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信證券手機用什麼軟體
若您是中信證券的客戶,您可登錄中信證券官方網站下載手機信E投軟體來使用。
下載方式:
Android系統:
通過中信證券官網—>軟體下載—>手機客戶端一>選擇中信證券信E投,掃描二維碼進行下載。
Iphone系統:
與Android系統下載方法相同,或通過APP Store搜索「信E投」下載使用。
為了給您提供更細致的服務,歡迎您致電中信證券客服電話95548按*轉人工咨詢(人工服務時間:交易日9:00-22:00)或咨詢當地中信證券營業部。
『貳』 中信證券至信手機版如何才能下載
你好,請問你是什麼手機系統?
『叄』 中信證券有沒有手機交易軟體
中信證券是國內最大券商,當然有手機交易軟體,下載方法是:
1. 打開中信證券官網,網址:版http://www.cs.ecitic.com/;
2.在首權頁點擊左側的【移動證券】;
3.選擇手機型號:【ios】、【android】、【wap】、【更多版本】(非前面三個系統的手機可以點開【更多版本】選擇),選定後掃二維碼即可。
『肆』 怎樣直接下載中信證券至信版至本手機
你可以到中信證券的官方網站上面找到你的手機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機炒股的軟體,然後將其下在並安裝在你的手機上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哈。
『伍』 中信證券有沒有手機版
中信證券是國內最大券商,當然有手機交易軟體,下載方法是:
1. 打開中信證券官網
2.在首頁點擊左側的【移動證券】;
3.選擇手機型號:【ios】、【android】、【wap】、【更多版本】(非前面三個系統的手機可以點開【更多版本】選擇),選定後掃二維碼即可。
『陸』 有哪些手機能支持中信證券炒股軟體
一般的品牌機帶有安卓系統,擁有JAV功能的都支持手機炒股軟體
中信證券目前只有「中信證券手機炒股」,「中國移動手機炒股」和「中國聯通手機炒股」三種產品是經過中信證券正規渠道調試開通的,除此之外,中信證券沒有開通其它任何公司的任何產品,並不對其他任何產品負責。請操作前仔細閱讀下列內容:
中信手機證券業務指南
業務簡介
「手機證券委託交易」是利用無線通信網的數據傳輸功能,為用戶提供使用手機瀏覽行情、資訊,進行在線證券交易和賬戶信息查詢的業務。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手機證券委託交易」兼顧了「電話委託」的設備簡單、可移動,以及「網上交易」的直觀和大容量信息的優點。
所選產品
我們從覆蓋面廣,安全、穩定性出發,為客戶選擇了中國移動的自有品牌「手機證券」(舊版原名「移動證券」)和中國聯通的自有品牌「掌上股市-鑽石版」產品,全面滿足移動和聯通更多機型的用戶需求。我們鄭重提醒投資者,目前只有「手機證券」和「掌上股市-鑽石版」兩種產品是經過中信證券正規渠道調試開通的,除此之外,中信證券沒有開通其它任何公司的任何產品,並不對其他任何產品負責。
產品特性
安全穩定:上述兩種產品的行情資訊均由合法渠道獲得,交易指令的傳輸通道規范、保密,數據傳輸經過特殊加密處理,安全性有很高的保障;
操作便捷:產品獲取方便,界面和操作習慣與傳統證券軟體操作方法相同;
資訊豐富:我們將利用這個平台,為客戶提供及時、大容量的專業證券資訊服務;
支持多款手機,突破地域限制:只要移動、聯通網路覆蓋的地方都能使用。
訂購與退訂
移動用戶請使用「手機證券」」(舊版原名「移動證券」)
1) 開通GPRS功能(撥打10086即時開通);
2)發送簡訊「8」、「SJZQ」或「手機證券」到10658068收到WAP PUSH地址可以進入程序下載頁面,即可下載客戶端。
3) 啟動移動證券(不同機型的尋找路徑可至中國移動網站查詢「疑難解答」),根據系統提示,確認訂購後即可開通所需服務;
4) 選擇指定證券營業部(中信證券營業部代碼:241000),開通在線交易。
5) 您可以通過客戶端軟體退訂功能取消服務;
或撥打客服電話10086和。
您也可發送簡訊00000到10658068,退定所有業務;發送簡訊TDHQ到10658068,退定行情;發送簡訊TDJY到10658068,退定交易;收到成功退定的簡訊回復,說明退定成功。
聯通用戶請使用「掌上股市-鑽石版」
1) 點擊*鍵進入[神奇寶典]
2) 選擇[軟體超市]--[軟體目錄]--[行業應用]--[掌上股市]
3) 選擇[掌上股市鑽石版],完成行情信息的訂購;
4) 系統設置--選擇券商--中信證券,開通在線交易;
5) [神奇寶典]--[功能設置]--[軟體設置],刪除已下載訂購的相關軟體即可完成退訂
產品資費標准
信息費:移動證券25元/月(其中,行情20元/月,交易5元/月);掌上股市鑽石版:30元/月
流量費:建議用戶按當地移動或聯通的優惠政策申請流量費套餐。
以上費用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隨每月話費收取
『柒』 中信證券手機版在哪查詢購買的股票原來價格
是要查詢以前所買股票的成交價嗎?直接在軟體裡面查歷史成交,或者查交割單,或者查資金流水,裡面都會記錄原來所買股票的成交價。
『捌』 中信證券手機版可以買貨幣基金嗎
可以購買基金,不論是場外的開放式基金,還是場內交易的ETF,LOF基金
『玖』 中信證券至信版-中信證券網上交易-中信證券手機軟體下載
中信來證券手機軟體下自載:
1.打開中信證券官網,網址:http://www.cs.ecitic.com/;
2.在首頁點擊左側的【軟體下載】;
3.可以看見【中信證券至信全能版網上交易系統】、【中信證券理財金融終端】【中信證券至勝全能版網上交易系統】等交易軟體,選定後並點擊【HTTP1】或【HTTP2】,按提示操作即可。
『拾』 懂的人和我簡單說下上次中信證券的烏龍事件。還有同花順level-2手機版分時頁面的買1和賣1是怎們
誰也沒有想到,上證50EFT期權交易剛剛上線才3天,人們歡呼A股市場進入股票期權時代的餘音尚存,便爆出令人震驚的「烏龍單」事件。2月11日午後開盤不久,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兩只合約瞬間暴跌至0.001元,跌幅高達99%。所幸期權交易開張才三天,參與者很少,與A股市場的聯動效應還沒有產生,因此對A股交易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此次期權交易「烏龍單」事件與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的性質一樣,後者因為對二級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而受到嚴厲追究,前者則因為對二級市場沒有產生影響而被輕描淡寫。主流證券媒體則借機贊揚上交所股票期權的風險控制制度設計合理,熔斷機制卓有成效。在筆者看來,「烏龍單」事件的禍根其實是食洋不化。
中信證券僥幸躲過一劫
先來看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的來龍去脈。2月11日13點3分12秒,原本橫盤的兩只合約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突然跳水,前者在13:03:10至13:03:12期間從0.1006元跌到0.001元,後者在13:03:11至13:03:12之間從0.0808元跌至0.001元,跌幅均達到99%,雙雙觸發熔斷機制。合約異動的主要原因是做市商中信證券報價出現錯誤,其在此期間分別對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合約批量下單。中信證券對前者合約申報12筆賣單,申報價格從0.001元到0.0014元(其中0.001元的賣單6筆),每筆10張,共120張,共成交100張。其中,90張成交價格在0.0988元與0.1024元之間,10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對後者合約申報11筆賣單,價格0.001元,每筆10張,共110張,共成交80張。其中,76張成交價格在0.0798元與0.0828元之間,4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
「烏龍單」發生後,熔斷機制啟動,兩只合約的交易模式從連續競價臨時切換至集合競價。在此期間,另一個做市商華泰證券積極報價,而中信證券則緊急撤銷其他尚未成交的報單,從而讓合約價格迅速回歸正常。從中可以看出,所謂熔斷機制,其實就是事後暫停交易,讓中信證券有時間撤單,而讓其他做市商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此舉使中信證券避免了重大虧損,初步測算損失僅約1萬元。如果不是因為期權交易市場剛啟動,市場規模極小,那麼中信證券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中信證券的批量下單之所以沒有全部成交,完全是因為市場沒有接盤,等於打到了跌停板。反之如果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這些報單瞬間就會全部成交,就像光大證券的「烏龍單」,再多的資金也會瞬間被吞噬,這時熔斷機制還有什麼用?總不能像「3·27」國債期貨事件一樣宣布成交作廢吧?
熔斷機制不能防患於未然
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是因為其獨立的套利策略系統出了問題。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缺陷,當時交易員發現有24筆個股申報不成功,想使用訂單「重下」的新功能,在程序員的指導操作下,沒想到這個功能沒經過實盤驗證,程序把買入24個成分股,寫成了買入24組180ETF成分股,瞬間重復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而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於是震驚A股市場的「烏龍單」事件就這樣發生了。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詳情未明,但顯然也存在一個批量操作的策略系統,否則不會明知市場沒有接盤而下那麼大批量的賣單。這是盲目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策略系統惹的禍,食洋不化,迷信電腦而不相信人腦。現在流行一切交給電腦,被動機械強制執行,排除因為人的主觀判斷所可能出現的錯誤。但是事實證明,電腦也會出錯,而且一錯往往是系統性、顛覆性的錯誤,不存在自我糾正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這純屬僥幸。如果因此而輕描淡寫,不去深刻總結其中的教訓,甚至還自我陶醉熔斷機制的功效,那麼遲早還會出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恰恰證明了這個熔斷機制是無效的,有效的熔斷機制應該是在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將出未出時,及時阻斷。而事實是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已經全部出籠,並且已經最大限度地成交了。如果此時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光大證券的烏龍單事件就是如此。有鑒於此,有關各方應該認真排查各種策略系統,不能迷信電腦,是人指揮電腦,而不是電腦指揮人,否則必受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