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利用光杠桿來提高測量l的精確度
傳遞的途中多經過幾次平面鏡反射,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傳播距離,還可一放大角度變化,當然就可以提高精度了
Ⅱ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問題(簡直覺得我們的教科書是白痴。。。)如何計算B類不確定度!!!!!!!!!!!!
那是你沒有明白B類指的是什麼東西。
B類其實指的就是A類以外的任何估計方法,根據是任何其他信息的不確定度估計。這信息可能來自過去的測量經驗,來自校準證書,來自生產廠的技術說明書,來自計算,來自出版物的信息,根據常識等等。
所以根本就不會有普適的公式什麼的,說明書上和老師告訴你是什麼就是什麼。
Ⅲ 光杠桿有什麼優點怎樣提高光杠桿測量微小長度變化的靈敏度
光杠桿的優點是可以測量微小長度變化量,提高放大倍數。
提高光杠桿測量微小長度變化的靈敏度的方法:增大反射鏡與儀器的距離,縮短光杠桿腳的距離。
如果D和d是圖5/3所示的距離,則當R發生位移時,標尺上讀數位移為R位移的2D/d倍。例如,設D為1m,用一個d值約為30mm的光杠桿能得到約70倍的放大。用這個裝置去測量1m長的黃銅棒的線膨脹系數時,設溫度從10℃上升到100℃,則望遠鏡中標尺上讀數的位移將超過100mm。
Ⅳ 杠桿千分尺的分度值有哪兩種
杠桿千分尺有 0.001和0.002 兩種 後者為多數常用的 歐替杠桿千分尺有
Ⅳ 在測量微小長度變化中,光杠桿法有什麼優點怎樣提高光杠桿測量靈敏度
光學杠桿的優點是它可以測量長度的微小變化並增加放大率。
方法:提高光桿測量微長電容變化專的靈敏度,增大反屬射鏡與儀器之間的距離,縮短光桿腳之間的距離。
(5)光杠桿的分度值怎麼擴展閱讀:
光桿測量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測量方法,其測量長度和位置相差很小。它是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F2為前支點,R為後支點。
連接的偏轉鏡表面的平面平行的F1,F2,R是安裝在測量對象的位置變化,F1和F2固定在底座上,可以使周圍的平面鏡F1F2軸旋轉。
L是望遠鏡,S是規模(在單詞),當反射光的M,統治者年代規模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到的。
如果D和D距離如圖5/3,當R是流離失所,規模上的閱讀位移的位移將2D/D*R.例如,如果D是1米,光杠桿D值約30mm會給你70倍放大。
當用該裝置測量一根1m長的黃銅棒的線膨脹系數時,當溫度從10℃上升到100℃時,望遠鏡刻度上讀數的位移將超過100mm。
Ⅵ 怎麼去測量光杠桿的最小長度變化
利用光杠桿測量微小的長度變化,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兩個相似三角形的放大作用,把不容易觀察到的微小變化放大,以便於測量。具體的放大比例請見教材,有圖示比較容易理解。
Ⅶ 靜態法測彈性模量中用的光杠桿和望遠鏡測的N的B類不確定度是多少呀
除了特殊要求的一般都是標尺精度除以根號下三
Ⅷ 光杠桿放大倍數怎麼計算啊 要考試了 跪求
光杠桿放大倍數計算:
1、tan2a=2a=C/D,a=C/2D
2、tana=a=L/b-
3、b是光杠桿後足往前足連線版的垂直距離,成為權光杠桿常數,聯立1、2可以求得L=bC/2D=WC注(W=b/2D)
4、用手按壓桌面能使桌面發生形變,設計實驗進行檢驗:(採用的就是放大法) 用手輕按壓桌面時,由於堅硬物體的微小彈性形變不容易觀察到,因此,可以用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將微小形變「放大」到可以直接觀察出來。
(8)光杠桿的分度值怎麼擴展閱讀
光杠桿測量原理即光杠桿鏡尺測量微伸量原理:
1、拉伸測量楊氏模量原理:本實驗採用光杠桿放進行測量彈性楊氏模量反映材料形變與內應力關系物理量實驗表明彈性范圍內應力(單位橫截面積垂直作用力與橫截面積比)與線應變(物體相伸)比規律。
2、驗採用光杠桿放大法進行測量。彈性楊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變與內應力關系的物理量,實驗表明,在彈性范圍內,正應力單位橫截面積上垂直作用力與橫截面積之比。
Ⅸ 光杠桿的放大率怎麼提高有限度嗎
看平台的
Ⅹ 怎樣提高光杠桿的靈敏度
光杠桿的靈敏度是有限的,放大倍數大概是100倍,可以通過增大觀察點到平面鏡的距離,還有就是增大平面鏡下面的小腿到支點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