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兩天不是流感挺嚴重的嘛 為什麼醫療行業的基金股票都在跌呢
誰說在跌啊,周五漲停的10隻裡面,有九隻是醫葯的
⑵ 醫葯股連續下跌,是不是買入的好機會呢
目前股市中的醫葯股連續下跌,我覺得是一個買入的好機會,當然對於不同的股票還是要進行不同的分析,並不是每隻醫葯股都是適合買入的,我們要根據自己對股票的分析以及研究後再做決定。
近期受到貨幣政策可能會收緊的影響,股市大盤進行了一定的調整,醫葯股也一樣,股價也有一定的回調,對於一些優質的醫葯股,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機會,在這個回調的時間節點買入股票,能夠用較低的成本持有該股票。通過長期持有,醫葯股還是能夠帶來價位豐厚的收益,前提是要選擇一些有潛力的股票。
⑶ 醫葯板塊最近為什麼跌得這么猛 大盤上漲 也帶動不起來
股市會跌也會漲,漲跌都有它的原因,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這我們不知道。有看得見得原因也有看不見的原因,我們得到的消息有邂逅性,消息面我們比不上基金,何況我們消息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小散靠的的是技術。今天不漲明天漲..明天不漲後天漲。
⑷ 醫葯股大跌會持續多久
這個情形還會持續下去,一直到行情的結束。
因為新冠的出現,醫葯、口罩、防護服、醫療等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醫葯股聞風而動,出現了不錯的炒作行情。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說2003年的非典,在非典期間醫葯行業受到密切關注,一些醫葯股甚至漲停,產生了極高壁壘的個股,也出現了許多牛股。
但是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後,醫葯的炒作效果就會明顯的下降,醫葯的行情開始進行調整,此時一些醫葯股暴跌。
(4)醫葯行業股票大跌擴展閱讀
越到後期,很多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其實都在擔憂是否會出現一波劇烈調整,但投資者會經受不住醫葯股一路上漲的誘惑,或者抵制不住客戶的壓力,最後在高位沖了進來,這只能說是人性的貪婪使然。
很多投資者在醫葯股上漲的早期不敢買,反而到了這波上漲的後期「勇敢」地沖了進來,不是他們不知道風險,只不過實在是忍受不了錯失醫葯股一路上漲的痛苦,最終很可能高位被套。歷史一再反復上演,要避免這種悲劇,唯有把「追求投資性價比」牢記在心,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
⑸ 為什麼大盤下跌時,資金都到醫葯板塊避險
大盤下跌時候資金都跑到醫葯板塊避險,這是因為醫葯板塊的股票是過冬股(大盤形勢不好,猶如冬天一樣寒冷),也稱之為戰略防禦股。
1醫葯股不屬於周期性行業或周期性弱或周期性不明顯。它跟國內國外經濟波動相關性不大,不像鋼鐵煤炭之類的受影響大。
2醫葯企業一般經營穩定,即產生的利潤較為穩定。中醫是中國的魁寶,具有其獨特的診療文化及成葯技術。中成葯對於國外來講是難題,自然的保護傘。西葯,原材料及成品葯毛利潤高。企業對中成葯西葯有定價權,即使原料漲價,也隨之漲價。政策有扶持,如生物制葯,疫苗等等。消費群體基數大,可以說只要是活人,就是醫葯企業的正在消費者或潛在的消費者,這就保證其利潤。
⑹ 醫葯板塊為什麼跌得那麼厲害
醫葯股集體大跌的一個原因是,機構對於第三輪葯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對於葯企而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賺錢,但葯品要進入醫保目錄,其意義值得探討。老百姓顯然希望葯品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葯。
但對葯企而言,葯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一個利空,但要讓葯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於民,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比較矛盾的事情。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葯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葯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6)醫葯行業股票大跌擴展閱讀:
市場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葯品集中采購結果,從醫保資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10月醫保結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總體仍較為良性。葯品集中采購更多是推動醫保資金的騰籠換鳥,需要關注醫保資金的結構性紅利。考慮到政策的情緒性影響,短期可以繼續關注非葯板塊投資機會。
但中長期而言,行業依然值得看好。實際上,去年醫葯股也因這件事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時間拉長來看,並不妨礙醫葯股的長期趨勢。
⑺ 醫療板塊連續下跌,醫療股真的不能再買了嗎
一直以來,醫葯行業是A股最牛以及估值較高的板塊,整個醫葯行業去年漲了很多,2020最高時漲了66%,很多股票一年翻好幾倍,比如去年以來的疫苗股便是,估值上百倍的不在少數。
2021年開始到現在,醫葯股跌了不少。
今年關於醫葯股的投資策略,還是耐心等龍頭企業估值回歸合理,一般來講對於龍頭企業我對估值也沒有太糾結,我也不需要暴跌,罕見的投資價值,或是崩盤,估值超級低,歷史低點,我覺得這種機會很難等,一般來講估值回歸合理我就會配置一點,當然跌得很厲害我就會加倉。
畢竟好的股票,價值合理就能出手了,至於會不會砸出黃金坑,那得看天意。
望採納,有問題可以關注我、私信。
⑻ 近期醫葯股為何暴跌
一、《葯品價格管理辦法》將出台,直指高葯價的問題。這是否是葯業板塊大跌的導火索?但已多年了,醫葯改革的結果就 是越改葯價越高,產業鏈上相關的行業暴利的同時,也推動了葯企的高利潤化。打擊又不是今日才開始,但也許是在熊市中,任何的利空均會被無限放大化。
二、在過去的多半年中,大盤見頂跌幅已高達30%,而這多半 年,醫葯板塊則逆市大漲超過50%,差距何止80%?難道是因為獲利盤豐厚造成今日的急跌?看看盤面,在去年第四季,今 年第一季,主力機構均一直在持續的巨幅的增倉。雖然板塊整體漲幅達50%, 但分化的情況下,其實大量的強庄高控股,漲幅均不低於70%至100%;所以說,「豐厚」是有的,但象今日的這樣以暴跌的方式減倉,一 向不是主力機構所常用的手法(除非是在破位的情況下斬倉才使用)。
三、高拋低吸的心理作用?難道是因為權重板塊,比如房地產、銀行近半年跌幅巨大,造成價值發現?而醫葯不但抗跌反而大漲,造成價值高估?主力機構則進行高 拋(拋醫葯)低吸(吸房地產、銀行)?不過,只有中小投資者會這么想,因為現在的這些權重板塊跌幅並不大,尚不足給出主力建倉的空間,也許當主力建倉完畢 時,股價已反彈到位,難道他們會當解放軍?將剛剛穩穩套牢僅半年的所有投資者全線解放?
四、當然,醫葯板塊相對的出現放量(不過這量能在近期而言,並不算大)的同時,造成大跌的同時,大資金巨幅凈流出,是事實,這單天凈流出高達12.6億元,在醫葯板塊的歷史上極為少見。已佔到流通比例的0.18%;並造成 大量的個股接近跌停。不過細細一看,它們的形態至今,還是完好的,並沒有破位(僅只有極少量的個股小破,並不深)。
綜合:通過上面的分析,可能性均極小。也許有更大的消息面的問題還沒有公開,但在當前而言,醫葯板塊並沒有破位,僅憑單日的暴跌即斷定醫葯板塊的大牛行情 結束,並不是一向的作風。所以,依然中線維持看多醫葯板塊的觀點不變。
⑼ 7家中國葯企市值損失1177億受什麼影響哪些企業下跌最狠
受到外部消息面的影響,其中康希諾下跌幅度最大超過15%。據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部長在毫無預兆之下,發布公告表示,將放棄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該公告隨即引發全球醫葯板塊的震動,不僅是美國,包括中國醫葯股也受到了影響。這些從事研發,生產疫苗的企業受到影響最嚴重,因為沒有知識產權,就意味著其他葯企可以隨意仿製疫苗,這對於早前透露巨資研發新冠疫苗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而且事實上,受到影響的更多的美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