過政府部門的批准。另一種方式是在股票市場上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方式適合於那些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公司。但是這種方法一般成本較高。因為一旦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必然引起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造成收購成本的上漲。
第二步,資產置換,即換殼。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賣出,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使殼公司的業績發生根本的轉變,從而使殼公司達到配股資格。如果公司的業績保持較高水平,公司就能以很高的配股價格在股票市場上募集資金。
從往年案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殼公司的一些基本特點。
1、股本較小。以滬市為例,1997年和1998年共103家公司換殼,其中總股本小於1億的有39家、流通股小於3000萬股的有38家,所佔比例均為38%,總股本大於1億的殼公司中,絕大多數的股本小於3億。
顯然小盤股對買殼和重組者來說,具有介入成本低、重組後股本擴張能力強等優勢,特別是流通盤小,易於二級市場炒作,因此獲利機會很大。像滬市的國嘉實業(600646),總股本8660萬股,重組後股價由6.05元漲到46.88元,增長了 674.88%;又如深市的合金股份(0633),總股本5169萬股,重組後股價由8.50元上漲到42.39元,漲幅達398.71%。
2、行業不景氣,凈資產收益率低。像紡織類(嘉豐、聯合、廣華、南化)、商業類(環寧、紹百、貴華、石勸業等)和主業不明的衰退類(聯農、農墾、鋼運、浙風)。
3、股權相對集中。在我國,由於二級市場收購成本較高,而且目標公司較少,因此借殼上市大都採取股權協議轉讓方式,股權相對集中易於股權協議轉讓,容易被非上市公司相中,從而為二級市場的炒作創造條件。
4、殼公司有配股資格。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只有在連續3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最低為6%) 時,才可申請配股。因此在選擇殼公司的時候,一定要考查公司前幾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如果該公司最近一兩年沒有達到這一標准,那麼該公司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參考資料:www.onlylicai.cn
㈧ 借殼上市後原來公司(殼)的總股數發生改變嗎大神們幫幫忙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所以你給的條件無法計算出凈利潤的
求採納
㈨ 公司借殼上市,殼公司有什麼要求
整個過程有很多繁瑣的事宜,可以找一個有實力的中介公司比如新東家殼公司交易平台協助做下分析調查。
1.市值小
2.價格低
3.股權關系清晰
4.負債小
5.無重大財務或法律問題
6.地方政府支持
7.如果借殼過程中涉及到收購原上市公司資產,選擇凈資產較小的上市公司,借殼方支付的成本相對較小
8.原大股東和主要債權方的意願。
㈩ 什麼是借殼上市。為什麼我買了這個殼,我就可以上市了,說通俗點可以嗎,謝謝。
比如你想參加一個拍賣會,競拍一個東西,可是你沒資格,別人有這個資格,別人也不想參加這個拍賣會,你需要借著別人的名義去參加,而借人家的資格需要一定的費用,OK就這樣。借殼是人家已經是上市公司,可能公司經營不好,沒有什麼資產,但是好歹是上市公司,全國那麼多公司上市的也就2000多家,你需要到市場去融資,你可能過不了證監會的審批,那好你直接買了那家公司然後把你公司的資產掛在那個公司名下,就變相的相當於上市了,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