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日元對美元匯率歷史數據

日元對美元匯率歷史數據

發布時間:2022-11-27 18:00:24

A. 日元/美元 匯率 1960年後歷史走勢。謝謝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從85點漲的470點,最大漲幅為453%隨後在1953年到1954年出現了37.8%的調整,回落至300多點;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從314點漲到1829點,最大漲幅為483%,隨後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裡調整44.2%,回落至1000多點;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從1020點漲到5350點,最大漲幅為415%,隨後在1973到1974年出現了37.4%的調整,回落至3300多點;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從3350多點上漲到8000多點,上漲了2.4倍,隨後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點;

5、最後的階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從6000點直上38900點隨後進入日本倒退的10年時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

從上述數據看,即使在一波超級大牛市中,股市上漲之路也會有曲折反復日本股市前4次出現調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漲幅在415%~483%

現在中國所處的階段,與日本股市發展的第3~~4階段頗為相似,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民幣升值是股市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影響未來A股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認為A股市場正在經歷當年日元升值帶來的牛市行情,為了搞清楚本幣升值與本國股市的關系,此文中詳細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間日元匯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勢,以資借鑒之所以選取1973年-1989年的走勢,原因有二:一是日元匯率從1971年開始變動;二是1989年後的日本股市走勢對目前A股市場的借鑒意義並不大

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相關性不明顯

在1973-1989年期間,日元匯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體呈上漲趨勢如果將日元升值對股市的影響定義為估值水平的提升,則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匯率與日本股市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正相關性,本幣升值能否轉化為推動股市上漲的因素,還取決於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當時的宏觀經濟環境

長期盈利增長推動多數板塊分享牛市果實

在1973-1989年期間,市場平均上漲了20.23倍,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上漲64.3倍,最小的消費品也上漲了15.4倍,大多數行業漲幅位於20倍左右,與市場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電信板塊外,大多數行業板塊的漲幅與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稱可見,長期而言,盈利增長仍是推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板塊差距並不明顯

短期行業板塊表現差異明顯

盡管長期來看,板塊漲幅差異並不明顯,但在不同階段,行業板塊漲幅差異還是相當大的而在第三個階段,即1985-1989年期間,由於股市上漲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動,盡管市場漲幅驚人,但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場呈明顯的普漲特徵

不同階段板塊表現出輪漲特徵

最後,我們注意到,不同階段的熱點很少延續,而且往往在前一階段漲幅居前的板塊,下一階段漲幅很有可能落後於市場;而在前一階段漲幅墊底的板塊,在下一階段跑贏市場的概率卻很大

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匯率走勢

二戰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重新排列,美國成為當之無愧的強國,美元成為國際結算的主要貨幣,絕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戰後-1970年,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開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對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之後日元經歷了三輪明顯的升值和兩次輕微的貶值,詳見圖1

自1970年-1990年日元經歷的三輪升值和兩次貶值持續時間以及匯率變動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輪升值持續時間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擴大1971年-1973年期間累計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計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計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經歷這三輪升值後,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間累計對美元升值幅度達180.92%,年均升值5.9%後人關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為這一輪升值幅度最大,對股市和日本經濟產生的影響也最大

二、日元匯率走勢與日本股市比較

為了弄清楚本幣升值與股市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價因素和本幣升值對這些定價因素的影響概括起來,影響股票定價的因素無非是兩個,一是企業盈利增長,二是估值提升本幣升值除對少數擁有大量外幣負債或原材料以進口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響外,對整個經濟起到的是緊縮作用,因此對整個市場的盈利應該不會有正面影響如果本幣升值對股市有影響,應該是市場的估值水平,這可能是由於外部套利資金流入導致股市供求關系失衡所致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觀察本幣升值期間股市估值水平的變化,來判斷本幣升值對本國股市是否存在前後一致的影響

具體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間,盡管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而且期間日元匯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體卻呈上漲趨勢,詳見表2

我們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間,日經指數的市盈率基本圍繞20倍左右波動,市場估值水平並沒有隨著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增長推動在1980-1984年的日元貶值期間,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沒有明顯變化,股指在盈利增長的推動下繼續呈上漲態勢但在1985年-1987年期間,日本企業的盈利增長並不明顯,股市上漲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動,期間日經指數的市盈率從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於日本企業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許多大企業都錄得可觀的投資收益,據統計,豐田汽車在日本泡沫後期所取得的投資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這一階段日經指數的估值不僅沒有上升,反而還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業盈利推動,但這種主要來自股市和地產價格上漲的投資收益,猶如壘在沙丘上的城堡,極不牢固

如果我們提出的「本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只能體現為市場估值水平的提升」這一假設成立,那麼通過觀察1973-1989年期間日本股市和匯率走勢可以看出,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間並不存在前後一致的正相關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間推動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於當時日本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資金過剩,而日本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後又未能為這些過剩的資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過剩資金轉向了房地產和股市等資產市場,日本國民在巨大的財富效應的刺激下隨即跟進,最終導致了那一場影響深遠的股市和房市泡沫

三、日本股市不同時期的行業板塊走勢分析

在日本長達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時期板塊之間的走勢出現明顯差異

1.1973-1979年石油危機下能源一枝獨秀

在1973年-1979年期間,日本GDP從3047.6億美元增長到9653.5億美元,增長了2.17倍,名義GDP年均增長17.92%,實際GDP年均增長4.22%人均GDP從2843美元增長到8331美元,增長了1.93倍,這一時期是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後期階段,期間日本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累計貿易順差為130.44億美元;匯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計上漲76%,年均上漲8.41%,但日經指數的估值提升並不明顯,股市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增長推動,本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並不明顯

在這一階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塊漲幅最大,上漲306%,是市場平均漲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醫療、消費品、公用事業、科技和電信行業表現也明顯強於市場,而銀行、地產、原材料和消費服務行業表現則明顯弱於市場,詳見圖2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板塊漲幅基本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能源價格暴漲,日本國內鋼鐵等原材料工業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階段後進入停滯階段,以及消費服務行業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長的產業特徵

2.1980-1984年電信獨領風騷

在1980年-1984年期間,日本GDP從9653.5億美元增長到12544.1億美元,增長了29.94%,名義GDP年均增長3.88%,實際GDP年均增長4.22%人均GDP從8331美元增長到10452美元,增長了25.46%,這一時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萬美元大關,進入工業化後期,通脹水平得到控制期間日本外貿收支出現方向性變化,在出口的推動下外貿順差的絕對規模和佔GDP的比重均持續擴大,而同期美國經歷了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進入失落的10年,日美貿易摩擦明顯增加,為日後的日元被動升值埋下了伏筆這一時期,日元匯率貶值7.74%,日本股市卻在企業盈利增長的推動下勁升117%,年均上漲16.76%

在這一階段,日本電信股漲幅最大,上漲了866%,是市場平均漲幅的7.40倍;銀行股表現也很突出,上漲了316%,是市場平均漲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醫療表現也明顯強於市場;而前一階段漲幅居前的能源板塊在這一階段下跌了1%,地產、消費服務、消費品、保險、原材料和公用事業等板塊走勢也弱於市場,詳見圖3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板塊漲幅反映了投資人對新興行業電信、科技未來高速增長的預期,以及國內貨幣供應增加後催生的銀行資產膨脹和銀行規模的擴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產消費

1985年的「廣場協議」成為日本股市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經濟發展和盈利推動轉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於擔心升值對經濟的緊縮作用,採取了低利率的擴張政策,結果導致日本國內貨幣供應明顯增速,M2佔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長的財富使廣大投資人將大量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催生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也為日後的泡沫破滅埋下了伏筆在這一階段,日本實際GDP僅增長17.19%,但匯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漲了456%,市場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在這一階段,具有資產屬性的地產、消費服務、公用事業和保險漲幅居於前列,分別上漲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業經歷了前期的低迷後,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而復甦,漲幅也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而在前兩個階段漲幅居前的科技、電信和健康醫療行業漲幅居後;消費品和工業由於製造業地位的下降,漲幅也落後市場;能源與銀行漲幅基本接近市場平均水平可以說,這一階段行業板塊的漲幅體現了明顯的資產屬性,詳見圖4

四、日本股市的綜合特徵

通過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間長達17年的走勢,我們觀察到以下特徵:

1.盈利增長仍是推動股市上漲的核心因素

如果將1973-1989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通過圖5和圖6可以看出,長期來看,推動行業板塊上漲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長在這17年中,除了電信板塊的盈利增幅與股價增幅明顯偏離外,其他行業的盈利增幅與股價增幅基上落在均線兩側附近

2.長期看多少板塊均能分享牛市果實由圖7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了長達17年的牛市後,日本股市整體上漲了20.23倍,其中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上漲了64.3倍,漲幅最小的消費品板塊也上漲了15.4倍,大多數行業的漲幅在市場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見,在一輪大牛市中,多數板塊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業一定是在此期間增長最快的行業,尤其是一些新興行業詳見圖7

3.不同階段板塊漲幅差異明顯

盡管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各個板塊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比如從1973年-1989年期間,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的漲幅也只有漲幅最小的消費品板塊的4.18倍但在不同階段,各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要比這明顯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兩個階段,由於股市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推動,使板塊之間漲幅差異尤為明顯,在前一階段達到20.4倍,在後一階段達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塊在此期間的下跌,這一階段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依然達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價上漲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動,板塊之間的差距反而沒那麼大,漲幅最大的板塊的漲幅只有漲幅最小的板塊的3.93倍,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普漲特徵

4.不同階段熱點很難延續

除了板塊之間的漲幅差異外,我們還注意到,不同階段的熱點板塊很少延續,而前期漲幅居後的板塊在後一階段很有可能漲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間領漲的能源板塊,在隨後的1980-1984年期間成為惟一下跌的板塊,而前期居漲幅後位的銀行,在第二階段又漲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階段漲幅居前的電信和科技板塊,在第三階段漲幅墊底,而在前兩階段表現較差的地產板塊卻成為第三階段的領漲板塊,詳見表4

美元不曉得!

B. 日元 美元匯率 二戰後

二戰後,日元的匯率主要可以分為倆個階段,一個是固定匯率制,即二戰之後到1970年左右,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個是浮動匯率制,自1971年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即所謂的匯率市場化,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四輪明顯的升值。
1949年,由於日本持續的通貨膨脹,並且存在多重的匯率,當時美國幫助日本當局制定了所謂的「道奇計劃」和「經濟安定九原則」,直接將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360比1。這項匯率政策最終穩定了日本的經濟,不但讓日本的外貿活動更加容易清算與結算,也通過日元與美元的捆綁,加深了日本與國際經濟的聯系,最終讓日本產業能夠重返國際市場。固定匯率的制度一直實行到1973年2月份。
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1盎司黃金=35美元),並加征10%進口稅率,史稱「尼克松沖擊」。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出現波動,由360升值到306。1973年2月,日元正式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隨後,日元兌美元持續升值,截至1978年末,匯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計升值高達85.28%。
1985年9月,美國、日本、前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與主要貨幣有秩序的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協議,最終令日元大幅升值,史稱「廣場協議」。廣場協議也揭開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兌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進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達到120比1。
1993年2月,時任柯林頓政府財政部長的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日元需要升值20%左右。隨後,在美國政府的目標誘導下,日元匯率在半年之內由2月初的124.95比1,上升至8月份的102.18比1,累計升幅22.3%。1995年4月,日元匯率急劇升至79.70比1的歷史高點。從1993年2月初到1995年4月79.70的歷史最高點位,日元兩年間累計升值56.8%。
從2001年開始,美元/日元在日本當局的嚴防死守之下,始終運行於115的上方,並且一度攀升至135水平。不過從2000年至2007年大的波動區間來看,美元/日元基本上處於100至125的寬幅區間震盪。從2007年到2012年,全世界共同經歷了經濟危機的肆虐,經濟也完成了周期性的築底過程。隨著避險情緒的不斷升溫,美元/日元也自2007年6月高點124.15持續下行,2010年11月01日,刷新了80.24的十五年新低,41個月累計跌幅高達35.36%。
2012年至今,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美元/日元在觸及75.35低點之後便沒有再創新低,從而陷入震盪築底走勢。

C. 20年前日元對美元匯率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貨幣兌換
1日元=0.0086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01-20 12:28

D. 抗日戰爭時期日元與美元的比值

1931年英國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
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
1932年底,1美元=5日元
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
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
戰後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
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
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
1949年,1美元=360日元,開始固定匯率制度。
http://ke..com/link?url=P2djPUKd5mN9XpGt8HMiC-_Wa#4

E. 1988年,日元與美元的比值是多少

1988年年底,1美元兌換125.85日元,當年1美元兌換日元的年平均價是1美元兌換128.15日元。我是一名外幣收藏愛好者,兼業余炒匯愛好者,我從1990年版的《世界貨幣手冊》中查到的數據。

F. 1980到1998年日元對美元匯率

1973年以來日元匯率走勢:1973年日元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後,日元兌美元匯率總的來說呈現升值態勢,但中間時常出現較大的反復。1973年初約為1美元=266日元,1978年末急劇升值到1美元=195日元,1980年初貶值到約1美元=250日元,1982年底短暫升值後,又逐漸貶值到1985年初的約1美元=258日元。1985年9月廣場協議和1986年2月盧浮宮協議後,日元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急劇升值了約33%,1987年4月末1美元= 140日元。1987年到1995年,日元匯率一直呈現升值的態勢,1995年4月為1美元 =79日元,創出了日元兌美元匯率的最高記錄。1995年中期開始,日元匯率由升轉跌,1998年6月跌至1美元=145日元。1999年日元又升值到1美元=102日元,2000年和2001年略微貶值,2003年5月日元匯率為1美元:115日元。1973年以來日元匯率總的變動趨勢是震盪升值。綜合分析,購買力平價、利率、預期等常規因素以及政府政策是決定匯率走勢的重要原因。而在這次日元長期升值過程中,尤其是1985年以來,日元明顯升值過程中,美日兩國的匯率政策是導致日元升值的最重要因素,購買力平價、利率等常規因素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由於美國處於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美日兩個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之間又存在緊密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日本對美國的依賴更大一些,這樣就使得美國貨幣政策能夠對日元匯率發揮比較大的影響。

G. 能幫我找找日元對美元的匯率不(1984-最近的吧)數據能不能告訴我數據出處地址啊 謝謝

你好朋友,據我所查,告知你以下數據:
1985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238.54日元,
1986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168.52日元,
1987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144.64日元,
1988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128.15日元,
1989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137.96日元,
1990年美元兌日元年末中間價為1美元兌144.79日元。

H.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金融危機以前的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和現在日元兌美元的匯率是多少最好是有出處。

1985年9月21日,美元兌日元1:240.10(22日簽訂廣場協議),9月底,1:216.5;1985年12月31日,1:200.25;1988年1月底,1:120.18;1995年,1:79.70(歷史低點)。今天美圓兌換日圓1:78.031為歷史新低(許多金融軟體與網站都有歷史數據可以查詢。)
可見本幣貶值並非伴隨著經濟危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是有經濟危機造成的,所以不能只說金融危機而不談經濟危機。)有許多更深層的原因,與資本主義的制度有密切關系,這種制度缺陷導致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爆發。
至於經濟危機中,由於資本投資風險的增加,確實可能導致資本外逃,引發,危機國的貨幣被拋售而換取美圓等流通更廣的貨幣,所以危機國貨幣會貶值。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I. 1987年,日元與美元的比價大約是多少

1987年年底,1美元兌換123.50日元,當年1美元兌換日元的年平均價是1美元兌換144.64日元。我是一名外幣收藏愛好者,兼業余炒匯愛好者,我從1990年版的《世界貨幣手冊》中查到的數據。

J. 三十年代日元和美元匯率

如圖所示,因為1931年12月脫離了金本位制,日元/美元匯率從1930年的49左右,陡然下降到20左右。

閱讀全文

與日元對美元匯率歷史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貴金屬檢測局 瀏覽:518
北京市朝陽區金融服務辦公室網站 瀏覽:464
總的融資需要量公式 瀏覽:707
期貨高手月線 瀏覽:266
金道貴金屬入金的收款公司 瀏覽:682
林軍演講期貨 瀏覽:678
浙商期貨受不受fsa監管 瀏覽:948
跨境金融區塊鏈外匯局 瀏覽:82
國家打擊炒外匯 瀏覽:401
股指期貨保證金不足 瀏覽:142
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利息減計 瀏覽:487
外匯110福匯 瀏覽:699
發改委的柴油價格 瀏覽:961
恆指期貨有杠桿嗎 瀏覽:640
日本外匯管理局是干忙的 瀏覽:216
石家莊建行外匯業務崗位 瀏覽:787
小微金融公司 瀏覽:343
期貨sar視頻 瀏覽:452
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風險 瀏覽:247
中國著名外匯網站大全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