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杠桿多少倍,這個是怎麼算的
例如,一個標准倉是10W,如果你1W就可以交易這一個倉,並全額承擔一個倉(10W)的價版格波動帶來的損權益。就是10倍杠桿。
如果0.5W就可以交易就是20倍。0.1W就是100倍。3倍或5倍其實很困難,杠杠太少了。一般50-100左右就安全與收益都相對兼顧了。
杠桿越大,可用資金也就越大,能受風險也越大,當然越大越好,不過不能下單太多,外匯忌重倉。
(1)貨幣杠桿算徵信嗎擴展閱讀: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外匯-網路
⑵ 虛擬貨幣中杠桿什麼意思啊
杠桿相當於撬棒。
用較小的力可以撬動很重的東西。
在金融投資中,杠桿相當於放大倍數。
杠桿為5,表示拿100元本金,可以做500元的生意。
⑶ 幣幣杠桿風險率的計算公式
風險率=[(計價貨幣總資產-計價貨幣未還利息)/最新成交價+(交易貨幣總資產-交易貨幣未還利息)]/(計價貨幣借入資產/最新成交價+交易貨幣借入資產)*100%
⑷ 杠桿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債務,是你欠人家多少錢
經濟學杠桿並不單單是債務的問題,事實上在現代經濟領域,杠桿的存在是必要的,良性的、合理的杠桿有利於企業和個人的財務經濟發展,比如一個超市,自有資金1萬元,可以進100件貨物,銷售後獲利2000元,如果超市在確保銷量的情況下,向銀行借貸1萬元,利息1000元,進貨200件,銷售後可獲利4000元,扣除利息為3000元,多出了1000元利潤,在同一時間段內,通過杠桿資金增加進出貨量,獲取更多的收益,而出借方獲得利息收入,消費者則可以更快的購買到需求的商品,三方都獲得了自己的利益,這就是良性杠桿的好處
然而,同一個例子,如果超市並沒有超過100件商品的銷路而盲目借貸並增加進貨,借貸1萬元,進了200件貨物,但依然只賣出100件,獲利2000元,而需要支付1000元利息和1萬元本金,則超市方最終只剩下100件貨物和1000元資金,這種情況下,超市的流動性被大幅降低,庫存嚴重擠壓,最終只能靠降價處理,而降價會引發之前原價購買者的不滿,對超市信任感下降,最終超市可能虧本甚至失去客戶而倒閉,這就是盲目擴張杠桿的害處
經濟學里,杠桿是一種很重要的工具,合理的杠桿有利於經濟發展,利益獲取和商品服務流通,畢竟錢只是一種交易媒介和工具,如果把錢存起來而不用來使用,實際上和廢紙無異,也可以說就是一個數字(比如葛朗台),賺錢和消費是經濟流通、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人要改善生活,也需要不斷購買商品、信息、服務等,市場的商品和貨幣供求是需要平衡的,但過於平衡會導致二者相互制約,比如貨幣不足,就會減緩商品的流通,而商品的不足,則會導致通貨膨脹,因此,適當的加杠桿,可以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以盤活商品流通,而商品流通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間接地反饋給資本領域,可以說雙贏
如今的去杠桿,是基於各種市場尤其是金融、地產行業杠桿過高,上面我也說了,杠桿是把雙刃劍,良性的杠桿有助於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而惡性的、過高的杠桿,則可能導致市場泡沫、系統性風險、生活被債務壓垮等問題,一般來說,杠桿的放量比例不應超過自有資產的比例,比如上面那家超市,自有資金1萬元,那麼杠桿應當控制在1萬元以內,這樣可以防止因貨物過度擠壓導致的系統性風險,就算積壓了一半貨物,但超市還是可以償還債務,繼續經營,但如果超市盲目放杠桿,比如借貸5萬元進貨並期待更高利潤,這個杠桿比例就達到500%,遠遠超過超市的承受能力,一旦發生貨物積壓,超市顯然無力還債,而其持有的商品並不是資本投資者所需要的,超市只能宣布破產清算,貨物會被低價拋售,而資本方顯然收不回全部本息,因此資本方會被超市綁在一條戰船上,繼續提供資金支持讓超市借新還舊,不能讓超市破產,結果雪球越滾越大,一旦破裂,後果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