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蠍子擺尾
馬賽迴旋
1、在轉身的時候左右腳交替踩球改變球的運動方向,躲過對方的鏟搶或者利用身體將對方擋開,使對方夠不到球 正向帶球過程中用一隻腳踩球後,緊接著180度順勢轉身用另一隻腳拉球,另一隻腳碰球後 向後一拉 擺脫防守者,再或傳或射,一氣呵成。正向帶球過程中用一隻腳踩球後,緊接著360度順勢轉身用另一隻腳拉球,擺脫防守者,再或傳或射,一氣呵成。 就是左右腳交替踩球剛開始向後拉,再慢慢轉彎彎轉大 了就可以靠慣性拉到前面了就是左右腳交替踩球剛開始向後拉,再慢慢轉彎彎轉大 了就可以靠慣性拉到前面了 一般是你主控腳以一個扣球的動作踩向皮球,身體隨著重心改變就勢轉身,另一隻腳在轉身的瞬間把球拉過來 一條腿小邁在皮求的前面,在轉身用另一條腿的後更(也可以踩求)想後方推。最後在轉回身體帶球。
2、踩單車是用雙腿來回的在球上繞過,是大羅,小小羅和羅比尼奧等人的招牌動作,馬賽大迴旋是齊達內的標志性動作,有一隻腳把球橫向拉,轉身後用令一隻腳向前拉球,牛尾巴過人則是小羅常用的,右腳從球底部把球向右帶,然後在球在空中時再把球向左帶。
這是一個華美而又實用的擺脫技巧,是指正向帶球過程中踩球後緊接著360度旋轉順勢轉身擺脫防守者,再或傳或射,一氣呵成。齊達內的「馬賽迴旋」屢屢在實戰中綻放光芒,尤其在雙方看似均等得球機會的情況下,能出其不意地佔據主動。前腳掌點球的動作要柔和,不然要摔跤。轉身的方向要准確,不然准撞上別人。兩腳依次點球之時最好能把球向自己最方便掌控的方向輕拖。
馬賽迴旋的真正來歷!!
馬賽迴旋是 中國偽球迷和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法國人
才愛這么叫。
真正最早在國際A級比賽使用這個動作並且留下記錄的
是前阿根廷國腳 羅德里格斯 此人成名早於馬拉多納,至於發明
這個動作的人 可能是哪個業余球員甚至可能是 某個愛踢球的
賣阿根廷烤肉的球迷也說不定。這個根本就無從考證了。
但是馬拉多納是第一個把這個精彩華麗的過人動作帶到歐洲賽場
的球員,這就是國外把這個動作命名為馬拉多納過人的原因。
我記憶中 英超利茲聯隊 90年代出版的一套全彩圖足球書籍中
就有這個動作 當時的命名 就叫馬拉多納過人動作。
㈡ 什麼是「蠍子擺尾」
蠍子擺尾(Scorpion tail penlum)跑步中用腳後跟從後面把球夾起來,這是足球場上的一個花哨的動作。
足球場上有許多球星做此動作,例如在2005年聯合會杯,墨西哥隊戰勝巴西的比賽中,墨西哥後衛奧索里奧表現出色,一記「蠍子擺尾」雖然沒有將球打進,但精彩的表演還是技驚四座。在例如瑞典前鋒伊布拉希莫維奇在2004年歐錦賽上,他的一記「蠍子擺尾」震驚世界。
瑞典前鋒伊布拉希莫維奇可謂球場上的一大「異類」,身高達到1.92米的他卻擁有著細膩的腳下功夫,「蠍斗」式的進球方式更是成為了他的一大招牌動作。在2004年歐錦賽上,伊布就在瑞典與義大利一戰中展示了自己的「神來之筆」。第85分鍾,瑞典隊的角球在禁區內製造了混亂,在接到隊友後點的頭槌擺渡後,先是永貝里奮力倒勾,在和贊布羅塔的拼爭中將球彈起,隨後梅爾博格在點球點前躍起爭頂,皮球再度飛向空中,此時,站在門前的伊布拉辛莫維奇第一時間沖向了落點,搶在出擊的布馮之前,背對球門用右腳外側奮力向後一墊,只見皮球劃出一道恰到好處的高弧線,越過補門的維埃里輕巧的落入了網窩。事實上,伊布的鬼魅一擊絕非無心插柳,因為在2003-2004賽季阿賈克斯客場對阿爾克馬爾的比賽中,瑞典神塔還打入了一粒更加精彩的「蠍斗」式進球。
蠍子擺尾的創立者-----伊基塔
伊基塔,他代表國民競技隊出戰1995年的美洲杯。面對愛球如命的哥倫比亞球迷,伊基塔絲毫沒有收斂,他瘋狂依舊。這次美洲杯比賽,伊基塔的傳奇色彩更濃了。在一次比賽當中,對方針對他站位靠前的特點,遠距離吊門,伊基塔早就估計到對方的這一打法,他不慌不忙,在足球快要入網之時,他不是用手去接球而是玩了一個"倒踢紫金冠"的危險動作,身體魚躍前傾用兩個腳後跟將球踢出大門。這個動作可謂是百年足球史上的絕唱。就憑這一個救球動作,伊基塔就可以躋身世界優秀守門員的行列。這個救球動作展示了他的激情他的技術和他的創造力。伊基塔是球場上的瘋子,但他瘋得可愛,瘋得出奇,瘋出了一種足球藝術。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34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