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教,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資產證券化
券商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不僅可以用於做資產證券化產品,以後還會繼續應用於金融衍生品,不過現在還沒有真正實行,還得過二年,具體來說就是說券商的專項資產可以用於期貨交易,而且可以用於保值交易。
基金子公司的專戶買不了實物資產,而券商的專項則既可以買實物又可以買基金額的哦
② 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資產證券化有什麼關系
一般來說,資產證券化包括:信貸資產證券化、券商資產證券化(企業資產證券化)、資產支持票據。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特殊目的載體。
③ 請問資產證券化ABS與REITs的不同點是什麼呢感謝!
ARS和REITs不同點:
1、兩者定義不同,ABS是資產抵押債券,REITs是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
2、ABS 是你有房產,然後拿去做抵押,發型債券。REITs 是公募來錢之後去做房地產投資。
(3)資管計劃資產證券化擴展閱讀:
一、資產證券化的種類范圍
⒈根據基礎資產分類。
根據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不同,可以將資產證券化分為不動產證券化、應收賬款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未來收益證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費)、債券組合證券化等類別。
⒉根據資產證券化的地域分類。
根據資產證券化發起人、發行人和投資者所屬地域不同,可將資產證券化分為境內資產證券化和離岸資產證券化。
⒊根據證券化產品的屬性分類。
根據證券化產品的金融屬性不同,可以分為股權型證券化、債券型證券化和混合型證券化。
二、REITs 分類方法
1、根據組織形式,REITs 可分為公司型以及契約型兩種。
公司型 REITs 以《公司法》為依據,通過發行 REITs 股份所籌集起來的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資產,REITs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自主進行基金的運作,面向不特定的廣大投資者籌集基金份額,REITs 股份的持有人最終成為公司的股東。
契約型 REITs 則以信託契約成立為依據,通過發行受益憑證籌集資金而投資於房地產資產。契約型 REITs 本身並非獨立法人,僅僅屬於一種資產,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其中基金管理人作為受託人接受委託對房地產進行投資。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設立的法律依據與運營的方式不同,因此契約型 REITs 比公司型 REITs 更具靈活性。公司型 REITs 在美國佔主導地位,而在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地契約型 REITs 則較為普遍。
2、根據投資形式的不同,REITs 通常可被分三類:權益型、抵押型與混合型。
權益型 REITs 投資於房地產並擁有所有權,權益型 REITs 越來越多的開始從事房地產經營活動,如租賃和客戶服務等,但是 REITs 與傳統房地產公司的主要區別在於,REITs 主要目的是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對房地產進行運營,而不是開發後進行轉售。
抵押型 REITs 是投資房地產抵押貸款或房地產抵押支持證券,其收益主要來源是房地產貸款的利息。
混合型 REITs 顧名思義是介於權益型與抵押型REITs 之間的,其自身擁有部分物業產權的同時也在從事抵押貸款的服務。市場上流通的 REITs 中絕大多數為權益型,而另外兩種類型的 REITs 所佔比例不到 10%,並且權益型 REITs 能夠提供更好的長期投資回報與更大的流動性,市場價格也更具有穩定性
3、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有封閉與和開放型兩種 REITs。
封閉型 REITs 的發行量在發行之初就被限制,不得任意追加發行新增的股份;而開放型 REITs 可以隨時為了增加資金投資於新的不動產而追加發行新的股份,投資者也可以隨時買入,不願持有時也可隨時贖回。封閉型 REITs 一般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投資者不想持有時可在二級市場市場上轉讓賣出。
4、根據基金募集方式的不同,REITs又被分為公募與私募型。
私募型 REITs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募集對象是特定的,且不允許公開宣傳,一般不上市交易。
公募型REITs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信託資金,發行時需要經過監管機構嚴格的審批,可以進行大量宣傳。
網路-資產證券化
網路-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
④ 資產證券化 的計劃說明書去哪看呢
說找不到渠道的都是應屆生吧。這類信息算是比較好找的,網路有時好用,有時不好用。而且基本不全,除了資管的計劃說明書,有時一些發行公告、評級報告、信託成立報告看看也都不錯,這些網路是不會有的。第二,不知道你是想找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資料還是券商的資產證券化,當然還有一個叫ABN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信貸資產證券化較為難找,運氣不好的網路上都不會有,信託公司網站上也不會有。如果是券商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一般券商集合計劃/理財產品欄下都是會有的。樓上有位兄弟說過中國貨幣網,這里也會有信息。去找新債發行有專門的資產支持證券那一欄。最後,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就是WIND,輸入信息後查看公司公告,所有相關文件一個不少的都在那裡。
⑤ 信貸資產流轉與資產證券化有何不同
1.可在銀登中心登記並流轉的資產。主要是一些建築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租賃業以及水利、環境等公共基礎設施行業類的貸款,不包括融資平台類貸款、住房抵押貸款和消費金融貸款等。從期限上來看,1年期以下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佔比是39%,1至5年期的中期貸款佔比49%,5-10年中長期貸款佔比5%,10年以上長期貸款佔比5%。
2.市場參與機構。截至16年9月,共有166家法人機構在中心開戶,共開立576個戶頭,其中商業銀行及理財計劃414戶,信託公司及信託計劃90戶,證券公司及其資管計劃12戶,還有資產管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基金子公司和企業等。
其中,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因為受信貸規模、資本充足率、貸款集中度等指標限制,具有比較強烈的信貸資產出讓需求,目前城商行累計出讓信貸資產360億元,佔比78%;股份制銀行出讓64億元,佔比14%。銀行理財計劃則是主要的受讓主體,受讓金額323億元,佔比70%。
3.流轉規模和方式。截至9月試點業務共開展121筆,流轉金額459億元,主要包括這么幾種模式:貸款債權轉讓、債權收益權轉讓、信託受益權轉讓及資管計劃收益權轉讓等,其中以信託受益權形式為主,轉讓金額為353億元,占總量的77%;以資管計劃收益權形式的轉讓金額為90億元,占總量的20%;轉讓貸款債權和債權收益權形式的佔比較少,二者合計16億元,佔比3%。
債權收益權轉讓、信託受益權轉讓及資管計劃收益權轉讓資產都是多筆打包的,但轉讓或自留(一般自留5%)的權益都是平層的,沒有進行結構化處理。當然,這只是試點階段的幾種模式。我們也了解到,目前銀行有很多其他類型的資產有轉讓的需求,比如委託貸款、信託貸款、資管計劃收益權等。這些產品雖然不直接體現為表內貸款,但也是銀行通過各種途徑為企業提供了資金,承擔了風險,還是屬於信貸資產的范疇。另外,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也計劃開展結構化產品流轉。
4.交易方式。試點的運作機制是,出讓方須將擬出讓貸款合同的若干要素(包括期限、利率等)在銀登中心進行登記;潛在買入方可通過客戶端了解交易標的的情況,調閱合同文件;交易雙方可通過平台按規范流程達成交易;完成資金結算後,銀登中心辦理過戶登記。實踐表明,登記可使原來非標准化的貸款變為具有一定標准化屬性、具有統一代碼的金融產品,便於交易雙方陽光化、規范化地進行,也能夠使監管機構利用登記數據掌握交易雙方信貸資產是否「出表」和是否「入表」的線索,消除監管盲區。
⑥ 券商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券商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區別是什麼
以前券商的資管計劃分三種,定向資管計劃(單一委託人),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分為大集合,小集合),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特殊約定而設立的,定義比較模糊,監管尺度較松)。
後來出台了新規,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依然保留,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的大集合歸為公募基金牌照業務,也就是券商有公募牌照之後可以發大集合,小集合就是現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者2-200人,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一度取消,在2014年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重新開閘之後,被監管定義為指定的SPV,改成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所以,現在券商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前身就是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服從於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監管范圍,而且只有這一種用途,就是作為SPV而存在。
⑦ 資產證券化中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資產管理業務中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區別何在
一個意思。資產管理業務分集合理財、專項理財和定向理財三種。
其中專項理財是一個大籃筐,很多都可以往裡面裝。
資產證券化規定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正是這個籃筐,是一個用於實現破產隔離的特殊目的載體(S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