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年級物理杠桿問題
直尺的重心位於直尺的L/2處
支點在離左端L/3處
由力矩平衡
G1L/3=GL/6
G1=G/2
G=20N
G1=10N
Ⅱ 九年級上冊物理 杠桿 教學視頻
在酷6網上有,我剛剛看的,是加速度學習網的力與機械的內容
Ⅲ 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一章的杠桿和滑輪有關的30道題
課時1杠桿
[課堂鞏固]
1.所謂杠桿,是指一根,在下,能夠繞著點轉動。
2.杠桿的五要素是指(1)杠桿轉動時繞著的固定點叫;(2)的力叫動力;(3)叫阻力;(4)從到的距離叫動力臂;(5)從到的距離叫阻力臂。
3.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使用杠桿時的用力情況,我們可以把杠桿分為杠桿和杠桿。在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發師用的剪刀屬於杠桿,剪斷鋼筋用的剪刀就是杠桿,而我們在實驗室中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則屬於杠桿。
4. 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屬於省力機械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瓶蓋起子 B.剪鐵絲的老虎鉗 C.釣魚竿 D.起釘子的羊角錘 E.修剪樹枝的剪刀 F.縫紉機踏板 G.筷子
5. 如果使用杠桿是為了省力,那麼動力臂應當 阻力臂;如果為了少移動距離,那麼動力臂應當 阻力臂。無論使用哪種杠桿,都 既省力又少移動距離。
6. 用杠桿去撬動一塊石頭,如果杠桿的動力臂長2m,阻力臂長40cm,那麼只要用 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塊石頭。
7. 圖11.1.1中的農民拿著一根用來挑東西的扁擔. 扁擔屬
於__________類機械,使用扁擔挑東西______圖11.1.1
(填「能」或「不能」)省力.
8.撬棒在撬道釘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當撬道釘時用力20N恰能將道釘撬起,則道釘受到的阻力為 N。(不計道釘自身的重力)
9. 下列關於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支點總位於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 B.動力臂越長,總是越省力
C.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動力作用方向總是與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10. 關於力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叫力臂B.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C.動力臂長的杠桿比動力臂短的杠桿省力
D.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省力的杠桿
11. 如圖11.1.2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機械或工具,其中屬於費力杠桿的是()
12. 將重為5牛頓和15牛頓的甲、乙兩物體,分別掛在杠桿的左右兩端。若杠桿的重力忽略不計,當杠桿平衡時,左右兩邊臂長之比為: ( )
A.3:1 B.2:1 C.1:3 D.4:1
13. 如圖11.1.3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重均為1牛頓,杠桿
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
A. 杠桿保持平衡 B. 杠桿左邊向下傾
C. 杠桿右邊向下傾 D. 無法判斷
14.一根輕質杠桿,在力的作用下已經平衡,現在對杠桿再施加一個作用力,則( )
A.杠桿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杠桿有可能再保持平衡
C.杠桿一定能保持平衡 D.要根據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斷
[課後提升]
15.如圖11.1.4示AOB為輕質杠桿,B端掛重物G,A端分別作用四個方向力時,杠桿都能在圖示位置平衡。則四個力大小說法正確的是 ()
A.F2最小 B.F4最小C.F1最小 D.F3最小
16.如圖11.1.5所示,輕質杠桿一端因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過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變化是 ( )
A.變大、變大 B.變大、變小 C.變小、變大D.變小、變小
17. 下列杠桿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鍘刀; B.鑷子; C.剪鐵皮的剪刀; D.扳手。
18.一根2m長的粗細不均勻的木棒,若支點在距細端1.5m處木棒恰好平衡,若在距粗端1.5m支持它,則要在細端加98N的力。
求:(1)木棒重心的位置距粗端多少?
(2)木棒重多少?
19.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使用過下面這些工具嗎?想想你是在什麼情況下或看見別人怎樣使用的,在使用這些工具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願意把你的看法說出來或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嗎?
課時2杠桿及杠桿的應用
[課堂鞏固]
1.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一定是 杠桿,例如 、 。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_阻力臂,費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阻力臂;若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三倍,則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4. 天平屬於_______杠桿,杠秤屬於_______ 杠桿,汽水瓶起蓋器屬於_____杠桿。
5. 如圖11.2.1所示為使杠桿平衡,F1、F2、F3 三次分別作用在A點,其中______最小。
圖11.2.1
6.下列關於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力臂;
B.杠桿一定是直的;
C.動力與阻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D.支點可以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也可以在在外側。
7.如圖11.2.2所示,動力F的力臂是( )
A.ODB.OCC.OBD.DB
8.如圖11.2.3所示,工人師傅將油桶推上台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油桶是圓的;
B.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沒有支點;
C.這可以看作杠桿,因為滿足杠桿的所有條件;
D.這可以看作杠桿,支點就是橫截面的圓心。
9.如圖11.2.4,工人師傅用吊車搬運集裝箱.集裝箱重為G,支撐桿對吊車臂的支持力為F.在圖中畫出集裝箱所受重力的圖示和支持力F對轉動點O的力臂.
10. 如圖11.2.5所示,O為支點,請畫出力F1和F2的力臂
11. 畫出圖11.2.6中各種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課後提升]
12.密度均勻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是全尺長的1/3,當B端掛上5N的物體時,直尺的A端剛好開始翹起。如圖11.2.7所示,則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 .2.5N B. 5N;
C .10N D. 無法確定。圖11.2.7
13.如圖11.2.8所示,B端懸掛一重為G的重物,不計杠桿自重,在A點施加動力F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因為OA大於OB,所以F小於G;
B .F的大小可能大於G;
C .因為B點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
D .當杠桿平衡時,一定滿足G×OB=F×OA。圖11.2.8
14. 王浩同學發現「同一個杠桿,改變動力的方向,動力的大小也改變」。於是他想:「要保持一個杠桿平衡,在什麼情況下所需的動力最小呢?」他找來有關器材,設計了以下的實驗:用表格中的三個杠桿,分別懸掛相同的重物,每次用彈簧秤向三個不同的方向F1、F2、F3拉杠桿,使杠桿保持平衡,並記錄了有關數據。記錄的數據如下表,請你和你的同學討論交流以下問題:a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如何回答王浩的問題?b 你認為王浩的實驗有哪些不足之處,如果讓你來做,你有什麼比他更好的方法?
實驗杠桿 動力F的大小/N
F1 F2 F3
6 3 6
3 4 5
6 4 5
15.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後,發出了「給我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的豪言壯語。假如阿基米德在杠桿的一端施加600N的力,要搬動質量為6.0×1024kg的地球,那麼長臂的長應是短臂長的多少倍?如果要把地球撬起1cm,長臂的一端要按下多長距離?假如我們以光速向下按,要按多少年?(做完該題,你有何啟示?)
《滑輪》第4課時
預習練習
班級 姓名
1.定滑輪和動滑輪在構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_________的滑輪叫定滑輪, ________的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動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3.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 _____的杠桿,使用動滑輪時能省________力,但費________。
4.動滑輪下面掛一個20千克的物體A(如圖11.3.1),掛物體的鉤子承
受_______牛的力,掛繩子的鉤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動滑輪重不計).
[課堂鞏固]
5.如圖11.3.2,物體重10N,且處於靜止狀態。該滑輪
是___滑輪,手拉彈簧測力計在1位置時的示數
為____N。若手拉彈簧測力計在1、2、3三個
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分別是F1、F2、F3,則它們的大
小關系是F1___F2___F3。這證明使用定滑輪
不能改變力的____,只能改變力的____。
6.用如圖11.3.3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以及已知物體重200牛,物體勻速上升1米,不計滑輪組重及摩擦,則:( )
A.拉力為80牛B.拉力為40牛;
C.繩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繩的自由端拉出1米。
7.旗桿頂上的滑輪,其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 )
A.省力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B.費力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D.以上說法都正確
圖11.3.3
8.用「一動、一定」組成的滑輪組來勻速提升重物時,所需要的力與不使用滑輪組直接提升重物時相比較,最多可省 (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
9.如圖11.3.4所示的滑輪組,不計拉線質量及滑輪轉動摩擦。重物G=100N,每一個滑輪重20N。當繩自由端拉力F豎直向上大小為30N時,重物G對地面的壓力為 N。拉力F為 N時,恰能讓重物G勻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繩自由端向上運動速度為 _____m/s。圖11.3.4
10.請分別作出動滑輪和定滑輪的杠桿示意圖
11.如圖11.3.5所示的是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用這個滑輪組提升重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輪組和繩子重及摩擦)
(1) 在圖甲上畫出當動力F=150牛時繩子繞法;
(2) 在圖乙上畫出當動力F=100牛時繩子的繞法。
[課後提升]
12.使用如圖11.3.6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裝置是:
13.根據你所掌握的滑輪知識,完成下列表格:
分類 優缺點 實質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___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用的力就是物體重或物體與動滑輪總重的___;繩子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___。
14.如圖11.3.7所示,不計動滑輪的質量及轉動摩擦,當豎直向上的力F=10N時,恰能使重物G勻速上升,則重物G= N,繩固定端拉力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動 cm。
15.如圖11.3.8所示裝置,滑輪A重40N,滑輪B、C各重20N,重物G=200N。求:不計拉線質量及滑輪轉動摩擦影響,繩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運動,則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內能上升多少距離?(繩子足夠長)
Ⅳ 蘇教版九年級上物理《補充習題》11.1杠桿和11.2滑輪的答案
我有整本的答案
Ⅳ 初三物理 杠桿、壓強
1、鉛塊的體積:V=(10cm)³=1000cm³=0.001m³
鉛塊的重力:G=mg=ρVg=11200kg/m³ ×0.001m³ ×10N/kg=112N
動力臂最大為OC,OC=(60²+80²)的開版方=100cm
據杠桿平衡條權件:F1L1=F2L2,F為黃色
10N x 100=Fa x 100
Fa=10N
鉛塊對地面的壓力:F=G-Fa=112N-10N=102N
受力面積:S=(10cm)²=100cm²=0.01m²
鉛塊對地面的最小壓強:P=F/S=102N/0.01m²=10200Pa
2、當F為相反方向時,F為綠色時
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10N x 100=Fa x 100
Fa=10N方向豎直向下
鉛塊對地面壓力:F=G+Fa=112N+10N=122N
鉛塊對地面的最大壓強:P=F/S=122N/0.01m²=12200Pa
Ⅵ 九年級蘇教版物理之杠桿畫圖的技巧
先找到支點(不動的,自己模擬一下就看得出來),然後就是動力與阻力的方向(遵循2力平衡,我個人認為方向很重要,否則會影響畫力臂),找到正確方向後再在動力阻力點上畫出來,最後才能准確畫出力臂。
如果還不行,自己去死記幾個基本模型與幾個生活模型(如開紅酒一類的)然後就是把題目拆成自己熟悉的,就能解決了吧
純屬個人意見,有空無聊就試試吧
Ⅶ 九年級物理的杠桿力臂怎麼畫
力的作用線與阻力的作用線可能在同一方向,也可能在相反方向。你就這么看,如果你畫出的圖,兩個力分別在杠桿兩頭,並是相反方向的,那麼杠桿就能轉起來了,所以是錯的……說不清楚,反正作圖要自己思考。思考兩個力的方向。特別是阻力的方向!!比如,羊角錘把釘子向上拔,對釘子的力向上,阻力就向下。恩。
最小力作圖,記住一句口訣。100%對。支點力點連條線,過力點,做垂線!當然,要注意力的方向。!
Ⅷ 速求九年級物理的杠桿,功,功率,機械效率所有公式!!!(蘇教版的)
功:W=FS (W:功 F:力 S: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功率:P=W/t P=FV(P:功率 t:時間 V:物體運動速度 m/s)
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η=W有/W:總功*100%
η=G物/(G物+G動)
Ⅸ 九年級物理的杠桿問題 在使用杠桿前要先調平杠桿的原因是什麼
理論上杠桿是沒有重量的,但實際上肯定是有的,實際上支點處還存在摩擦,當測量不是精密時,這些都可以忽略,但是還需要減小這方面的影響……保持水平,一方面方便測量力臂,一方面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減去杠桿本身重量帶來的力矩誤差……
Ⅹ 蘇科版初三物理上冊第十一章杠桿第八頁第一題:指出圖11-11中所示各種杠桿類器具工作時的支點、動力、動力
答案在插入的圖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