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杠桿型指數基金的風險問題
你所說的杠桿數值實際上是一個初始杠桿數值,但其前提是該基金的單位凈值是在1元時才是這樣的杠桿效果,明顯現在該基金的單位凈值並不是在1元,而是在1元以下,故此其現在杠桿要比初始杠桿數值要大。現在的150019的杠桿大約在2.5倍多一點,150029的杠桿大約在2倍左右,而兩者的同期漲幅150029要好於150019最主要原因是在於幾個方面:第一個是150029盤子要小於150019(這個數據建議你別看股票軟體行情所顯示的,這個並不是經常更新數據的,要看到深交所網站上的市場數據那一欄下面的交易品種中的基金那裡去看,這個是天天更新數據的),第二個150019現在的交易價格相對於基金凈值來說存在一定的明顯溢價(交易現價高於基金凈值)進行交易,而150029現在的交易價格相對於基金凈值來說不存在溢價。
基金凈值可以從股票軟體中的K線圖或分時圖的右側五檔盤口下面的位置可以看到的,或者是在該介面按F10後,再選擇單位凈值那一欄就可以比較詳細查看。對於這類的基金是沒有像股票的每股收益、市盈率之類的數據的,就算你要計算流通市值的意義也不大。而一般的股票的每股收益、市盈率可以在行情的分時圖或K線圖的右側五檔盤口下面的位置也能看到,所謂的流通市值就是流通股的數量乘以該股的現價就是流通市值。詳細的也可以在K線圖或分時圖介面按F10後,在最新提示欄下也能看到。
對於150019、150029實際上是一個結構性產品中的一個B類份額部分,而150018、150028則分別是其A類份額部分,而按相關的基金合約規定,一份150018加上150019可以換取兩份基礎份額(所謂的基礎份額就是母基金)161812,而一份150028加上兩份150029可以換取三份基礎份額165511,實際上要想知道該基金的母基金是那一個可以有兩種方法進行查找,第一種是在該基金K線圖或分時圖介面按F10,然後選擇基金概況欄,看清楚該基金的全稱是什麼,然後再轉看基金系那一欄,查找其與該基金名稱大致相同的基金名稱,然後再轉到該基金代碼看其F10內容中的該基金的全稱是否是該分級基金的基礎份額即可。第二種是直接到發行該基金的基金公司網站上查看相關基金資料。
對於折價實際上很多時候是指該金融資產的現價低於該金融資產的凈值或理論價值,對於溢價就是指該金融資產的現價高於該金融資產的凈值或理論價值。
實際上對於你這類問題在網路知道這里會回答的人是比較會少的,畢竟對於分級基金清楚情況的人並不多,還要回答這一堆問題,這懸賞分也實在有點少,能不能最後在採納時加一點分。
㈡ 關於債券的特徵有安全性,也有的說是風險性,這兩種說法是否正確
1、AB
債券特點:
·償還性:即必須規定債券的償還期限,債務人必須如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償還本金。
·收益性:一方面投資者根據固定利率,可取得穩定的、一般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較低價買進、較高價賣出獲得價差收入。
·流動性:即變現力,指的是在償還期屆滿前能在市場上轉變為貨幣,以滿足投資者對貨幣的需求;或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抵押,以取得相應數額的抵押貸款。
·安全性:債券與其他有價證券相比,投資風險較小。
2、BCE
因為財務杠桿是衡量利潤變動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程度的,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利潤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程度就越大,此時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㈢ 債券質押杠桿交易對基民有什麼影響
在線只要杠桿交易,對今明有什麼影響?我認為只要是加杠桿的東西,它就是風險是比較高的。
㈣ 股票,債券,期貨哪個風險最大
債券風險最低
股票次之
期貨最高
收益也成正比
㈤ 債券杠桿投資的方式有哪些
杠桿債券基金的投資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發行時購買,第二種是上市後直接買入杠桿債券基金,第三種是上市後買入母基金份額,分拆後賣出優先份額。
投資者在投資杠桿債基時需要考慮以下四方面因素:
1、投資類型
杠桿債基中有參與股市投資的純債型產品與混合債型產品,混合債型產品克投資不大於20%的股票類證券,波動性也較大。純債型產品主要受債市影響,如果持有的可轉債比例較高,在牛市也會大幅增值。不同的債市環境利好的債券品種不同,券種的表現也不同。因此選擇杠桿債基時,在經濟較差通脹較低的經濟環境下,宜選擇金融債、國債、高等級信用債配置較高的杠桿債基。在經濟好轉時可選擇中低等級信用債、可轉債配置較多的杠桿債基。
2、杠桿因素
不同於杠桿股基,杠桿債基杠桿包括母基金投資債券的杠桿,和向A份額融資帶來的凈值杠桿,兩者合在一起稱之為綜合杠桿。投資者在選擇高杠桿基金時,要綜合比較,有的基金前者高後者低,有的前者低後者高,一般來說綜合杠桿越高的杠桿債基,所獲得超額收益越多,同樣面臨的風險也高。
3、折溢價率水平
折價率高的時候,為投資者提供了較高的安全墊。反之,溢價率較高的時候,風險相對較高。由於設計不同,投資者看折溢價率的時候,還要參照有無到期日、基金管理水平和流動性等因素
4.流動性
流動性高低直接決定了所選基金價格是否充分反映債市趨勢和投資者預期,以及能否順利買賣。流動性較低的基金價格易受小額資金左右,價格走勢邏輯甚至有悖價值變動和債市趨勢,投資此類基金難以判斷其未來走勢。同時在買賣此類基金時,難以找到交易對手,易錯過買賣時機。查看流動性高低關鍵看日成交量和成交額,一般來說場內份額多的流動性較高。
㈥ 美國的杠桿債券牛市是怎樣崩盤的
高收益債在70-80年代的盛行也催生了資產泡沫。80年代末,關於高收益債的負面新聞開始鵲起,高收益債市場受到情緒、監管、信貸緊縮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其市場承受了巨大的拋壓,另外由於債券質量日趨下降,以及1987年股災後潛在熊市的壓力,並且經濟也同時出現減速現象,這也成為泡沫破滅的重要原因,從1988年開始,發行公司無法償付高額利息的情況屢有發生,垃圾債券難以克服「高風險—>高利率—>高負擔—>高拖欠—>更高風險……」的惡性循環圈,逐步走向衰退,並且債券違約率也迅速攀升。整個80年代,高收益債的平均違約率僅僅不到4%,到了1991年,高收益債的違約率躥升至11%左右的空前高位。
在90年代垃圾債泡沫崩塌之前,儲貸機構的風險已經開始發酵。早在1984年,就因之前的高利率和放寬存戶利率的政策使儲貸機構出現了一系列破產事件,尤其是田納西州和加州,由於這兩個州對儲貸行業監管比較松,且當地的經濟都存在比較嚴重的泡沫,因此當時的儲貸機構的資產端本身就醞釀著比較大的風險。
而到了1986年,聯邦儲貸機構存款保險公司為當時54家破產的儲貸機構的存戶提供了約160億美元的賠償,但尚有相當一部分儲戶得不到賠付,並且隨著經濟狀況的進一步惡化,行業中的半數機構已經陷入危機。
隨著垃圾債的違約率的爬升和垃圾債危機的出現,90年代初儲貸機構的危機也一並達到了頂峰,當時新成立的清算信託公司分別在1989年和1990年賠付儲貸機構的家數高達318和213家。
1990年,高收益債券的平均交易價格只有面值的66%。大幅折價導致高收益債券市場發行量降到了10年來最低,10年來首次出現負回報。在經濟景氣階段,垃圾債的高收益很容易讓人忘記它的「垃圾」本質,但是一旦經濟減速,垃圾債的違約情況就會急劇上升。在這場危機的倒逼下,美國政府為此付出了1660億美元的救助,1800餘家儲貸機構破產,數百人入獄。美國的1981-1990年最終被形容為「貪婪的十年」。
垃圾債券在美國風行的十年雖然對美國經濟產生過積極作用,籌集了數千億游資,也使日本等國資金大量流入,並使美國企業在強大外力壓迫下刻意求新,改進管理等,但也造成了嚴重後果,包括儲蓄信貸業的破產、杠桿收購的惡性發展、債券市場的嚴重混亂及金融犯罪增多等。
㈦ 炒股的杠桿原理風險大嗎
炒股的杠桿原理風險大嗎?杠桿股票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資金來購買的股票,特別是指利用保證金信用交易而購買的股票。在投資中,所謂的杠桿作用,就是指在資本結構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資金,如公司債,優先股等,來提高普通股的投資報酬率。交易性風險:股票配資風險一:交易成本有所增加。做股票配資都是要向股票配資公司交一定費用的,有的公司稱之為利息,有的稱之為管理費。總之,做股票配資後,會增加一些交易成本。如果股民自身技術不過關,最終只能成為股票配資公司的「打工者」,每個月賺的錢只夠交利息。股票配資風險二:交易風險增大。股票配資交易是杠桿化操作,放大盈利的同時也會放大交易風險,因此並非所有投資者都適合進行股票配資交易,操盤手需要具備豐富的交易經驗與較強的風險承受力,對於止盈止損的能力要求比原先自己資金操作更強。股票配資風險三:投資范圍有少量限制。大多數股票配資公司僅允許操盤手交易滬深A股,限制操盤手交易新股等波動幅度大、交易風險高的品種,這會對部分操盤手的操作造成一定影響。也有一些股票配資公司對於倉位有所要求,這些都會對股票配資者有一定的影響。
㈧ 請問炒股杠桿使用的風險性有多大
你好,股票風險性本來就大,加上杠桿會放大風險,所以這過程中需要自己合理控制風險。有很多人一味追求高杠桿,在股災來臨時最先倒下的就是這一批人,也是損失最慘重的。十五倍杠桿風險如果控制在能承受額范圍之內就是低風險,如果在自己承受的范圍之外就是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