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鑽石交易所
去鹽田方向看到過,好像在蓮塘。主要做鑽石毛坯保稅倉庫、鑽石鑒定檢測。
Ⅱ 銷售鑽石的利潤大概有多少
PT950一克是600*1.83加上工藝費應該是:1500
20分的鑽石大小就還不錯,到了國內保值的最底線了.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的意義了.
顏色I-J就是屬於中的級別了,有點偏黃了,不過一般鑽石的色系都是這個顏色了.
凈度VVS就很OK了,屬於內部極微瑕,非常干凈的一個鑽石.
由於你沒有給出你切工的數據,我就按中等的給你算,不過這么小的鑽石切工影響不了很多價錢的.
這樣一顆鑽石按照上海國際鑽石交易所的報價應該是:1600
加上商家的利潤個人覺得沒有超過4500都還是很合理的,如果是大的品牌店估計買不到的,應該都是超過5000的價格.
這畢竟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只要自己喜歡不要在乎商家賺你多少啊! 有錢買鑽石的人也不要差那一點點了! 不知道樓主買了多少錢?
Ⅲ 鑽石有人在上海鑽石交易所買過鑽石嗎
還是去北京買吧 而且不要去商場買品牌貨 因為在商場會有廣告費 房子的租金 等等 都會是鑽石的價格提高 最好去實體店 就是先選裸石 然後再選戒托 這樣是最實惠的
Ⅳ 深圳 要開 鑽石交易所
深圳鑽石交易所已在深圳羅湖區蓮塘落戶,是深圳市政府授權並重點督辦的項目。
主要功能:鑽石保稅倉儲,現場看貨,報關,物流,檢驗鑒定,融資貸款等服務。
Ⅳ 鑽石是怎樣交易的
您好,鑽石一般分量貨與散貨交易
1、從原石上,從礦山階段就可以交易,買家一般是磨鑽石的公司、鑽石批發商、少部分珠寶零售商。有部電影叫《血鑽》的,可以看看。
2、成品祼鑽上,一般是大批發商批給二級,二級批三級,三級批四級等。比較多的是在大批發商大多在香港與印度,歐美也有不少。
三四級批發商一大公司小公司,也有不少是個人經營的(我們叫跑鑽商)。從一級到三四級批的量,就會從幾千卡,降到幾百,幾時卡,還有幾卡的也有人買賣。
3、上面說的交易也沒什麼特別的,就買賣,驗貨發貨什麼的,有香港與上海兩地的鑽石交易所可以安全交易,要不就是珠寶展來交易了。
關於最好玩的是跑鑽商,有點好玩,簡單說一下,跑鑽商一般是沒什麼實力進貨的,藉助人脈,到處賒貨,邦人散貨,還可以給行家套現(有些話不好在這里說,有空再細說一下),經常往返批發商與工廠之間,所以是跑來路去的好辛苦。但是賺錢容易,帳面數額相當大,可是難把生意做大。他們的風險也相當大,容易被工廠跑單欠帳,一但出事,好多人都沒活路了。但如果是印度人就沒事,聽說他們政府是給幾百萬貸款他們做鑽石生意的,跑一兩單死不了。
4、最後是黑市交易(這個不說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到您,如果覺得有幫助,請選我最佳答案,我將為您繼續解答後續問題
Ⅵ 上海國際鑽石交易所是一個地方還是統指上海的任何一家啊
是一個地方,所有進入中國之合法鑽石(裸鑽)必須通過他們
只有他們的會員單位,才可以開具裸鑽的正式發票。
Ⅶ 上海鑽石交易所與中國鑽石市場
林強
上海鑽石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要素交易市場,建成於2000年10月27日,是中國內地唯一的鑽石進出口交易平台。鑽交所按照國際鑽石交易通行的規則運行,為國內外鑽石商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交易環境。鑽交所自2000年成立之初,積極借鑒世界其他主要鑽石交易所的發展經驗,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發展,到目前已初具規模。作為類似於保稅區性質的國際性鑽石交易平台,鑽交所採用國際上通行的會員制封閉式管理方式,目前只招收公司會員。截至2012年10月31日,鑽交所會員企業已從最初的41家發展到345家,其中包括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會員229家,占鑽交所會員總數66%;其中來自香港、印度、以色列和比利時等主要鑽石加工和交易中心地區和國家的會員佔到了會員總數的一半。2009年10月,鑽交所由上海金茂大廈整體遷入新設計建成的「中國鑽石交易中心大廈」內,鑽交所的硬體設施和各項配套服務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使鑽交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大廈由美國諾漢設計公司設計,共14層,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目前已有超過240家鑽交所會員企業在所內設立辦公室開展鑽石進出口及所內交易。
上海鑽石交易所會員按國別地區分布
1.鑽石稅收優惠政策
鑽石行業是一個政策引導性的行業,上海鑽石鑽交所通過與政府部門共同努力,使中國的鑽石行業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2000年,中國鑽石的進口稅收包括:成品鑽關稅9%,毛鑽關稅3%,增值稅17%,消費稅10%。2002年財政部、國稅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文: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的鑽石免徵關稅,消費稅減為5%並後移至零售環節,全國一般貿易鑽石進出口集中在上海鑽石交易所。2002年6月新政策執行當月海關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達500多萬元,超過往年海關徵收鑽石增值稅一年的總和。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鑽石加工業,規范鑽石交易市場,2006年6月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鑽石交易所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2006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鑽石交易增值稅徵收管理辦法>》及《上海鑽石交易所鑽石交易增值稅徵收的具體操作辦法(試行)》相繼頒布,文件規定:自鑽交所銷往國內的毛坯鑽石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成品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4%的部分由海關即征即退。
2.配套機構及服務
中國鑽石交易大廈,是類似保稅區性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安檢和保安系統均屬專業設計。鑽石辦、海關、檢驗檢疫局、外管局、工商局、稅務局,作為「一站式」業務受理機構,在大廈內行使政府職能;銀行、押運、報關、鑽石鑒定等機構提供配套服務。
鑽石辦:全稱「上海鑽石聯合管理辦公室」。目前主要功能是審批外資鑽石企業的設立和鑽交所會員企業的資格備案。
海關:上海海關駐鑽石交易所辦事處依法對進出上海鑽石交易所的鑽石實施監督管理,實行提前報送備案制,為進出口鑽石提供通關綠色通道。
金伯利證書:浦東檢驗檢疫局是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受理金伯利進程的入駐鑽石大廈的單位,承擔全國一般貿易和上海地區加工貿易進出口毛坯鑽石的受理申報、查驗、核銷放行。
增值稅發票:上海市國稅局駐上海鑽交所辦事處,負責上海鑽交所會員企業鑽石交易國內環節的增值稅發票集中開票業務。
鑒定: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家級專業實驗室。是中國珠寶首飾行業規模最大的珠寶分級鑒定機構,承擔著中國海關駐上海鑽石交易所進出口鑽石的檢驗任務。
物流:國際鑽石珠寶運輸公司布林克集團和瑪卡亞米分別在鑽交所設立了代表處,為會員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
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在鑽交所內開設了支行;中國建設銀行在樓內設立了辦事處。
3.有關中國鑽石行業政策
主要涉及中國的鑽石稅收政策、外資企業的審批政策、外匯管理政策、鑽石進出口海關監管政策和金伯利證書管理政策。
3.1 中國鑽石稅收政策
上海鑽石交易所是全國一般貿易項下的鑽石進出口的唯一通道。所有從上海鑽石交易所進口國內的毛坯和成品鑽免徵關稅。納稅人自上海鑽石交易所銷往國內市場的鑽石,毛鑽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成品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4%的部分由海關實行即征即退。進口工業用鑽,徵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對國內加工的毛坯鑽石,通過鑽交所銷售的,在國內銷售環節免徵增值稅;不通過鑽交所銷售的,在國內銷售環節按17%的稅率徵收增值稅。國內加工的成品鑽石進入鑽交所,視同出口,不予退稅。自鑽交所再次進入國內市場,其進口環節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4%的,實行即征即退。鑽石在鑽交所內交易,不徵收增值稅。對進口到國內市場的鑽石的消費稅:在零售環節對未鑲嵌的成品鑽和鑽石飾品按5%稅率徵收消費稅。
3.2 外資企業審批政策
外商可在鑽交所及工商部門指定區域設立合資或獨資的鑽石外資企業,由鑽交所內的鑽石聯合管理辦公室進行集中審批。為配合財稅部門出台的鑽石企業特殊稅收政策,外資鑽石企業的經營范圍是限定的:即「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海關開展鑽石進出口的業務(包括轉口貿易、加工貿易);在上海鑽石交易所內開展鑽石(不含金銀)的交易(包括轉口貿易、加工貿易)。」
3.3 鑽石外匯管理政策
經外匯管理部門批准,上海鑽石交易所會員均可開立鑽石交易專用外匯賬戶。會員之間、會員與境外機構之間、會員與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境內所外機構之間的鑽石交易,一律以外幣計價結算。
3.4 鑽石進出口海關監管政策
全國一般貿易下的鑽石進出口集中在上海鑽石交易所海關辦理報關手續;加工貿易項下的鑽石,如轉為內銷須到上海鑽石交易所進行交易或備案。鑽石從境外進入交易所或從交易所到境外,只需向所內海關辦理備案登記手續。鑽石從交易所進入國內其他地區,或人國內其他地區進入交易所,依法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交易所內的鑽石、委託設在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的企業加工,由海關保稅監管,委託其他地區的企業加工,按現行加工貿易的規定辦理。
4.鑽石交易發展
鑽交所自成立以來,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鑽石進出口交易額始終保持每年平穩增長,過去十幾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40%左右。2010年,上海鑽石交易所鑽石進出口交易總額首次超過20億美元,達到28.86億美元,相比2009年增長超過90%。2011年,上海鑽石交易所鑽石進出口交易總額達到47.08億美元,相比2010年增長63.1%;其中一般貿易項下成品鑽石進口超過20億美元,相比上年增長56.1%。進入2012年以來,由於歐債危機和歐美經濟的持續低迷對國際市場和中國經濟的深入影響,國內外鑽石市場交易普遍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包括中國香港、印度、比利時和以色列等各大鑽石交易中心的鑽石交易在2012前三個季度分別出現10%~30%不等的下降。截至2012年10月31日,鑽交所鑽石交易金額累計為30.8億美元,較上年同比減少13.5%。其中一般貿易項下成品鑽進口額為13.55億美元。
通過鑽交所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鑽石主要來自中國香港、比利時、印度、以色列,美國等世界主要鑽石交易中心地區和國家。其中香港作為東亞最重要的國際鑽石交易中心和中轉站,匯集了全球各國一些主要的鑽石珠寶企業。2011年鑽交所一般貿易項下20億美元的鑽石進口額中有將近10億美元是通過香港進口的。
2011年鑽交所進口交易額前十位的會員企業是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凱吉凱鑽石(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金伯利鑽石有限公司、歐陸之星鑽石(上海)有限公司、藍玫瑰(上海)鑽石有限公司、周生生鑽石(上海)有限公司、多樂美(上海)鑽石有限公司、華比鑽石(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周大生進出口有限公司等。這其中鑽石珠寶批發商和零售商佔了絕大多數。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作為中國唯一的鑽石進出口交易平台,上海鑽交所伴隨中國鑽石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而迅速發展。據統計,在過去幾年中國市場鑽飾消費總額以年均15%~20%的增長率持續增長。2012年前8個月,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珠寶首飾零售總額超過28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4.9%。隨著中國在全球鑽石市場重要性的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國外鑽石珠寶企業搶灘中國市場。在過去的三年中,鑽交所新增中外會員企業超過100家。在新的發展階段,上海鑽交所將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全面提升上海鑽石交易所的綜合服務能力。在提高服務水準、完善交易功能及擴大服務范圍三大范疇上作出調整,努力使上海鑽石交易所真正發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鑽石交易中心之一,為中國鑽石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Ⅷ 淘寶交易量達到多少達到鑽石
251分為一鑽,望採納
Ⅸ 全球最大的鑽石交易市場在什麼地方
南非是世界上鑽石產量最大的國家,德比爾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供應商,美國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交易市場
Ⅹ 鑽石每年的產量有多少
「鑽石恆久遠」這句廣告詞的內在含義是什麼?是讓你把鑽石存著,別賣,否則全球鑽石市場價格穩不住。
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前,鑽石僅能在少數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每年寶石級的鑽石產量也就幾公斤。那時候鑽石也就是寶石的一種而已。
然而,1870年南非eriver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產量可以用噸計。
南非礦背後的英國投資人害怕了,鑽石沒有使用價值,高價完全因為其稀有,隨著南非新礦的開發,鑽石早晚會掉價為一般的寶石。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這些鑽石礦的主要投資人合並了他們的資產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實體,控制產量,維持公眾對鑽石稀缺的印象。這個實體就是debeers,成立於1888年的南非。debeers通過在各國設立貿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鑽石交易。
debeers對鑽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其他商品價格。無論黃金、白銀、銅、橡膠、穀物。還是石油,都會隨著經濟狀況大幅波動,而只有鑽石,從30年代以來基本都能夠穩步上行。其對價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強。70年代美國高通脹時期。甚至有人拿鑽石保值的。
這不但是通過壟斷控制價格。還是一種方法,將碳晶體成為財富、權力和愛情象徵的普世認同。debeers不但控制著供應,也控制著需求。
眾人被灌輸鑽石不是一種可交易的商品寶石。而是求愛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穩定市場,debeers賦予了石頭神聖的幻覺,是永遠的,永遠意味著不應該被轉售。
傳奇是從30年代大蕭條開始的,當時歐洲鑽石價格已經崩潰,很難讓公眾重拾信心。德國、奧地利、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情侶都不再用鑽石戒指作為訂婚禮物。
在英法,鑽石被看作是貴族的專屬。而且歐洲處於戰爭的邊緣,擴大鑽石的銷售基本沒可能。然後美國就成為debeers唯一的市場。
1938年3/4的鑽石用於美國的訂婚戒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比在歐洲賣的要小且品質差。因此debeers相信通過廣告策劃能夠讓美國人買更多的高級鑽石。
1938年8月,debeers創始人的兒子harryoppenheimer(猶太人的姓)去紐約見了ayer廣告公司,是摩根安排的,摩根一直給oppenheimer提供融資,現在看到全世界鑽石價格都在跌,也急啊。大家談的不錯,ayer將在美國人中為鑽石塑造一個全新的形象,而debeers指定ayer為獨家廣告代理,並支付相關市場調研策劃費用。
先是市場調研,從1919年一戰結束到1938年,在美國銷售的鑽石無論按克拉算還是按金額算,都下降50%以上,原因是經濟環境、社會態度的轉變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競爭。
雖然經濟環境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廣告和公關活動改變社會態度,與其他奢侈品爭奪用戶和市場。
ayer的方案是強化公眾將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系,讓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鑽石可以表達更強烈的愛意;鼓勵女人,將鑽石視作任何浪漫求愛的必要部分。
具體的廣告攻勢先從電影和電影明星開始,給大眾以鑽石是不渝愛情的象徵。然後在報紙雜志上登新聞故事和照片,強化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系。
英國皇室也被考慮在內,既然英國在鑽石業中擁有那麼多利益,皇室成員應多戴鑽石超過其他珠寶,來支持鑽石業。
效果立竿見影,3年後,美國的鑽石銷量上升了55%。ayer提出了新的計劃,要做一種廣告,不產生直接銷售,不需要觀眾記住品牌,僅僅是一個概念——圍繞著鑽石的永恆的情感價值。
1947年,廣告的重點轉向公眾心理需求,強化鑽石戒指作為訂婚戒指的傳統,是不可或缺的。
安排講師去全國的高中,通過學生團體集會、班級和非正式會議上演講,內容都是圍繞著鑽石訂婚戒指,接觸到成千上萬的女孩。
在1946年,在125份全國性報紙上做了整整一周的好萊塢私人物品專欄,描述電影明星佩戴的鑽石物品(百年來一直如此)。同時持續不斷地鼓勵媒體在名人報道中展示鑽石作為浪漫愛情的象徵。
同樣在這個時期,廣告口號,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提了出來。
到了1951年,ayer認為這時美國中產階級消費驅動已經從實用慢慢轉向炫耀及顯示身份和地位。鑽石禮物會被認為是個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徵。
鑽戒訂婚成為理所當然的,甚至在結婚時買不起鑽戒的,一等有錢也要去買,而不是用其他的東西代替。
騙局在日本一開始建議把鑽石作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在西方價值的象徵。要表達的意思很明白:
鑽石代表與過去的東方決裂,象徵進入現代生活,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訂婚鑽戒銷售市場。
幾十年後,歐美、日銷售都困難了,奢侈品公司把中國當作救命稻草,中國開始擔任接盤俠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