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杠桿定律的

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杠桿定律的

發布時間:2021-04-19 17:12:46

①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說明了什麼道理

越是簡單的問題,越難回答,因為可以思考的角度太多了。
從哲學上來說,我們人具有認識真理的能力,這一點就不用多說廢話了。
物理上,則是力矩平衡。
在平時生活中,人們經常運用杠桿原理,不管人們知不知道,因為省力嘛。而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意義不在人們經常應用這一點,而是他將其理論化,這一點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不過大部分人也不喜歡研究理論。理論的重要性就在於對於所研究的對象,它在某方面的性質,在什麼范圍內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可以完全確定了。也就是說明了理論很重要的道理。
你還可以從別的角度去理解。甚至你可以對你思考的角度進行思考,再分類什麼的,這不就扯得更遠了嗎。

② 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浮力定律的の

阿基米德並非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 後人杜撰傳說!!!
據《科學美國人》雜志6月11日報道: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廣為流傳,人們一直認為他是在洗澡時突然發現浮力定律,並裸奔上街大呼「我發現了!」。但是實際上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騙局,阿基米德是通過了大量復雜艱苦的研究後發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並非坐在澡盆里。

阿基米德花了巨大的時間詳細闡述了浮力定律以及杠桿原理,包括那句讓他名垂千古的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

」也記錄了關於圓周率和其他數學、物理上的研究成果。但是阿基米德本人根本沒有對於洗澡這一情節做過任何記錄。

最早的權威闡述阿基米德裸奔驚呼「我發現了」這個故事的人是羅馬建築學鼻祖維特奴威。他是在公元一世紀在他的第九版建築學教材的導論里講的這個故事。但是「洗澡」即使發生也比該書出版早了近200年。因此,科學家認為這個故事是在一定基礎上被人為的藝術化拔高了。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數學家羅瑞斯認為:「維特奴威肯定是搞錯了,採用體積測定的方法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試一下的話你將發現真實世界是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理論上的那些根本不可行。」依靠測出水的體積並不可靠,因為水的表面張力會使得對體積的測量結果變得非常困難。

甚至伽利略也懷疑過阿基米德傳說的真實性,伽俐略在他的一本叫「微平衡」的書中說到,有阿基米德類似想法的科學家可以利用杠桿原理和精確的量具獲得更為准確的結果,那些工具在古代也是非常普通的。

羅瑞斯最終認為,阿基米德確實測量了體積,但不是坐在澡盆里,而阿基米德在西拉克斯街裸奔驚呼「我發現了」也是不可信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洗澡的傳說給浮力定律增加了神奇的色彩,以至於它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③ 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

一,杠桿原理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二、內容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

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3)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杠桿定律的擴展閱讀

運用:

1、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2、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3、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4、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④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過程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回個力(動力答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杠桿原理的表達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在他的著作《板的平衡》中,第一個提出了關於作用在支點兩邊等距的等重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公理。之後,他又致力於建立一條原理,即「在杠桿上的不同重物,僅當它們的重量與它們的懸掛點到支點的長度成反比時,才能處於平衡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可靠的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杠桿原理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的機械中,是簡單機械的基本原理。常見的滑輪、杠桿、輪軸都是利用的都是這一原理。阿基米德所創立的杠桿原理和力學理論,也奠定了他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先行者的角色。作為一名自然哲學家,阿基米德是力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始人。

⑤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是怎樣的

杠桿原理亦稱「杠抄桿平衡條件襲」。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杠桿原理的表達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在他的著作《板的平衡》中,第一個提出了關於作用在支點兩邊等距的等重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公理。之後,他又致力於建立一條原理,即「在杠桿上的不同重物,僅當它們的重量與它們的懸掛點到支點的長度成反比時,才能處於平衡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可靠的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杠桿原理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的機械中,是簡單機械的基本原理。常見的滑輪、杠桿、輪軸都是利用的都是這一原理。阿基米德所創立的杠桿原理和力學理論,也奠定了他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先行者的角色。作為一名自然哲學家,阿基米德是力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始人。

⑥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是怎樣發現的

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law)是物理學中力學的一條基本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Any object placed in a fluid displacesits weight;an immersed object displaces its volume.」)。其公式可記為F浮=G排=ρ液·g·V排液。

⑦ 阿基米德定律是如何被發現的

3.「阿基米德定律」的發現與證明

在古希臘敘拉古城,有一天,人們忽然看見大學者阿基米德竟然光著身子沖出浴室,邊跑邊嚷:「找到了!找到了!」他瘋了嗎?沒有。他是在洗澡時在水盆里受到啟發,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從而找到了銀匠在金王冠里摻銀的秘密。他是為此而興奮得忘乎所以了。

事情是這樣的:敘拉古國王艾希羅曾交給金匠一塊黃金,讓他做一頂王冠。王冠做成後,國王拿在手裡覺得有點輕。他懷疑金匠摻了假,可是金匠以腦袋擔保說沒有,並當面拿秤來稱,結果與原來的金塊一樣重。國王還是有些懷疑,可他又拿不出證據,於是把阿基米德叫來,要他來解決這個難題。回家後,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當他跳入池中時,水從池中溢了出來。阿基米德聽到那嘩嘩嘩的流水聲,靈感一下子冒了出來。於是他從池中跳出來,連衣服都沒穿,就沖到了街上。原來,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相同質量的相同物質泡在水裡,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相同。如果把王冠放到水裡,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與相同質量的金塊的體積相同,否則王冠里肯定摻了假。

阿基米德跑到王宮後立即找來一盆水,又找來同樣重量的一塊黃金,一塊白銀,分兩次泡進盆里,白銀溢出的水比黃金溢出的幾乎要多一倍,然後他又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泡進水盆里,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塊多,顯然王冠的質量不等於金塊的質量,王冠里肯定摻了假。在鐵的事實面前,金匠不得不低頭承認,王冠里確實摻了白銀。煩人的王冠之謎終於解開了。

這次試驗的意義遠遠大過查出王冠摻假的秘密。阿基米德從中發現了一條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等於他所排出液體的重量。這條原理後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現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測定船舶的載重量。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誕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今義大利錫拉庫薩)。他出身於貴族,與敘拉古的赫農王有親戚關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他11歲時,藉助與王室的關系,被送到古希臘文化中心亞歷山大里亞城去學習。

亞歷山大位於尼羅河口,是當時文化貿易的中心之一。這里有雄偉的博物館、圖書館,而且人才薈萃,被世人譽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這里學習和生活了許多年,曾跟很多學者密切交往。他在學習期間對數學、力學和天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在他學習天文學時,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星球儀,並用它模擬太陽、行星和月亮的運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現象。為解決用尼羅河水灌溉土地的難題,它發明了圓筒狀的螺旋揚水器,後人稱它為「阿基米德螺旋」

⑧ 阿基米德自己是怎樣證明杠桿原理的

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知道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因此杠桿是不可能省功的。 據功能關系,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的轉化。 譬如我們用杠桿把石頭翹起,這與用手抬起石頭沒有什麼兩樣。 假設在理想狀況下,使用杠桿不做額外功。 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這也符合W=FS與能量守恆。

閱讀全文

與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杠桿定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
烏魯木齊華融信託公司地址 瀏覽:673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董事長 瀏覽:79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