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叫"杠桿稱"
杠桿秤
申請號/專利號:
93210721
一種用於稱量砂、石、水泥、糧食等物料的杠桿秤,包括傳力杠桿,固定框架,連接鉤,力點刀、環,刀承等。其特徵在於:由4根第一傳力杠桿、一根第二傳力杠桿和一根第三傳力杠桿以及秤斗,顯示重量的表頭構成,它通過杠桿原理,將所需秤量的物料重量依次通過力傳遞到第一傳力杠桿上,再傳遞到第二、第三傳力杠桿上,最後在表頭上顯示出來重量,它具有稱量精確、結構簡單,可適用於建築、運輸、倉儲、港口等行業稱量物料之用。
下面有詳細資料
希望幫到你~
㈡ 桿秤是哪一類杠桿
省力杠桿。
桿秤(讀音gǎnchèng)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杠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衡器,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提紐等組成。
(2)杠桿和稱實驗擴展閱讀:
杠桿五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
許多情況下,杠桿是傾斜靜止的,這是因為杠桿受到幾個平衡力的作用。
㈢ 稱桿還是秤桿
秤桿,也稱桿秤。桿秤的木桿,桿秤的組成部分,上面鑲有計量的金屬秤星。
引證釋義: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三:「平衡便像是用秤桿去秤量青菜。」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3)杠桿和稱實驗擴展閱讀: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動。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做:F1×L1=F2×L2
根據這個公式,就可以設置出刻度、秤砣、桿秤了。
㈣ 怎麼做杠桿稱
1)選取一次性筷子一根,用刀及砂紙打磨光滑; (2)把鐵皮剪成圓形制專成秤盤,用細繩在圓盤四周屬綁好吊起; (3)在打磨好的秤桿的一端鑽上一個洞,把圓盤掛上; (4)用一顆5克左右的小螺母綁上繩子製成秤砣; (5)把秤桿、圓盤、螺母掛好,找出整個系統的重心,在重心上鑽上小洞,掛上繩子作為提紐; (6)不放物體使桿秤平衡,找出零刻度線的位置並做好記號; (7)放上20克的物體,找出20克物體平衡時秤砣的位置,此處即為20克物體的位置; (8)在零刻度線到20克位置之間平均畫上20個刻度,每一刻度即為1克。 (9)用一顆牙齒做成秤角。
㈤ 稱和杠桿原理有關系嗎
秤工作原理就是杠桿平衡。
㈥ 桿秤的工作原理
桿秤的工作原理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
精確的桿秤必須滿足秤砣的質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間的距離=提紐與秤盤懸掛點的距離。
桿秤的結構和製作工單,輕小,攜帶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但准確度較低。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允許誤差最大為滿量程的10%。
(6)杠桿和稱實驗擴展閱讀
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
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
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准。
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准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准化、通用化的需要。但桿秤因其計量准確度低,已漸趨淘汰。
㈦ 稱量的基本原理是杠桿平衡原理
天平的稱重原理是杠桿原理。天平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天平是一種衡器,是衡量物體質量的儀器。它依據杠桿原理製成,在杠桿的兩端各有一小盤,一端放砝碼,另一端放要稱的物體,杠桿中央裝有指針,兩端平衡時,兩端的質量(重量)相等。
㈧ 杠秤是什麼杠桿
有經驗可得不是等臂杠桿~~~
具體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省距離的,就要看你把秤砣重和物重哪個當動力,哪個當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