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中獲機構接盤是好是壞
如果機構接盤,說明機構看好該股票,是好事。恭喜!
❷ 股價下跌的時候那些賣出去的股票是誰接手了呢
是和你一樣的投資者或者機構等大戶接手。
所有股票投資者都是通過交易系統,進行買賣,有人賣出,自然就有人買進。只有買賣雙方都成交,才能完成交易。
❸ 股票沒人接手,大機構怎麼套現
手法很多,如拉升出貨,橫盤震盪出貨以及打壓下跌後拉一波反彈出貨。
❹ 主力拉升股票,必須自己也要大量接手買進,那麼拉高出貨呢自己接手的什麼時候出來難道再次拉高嗎那
這個問題給我看到,算是找對人了。舉個例子比較形象:5-6元長期盤整吃進一定的數量,之後一路拉升至12元,期間看跟進的人多不多,如果不多,平台整理之後再拉升到18元,到這個位置如果跟進的還是不多,它也不會再次拉升了,畢竟比成本區已經上漲了200%,之後一路打壓至12元的前期平台處,然後做強烈反彈狀,此時是最容易吸引人的,這就是他出貨的良機,他只要求出在12-15元區間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了。這中間最費成本的拉升一般在8-9元附近,散戶從5-6元起來,到這里已經絕大多數心驚肉跳,急於落袋為安了。之後無論是賣還是買都越來越少參與,就是他自買自賣了,是券商的話幾乎沒有成本,基金的話也就是付個手續費而已。
以上是粗略的描述,實際情況有很多種變化,就像下圍棋一樣,也需要走一步看三步的,隨機而變,沒有定式,所以稱之為資本博弈。有興趣一起學習、探討吧。
樓上所說的還是嫩了點,所謂的利好利空,在我們這個市場里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事先定好的,主力做一隻股票絕不是和散戶一樣靠天吃飯,碰大運的。他們是在打一個戰役,事先的准備工作是龐大而復雜的,消息是在准備坐莊時就會預先有一個大框架的制定,多數還是和上市公司談判好的,走到哪一步出什麼消息配合,最終參與方都是喜笑顏開的,就剩最終接盤的散戶痴痴的等。
個人經驗總結:頭部的形成沒有什麼技術面、基本面的必然,只有一種必然——什麼時候我們數股票,機構數錢,那就是頭部!!!
❺ 機構大單賣出股票再自己接回來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這么做有什麼效果和目的
其實股票就是玩心理戰。為什麼好多新手買了後管都不管他還比其他很多半懂不懂的人賺的多了?
大單賣 就是順大盤行情 自己買,然後自己賣 體現在內盤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小散看到。小散膽子小 總有一部分賣 這個時候莊家不管的話 股價是很容易跌的很快。當跌到一定價格的時候,莊家就可以買進拉 這樣的行情第2天一般會大漲。表現在急速下跌。
❻ 機構倒手新股怎麼確定不是其他機構買走了
在股市中也是有規矩的,機構之間看似不是一個整體,但在同一隻股票里都有哪些機構參與,他們心裡都有數,也是默認的,如果出現新勢力,在沒有老勢力允許的情況下進場,會被群攻的。
❼ 有機構的股票是什麼意思
機構就是參與股市買賣的各種投資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理財公司,一般都是各自做莊一隻股票,或是幾家共同做一隻或幾只股票,一般都是具有話語權的大戶、大家,或者叫主力,一般都是可以左右一隻股票的漲跌趨勢。
1、一隻股票中,機構眾多也好也不好。
2、好的方面,說明該股的基本面、業績預期等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3、不好的方面,則是機構太多,產生羊群效應,反而約束了股票的上漲,比如很多基金扎堆持股的很多股票,走勢低迷,很難大起大落。
4、另外,有些股票之所以成為機構持股很多的對象,是因為有些股票的權重關系,成為機構操縱股指和期指的工具,而非是看好該股的業績、成長性等。
❽ 機構接盤的股票能買嗎
一般都是可以的
具體也要看機構的接盤價,看折價幅度大不大
平價接盤的話,大幅看漲,折價幅度低於10%的話,至少可以賺10%
折價大於20%的話,參與的風險就大些
❾ 機構拉升一隻股票不虧嗎
一般是不會。不管機構還是營業部,設為A,B,舉例上市首日的股票,A,B機構買入,A,B機構約好明日競價高開,A機構明日要拋做短線,那B機構給個漲幅,這樣,在A機構拋得時候會有個跌幅,B機構進,降低成本,期間還會一起散戶跟風,當B機構進完貨,已經有一段漲幅,這時股價離成本不遠。此後會有網上唱多報道,利好信息,引起散戶買入,股價升起,這時技術指標良好,跟風增多,機構派發,所以機構只用一小部分錢就能拉起整個盤子的股票價格
❿ 一隻股票,如果機構大量出逃,誰會去接手
沒人接,只能降低價格賣出,直到有人願意買為止。
就像賣商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