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購買美國國債可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用的是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不需要「拋售人民幣」,在國際上也拋售不掉人民幣。
美元的匯率保持穩定就可以相對的保持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而日本等國正在拋售美國國債,不加平衡的話,就會使美元匯率降低,相對的人民幣就會升值,這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中國增持了美國國債。這裡面除了上述的理由以外,還有一點就是,這也是為了幫助美國渡過危機,兌現幫助美國的承諾。
⑵ 中購買美國國債為什麼能穩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為什麼不買不行
這個問題很復雜
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物價上漲幅度(%)-中國物價上漲幅度(%)
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的利率(%)-中國的利率(%)
這個公式你可以具體分析下第一個問題
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
首先要看到,中國現在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么多天要投資才能形成收益,美國國債應該算是眾多選擇中個不錯的
⑶ 請問美債對於美元匯率有什麼樣的影響以及美元匯率會有怎樣的變化
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時候,許多經濟學家都鬆了一口氣。因為早在數月前他們就預測人民幣將會升值,並最終突破1:8的關口。
作為一種國際性貨幣,人民幣匯率的形成與美元和歐元直接掛鉤,只要這兩種貨幣發生變化,那麼人民幣匯率必然會發生變化。人民幣發生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世界經濟的走向,亞洲各國的股票市場會出現了下跌的趨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投資者以為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的出口將會減少,與出口有關的進口將會減少,原材料需求將會減少,所以,投資者的回報將會減少。
這是一種大而化之的分析與預測,是否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們還需拭目以待。在筆者看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人民幣匯率波動雖然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但是並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沖擊。原因就在於,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外貿、消費、投資)中,雖然外貿出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國的外貿屬於兩頭對外的貿易形式,產品的原材料來自國外,而製成品也大量地銷往國外,所以,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不會影響國內市場。由於我國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發,大量的外國資本通過中國充滿漏洞的金融渠道進入中國,沉澱在生產性的企業中,短期內人民幣的波動,對這些企業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或者國際社會期望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有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競爭乏力,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失去佔有的份額。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美國正是運用匯率調控機制,成功地扭轉乾坤,導致日本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衰退之中。此次人民幣匯率調整,具有顯著的指標意義。如果國際社會普遍期望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很可能會給中國境內的外貿出口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與此同時,海外的一些投機商人將會借機炒作人民幣,給中國的金融市場帶來嚴重沖擊。
所以,當我們放下這只鞋子的時候,應當想辦法趕快放下另外一隻鞋子,防止給國際投資者帶來想像的空間。如果所有國際投資者目光都集中在中國的貨幣市場上,並且通過迂迴的方式進入中國的外匯市場,參與人民幣炒作,那麼,中國的經濟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當前中國經濟過熱的勢頭仍然不減,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投資規模越來越大,貨幣的發行量控制不住。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降低投資速度,配合國內的宏觀調控政策。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決定了,中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市場體系,二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管道。外貿出口受到打壓,投資資金很可能轉移到國內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上去,而這樣一來,中國國內宏觀調控的壓力將會更大,政府決策的難度將會更高。所以,我們必須把人民幣匯率市場的改革作為一個單獨的題目,專門就此制定解決的辦法。在中國的宏觀調控中,盡量不要使用人民幣匯率這樣的調控政策,因為這樣牽涉面會更廣,帶來的壓力也會更大。
由於中央政府通過吸引外資,不斷賺取外匯,而外匯又大量用來購買美國國債,這就使得美國有機可乘,美國可以利用美元的發行權,不斷地操縱中國市場,干預中國經濟的走勢。
當前中國政府需要檢討的是,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美元的權重是否需要調整?在美元外匯中,投資結構是否科學,是否需要減少美元外債,利用現有的美元貨幣購買其他有價值的產品?
作為一個大國,如果將本國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其結果令人不寒而慄。中國政府應當建立必要的「防火牆」制度,在促進資本跨區域和國境流動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實物資本、金融資本與人力資本的流動同步進行。如果美國等發達國家只強調金融資本的流動,而不允許人力資本流動,那麼,中國應當提醒發達國家,必須對市場進行雙向開放,在確保金融資本自由暢通的情況下,確保人力資源在國際市場自由的配置
⑷ 中國央行真的拋美債穩匯率嗎
中國賣出大量美國國債,會打壓美國國債價格,從而提升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關鍵是中國賣出美債後獲得的美元資金的投向是什麼,如果仍是美元資產,則對美元匯率沒有什麼影響,如果投的是其他國家的資產,中國大量拋售美元會打壓美元的匯率。當然,隨著中國拋售美債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後,會吸引資金購買美債,海外資金也會購買美元後買美債,會對美元匯率形成一定的支撐。因此,美元也不見得會下跌多少。
⑸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來穩定人民幣匯率,是怎麼實現的呢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主要是平衡與美貿易的順差,這純粹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另外從政治方面考慮就是希望美國為中國產品開放市場,擴大國內的就業;還有就是中國節前給美國平衡美國的財政赤字。其實中國借給美國的國債相當於在國內舉借等額的人民幣的債務。
⑹ 請問為什麼央行拋售美國國債可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保持美國國債價格不上升對人民幣匯率是什麼影響
拋售美國國債起到兩個作用,第一,壓低美債可以增加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第二,將美元所得換成人民幣,可以減少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簡單的說,現在大批資金把人民幣換成美元,人民幣就會貶值,央行需要把手裡的美元換成人民幣,抵消外資撤退的風險,如果不去捍衛,後果很嚴重。
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還關繫到國內的金融,很多企業使用美元貸款,如果人民幣貶值,那麼企業償債成本會增加,人民幣加速貶值也會讓外資拋售國內的股票和其它不動產類資產。
⑺ 美國保持美元匯率穩定是何意
美元是世界核心貨幣,是人民幣、歐元、日元所不能比的,美元參與世界上最重要物品的結算,例如石油、黃金等。 所以我們會聽到石油每桶多少多少美元,黃金每盎司多少多少美元而不是多少歐元或是人民幣。所以我們可以說美元就是石油,就是黃金。美國利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將二戰的勝利成功的轉換成了日後一個世紀的貨幣霸權。貨幣霸權就是美元的核心地位。任何世界交易都要將本國貨幣換成美元才能成功的完成。
美元在世界的地位就如同人民幣在中國的地位。要進行世界性結算和交易就要和美元打交道。這就使得美元兌別國貨幣的匯率變得尤為重要。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外匯儲備多是美元,這些美元都是外貿公司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關系著本國的民生穩定大計,這些外匯要用到本國的話就要進行結匯,就是將美元兌換成本國貨幣。所以,美元貶值而本國貨幣沒有及時升值的話,外賣企業將會損失慘重(在中國形勢顯得尤為被動,因為如果人民幣相對於美元大量升值,中國的出口將大受影響,如果盲目升值還不知會損失多大,所以國家加快了促進內需步伐,將出口的東西拿到國內來賣,可以有效的規避美元大幅貶值下的人民幣的被動地位。)誰都知道,像中國這樣的出口根本不是辦法,這等同於出賣資源,出賣勞動力。呵呵,說了些偏題外話。
美國想利用金融危機使美元大量貶值,這樣他能甩掉巨額外債。美國向別過借了幾萬億美元的外債,這些外債支撐美國登上了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寶座」。他們想賴掉一些外債,使國家更健康地起步於21世紀。美國是不負責任的。 我從來就不認為美國在穩定匯率方面動了真本事,要說真本事也是怎麼搞破壞。現在幾大經濟體不敢動搖美元的核心地位,並不敢相對於美元的貶值使本國貨幣大量升值.
⑻ 為什麼說買美國國債能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
「買美國國債能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在本國貨幣相對於美元貶值的情況下成立,購買美國國債會使市場上美元貨幣供給增加,導致美元貶值從而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當然,這種購買,是在數量足以影響市場供求的情況下進行。
而在其他情況下或許起不到這樣的作用.
⑼ 買美國國債為什麼可以穩定匯率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國家發行貨幣為100塊。而這個國家生產的產品為十個蘋果。那每一個蘋果就為10元錢【在貨幣100%流通的情況下】。如果這個國家貨幣增發到200塊,那一個蘋果就漲到20塊一個。也就是貨幣貶值不值錢啦。所以假如美國一國的貨幣供應量增發而其他國家的貨幣供應量穩定不變,理論上說原本可以兌換10塊錢美金現在可以換來20塊美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他國家錢更值錢那所生產的產品也更貴東西貴就不好出口。所以大多數國家都不願看到本國匯率上升。而美國一旦增發貨幣就會造成其他國家的匯率被迫上升。解決辦法就是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增發的多餘貨幣成為國債匯率就會穩定。並且美國貨幣是世界通用貨幣如果美元過度貶值的話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所以美國有恃無恐不怕別的國家不買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