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鄭良海證券

鄭良海證券

發布時間:2021-05-20 10:22:53

『壹』 國海證券的公司簡介

你好,國海證券成立於1988年,前身為廣西證券公司,是國內首批設立也是在廣西區內內注冊的唯一一家證容券公司。2001年,增資擴股並更名為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借殼桂林集琦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股票代碼:000750),成為國內第16家上市證券公司和廣西唯一的本土上市金融機構。具體簡介可前往官網公司介紹處查看。

『貳』 上海林海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怎樣好嗎

個人覺得這個公司還不錯吧!可以看以下簡介
林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成立於1998年3月的林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現有注冊資本金為32.93億元人民幣(含1500萬美元),員工1400餘人。公司資產質量優良,業務品種齊全,涵蓋了證券承銷、自營買賣、交易代理、投資咨詢、財務顧問、企業並購、基金和資產管理等眾多領域。

『叄』 8000字以上的金融相關論文

相關範文:

金融虛擬化對信用制度僭越的動力機制與表現

[摘要] 虛擬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滲透與發展,貫穿著金融虛擬化的自我膨脹和擴張。貨幣虛擬化和信用創造為金融的虛擬化趨勢提供了正向的內在動力,而以金融衍生品為特徵的金融創新則為金融虛擬性不斷突破信用框架提供了逆反的規避動力。當前,金融虛擬化擴張正在國際信用體系架構、信用貨幣發行和信用對象規制等過程中不斷踐履著對信用制度的僭越。

[關鍵詞] 金融虛擬化 信用制度 動力機制 表現

一、引言

伴隨著貨幣虛擬化的發展,虛擬經濟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緯度。以貨幣虛擬化為基礎的金融虛擬化以及對金融虛擬化正負功能影響的探討層出不窮,盡管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各執一詞,但不可迴避的是,虛擬經濟作為脫離傳統「實體經濟」范疇的新範式,在整體經濟中的比例膨脹與金融虛擬化的不斷擴張息息相關。金融虛擬性作為當代金融的一個突出特徵,其演變歷程中否定之否定的發展態勢,在經濟虛擬化和全球化的催化下,似乎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由弱變強、以幾何級數膨脹的趨勢和規律。
從人類經濟發展史的脈絡看,任何經濟邏輯中都留有人類的烙印,人們不僅參與經濟活動,而且干預甚至掌控經濟的內生過程,這個過程也匹配著人類經濟制度的衍生過程。諾思認為:「制度變遷決定了社會演進的方式,因此是理解歷史變遷的關鍵」。(諾思,2000,第110頁)經濟是一種復雜的制度安排,任何制度缺陷的存在都會使經濟偏離正常的軌道。貨幣虛擬化發展趨勢和信用的不斷創設為金融虛擬化擴張提供了內在動力本源,而當前國際經濟體系中金融規避行為所引發的金融創新則為金融虛擬化擴張提供了外在制度條件。下面我們將從金融虛擬性擴張與廣義信用制度關系角度探討當前金融虛擬化如何從不同層面突破信用制度框架。

二、正向動力:貨幣虛擬化與信用創造

金融活動依託貨幣運動與信用創新實現對實體財富和虛擬財富的優化配置。貨幣是金融最原始的形態和萌芽,也是金融產生的內在本原,信用則為二者的過渡創造權利與義務的外在制度保障。貨幣虛擬化與信用創造的伴生與互動共同構建了金融虛擬化的正向動力激勵。
金融虛擬性的擴張過程內始於貨幣虛擬性的內在特性外化,貨幣虛擬化的趨勢是在商品的內在矛盾外化為商品與貨幣的矛盾,並使貨幣在表現商品價值的材質上不斷與實物背離的過程中實現的。「用一種象徵性的貨幣來代替另一種象徵性的貨幣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馬克思,1976,第95頁)貨幣起源於商品之間的聯系,使直接物物交換的自然過程轉向了以貨幣為媒介進行間接交換的社會過程,這個過程本身也孕育著信用。信用從一開始就具有替代貨幣流通和支付形式的原始沖動。
貴金屬貨幣的出現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它出現之前,商品交易是單純的物物交換,偶然性的存在使商品所有者面臨諸多交易「瓶頸」。貨幣虛擬性無論內在特質還是外在表現都受到貨幣形式原始狀態的制約。此時,人與人之間交換的延續更多依賴於一種社會契約。「盡管這些條款也許從來就不曾正式被人宣告過,然而它們在普天之下都是同樣的,在普天之下都是為人所默認或者公認的。」(盧梭,2002,第39頁)貴金屬貨幣的出現雖然緩解了商品內在矛盾,並使後者外在的表現為商品和貨幣的矛盾,卻只是為貨幣虛擬化外溢提供了可能。之所以是可能,除了實物貨幣自身價值的存在限制了價值虛擬表現外,不成熟的信用關系也從外部環境上制約著貨幣虛擬化的發生。這種可以與之結合並內化的制度框架,直到信用貨幣條件下才使貨幣虛擬化外溢成為可能。
信用貨幣(銀行券、法幣等)對貴金屬貨幣的替代從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貨幣虛擬化受貨幣材質的限制。盡管金本位、銀本位或雙本位制度是信用貨幣得以流通的基礎,但公眾對信用貨幣的認可度和信譽性仍存疑問,這種疑問在國家權威性和銀行信用性的雙重作用下被成功地解答了。此時,公眾對信用貨幣的認可,已經超脫了實物商品或服務范疇,轉而將前者提升到了國家和銀行的信用層面。考夫曼(Gorge·Kaufman)有如下敘述:「隨著時間的推移,……,發行紙鈔(隨後被稱為通貨)的權利被轉移給政府,……或者可以這么說,通貨僅有名義價值,而且它的供給完全由政府決定。」(考夫曼,1998,第15頁)銀行信用可以創造貨幣,從而使貨幣數量實現多倍增長,存款准備金制度以及非現金結算制度的建立,為銀行的貨幣創造機制提供了前提,在此前提下的貨幣增長並不是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長,而是通過銀行信用擴張來實現的,這使得原本看得見、摸得著的紙幣演化為純粹的價值符號,貨幣實現了虛擬化的外溢。
經濟信用化使經濟過程逐步擺脫了經濟主體自身積累的依賴,轉而依託外部資金來源的融資。由此,資本支付手段的職能被部分貨幣所有者創新為價值增值的手段。生息資本,進而虛擬資本開始登上經濟舞台。客觀地講,虛擬資本的產生是貨幣虛擬化與信用創造雙重作用的結果,它亦成為金融虛擬化的開端。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是指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能夠帶來預期收入的資本。它是由債券(匯票)、國家證券(它代表過去的資本)和股票(對未來收益的支取憑證)構成的。「它們所代表資本的貨幣價值也完全是虛擬的,是不以它們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價值為轉移的;既然它們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權利,並不是代表資本,那麼,取得同一收益的權利就會表現在不斷變動的虛擬貨幣資本上。」(馬克思,2004,第451頁)對資本增值無限制的追求與自有資本有限性之間的矛盾限制了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從而抑制了虛擬經濟的發展。此時,為虛擬資本發展保駕護航的信用制度應運而生,「還有一種促進集中的力量,這就是信用制度。」(齊威格,1997,第280頁)通過信用的媒介,一部分閑置的貨幣資本就可以由貨幣資本家貸給企業經營,使虛擬資本的積累大大超過了實體資本的積累,從而也就推動了金融虛擬化的蓬勃發展。
無論是貴金屬貨幣還是信用貨幣,他們均是在一國內部以貴金屬作為儲備而介入金融活動的。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核算也仍然以國際公認的世界貨幣——黃金作為交易的貨幣匯兌基礎,可以說,此時的貨幣虛擬化仍然提留在一國母體內部,還沒有具備佔領全球金融貿易活動的能力。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在世界范圍內維持著黃金的國際貨幣地位,這成為虛擬資本跨越國界進行世界范圍資本配置的障礙。隨著20世紀60年代末世界性的通貨膨脹以及美國黃金儲備的大量流失,布雷頓森林體系受到了嚴重的沖擊。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使國際虛擬化能力終於裝備在貨幣身上,金融虛擬性也隨之超越國界限制,真正在全球范圍內來發揮其強大的虛擬化功能。

三、逆反動力:金融虛擬化對信用制度的規避動力

金融虛擬化過程隨著對信用制度成熟和完善要求的不斷提出而發展,兩者存在著緊密的辯證聯系。虛擬資本產生之前,金融虛擬化相對獨立於信用制度之外,它的運行更多的是一種基於貨幣內生虛擬性突破各種束縛發展壯大的自然發展過程;虛擬資本產生之後,金融虛擬化一方面得到了實現虛擬性外溢的強大信用保證,另一方面自身的獨立性又始終成為突破制度設定的框架在更大范圍實施虛擬性擴張的內在沖動。
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約束。諾思(North)認為:「制度提供了人類相互關聯影響的框架,它們確定了構成一個社會或更確切地講,一種經濟秩序的合作與競爭關系。」盡管金融虛擬化要求信用制度在其發展過程中起著制度保障作用,但這種制度保障的存在也意味著將金融創新抑制在已知制度框架內,客觀上又為金融虛擬性的擴張套上了一副無形的「鎖鏈」。畢竟金融虛擬化源於貨幣虛擬化所表現的商品經濟(或者說市場經濟)內在矛盾的作用與外化,是一個主觀意志無法控制的客觀過程,制度的衍生則是人類尋求自身價值實現得以保證的外在表現形式,它是人類主觀意志對客觀規律遵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辯證地講,信用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始終是落後於金融虛擬擴張的,這就決定了早期金融虛擬化所推動的信用生成在虛擬性膨脹後又反過來成為制約其內在發展的桎梏。由此可見,金融的內在虛擬性僅僅表徵著金融具有虛擬化的傾向與能力,而其虛擬化程度是否顯著則受到不同歷史階段制度(尤其是信用制度)環境的影響與制約,這也為金融機構規避信用約束,實現虛擬創新提供了動力來源。
美國經濟學家凱恩(E.J.kane)於1984年提出規避型金融創新理論。規避創新就是指迴避各種金融規章制度的管制以期達到理論最大化的目標模式。規制型金融創新意味著內在市場自發力量與外在市場機制相結合共同迴避金融控制和規章制度時所尋求的金融創新行為。凱恩的理論實際也為我們詮釋當前金融虛擬化的全球性擴張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借鑒。金融市場的微觀行為主體——金融企業或機構與宏觀規制主體——政府和銀行之間,存在著自由與管制的博弈。金融企業或機構作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整體,其尋求的是以市場力量的自發運動來維系其價值創作、增值過程,實質上是金融虛擬化得以發展的內生動力在企業或組織制度層面的體現。而以金融穩定為宏觀目標的政府和銀行則必須兼顧雙面責任,即一面保持金融市場的活力和動力,為金融企業或機構提供信用制度支持;另一面要對這種動力實施管制,使其限制在可以調節的范圍內,即設定並實施的規章制度框架。金融企業或機構通過創新來規避管制,一旦危機金融穩定,政府又會加以管制,這種管制將導致新一輪的規避行為。管制和規避引起的創新總是不斷交替,形成一個動態的博弈過程。
從當前全球虛擬經濟發展的態勢看,金融虛擬性的規避創新主要通過金融衍生品的不斷創設與泛化表現出來。廣義的金融衍生品不僅僅涉及金融期貨和商品期貨合約,而且應當涵蓋基於實體標的產權證券化或債權證券化所形成的混成組合型衍生產品。這種寬口徑金融衍生品的市場交易是對既定製度規范圈設框架的突破,它使國家決策和信用規制的對象「進化」得虛無化,從而為金融虛擬化的膨脹與擴張提供了一種逆反動力。

四、金融虛擬化對信用制度的僭越

從理論上講,當前金融虛擬化的擴張是失去了有效信用控制的必然結果。當貴金屬非貨幣化之後,所有的貨幣形式都失去了自然控制其在市場中流通的數量機制,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面對貨幣的不斷虛擬化顯得力不從心。此時,各國的貨幣發行主體必須依靠國家制定的信用制度來控制各國信用貨幣的供給量,約束金融虛擬化的擴張。然而,20世紀後半葉的全球化和虛擬經濟的強勢發展使得任何一個進入世界經濟大家庭的國家和地區都失去了獨立有效控制信用供給的能力。金融虛擬性擴張使國別信用制度一方面無法再為金融虛擬性提供強有力的信用保證,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金融虛擬化在全球的擴張。因此,實現對信用制度多方位、全形度的僭越越來越成為金融虛擬化在全球擴張的必然要求。當前,金融虛擬化擴張對信用制度的突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一國虛擬化貨幣主導國際信用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所設定的是以美國為中心國家,歐洲和日本為邊緣國家的世界經濟格局。在這個框架內,經濟貨幣格局表面上是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的,但實質卻是以美元為核心的單極貨幣體系。因為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發達國家都在試圖維持兩個固定比率,即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率和美元與各國貨幣的固定比率。盡管1973年固定匯率制度的解體使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率「脫鉤」,但各國與美元之間的匯率關系卻固定下來,並且成為當今全球國際匯兌的主體,「美元金本位」成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現行國際金融秩序。例如,從美元在國際貿易中貨幣計價的比例來看,美國的國際貿易只佔全球國際貿易的13.5%,而以美元計價的國家貿易卻佔全球國際貿易的近半數,政府部門的國際資本流動基本上是以美元計價的,有的國家甚至國內也採用美元計價。在國際匯兌中也不例外,世界上大概40個國家的貨幣採用釘住美元或釘住以美元為主的一攬子貨幣。
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的獨霸地位使這種一國的虛擬化貨幣支配著國際金融體系。各國儲備的不再是黃金和美元,而是只有美元或美元資產(以美元計價的外債)。這就使美國政府或企業可以憑空創造出各種金融虛擬工具來實現以前「金本位」下無法平衡的國際收支逆差。從下表所表現的美國從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到2005年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看,2005年的7915.08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逆差與1973年的71.40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順差相比,32年的經常項目逆差增長了大約112倍。在這些經常項目中,除了美元外還存在著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外債。另外,與1973年44.86億美元的金融項目逆差相比,2005年美國7854.49億美元的金融項目順差較之1973年增長了近176倍,從而實現了美元的巨額「出口」。盡管美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債務人」,但他卻成功的使美元觸角伸入到世界各個角落。這表明一國在擁有國際「鑄幣權」的條件下,可以使一國虛擬化貨幣不再受到任何國別信用制度的約束,彰顯了金融虛擬化擴張對信用制度的突破和國際信用制度的嚴重缺失。
資料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U.S.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Accounts Data
2.「美元金本位」引發各國信用貨幣的膨脹
美元對國際金融體系的支配地位決定了各國在外匯儲備中主要以美元儲備為主。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32年裡,經常項目逆差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元大量無節制的外流,貿易順差國獲得美元貨款,除留在各國商業銀行境外金融機構的美元頭村外,大部分回到本國按照美元與本國貨幣的匯兌比率兌換成本國貨幣。大量美元的湧入必然促使本國貨幣管理當局增加本國貨幣的供給,從而使本國信用貨幣出現膨脹。這一點對於國際經常項目順差的國家顯得尤為明顯。以中國為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53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3%(新華網)。按照1美元兌換6.8元人民幣的比率計算,中國累計發行了近10.4萬億人民幣,即使中央銀行用短期債券對增發的人民幣進行對沖,也會導致銀行間市場的擴張。作為僅次於現金的流動性非常強的資產,短期債券使銀行市場只有通過不斷地對沖才能使這部分現金始終停留在銀行間而不擴散到民間市場上。另外,各國滯留下的大量美元則作為國家的外匯儲備通常以購買美國等貨幣開放國家的政府或大企業債券保存下來。(劉駿民,2007,2)這些債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虛擬資產,這無形中又加大了外匯儲備國的金融風險。比如我國經濟在2008年初所遭受的美國次貸款危機的影響就是一個極其明顯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一國的信用制度在外來國際貨幣的沖擊下不僅顯得非常脆弱,而且在不知不覺中為國外虛擬化貨幣在本國的擴張提供了信用服務。
3.金融衍生品泛化加速信用規制對象虛無化
信用制度所規制的對象主要是各種信用行為和關系,其藉助的工具就是對信用貨幣供求機制的有效管理來保證信用的維系。然而,隨著金融虛擬化的不斷擴展,信用制度所規制的對象變得逐漸虛擬化、縹緲化。金融衍生品的泛化則使信用規制的箭頭更加無所適從。在以往貨幣金融工具和普通證券階段,由於金融交易是以實體經濟的存量作為交易基礎的,盡管具有一定虛擬性,但它仍然受到實體經濟的制約。期貨與期權、指數期貨與期權等從出現就是十足的虛擬資產或產品,不僅其質是虛擬的,而且從量上也是交易者想像的結果,具有絕對的虛擬的特點。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信用制度所規制的對象變得越來越可望而不可及。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帶著眾多投機者對未來虛無縹緲的預期沖擊著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穩定。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1849年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就正式推出了遠期和期貨交易。當今,金融衍生品交易正在爆炸式地增長,據美國《福布斯》雜志1995年載文稱,國際金融市場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種,並且還將不斷增加。2004年有組織金融衍生合約交易總額為1143.9萬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30.7%。貨幣衍生合約交易名義金額為7.2萬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62.7%。利率衍生合約交易名義金額為1043.2萬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31.3%。股票指數衍生合約交易名義金額為93.5萬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23.4%。場外衍生市場交易未清償合約名義金額在2004年6月底比2003年12月底增長11.6%,達220萬億美元(2004年世界統計年鑒)。以上數據說明,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壯大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幾乎可以無限設計,只要符合人們短期牟利的投機心理,人們就可以不斷地實現金融創新的泛化。

五、結語

虛擬經濟的最本質特徵在於其虛擬性,它可以憑空創造、無中生有,基於它脫離實體經濟的特性給予國家經濟表面的繁榮或泡沫,使國家信用在調控國別信用行為和規避風險方面變得軟弱無力。金融虛擬化擴張表現出巨大的投機性,而這種投機性背後卻隱含著無法估量的危機。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金融虛擬化已經在宏觀領域支配著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也不可避免的被捲入其中,中國股市的暴漲暴跌、中國外匯儲備的巨幅增加都說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任何國家都可能成為金融虛擬化支配或犧牲的對象,誰也不能逃脫。既然不能逃避,那就勇敢面對。所以我們應當通過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加速國家金融、信用體系的成熟,完善對金融產品和工具的信用規制等措施,保障我國金融環境的安全和穩定。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商務印書館,2002
[4](英)喬治·考夫曼:現代金融體系:貨幣、市場和金融機構 [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美)保羅·齊威格:資本主義發展論[M].商務印書館,1997
[6](美)D·C·諾思:制度、意識形態和經濟績效.發展經濟學的革命(中文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劉駿民李曙軍:全球流動性膨脹與經濟虛擬化[J].開放導報,2007年(2)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肆』 建行安徽省分行沈祥生

安徽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列席人員名單(924人)

2008年1月17日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

一、省人民政府組成人員(23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沈衛國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趙炳雲省經濟委員會主任
程藝省教育廳廳長
徐根應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黃榮華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李建明省國家安全廳廳長
張東安省監察廳廳長
李宏塔省民政廳廳長
孫建新省司法廳廳長
陳先森省財政廳廳長
朱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
張慶軍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倪虹省建設廳廳長
梅勁省交通廳廳長
賀凌省信息產業廳廳長
畢美家省農業委員會主任
紀冰省水利廳廳長
韓柏泉省林業廳廳長
王福宏省商務廳廳長
楊果省文化廳廳長
高開焰省衛生廳廳長
孫愛民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劉戰平省審計廳廳長
二、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42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和另外排列)
耿光寬丁道榮王宏王立祝王邦傑
王樹勤孔繁超馮倫定華國慶劉大成
劉忠恩劉家來江立強江孝鴻湯朝榮
阮應國孫清潤孫獻忠李迅李和平
何成國余元勛汪石滿張文超張學濤
張家安陳德勝林祥欽周天柱周古廉
鄭良植鄭憲景洪文虎徐承華高明倫
黃榮秀蔣文渠蔣雙甲喻道成謝志平
蔡慶中管叔其
三、出席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委員(669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和另外排列,名單略)
四、設區的市市長(17人)
吳存榮合肥市市長
許崇信淮北市市長
方春明亳州市市長
吳旭軍宿州市市長
陳啟濤蚌埠市市長
孫雲飛阜陽市市長
劉健淮南市市長
繆學剛滁州市市長
湯林祥六安市市長
姚玉舟馬鞍山市市長
宋國權巢湖市市長
陳樹隆蕪湖市市長
高登榜宣城市市長
李明銅陵市市長
方西屏池州市市長
朱讀穩安慶市市長
李宏鳴黃山市市長
五、省委秘書長、副秘書長,省紀委秘書長,省委部門和群眾團體主要負責人(22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世平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王學銀省委副秘書長、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省委
省人民政府接待辦公室主任
吳行省委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
劉奇省委副秘書長
閔光輝省委副秘書長
任澤峰省委副秘書長
車建軍省紀委常委、秘書長
林文森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朱德祥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
王志軍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陳履祥省委督查組副組長
楊春光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
劉玉堯省委第二巡視組組長
沈火林省委第三巡視組組長
錢家榮省委第四巡視組組長
郭敏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周建強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楊屹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處第一書記
程必定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
康曉萍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秘書長
高紅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安徽省分會會長
張純和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
六、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和綜合辦事機構負責人(6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杜延安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
張丹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
吳斌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張國安省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史滌雲省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李一夫省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副
主任
七、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人民政府直屬機構、議事機構主要負責人和省委、省政府管理的廳級行政機構、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35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鄭為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張秋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余焰爐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
公室主任
張韶春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朱琳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人民政府駐京辦事處
主任
余華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曹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牛弩韜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陳翔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韓軍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李永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
汪建國省地方稅務局局長
劉慶強省環境保護局局長
張蘇洲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馮潮省體育局局長
汪景寧省統計局局長
金啟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郭永年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張萬寬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劉自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程傳如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
江山省旅遊局局長
吳金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主任
張武揚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
張志軒省機械設備成套局局長
吳玉龍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局長
邵林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邱江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
朱文根省地方誌辦公室主任
吳克明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人民政府研究
室)主任
王首萌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
韋偉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楊劍波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劉淮雪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局長
李學文安徽煤田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
八、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負責人(2人)
石德和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劉鐵流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九、省軍區、武警安徽省總隊、中央在肥廳級以上單位、在肥部隊院校和部屬高校主要負責人(53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金榮省軍區政委
張蘭貴解放軍炮兵學院政委
盧春祥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政委
夏鶴武警安徽省總隊總隊長
朱清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徐樅巍合肥工業大學校長
胡道新省國家稅務局局長
桂來保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
翟武全省氣象局局長
張鵬省地震局局長
程傑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
許修雷安徽儲備物資管理局局長
江勇省通信管理局局長
方曉潛省郵政管理局局長
龐利民省電力公司黨組書記
朱同斌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徽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問武省煙草專賣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副總經理
薛明德安徽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
鄭躍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肥海關關長
郭獻文新華社安徽分社社長
洪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安徽記者站站長
李必揮財政部駐安徽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副監察專員
駱飛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總隊長
劉偉建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行長
李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方俊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李迎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徐明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肇玉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趙鵬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顧正宇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沈肖蕪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白國祥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朱新建招商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吳力權交通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何榮璽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朱宏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
潘大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
朱友剛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邱真真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金廣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總經理
牛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總經理
丁建平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黨委書記
李傳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主任
陶萍安徽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
施萬中安徽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田文科中國聯通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李平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鄭傑中國網通通信集團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鞠勇省郵政公司黨組書記
趙晉豫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程秉洲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孔兆平合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十、省人民政府參事(8人,不含另外排列)
韋穗安徽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劉正士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
劉少雄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組成員
余國松省書法協會副主席
賈海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蔣維揚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
李朝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李祖順省委原副秘書長
十一、在肥的省屬本科院校主要負責人(7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學軍安徽醫科大學校長
王鍵安徽中醫學院院長
吳先良合肥師范學院院長
程樺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院長
洪祥生安徽廣播電視大學校長
趙良慶合肥學院院長
王成福安徽新華學院院長
十二、在肥的省委管理的省屬企業主要負責人(6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王水省高速公路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方平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過仕剛安徽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杜長棣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左延安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總經理
李工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十三、設區的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34人)
許建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戚懷民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楊德龍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周榕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羋振環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袁春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任寰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施芝華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劉黎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宋志剛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葛健巢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楊良勝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劉順道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朱家祥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時代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黃菊旺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錢曉華黃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滿銘安合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徐從鋒淮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陶芳德亳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吳慶香宿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永法蚌埠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朱新武阜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許治安淮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於濤滁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宗華六安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魏邦貴馬鞍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棉巢湖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謝效珉蕪湖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胡勝友宣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建軍銅陵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丁芙蓉池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積滿安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朱俊黃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沒有此人

『伍』 國海證券揚帆系列安全嗎,能保本么

基金這東西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陸』 國海證券和良時期貨是不是一回事

你好,良時期貨的控股股東是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海良時期貨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總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前身為浙江良時期貨經紀有限公司,2009年增資擴股後,更名為國海良時期貨有限公司。公司是中國期貨業協會首屆理事單位,鄭州商品交易所第一、三、四、五屆理事單位;是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會員、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結算會員,可代理國內所有上市期貨、期權品種的交易、結算及交割,並已獲准從事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和股票期權經紀業務。

『柒』 北京廣化寺對聯及什剎海書院

沒有找到北京廣化寺的對聯,為您奉上莆田的廣化寺對聯,請參考:
莆田廣化寺歷代詩詞編注(上)
廣化詩詠 千古傳頌
書 堂
南朝 鄭露
附鳳凰翼,與木石居。
和樂兄弟,遊玩讀書。
作者:鄭露,字恩叟,號南湖,城廂人,祖籍河南滎陽,官太府寺卿。相傳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名儒鄭露、鄭庄、鄭淑三兄弟從永泰遷徙來莆田鳳凰山(即南山),見此山聳翠盤拱,遂開創湖山書堂,架藏詩書,授徒講學,朝夕相誦。由是,莆人競相效法,學風漸盛。廣化寺前原有一窪水地,古稱南湖,人們因之稱鄭露三兄弟為「南湖三先生」。本詩就是寫當時三兄弟結廬講學情況的。後人為紀念其興學德行,曾於此建造鄭氏祠堂,置二石碑,分別刻有「南山樾蔭」、「倡學閩南」字句,前一碑系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書。明末丞相朱繼祚題「報本祠」,石刻在祠之大門上。城廂拱辰還建有「開莆來學」木坊,也是為記載鄭露三兄弟來莆倡學之功績的。
註:
書堂:指湖山書堂。唐代著名學者歐陽詹、林藻、林蘊等曾就學於此。
鳳凰翼:指鳳凰山,亦稱南山。附:形容追隨先輩、名人學習,所以才出名受益,含有勉勵之意。
木石:原指樹木、山石,這里比喻專心致志授業、攻書。
遊玩:原指游覽觀賞、玩耍,這里形容對讀書求學、切磋琢磨產生濃厚興趣。
南山松柏
南朝 鄭露
千年松柏問誰栽?清水長流開學來;
鶴骨龍鱗顯佛光,南湖一鏡映天台。
徹雲洞
南朝 鄭露
延綿不可窮,寒光徹雲際;
落石早雷鳴,濺空春雨細。
註:徹雲洞,《永泰縣志》載,徹雲洞即永泰方廣岩的玉泉洞。該縣東35里的三島村,有一方廣岩,峭拔於千仞之上。岩上有十大奇景,首為玉泉沿,洞高60餘丈,長寬各30餘丈,可容千人。中設三層佛殿,殿無片瓦。洞前有瀑布,若珠簾下垂,終年不絕。本詩是作者從永泰遷徙來莆田南山時之作。人稱此詩「氣渾質厚」,後人「托手不得」。
延綿:連綿、伸展之意。
寒光:使人感覺膽寒或害怕的刀劍反射的光。此處指冷氣。
濺:飛揚、噴射。春雨細:像細密如珠的春雨一樣。
靈岩寺
唐、薛令之
草堂棲在靈岩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
作者:薛令之,字君珍,自號明月先生。籍貫長溪,今福安溪潭鄉高崔村。唐中宗神龍二年(706)進士,是福建最早的一位進士。官左補闕兼太子侍講。著有《明月先生集》。
靈岩寺,即廣化寺。本詩描述當年靈岩草舍書堂及莘莘學子刻苦攻讀詩書的情況,是第一位為莆田廣化寺題詩的古人。《全唐詩》收錄了他的詩,有《靈岩詩》和《自悼》兩首。
據《高岑三廉薛氏宗譜》載:《靈岩詩》原是其古詩《草堂吟》的前四句,其下為「……春日溪頭垂釣歸,花笑鶯啼芳草綠。猿鶴寥寥愁轉深,攜琴獨理仙家曲。曲中哀怨誰知妙,子期能識宮庭調。魚未成龍劍未飛,家貧耽學人多笑。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黃俊?一朝得遇聖明君,腰間多佩黃金印。男兒立志當稽古,莫厭燈前讀書苦。自古公侯未遇時,蕭條長閉山中戶。「後因唐李林甫為相,不愜於太子,從而影響東宮的官仔們仕途進展,薛令之為此寫一首《自悼》詩在壁上,玄宗看見大為惱怒,就親筆判道:「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於是令之只好推病辭官,回鄉過隱林生活了。
寄林蘊詩
唐 歐陽詹
村步如延壽,川原似福平。
無人相與識,獨自故鄉情。
作者:歐陽詹,字行周,南安詩山人,唐貞元八年(792)進士。年少時與林藻、林蘊兄弟一起在莆田廣化寺的湖山書堂讀書5年,為林披婿。後來就在福平山建一座書舍,同居住在延壽村的林蘊等經常一起講學,又一起北上長安應試。25歲時,他以第二銘與韓愈、李觀等同登「龍虎榜「,授國子四門助教。著有《歐陽行周集》,收入《四庫全書》。據說,歐陽詹自幼讀書於高蓋山白雲室,題詩山上,琳琅滿目,故被朱熹稱為「詩山」,詩山地名,即由此而起。他是福建第一個走向全國的名人,也是中唐時著名文學家。其逝後,他的家人以死者對莆田南山存有特別情感,就把他葬在此西平洋山上。
他的詩賦均有名篇傳世。《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歐陽詹集》十卷,《全唐詩》卷349錄其詩一卷,卷883補詩一首。《全唐詩補編·續拾》又補詩一首。《全唐文》錄其文四卷,《全唐文拾遺》卷25補錄其文一篇。計88首(篇)。
與從兄黃朴詩
唐 黃滔
縱徵終不起,相與避煙塵。
待到中興日,同看上國春。
作者:黃滔(840—913),字文江,城廂東里巷人。他出身貧寒,仕途坎坷,數試不第,先後應試了24個年頭,才於唐昭宗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此時他已56歲,4年後才授個四門博士的閑職。正如他所著的《黃御史集》所說「豪貴塞龍門之路,平人藝士,十攻九敗」。可見唐末,讀書人要從科舉中求出身,是很難的。「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進入衰敗,民不聊生,黃滔家境寒微,生活艱難,一直是「窮居歲抄雨,孤坐夜深風」,「菜腸終日餒,霜鬂度年秋」的困境。但他自幼聰明好學,在靈岩寺書堂苦讀十年,為其創作打下堅實之基。《全唐詩》收錄他的詩100多首。他輯錄唐代福建人詩作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為閩人第一部詩歌總集。專著《黃御史集》八卷,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文集四卷,見《全唐文》卷823—826。因而被時人稱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
他政治上懷才不遇,眼看政局動盪,內有宦官擅權,外有藩鎮相爭,公元901年,他憤然離京返閩。返閩後被王審知薦用,任監察御史,為王審知治閩提了許多有益建議。勸王審知「為開門節度,不為閉門天子」,崇節儉,減賦役,與民生息;開港路,興海上貿易;建學堂,發展地方文教。故閩境30年免受兵禍。其功績為世人傳頌。
註:徵:古代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的「5」。
棲湖山精舍
唐 鄭良士
鳳翼平分萬仞峰,峰頭禪堂瞰寒空;
噴煙一帶香泉白,倚雲千株古樹紅。
宿客語來岩谷應,真僧游去虎狼同;
先公和樂讀書處,蘚碧苔青檜影中。
作者:鄭良士(856—930),初名昌士,字君夢,仙游賴店聖泉人,晚唐詩人。唐景福二年(893),他以詩500篇獻朝廷,昭宗賞識其才華,授國子四門博士,官御史中丞,遷任康州、思州剌史、建州判官。901年棄官回閩,閩王王審知任之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等職。晚年隱居故鄉白岩山,其教子嚴謹,八子均好學上進、官居要職,時稱「鄭家八虎」。著《白岩集》等。其詩多寄情山水,流露超脫凡塵的清高思想。
註:湖山精舍,指鄭露三兄弟在風物具佳的南湖、鳳凰山創辦的湖山書堂。精舍,即學舍。

閱讀全文

與鄭良海證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