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bis人民幣匯率指數

bis人民幣匯率指數

發布時間:2021-04-19 16:52:48

A. 2015年人民幣匯率情況怎樣

2016年1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了人民幣匯率指數系列的最新數據。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94,較2014年末升值0.94%;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101.71和98.84,分別較2014年末升值1.71%和貶值1.16%。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一貶兩升,顯示2015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保持了基本穩定。
從全年走勢看,前8個月受美元走強的影響,人民幣有效匯率總體呈現小幅升值態勢,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最高達到105.65,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存在一定的偏離。8月11日,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中間價的形成更加參考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此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也有所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的偏差得到了校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回落至101附近徘徊。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持續小幅走貶又進一步釋放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2015年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都大致回到了2014年末的水平。
當前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首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2015年雖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仍持續提高,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391億美元。我國並無必要通過貨幣競爭性貶值刺激出口來穩增長。其次,從外部環境看,各方面關注的美聯儲首次加息在長時間的發酵後,市場反映總體平穩,對2016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也較為充分,這說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提前消化,下階段美元走勢受多方因素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最後,經濟基本面仍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長期支撐。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充裕,金融體系保持穩健,海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將逐步增加,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仍屬強勢貨幣。
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符合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人民幣匯率將更加順應市場供求力量變化,參考一籃子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匯率順應的市場力量是與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供給和需求,而不是以順周期和加杠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投機勢力。一些投機勢力試圖炒作人民幣並從中牟利,其交易行為與實體經濟需求無關,不代表真正的市場供求,只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向市場發出錯誤的價格信號。面對這些投機勢力,人民銀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展望2016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繼續呈現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有彈性的特徵,人民幣匯率政策也將更多承擔起發揮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

B. 簡述我國現行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以及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講一下機制吧

央行5月6日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變化既反映了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又反映了市場供求狀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徵更加清晰。

永沃財富外匯提醒你,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做市商在進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時,需要考慮「收盤匯率」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收盤匯率」是指上日16時30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所要求的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調整幅度,主要是為了保持當日人民幣匯率指數與上一日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做市商在報價時既會考慮CFETS貨幣籃子,也會參考BIS和SDR貨幣籃子,以剔除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中的噪音,在國際市場波動加大時,有一定的過濾器作用。

C. 人民幣指數那時生成,現是多少

2006年7月,《第一財經日報》的CBN有效匯率研究團隊提出並編制了一個CBN指數,該指數包括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NEER)指數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指數。該指數選擇2005年1月3日,即2005年第一個交易日為基期、樣本貨幣確定為11種主要貨幣構造貨幣籃,分別是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新加坡元、英鎊、林吉特、盧布、澳大利亞元、泰銖和加拿大元,及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權重數據推算確定的權重。

D. 人民幣與美元脫鉤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匯率基本獨立於美元。

當美元指數上升時,美元升值,此時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升,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因此,美元升值帶來的對人民幣幣值的影響就被抵消掉了。所以,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估值會保持基本穩定。這恰恰說明,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了。

自2016年7月以來,衡量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估值的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指數)停止下跌,進入平穩運行。不管是用CFETS自己的貨幣籃子,還是用國際清算銀行(BIS)或國際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都已經進入穩態波動的狀態,不受美元匯率的控制。

2016年7月之前人民幣匯率的下跌,是因為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迅速貶值,從6.1左右貶值到6.65左右。這一貶值,是對2014年年中以來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幣盯住美元而被動升值的調整。從2016年7月開始,人民幣匯率基本獨立於美元,與美元「脫鉤」了。

(4)bis人民幣匯率指數擴展閱讀:

人民幣與美元脫鉤意味著:

從國際貨幣體系演化的角度說,這意味著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美元體系開始解體,新的貨幣時代開始到來。二次大戰結束時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和美元為基石,是戰後70多年來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

美元穩固的、統治性的地位,既是歷史形成的,也是人民幣暗中支持給予的。沒有全球最大發展中經濟體的支持,美元的地位或者沒有那麼穩固。以前中國體量小,人民幣盯住美元有一定道理。現在體量這么大了,增加匯率彈性是必然的選擇。

E. 一籃子貨幣各幣種所佔權重是多少

中國人民銀行宣復布,經國務院制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從原本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

2017年1月1日起,按照CFETS貨幣籃子選樣規則,CFETS貨幣籃子新增11種2016年掛牌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CFETS籃子貨幣數量由13種變為24種,有:美元、歐元、日元、港元、英鎊、澳元、紐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馬來西亞林吉特、俄羅斯盧布、泰銖、南非蘭特、韓元、阿聯酋迪拉姆、沙特里亞爾、匈牙利福林、波蘭茲羅提、丹麥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

F. 2016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的中間價怎麼算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是由中國央行發布的。

2015年8月11日,中國出台新的匯率改革措施: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在最新的人民幣中間價匯率形成機制中,報價行的中間價報價包括「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分為基礎部分和人為調節部分。基礎部分是指報價行需加權計算三個貨幣籃子(CFETS、BIS、SDR人民幣匯率指數)過去24小時保持不變所需要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取該匯率與上日中間價的變化幅度。人為調節部分主要是各報價商結合自身客盤供求結構、風險偏好、國際外匯市場預判等因素,對基礎部分進行一定人為調節。得到的加減點幅度,再加上前日16點30分官方即期收盤價,就形成各家銀行的最終報價。

交易中心在收到14家銀行報價後,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平均後得到每日9:15分公布的中間價。這14家報價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花旗、匯豐、渣打、三菱東京日聯、蒙特利爾銀行。

G. 跪求2002-2010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要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權威數據,加急

http://www.bis.org/statistics/eer/index.htm
下載 broad indices 那個excel文檔,中國的數據在第k列

H. 為什麼沒有人民幣指數

對於美元、歐元這樣浮動匯率制的貨幣來說,一天上漲0.2%,一年上漲10%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然而在過去十多年時間里人民幣匯率是一條幾乎靜止於8.2765的水平直線,直到2005年7月21日,它突然筆直地升到8.11,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震動。雖然人民幣一次性升值2%只是一小步,但對於人民幣形成機制的完善卻是一大步。截至昨天,人民幣兌美元較匯改前已升值近9.4%。在人民幣匯改滿兩周年之際,我們將推出四期系列特別報道。

2006年7月,《第一財經日報》通過對人民幣有效匯率的測算發現,在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四季輪回之後,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又基本回到匯改前的水平。今年我們繼續測算了有效匯率,並正式推出了CBN人民幣指數。我們發現在匯改後的第二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升值了3%,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升值了6.2%,而同期美元指數貶值了6.3%。也就是說,人民幣進入了與美元相對分離的軌道。

在經典的國際金融教科書中,有一個外匯市場的蜜月效應(honeymoon effect)理論,匯率在一個窄幅區間內波動,當市場匯率偏離中心地帶時,會有一種力量推動其回歸中心匯率。宛若一對熱戀中的情侶,任何短暫的分離都促使它們更加熱切地奔向對方。

在一個漫長的歲月里,人民幣和美國似乎就是這樣一對伴侶。然而今天,這對「熱戀的情侶」已然顯現出「勞燕分飛」的跡象。《第一財經日報》今日發布的CBN人民幣指數顯示,自2006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16日,也就是在匯改之後的第二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升值了3%,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升值了6.2%,而同期美元指數貶值了6.3%,兩者呈現出完全相反的走勢。

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平均匯率。名義有效匯率一般選擇外貿比重作為權數,通過計算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動的加權平均值獲得,而在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基礎上用相對物價指數加以調整,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

人民幣與美元「相對分離」

我們的計算結果顯示,在匯改後的第一年裡,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0.37%,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1%,同期美元指數貶值3.4%。對照匯改後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匯率走勢可以發現,在第二年美元出現更大幅度貶值的時候,人民幣有效匯率卻出現更大幅度的升值,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認為一定程度上人民幣匯率在可能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人民幣獨立性較以往更強。

進一步考察雙邊名義匯率。自2006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16日,美元相對歐元貶值7.8%,相對英鎊貶值8.7%,相對日元升值4.9%;而同期人民幣相對歐元貶值2.87%,相對英鎊貶值4.2%,相對日元升值6.97%。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動上,人民幣與美元並沒有保持相同的步調。

似乎可以看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之後,人民幣可能會考慮進入一個與美元相對分離的匯率運行軌道,人民幣匯率的獨立性在逐步增強。

升值加快

通過計算我們還得出,截至2007年7月16日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匯改以來總共升值了3.46%,其中匯改後的第一年只升值了0.37%,而匯改後的第二年則升值了3%。而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名義雙邊匯率總共升值了7.2%,其中匯改後的第一年升值了1.6%,匯改之後第二年升值了5.5%。由此可見,無論是用名義有效匯率還是對美元的名義雙邊匯率衡量,人民幣都處於一個升值態勢,並且升值速度有所加快。

同時,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的升值幅度要小於對美元的名義雙邊匯率升值幅度,這主要是因為近兩年來美元總體上處於一個貶值通道。事實上,人民幣對大部分的籃子貨幣依然是貶值的。在我們選擇的11種籃子貨幣中,人民幣除對美元升值外,自匯改以來,對日元升值了18.4%,對馬來西亞林吉特升值了7.2%;對韓元和新加坡元匯率基本不變;對其他的主要幣種則基本是貶值,其中對歐元貶值了5.35%,對英鎊貶值了7.75%,對加拿大元貶值了8%,對澳大利亞元貶值了6%,對俄羅斯盧布貶值了4.5%,對泰銖貶值了23%。這也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何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卻無法緩解中國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

實際有效匯率升值5.1%

從指數走勢來看,以2005年1月3日作為基期,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06.7,在年底攀升到110附近,但到2006年7月21日又回落到107.1,大致相當於回到匯改原點。而在匯改之後的第二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則逐步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為110.4。跟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走勢相比,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走勢則相對平穩。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6.4,匯改後第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在105至107的區間窄幅震盪,匯改之後的第二年則開始不斷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1.8。總體來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自匯改以來升值了5.1%,其中匯改後第一年貶值了1%,而匯改之後第二年升值了6.2%。

在計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匯改之後第二年,中國對主要貿易經濟體的相對物價指數呈現一個攀升態勢,這說明,人民幣的快速升值並沒有帶來人們事前預計的通貨緊縮效應。
CBN人民幣指數包括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NEER)指數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指數。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平均匯率。名義有效匯率以某個時間點為基期,統計樣本期間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動的加權平均值,一般選擇外貿比重作為各種外幣的權數。而如果考慮到一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物價水平的變化對貨幣實際購買力的影響,在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基礎上用相對物價指數加以調整,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

正如美元指數已經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一個風向標,伴隨著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構造一個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已經顯得十分迫切。有效匯率在政策和市場領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度量一個國家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構成一國貨幣和金融指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被用來研究一個國家相對於另一個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還可以作為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或外匯市場操作的參照系。

在編制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時,我們共選取了11種主要貨幣構造貨幣籃,分別是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新加坡元、英鎊、林吉特、盧布、澳大利亞元、泰銖和加拿大元。之所以選擇這11種貨幣,一方面是因為上述貨幣對應的經濟體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總和佔到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大約75%;另一方面,上述11種貨幣也是2005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披露的匯改後人民幣參考的「一籃子貨幣」所包含的幣種。

在測算人民幣有效匯率時,我們選擇2005年1月3日(即2005年第一個交易日)作為基期,對應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00。本報告測算的時間段為2005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6日,分別以上述11種貨幣對人民幣的名義雙邊匯率收盤價作為計算基礎。貿易權重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權重數據推算得出,該資料庫每三年更新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內地有不少對外貿易是通過香港地區轉口至第三方,如果在計算貿易權重時不加以矯正,其他經濟體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佔份額就會被低估。而BIS在計算貿易權重時,將中國內地通過香港的轉口貿易份額進行分解,這樣就可以更合理地反映中國對外貿易的真實狀況。

在測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時,我們計算相對物價指數所採用的原始數據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各經濟體物價指數月度數據。中國物價指數在OECD發布的同比數據基礎上經基期調整計算得出;而貿易夥伴物價指數則在主要貨幣對應經濟體物價指數基礎上通過貿易加權計算得出。

I. 韓元匯率走勢驚人,後市還會繼續上漲嗎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人名幣升值是小概率事件。(短期看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態勢)
自2015年3月,央行為了能讓人民幣成功加入SDR,曾試圖讓人民幣持續穩定在一定高位,甚至不惜消耗外匯儲備送人民幣進籃,最終在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將於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人民幣在過去一年已被嚴重高估)
2016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小幅貶值,雙向浮動特徵明顯。6月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02,較2015 年末貶值5.8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 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6.09 和95.76,分別較2015年末貶值5.53%和貶值3.11%。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計算,2016 年上半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貶值5.09%,實際有效匯率貶值5.47%。

作為參考,今天也正好是「8.11匯改」一周年,有關數據顯示,匯改一年間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情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下降了超過5000點,貶值幅度約為8.8%,人民幣對歐元匯率貶值9.8%左右,對日元貶值超過30%,對英鎊升值幅度超過8%(英國退歐)
再加上受美聯儲加息的不確定性,使得韓元大幅走強,所以在短期內人民幣會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區間內。

閱讀全文

與bis人民幣匯率指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
烏魯木齊華融信託公司地址 瀏覽:673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董事長 瀏覽:79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