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冊制不能缺席證券法二審修訂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是證券市場改革的重頭戲。其中核准制向注冊制改革是內容之一。注冊制改革已經在各個階層醞釀討論研究論證多年,在2015年年中股市大波動以前已經取得共識與大進展。
由於2015年出現了股市異常波動,注冊制的實施推遲了。人大對進行注冊制試點的授權是兩年,要求在試點的過程中做中期報告,現在還沒有做中期報告。或者說注冊制改革基本停滯了。
股市是一個市場化程度要求極高的市場。透明、高效、對稱、公開、公正、平等是其精髓和要義。從目前發達國家經驗看,股市都是完全市場化的,特別是新股上市發行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也就是說,市場機制才能滿足精髓與要義要求。到底是由監管當局來控制發行的節奏,還是把發行價格和節奏交給市場去做,這個是核准制和注冊制唯一的差別。
筆者理解最少有兩個方面注冊制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在發行對市場承受力的影響上,注冊制影響較小,核准制反應較慢。在市場牛市中,注冊制驅動企業踴躍發行新股,既解決實體企業融資問題,又根據供求原理平抑股市過快上漲。反過來,在股市低迷熊市階段,注冊制下企業會自動停止發行,因為在市場不好時發行或虧本,風險很大。不過,在核准制下由於是權力控制發行,既是熊市也可能繼續無所顧忌的發行。沒有一個內生的、自動自發的發行良性傳導機制。
另一方面注冊制給投資者原汁原味的投資選擇,將承擔投資風險的權力完全交給了投資者。注冊制下監管部門主要職責是保證發行公司披露給市場與投資者的所有與投資選擇關聯的信息完整、准確、全面、真實。除此之外,投資與不投資,投資多少,期限長短等都讓投資者自主決策,當然投資者要為投資後果承擔全部責任。既是虧損上市的企業,有些投資者認為前景光明、後市可期,或會選擇投資。
當然,注冊制最大的好處或者說對於當前的中國來說,是直接融資的最佳選擇與渠道。這或是中國企業擺脫銀行間接融資,徹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本性出路之一。
一波三折的注冊制目前似乎偃旗息鼓了。既是人大授權兩年到期也或遙遙無期。就連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顯示出一些無奈:證券法將修訂,注冊制會否寫上、怎麼寫 我沒把握。
《證券法》一審稿已經對注冊制有比較明確的表述。二審稿中注冊制不應該缺席。當然,注冊制列入證券法後並不是萬事大吉。配套的東西必須出台,主要是退市制度要同步建立與嚴格執行。能上能下、能進能退的股票市場越來越重要。如果實行注冊制後,大批企業湧向股市發行,而退市制度不暢,優勝略汰機制缺失,那麼市場同樣承受不了的。
不可否認,這幾年在退市制度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離實施注冊制要求還很遠。一系列注冊制配套制度亟待完善建立。不過,這些都不能耽誤注冊制列入《證券法》二審之中。
2. 證券注冊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審核制下,由證監會對新股發行「管價格、調節奏、控規模」。這雖然短期有穩定股指和投資者心理的作用,但卻不利於市場自我約束機制的培育和形成,甚至造成市場供求扭曲,對中長期股市發展不利。
證監會主席肖剛認為,審核制行政干預過多且主觀色彩濃,市場主體難以做出穩定、明確的預期,造成了市場主體與監管機構的博弈,代替了市場主體之間的博弈,不利於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穩定運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發行股票籌集資本是企業的天然權利
從一些國家和地區實施注冊制的實踐來看,注冊制的一大特徵是企業擁有發行股票籌集資本的天然權利,只要不違背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企業能不能發行、何時發行、以什麼價格發行,均應由企業和市場自主決定。
肖剛認為,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是注冊制的監管理念,這要求企業必須向投資者披露充分和必要的投資決策信息,政府不對企業的資產質量和投資價值進行判斷和「背書」,監管機構不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負責,但要對招股說明書的齊備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負責,投資者依據公開披露信息自行作出投資決策並自擔投資風險。
注冊制的巧妙之處就在於既能較好地解決發行人與投資者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問題,又可以規范監管部門的職責邊界,避免監管部門的過度干預,不再對發行人『背書』,也不過多關注企業以往業績、未來發展前景,這些都交由投資者判斷和選擇,股票發行數量與價格由市場各方博弈,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新股發行制度
據肖鋼介紹,在目前擬定的初步方案中,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總的目標是,建立市場主導、責任到位、披露為本、預期明確、監管有力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尊重市場規律,最大限度減少和簡化行政審批,明確和穩定市場預期,強化市場內在約束,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新股發行制度安排。
同時,加快監管轉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要堅持法治導向,依法治市。健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完善股票發行上市監管制度和投資者保護制度。推進注冊制改革可能面臨一些風險和問題,比如,可能影響投資者對股市擴容的心理預期,一些企業可能出現高價發行,一些公司質量不高和欺詐發行的風險加大等。
要堅持循序漸進、穩步實施的原則,立足國情,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堅持統籌協調,加強市場頂層設計,形成共促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改革合力。
3. 中國A股什麼時候開始實行注冊制
目前國內的股票,只有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股票是注冊制的,全面注冊制還需要證監會的安排,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4. 股票注冊制改革 是什麼意思
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 2015年12月27日,中國國務院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舉措獲得中國最高立法機關的修法授權,於2016年3月起施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2016年3月12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士余表示,注冊制是不可以單兵突進的。研究論證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這也意味著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將暫緩施行。
(4)證券法注冊制改革擴展閱讀
2014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微博]主席肖鋼在博鰲亞洲論壇對媒體表示,IPO注冊制改革草案年底出台。
在2013年11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這是逐步推進股票發行從核准制向注冊制過渡的重要步驟。2014年兩會期間,肖鋼也曾向表示,證監會2014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注冊制實施的方案。由於實施注冊制的前提是修改《證券法》,因此今年肯定不能實施;如果2015年《證券法》修改完成,那麼注冊制就能實施。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北京經表決,通過了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
決定指出,為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功能,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的公開發行,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於股票公開發行核准制度的有關規定,實行注冊制度,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務院作出規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決定指出,國務院要加強對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並就決定實施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中期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防範和化解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該決定的實施期限為兩年,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從3月1日開始的兩年內的任意一天都可以實施注冊制,但相應的規章制度還沒有出來,甚至連討論稿或意見稿也沒有看見,所以真正實施還需要時間。其中備受關注的股票注冊制改革,目前已處於全國人大「二審」的階段,國務院授權證監會試點後會盡量提速,但2016年出台注冊制改革方案的可能性不大。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稱,注冊制的落地出台的決定因素,除了具體事務工作的進度外,關鍵在於整個A股市場是否進入一段相對較長的穩定期或回升期,只有在市場情緒樂觀的條件下,注冊制的推進才可能加快。
5. 股票注冊制改革方案是什麼意思
注冊制是相對現在的審批制而言的,我國證券市場成立以來,公司上市都需要經過證監會的審批,而改革注冊制以後就不需要經過審批,公司可以直接上市,當然需要向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注冊。
6. 證監會什麼時候提出推行注冊制改革
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
7. 如果是注冊制改革,那麼證券法要做什麼樣的更改
前股票發行注冊制是否「延遲」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據相關人士透露,證監會高層在春節之前舉行的新春茶話會上表示,推行注冊制方向不變,但目前還不具備實施的條件。據悉這樣看法得到了部分專家的認可,他們預計現在離注冊制真正推行還有2-3年。...
8. 證券法落地注冊制改革 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回答如下:
新證券法推行的注冊制下,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合規性的形式審查,而將發行公司的質量留給證券中介機構來判斷合決定。雖然這種股票發行制度對發行人、證券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的要求都比較高,但是,卻能助推圍繞服務科創企業提供多維度、准確性、完整性評估服務的諸多信用服務機構,信息披露平台,投資機構等快速成長。
在國內,被普通百姓認為最保險和最讓人安心的財產管理方式是銀行存款,但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如果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儲蓄幾乎就是負利率,這對普通百姓而言,無形傷害卻也無奈。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我國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而國內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高達79.5%,金融資產佔比過低,僅有10.8%。大家少配置金融資產背後原因,除房產價值飆升佔用資金外,國內金融的投機性可以說是阻擋中產進入的隱形因素。
從中國資本市場市值看,佔比最高的產業,一直是以銀行和券商為代表的金融產業,以及代表著過去幾十年土地資本化受益者的房地產、採掘業和大宗商品原材料產業。這種以銀行為主導,通過不斷吸收百姓存款,從上向下、從大到小推進的間接融資體系,根本上直接服務於擁有大量資產可供抵押且現金流穩定的成熟企業,當然,銀行資金的追逐對象主要是大企業的信用。而這種優先銀行創富的模式,卻用儲蓄的方式間接剝奪了百姓參與更多經濟形式的機會。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到來,科技型中小企業帶著自身高風險、高成長的個性,用先進生產力一再證明,他們才掌握著時代變革的最佳信用通行證。不過,當下國內的信用環境,依然得不到銀行資本體系的關照。新證券法推進的證券公開發行注冊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進入資本市場獲得直接融資的機會,另一方面,完善的價值評價和信用服務體系,也將促進普通百姓有更多參與熱情。
給技術賦予信用 讓普通人分享紅利
對於國內而言,適宜的基礎信用環境營造,及對創新科技價值評價手段完善還任重道遠。
參考美國經濟發展史,幾乎每一次大規模的經濟浪潮或技術進步都是依託資本市場發展起來的,離不開金融創新的支持。在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的高科技產業,以及世紀之交以網路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都首先在美國興起,其資本市場更是功不可沒。當然,美國的資本市場游戲都是機構在玩,經濟浪潮惠及普通人的佔比很低,但對於中國百姓而言,以家族為核心,善於儲蓄和價值投資的慣性,讓每個家族或多或少都手有餘錢,分享到這波經濟紅利的可能性更高。
在《通知》中,強調穩步推進證券公開發行注冊制,分步實施股票公開發行注冊制改革,完善科創板相關制度規則,提高注冊審核透明度,優化工作程序。其中,通過審核問詢、回答問題方式開展審核工作,督促發行人完善信息披露內容。此舉一方面為科技創新企業梳理、挖掘自身技術價值,另一方面,針對企業真實完善信息審核,為有價值的技術賦予信用,切實保障投資者利益。
注冊制的推行,無疑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驅動下,一場主動的資本市場改革,為發揮資本市場助推新經濟浪潮前行鋪路。不僅解決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的「散戶投機」困境,更是在培養產業研究和價值投資為主導的成熟市場交易結構,相信能讓普通人真正享有紅利。
基於自主研發的六棱鏡全球專利投融資情報系統,通過ICEE評價模型所涵蓋的企業創新力、競爭力、進化力、影響力4個主題、16個維度120餘個定量定性指標,全景對標全國同類企業,針對擬上市科技企業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出具權威評價報告,解決投資人對知識產權看不懂、評價難的痛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