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賣出看漲期權和買進看跌期權怎麼理解既然看漲怎麼會有賣出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的標的物買賣方向都是針對期權買入方來說的。
看跌期權,就是期權買入方按約定價格賣出標的物的權利。期權買入方看跌標的物價格,所以買入一個未來可以按約定價格賣出標的物的期權。
看漲期權,就是期權買入方按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的權利。期權買入方看漲標的物價格,所以買入一個未來可以按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的期權。
而對於期權的賣出方,剛好相反。
期權賣出方賣出看跌期權,當未來標的物價格如期權買入方預期的出現下跌,期權的買入方按約定的高價格賣出標的物,賣出期權方就要按高於市場價的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
但未來的標的物價格也可能未如市場預期下跌,這樣期權的買入方由於期權約定賣出標的物的價格低於市場價而放棄行權,期權的賣出方白得期權費。
對於期權的賣出方,賣出看跌期權,是因為他是看漲標的物價格的,標的物價格漲了,就能得期權費。期權賣出方賣出看漲期權也亦然,期權賣出方是看跌標的物的。
基本信息
1、為獲取價差收益而買進看跌期權。看跌期權的買方通過對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定標的物價格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大,他會選擇買入看跌期權,並為此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權利金上漲,則可平倉獲利。
2、為了杠桿作用而買進看跌期權。越是預期標的物價格會下跌,則越可以買進虛值看跌期權,因為此時的權利金成本低,可以利用這種杠桿作用進行期權交易活動。
3、為保護已有的標的物上的多頭部位而買進看跌期權。投資者已經買進了標的物,為防止價格下跌,可買進看跌期權,以抵消價格下跌的風險。如果價格下跌,雖然買進的標的物會有損失,但買進的看跌期權會有收益,這樣對買進的標的物是一種保護。
4、為保護賬面利潤而買進看跌期權。持有成本為50元、市場價格為80元的投資者,可選擇買進看跌期權以鎖住賬面利潤(執行價格一成本一權利金)的策略。如果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則看跌期權可以賣出平倉,或過期作廢。
『貳』 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計算
買入兩份期權成本是5元,價格再8-12元之間不會行權,加上成本,價格再3-17元之間該期權組合沒有收益。
所以15塊時,股票賺5塊,看跌期權不行權,看漲期權行權賺3元,成本5元,收益是5+3-5=3元
12元時,股票賺2塊,看漲期權可行權可不行權,看跌期權不行權,收益2-5=-3元
下跌到5元時,股票虧5元,看跌期權賺3元,加上成本,收益是-5-5+3=-7元。
你說做這個組合的人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叄』 什麼是看跌期權
例:l月1日,銅期貨的執行價格為1750 美元/噸,A買入這個權利,付出5美元;B賣出這個權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銅價跌至1 695美元/噸,看跌期權的價格漲至55美元。此時,A可採取兩個策略:
行使權利一:A可以按1695美元/噸的中價從市場上買入銅,而以1 750美元/噸的價格賣給B,B必須接受,A從中獲利50美元(1750一1695一5),B損失50美元。
售出權利:A可以55美元的價格售出看跌期權。A獲利50美元(55一5〕。
如果銅期貨價格上漲,A就會放棄這個權利而損失5美元,B則凈得5美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作為期權的買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權利而無義務。他們的的風險是有限的(虧損最大值為權利金),但看漲期權買方在理論上獲利是無限的,看跌期權買方收益有限。
二是作為期權的賣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義務而無權利,在理論上他們的收益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為權利金),看漲期權賣方風險無限,看跌期權賣方風險有限(因為價格不可能跌至負數)。
認沽權證就是看跌期權,具體地說,就是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賣出相應的股票給上市公司。比如說新鋼釩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4.62元的價格賣出相應的新鋼釩股票,不管當時新鋼釩的股價是2元還是8元。如果當時價格是2元,則認沽權證的價值就是 2.62元,如果當時的價格高於4.62元,則認沽權證一文不值。
『肆』 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解釋得通俗易懂一點
你好,看漲期權
看漲期權賦予買方(長頭寸)一種權利而非義務:根據合約規定的價格(行使價),在一段時間內(有效期)或者在一個特定日期(到期日),買進一定數量(合約大小)的標的資產。
例子:
一個投資者想投資X 公司的股票。經分析,他預期股票會升值。他可以買進期權來代替股票。買期權所需的資金數量較小,因此他可以買進比股票更多數量的期權。如果股票價格像預期一樣升值,投資者就可以因為這個杠桿效果獲得更高的利潤。
看跌期權
看跌期權賦予買方(長頭寸)一種權利而非義務:根據合約里規定的價格(行使價),在一段時間內(有效期)或者在一個日期前(到期日),賣出一定數量(合約大小)的標的資產。
例子:
一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里有Y
公司的股票。他預期股票價格會下降,但不是很肯定。為保險起見,他買進Y股票的看跌期權。這樣一來,如果股價下跌他就可以從期權中得到補償。如果股價上升,看跌期權就會失去價值,投資者就會蒙受損失。一旦股價上漲的利益超過期權引起的損失,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了補償。反過來,如果投資者立刻賣掉他的股票,他就無法得到股價可能上升所帶來的利潤。
買方(長頭寸)的對家是賣方(短頭寸)。他沒有選擇權,只能服從買方的決定。作為回報他可以從買方得到權利金。因此,如果買方行使期權的話,他有義務根據合約規定的時間價格數量賣出標的資產(看漲期權)或者買進標的資產(看跌期權)。
『伍』 看跌期權的相關關系
看漲看跌期權與實值、虛值、兩平期權關系一覽表
內涵價值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實值期權費有 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費
兩平期權費0 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費
虛值期權費無 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期貨市值>期權履約價-期權費
當股價高於行權價格時,認購權證投資者則從股價上漲中獲得盈利,當股價低於或等於行權價格時,將損失認購權證的費用,認購權證投資者希望通過股票上漲從中獲利。相反,認沽權證則是當股價低於行權價格時,從股價下降中獲得收益,當股價高於或等於行權價格時,投資者將損失認沽權證的費用,認沽權證投資者希望做空股票從中獲利。
認沽權證的風險主要取決於正股未來的股價運行方向、時間值以及引伸波幅等因素。對於認沽權證而言,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標的股票在未來出現大幅上漲而導致的權證價格下跌。
認沽權證為投資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之處在於提供了一種下跌市道中賺錢的可能性。看空的投資者只能通過買入認沽權證而並無其它避險策略,投資者需要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認沽權證的價格。由於認沽權證本身的杠桿效應,投資者可以通過控制倉位來規避風險。當然,偏重投機的交易者完全可以通過加重倉位實現權證的杠桿功能。
從理論上說,發行認沽權證的應是那些未來業績增長有保障的藍籌股,而持有該類股票的公司又往往是具有做空實力的機構投資者。
從香港權證市場等市場經驗來看,認沽權證對標的股價並不構成沖擊。對內地市場來說,投資者如果做空,套取的將是公司大股東的利益,即意味著大股東將支付更高的對價,這也使得公司在發行該類權證時必須做出慎重的選擇。換句話說,發行該類權證的也將是對自己公司前景充滿信心且股價已經嚴重低估的公司。
進一步的問題是,「投保期」需要多長呢?這要視投資者對後市的看法。認沽權證保險策略的宗旨是投資者預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長線」則向上。若投資者認為股價「短期」的調整即將告終,則可先行沽出認沽證套利,待股價回升時再賺多一重利潤。
『陸』 在哪些情況下買入看跌期權比直接做空期貨更具優勢
價格跌到行權價之下,且行權價減掉當前價格獲得的點數乘以杠桿再乘以每點合約價值(也就是行權後賺的錢)要大於期貨做空得到的利潤。你可以理解為價格跌到某個點位時,買看跌期權和做空期貨得到的利潤是相同的,那麼價格在這個點位之下的時候,買入看跌期權都是更劃算的。
『柒』 看跌期權和認沽權證的區別和聯系,舉例說明其杠桿機制。
看跌期權
一般在
期貨
里,
認沽權證
一般是
股票市場
里,原理都一樣的,比如某產品現在看跌期權1元一份,一份
期權
代表該產品未來半年後可以以20元每股賣出的權利,如果半年後該股跌至5元,則你的一份期權只花了一元
成本
,而
收益
卻是15元的
差價
。
『捌』 為什麼說巴菲特賣出指數看跌期權是免費杠桿
是的 國外平台 買入佔用保證金多 賣出如果過夜甚至不扣過夜費 還倒給你一定的費用。
『玖』 怎麼理解看跌期權請舉例。
你好,認沽期權,又被叫做「看跌期權」。對於股票期權來說,顧名思義,如果買進認沽期權,就意味著看空,希望標的股票或ETF下跌。這與融資融券當中的融券類似,都可以作為做空工具。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上市公司即將發布年報,經過分析,投資者認為股價多半會下跌。這時,投資者可以通過融券,賣空該股票。除了融券,投資者還可以通過買這支股票的認沽期權,實現做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