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大證券報是指哪裡可以看到四大證券報的電子版
四大證券報的官網以及電子版閱讀網址如下(四大報均支持電子版訂閱):
1.www.cs.com.cn 中國證券報
電子版閱讀【免費】epaper.cs.com.cn/dnis
《中國證券報》是新華通訊社主辦的全國性證券專業日報,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報紙、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披露保險信息報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披露信託公司信息報紙。
2.www.cnstock.com 上海證券報
電子版閱讀【收費】paper.cnstock.com/html/2015-09/08/node_3.htm
《上海證券報》1991年由上海交易所創辦,新華通訊社主管,是新中國第一張以提供權威證券專業資訊為主的全國性財經類日報,是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和中國銀監會指定的相關行業信息披露媒體。目前每天常規的出版數為對開20版,最高發行量達80萬份。
3.www.stcn.com 證券時報
電子版閱讀【免費】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index.htm
《證券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全國性財經證券類日報,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中國保監會指定披露保險信息、中國銀監會指定披露信託公司信息的報刊。創立於1993年,以報道證券市場為主,兼顧經濟金融信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4.www.ccstock.cn 證券日報
電子版閱讀【免費】zqrb.ccstock.cn/html/2015-09/08/node_2.htm
《證券日報》是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的證券專業報紙。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報紙、中國保監會指定披露保險信息報紙、中國銀監會指定披露信託信息報紙、四大產權交易所指定產權信息披露報紙。
㈡ 有誰知道時代周報 陶喜年的聯系方式。。。。。拜託各位了 3Q
時代周報 The Time Weekly 《時代周報》隸屬於廣東省出版集團的大型高端綜合性周報。 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傾巨資呈獻,大型高端綜合性周報——《時代周報》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希縱覽中外時政、國際、財經、文化律動脈象,於洞悉時勢風雲變幻中刻錄時代中國之成長。為21世紀中國的主流人群回放貫通海內外的時代潮聲、在紀錄中國政經進步、描繪世界精彩中塑 造這個時代中堅群體的主流價值觀。 全新的運作思路需要整個華人圈的媒體精英鼎力相助、精誠合作,誠盼各路精英人才風雲際會於京 滬穗,集思廣益、大展拳腳,共啟《時代周報》之輝煌圖景。 美國的《時代周刊》是我們的範本,我們希望能夠開一代風氣之先,打造一本引領時代進步的新聞讀本,在世界新聞版圖中發出中華民族的聲音。 「報道一切重要新聞,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我們就是美國《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的報紙版;我們就是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金融時報》、法國《世界報》的周末版,我們要做一份與世界大報比肩的高端報紙。 《時代周報》定價3元,每周四齣版,每期40版,分為時政(16版)、經濟(16版)、文化(8版)三疊。時政部分包括中國時事、國際新聞、評論等版塊;經濟部分包括財經新聞、產業新聞和商業評論等版塊;文化部分則涵蓋影視、音樂、藝術、讀書等內容。 北京、上海、廣州為三大采訪中心的記者新聞稿件和遍布全球的特約作者的專稿將在《時代周報》里相互交織、相互映襯,我們力求做到新聞事實和國際化視野的融會貫通,以扎實來打造新聞的品質,以質感來成就報紙的高端。 陶喜年,是該報的一名名記者。他以揭露市場黑幕、暴露醜惡見長。 陶喜年,原來浙江一家都市報紙駐金華記者,挖掘新聞與采訪突破能力都極強。2006年,他以對浙江東陽女富豪吳英的獨家報道而暴得大名。他學經濟出身,原來一直認為社會新聞不具備太多的技術含量,專業性不夠,因此去年轉會新創刊的《理財周報》,成為駐上海站記者。 去年7月,南方報業集團屬 下的《理財周報》創刊,當時還有一波大行情,10月份股市沖上6124.04高點。這份專以理財為內容的專業報紙橫空出世,短時間內迅速奠定了報紙的江湖地位。當時上海賣得非常好,每份6塊錢,一個報攤一天賣50到100份一點不成問題,地鐵里賣得最好。在浙江,這份報紙甚至做到了每個縣都有,陶喜年在自己老家武義的街頭就看到過,當時有些驚訝,可是想想去年那種人人談股論金的熱鬧勁,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那時,好像大家手裡錢真多,對這么貴的報紙一點也不在乎,也因為看報有收獲,理財上的收益就會更大。 陶喜年當時專攻股市報道,采訪了很多股市牛人。他的每篇報道,都會引來熱情追讀,被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轉載之後更是點擊率超高,都在前幾位排列。 領導對他的股市報道很滿意,和他開玩笑說:「你每篇報道出來都會害死一大批人。」 什麼意思?一種是把股市高手的生存狀態披露出來後會消解神話,另一種是這樣的報道會激發大量讀者對財富的嚮往,於是更加起勁地全身心投入到股市,結果最終被套牢。陶喜年說,去年的時候證券分析師都很受歡迎,到哪兒去都是座上賓,地位很高。相應的大背景是,很多人去年賺到了太多錢。 唯一沒有采訪到的杭州最牛散戶,資產最多時在200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275位,同正泰集團老總南存輝並駕齊驅 去年,陶喜年當面采訪了很多股市牛人,寫下了他們近乎傳奇一般的「吸錢」故事。他的報道對象里,只有杭州最牛散戶章建平沒見過面,但他還是通過多種信息來源描摹了這個「江湖大佬」—— 「這個人去年一年一個人成交量七百億,光印花稅就貢獻了兩個億。從不接受采訪,非常神秘。今年1月8日,光買中信證券的資金,他就投入了5.3億元。在朋友的描述中,章不會開車,甚至連手機都沒有,性格溫和,為人低調,生活簡朴,如果在路上碰到,沒人會想到他是有10位數身家的人,更不會將他同『股神』聯系起來。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章建平將當時僅有的5萬元資金投入股市。1996年至1998年,炒股可以透支,正是這個機製成就了他。1997年,他賬戶上的資金,已經從5萬元增長到20萬元,1999年達到500萬,一年後又到了3000萬元。2007年高峰的時候,章個人的資產,據說已經達到近20億元。如果把他放到中國最牛散戶百強榜,章是絕對的第一,即使放在200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也能排到275位,同正泰集團老總南存輝並駕齊驅。了解其實力的人,都將其奉為浙江股市第一盟主。」 陶喜年至今記得東吳證券杭州湖墅南路營業部的樣子,章建平即在這里出沒,那是杭州最藏龍卧虎的營業部——一幢毫不起眼的辦公樓,一架破舊的電梯,空無一人的底層大廳,一張很久不用的前台辦公桌,沒有椅子,沒有辦公用具,更沒有接待人員,只有側面牆上張貼的《投資者風險提示》提示著這里和證券和財富有關。 那些傳奇般的人,傳奇般的故事,俱往矣 所有這一切,實在是太江湖了。身為一個記者,他當時很興奮。比他更興奮的是那些在股市裡賺到大錢的股民,他們當時很樂觀,所有人都信心滿滿。有個浙江人更是相信股指會一路沖上13000點。陶喜年親眼看到,當時不止一個人有這種想法。 更具江湖氣的事還多著哪!在他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傳奇般的故事。 【我這里,就只能夠提供這些。只是,你要得到他個人的聯系方式,還是到該報的編輯部多多打聽一下為好】
㈢ 上海證券報記者劉宏鵬
中國證券報上海記者站
地址:浦東南路528號上海證券大廈北塔15層n1501a
你想找他嗎?
㈣ 誰知道《新民晚報》的郵箱
新民晚報 沈敏嵐 記者 021-52921234-604078 021-52920014
新民晚報 錢衛 記者 021-- 52921234--638069 021-52920135 [email protected]
另外附上其他晚報的
媒體 姓名 職務 電話 傳真 電子郵件
上海申江服務導報 錢鏗 記者、編輯 021-63521111-1062 021-63528460 [email protected]
上海新聞報 壽光武 副總編 021-63521111-1881 021-63510903
上海新聞報 余鍔 記者、編輯 021-63521111-1847 021-63511031 [email protected]
上海日報 王昉 記者、編輯 021-52921234-640083 021-52920390
上海證券報 李劍峰 記者、編輯 021-63568230
解放日報 邱懷友 主任記者 021-63521111-1552
文匯報 陳秋生 新聞新干線
文匯報 戎兵 記 者 021-52921234-605113 021-52921819 [email protected]
上海商報 王強 記者 021-54651927 021-64317894
文匯報 熊海鈞 會展記者 021-52921234 [email protected]
上 海 電 台 周顯東 記者 021-62082795 021-62082826
上海有線電視台 黃平 副主任 021-62565899-6710
上海青年報 李智剛 副總編輯 021-54045678 [email protected]
上海郵電報 高徽 021---63248045
上海郵電報 楊錫高 編輯部主任 021-63629088 [email protected]
新華社上海分社 吳宇 記者 021-64310984
上海計算機報 柯志雄 記者 021-63603528 021-63603387 [email protected]
新聞時報 時曄 經濟部記者 021-63521111-1807 [email protected]
成都媒體
成都商報 徐揚 記者 028-88018791 028-86761879 [email protected]
四川日報 趙德榮 記者 028-6513693 028-6510972 [email protected]
成都日報 鄭依然 記者 028-6753089 028-6618963 [email protected]
華西都市報 吳雷 記者 028-86969214 028-6513693 [email protected]
新華社成都分社 熊小立 副社長 028-6117096 028 - 6113501
成都有線電視台 張揚 新聞部副主任 028-2166-08138 028-4353931
成都有線電視台 陳彤 028-96166-9328718
天府早報 劉慶 經濟部記者
成都電視台 牛進生 028-4335690
四川電視台 劉盛強 028-6275352
成都晚報 郭俊 028-6611418
成都晚報 李崗 編輯記者 028-86748576 028--86628550 [email protected]
通信世界報 楊懌 編輯記者 028--85109090--206 028--85108511 [email protected]
成都晚報 楊誠 記者 028-6780189 028-6611418 [email protected]
通訊機世界 鄒玲 028-5161354 [email protected]
廣州媒體
廣州日報 關雅文 經濟中心副主任 020-81883088-3556 020-81812345 [email protected]
羊城晚報 王賽因 副總編 020-87776211-122 020-87765103
羊城晚報廣州生活 黃斯 記者、編輯 020-87776211-2389 020-87305633 [email protected]
羊城晚報經濟部 陳冬箐 編輯組組長 020-87776211-2305 020-87765872 [email protected]
羊城晚報科教部 何龍 科教部副主任 020-87776211-2318 020-87672967 [email protected]
羊城晚報財經部 郭佩霖 記者 020--87776211---2396 [email protected]
南方日報要聞部 蔣才虎 記者、編輯 020-87373998-4165 020-87370162
南方日報經濟部 烏偉 記者 020-87373998-3212 020-87375203 [email protected]
南方都市報 邱小紅 記者、編輯 020-87397216 020-87398105 [email protected]
南方都市報 柯斌 記者 020 - 87397216 020 - 87373247 [email protected]
人民日報華南分社 周玉芬 記者、編輯 020-85512406 020-85512965
新快報 畢金華 記者、編輯 020-87776211-2597 020-87614510 [email protected]
廣州電視台新聞部 蔡蔚林 記者、編輯 020-86665156 [email protected]
廣東電視台新聞部 馬曉燕 主任記者 020-83355188 020-83357764
信息時報 程鵬 通訊記者
信息時報 周慕明 副主編 020-87381168-8413 [email protected]
粵港信息日報 楊生華 副主編 020-87601711 020-87765797 [email protected]
天津媒體
天津日報 常昊 記者 022-28201223 022-28201220 [email protected]
今晚報 張磊 記者 022-27500584 022-27500560 [email protected]
每日新報 馬振龍 經濟新聞 記者 022---28202015 022--28202142 [email protected]
今晚報 顧建新 主任記者 022-27500595 022-27500596
數碼世界 陸鵬 編輯記者 022-23519254 02223519254 [email protected]
天津人民廣播電台 陳鷹 主任記者 022-23602232 022-23341474
西安媒體
新華社西安分社 劉書雲 記者 029-7290703 029-7290711
新華社西安記者站 白林 站長 029-7290703
陝西日報 張哲 專刊部 029-7268234 029-7218810 [email protected]
陝西有線電視台經濟信息部 029--7897592
陝西有線電視台 豐勇 記者
西安電視台新聞部 丁東鵬 記者
華商報 鄭莉 閏峰春 029-8412323
三秦都市報 羅雲雲 電子信息部 029-2244483
西安晚報 孫海華 科技記者 029-7613219-8906
西安晚報 周瑞 記者 029-7618383-8906 029-7613219
深圳媒體
深圳商報 胡洪俠 [email protected]
深圳特區報 王敏 [email protected]
南方都市報 張曉林 0755-3264205/204
證券時報 盧愛芳 [email protected]
證券時報 劉許川 0755-3061824
投資導報 吳耀 0755-3912807
科學時報 向平 0755-6549216
中國證券報 陳賦斌 0755-3760274
深圳晚報 馬琳潔 0755—83900011--8772
粵港信息日報 潘曉虹 [email protected]
廈門媒體
福建電視台 曾瑩瑩
福建電視台 薛小姐
廈門日報 周迎春 0592-5518985 [email protected]
廈門晚報
廈門電視台 王永明 0592-5301395
廈門電台
新華社分社 余英瑞 0592-5085941
重慶媒體
重慶晨報 何忠 經濟記者 023-63878188-81637 023-63820016
重慶晨報 雷鐵軍 消費特刊 023-9800-18899 023-63820016 [email protected]
重慶商報 張海濤 023-68577133
重慶商報 李金波 經濟新聞主任 [email protected]
重慶電視台
重慶日報 蔣蓓蓓 經濟部主任 [email protected]
重慶晚報 王泓 專刊部記者
重慶晚報 陳朝暉 記者 023-986-53070 023-63708540 [email protected]
河北媒體
燕趙晚報 吳建芳 體育責編 8629201
霍湘雲 財經,證券責編 8629170
王芳 娛樂新聞責編 8629187
㈤ 證券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經報證券日報投資股份公司簡介: www.jzmedia.com.cn
公司成立於2001年3月,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北京清華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股東單位共同發起,注冊資本9800萬元。主要經營機構位於北辰世紀中心寫字樓(原奧運主新聞中心)。
公司以經營中國「四大證券報」之一的《證券日報》作為主要運作平台,努力打造一個證券傳媒出版集團,業務涉及報業經營、出版社、專業網站、雜志社、相關電視和廣播節目製作(適宜多媒體技術如3G的發展)、投融資咨詢、培訓等。
下屬項目簡介:
一、報刊經營事業部。《證券日報》是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主管的全國性報紙,是中國「四大證券報」之一,是擁有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國銀監會和國資委產權交易指定信息披露牌照的主流證券類專業媒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主要省市建立了20多個記者站和發行經營網路,日發行量約20萬份。經過幾年的發展,《證券日報》已經發展到可與《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並駕齊驅,共同發展,與新浪、搜狐、和訊、《經濟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等國內知名報紙網站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成為國內權威和主流的新商業媒體。《證券日報》主要經營業務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IPO和再融資信息披露、保險公司信息披露、信託公司信息披露、商業廣告等。
二、中國資本證券網。具體詳見網址:「www.ccstock.cc」
三、論壇與活動承辦。2004年至今,公司成功主辦了五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在業內反響逐年遞增。具體詳情可見「中國資本證券網」的「中國證券市場年會」頻道。
法定代表人:陳劍夫
成立日期:2000-12-27
注冊資本:1186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178029420595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人員規模: 100-4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平谷區濱河工業區零號區22號房間
經營范圍:電影攝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批發、零售圖書、報紙、期刊、電子出版物;對證券報業、報刊、印刷、出版、文化、廣播影視業的投資管理;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承辦展覽展示;經濟信息咨詢(不含中介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培訓;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㈥ 證監會急招四大報碰頭 私募簡訊提示中投入市
可靠消息稱,上周五證監會召集了《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和《證券日報》負責人緊急開會,會議圍繞「維持穩定」、「健康股市的制度性建設」展開 「看不懂,漲得很突兀。」這是諸多資深市場人士在上周五尾盤「飛天」表演過後,共同的感慨。 但周末傳出的一則消息徹底解答了他們的疑惑。據可靠消息,上周五證監會召集了四大證券報(《中國證券報》、《 上海證券(行情 股吧)報》、《證券時報》和《證券日報》)負責人緊急開會,會議圍繞「維持穩定」、「健康股市的制度性建設」展開。 早報記者獲悉,今後每周五,幾大專業類證券報刊和中央級媒體相關人員都會開個碰頭會。會議的主要內容將圍繞最近的股市行情、市場資金的動向、股民的情緒等各方面問題。據此,監管部門對輿論導向會有一定要求。 根據上周五的定調,今天幾大證券報將紛紛發表對目前A股市場「不看空」的評論性文章。 對此,一交易所研究部門人士卻重彈了「舊調」:言論托市,托得了一時能否托得了一世?我們(離奧運會召開)的時間不多了,唱戲的角兒再好,始終是台上的鬧騰。 離奧運會召開只有不到20天了。中國股市卻始終不見有「迎接奧運」的勢頭。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後,並不讓人失望的數據卻引發了大盤的再一次高台跳水。當天, 上證指數(行情 股吧)在高開了40點後逐步下探,毫無抵抗地跌破2700點。 而此時,離《人民日報》破天荒地用一整版發表《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維穩檄文才不到48小時。 上周五,上證指數以崩塌的走勢運行至午後1點半時,突然間幾大權重股被大筆買盤齊齊拉起。 中國石化(行情 股吧)當天大漲7.57%, 中國聯通(行情 股吧)尾隨其後,幾乎呈直線拉升態勢,一度沖擊漲停。而上證指數也從2697點附近上演驚天大逆轉,一度沖高至2785.53點。 上周五下午2:45分,上海一私募發短消息給早報記者。短消息寫道:「快搶,中投公司代替平準基金買A股了。」 然而直至發稿時,早報尚沒有從權威部門獲悉有關平準基金的任何消息。 代替平準基金「真金白銀」這一利好的,是中國證監會在7月19日於三大證券報上就證券市場五大熱點問題刊發的「答記者問」。 在「持續深化改革、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提綱挈領下,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就融資審批節奏、基金市值下降非砸盤所致、新股發行增強透明度和約束機制、延長鎖定期以及融資融券等市場創新制度暫無時間表等問題做了詳盡的說明。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昨天傳出,近日在某中央級媒體上會刊發對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的專訪,據猜測會有社保基金入市的若干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6月中旬,戴相龍就曾公開透露,「相信社保基金會在股票市場穩定發展中,做應該做的事。」 「也許不一定使用某個名字,但未必就不能去做。」某券商首席分析師給出了他的觀點。 從新華社重執牛毫,欲重現16年前掀起中國股市巨變的「股市通信」,到《人民日報》長篇問診中國股市。監管層呵護市場、穩定人心的聲音不絕於耳。 從7月2日新華社發表《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到18日再發《讓股市發現資產的真正價格》的評論文章,新華社16天內連發了「四道金牌」。 而新華社的財經記者也以「多頭」的身份撰寫盤面稿件。據新華社副總編吳錦才稱,在《關於股市的通信》出台的前幾天,他還簽發了一篇題為《A股已到戰略建倉點》的稿子,當時滬指在2700點左右;此外,7月17日,新華社在發表《宏觀經濟平穩較快運行,股市長期向好基礎未改》一文的同時,還發表了一篇題為《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出爐價值投資值得期待》的文章。 更添一筆濃墨重彩的是,在《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發表後不久,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在接受有關記者采訪時,拒絕評論當前證券市場與具體點位的同時,甚至表示,「你可以去看看前兩天新華社的文章。」 媒體搭台,政府唱戲。維穩之心蒼天可見。 無奈的是,在這場戲碼中,一貫行之有效的「言論」在市場流動性激增的新格局下,收效甚微。從7月2日至今,3000點整數關的裙邊還沒摸到。 截至7月18日,滬指盤中最低點2665.91點,上證指數已超過越南股市的跌幅,位居全球主要股指下跌榜的首位,成為全球上半年表現最差市場。與此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滬深A股總市值縮水14.66萬億元,而我國今年上半年GDP為13.0619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股市已經令全國各經濟領域在同期創造的財富總和全部化為烏有,甚至還欠了1萬多億元的債。 維穩之路為何如此艱難?一不願具名的國內大型券商負責人感嘆:「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切為了奧運』。」 他表示,平安奧運不能犧牲股市,「中國股市是個特殊的資本市場,它的參與者主要是中小散戶。要用全球最大跌幅來宣告中國人民的『忍辱負重』?還是用吞噬了整個華夏大地GDP的市值蒸發,再創造一個『勒緊褲腰帶』的精神帝國?這些應該都不是管理層希望看到的。」 他認為,在一系列權威媒體連番發表股市評論的背景下,管理層推出實質性救市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證報發表了證監會官員答記者問的同時,還發表了評論員文章,分析了幾項實質性措施的可行性。這些建議包括:參照越南和巴基斯坦的做法,將漲停板定為10%,跌停板定為5%;參照美國證監會最新緊急限空令,在大小非解禁期間,對滬深股市50大權重股限製做空;對基金、機構聯手對某一大盤股砸跌停的操縱市場行為展開大規模的調查,一經查實,對操盤人給予經濟和法律的處罰;盡早成立平準基金,與其投資數千億美元次級債和房貸債在美國虧損,還不如拿來做平準基金買A股。
記得採納啊
㈦ 請問證券 三大報 具體指哪三大報刊
證券三大報具體指《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和《證券時報》。
《中國證券報》的辦報宗旨是:宣傳黨和國家有關經濟、金融、證券的方針政策,傳遞金融、證券信息,評析金融、證券市場,普及金融、證券知識,做可信賴的投資顧問。
《上海證券報》的辦報宗旨是:積極宣傳黨和政府有關經濟、金融、證券、保險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傳遞金融、證券和其他重要財經信息,提供及時、有效、實用的市場分析和服務,普及金融、證券知識,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促進中國證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對投資者負責」是《上海證券報》的辦報理念;「貼近市場、貼近讀者」是其鮮明特色;「權威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服務性」是其已經形成的優勢和繼續努力的目標。
《證券時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客觀、准確、全面、及時傳遞證券市場信息;竭誠為廣大投資者、上市公司、證券中介機構服務。
(7)證券時報上海站記者擴展閱讀
報紙定位:
作為一張全國性的證券專業報紙,《中國證券報》努力弘揚報道的權威性,幫助讀者把握宏觀政策精神,宏觀認識市場走勢;著力增加有效信息量,方便讀者及時了解國民經濟、行業部委、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等各個層面的信息,為其投資決策提供有效參考;注重市場報道的實用性。
同時,重視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揭露並抨擊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刊物團隊
《上海證券報》擁有著一支專業、敬業、年輕、精乾的編輯記者隊伍,已經打造出一個比較高端的報道平台。在以證券報道為主的同時,關注國內國際經濟大勢和宏觀政策的變化、影響,以拓展大財經報道為新目標。
全面、深入地介入國企改革、銀行、保險、外匯、期貨、產權、信託等重要領域和周邊市場,不斷擴大報道面。《上海證券報》注重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發表了大量在證券市場和財經領域引起廣泛反響的報道,其中不少報道曾引起證券監管部門和有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刊物特色
創刊以來,《證券時報》充分發揮地處深圳特區、毗鄰港澳的優勢,銳意改革,勇於探索,逐步形成了信息披露權威。快捷,資料統計翔實豐富,市場評析獨到深刻、版式新穎富有現代感等特點。
本著「敬業、求實、團結、高效」的社訓精神,《證券時報》正積極朝著具有權威性、高質量、特色鮮明、深受讀者喜愛的全國財經類大報的方向而不懈努力。
《證券時報》主要版面有:要聞版、市場版、綜合新聞版、公司版、綜合報道版、行情圖表版及各類專版。
㈧ 俗話說的好 有哪些俗語
俗話說的好 有哪些俗語
有獎勵寫回答共8個回答
294623587
TA獲得超過174個贊
聊聊關注成為第3位粉絲
1.八竿子打不著。
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
「就連和東方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情人節、愚人節,也大有席捲華夏之勢。」(《齊魯晚報》2003/1/30)
「幾萬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頁的大書,一些書的圖和文八竿子打不著,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夠圖來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廈門晚報》2003/12/31)
2.拔出蘿卜帶出泥。
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別是重大經濟犯罪,案犯之間盤根錯節,每個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為條件。借用『拔出蘿卜帶出泥』的說法,他們互為蘿卜,又互為泥土。在這種情況下,『拔出蘿卜帶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國青年報》2001/9/20)
3.飽漢不知餓漢飢。
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
「一個法國人曾挺疑惑地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老把忙掛在嘴邊,簡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沒搭理他,因為他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你們國情是虛位待人,我們的國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報》2003/6/5)
「或者是他們飽漢不知餓漢飢,不知道民工等著這錢去治病救命,等著這錢給兒子交學費。」(新華網2003/12/16)
4.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形象化表述。
「這次深圳市有關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國證券市場翻雲覆雨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出山,標准也就是這一條,『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上海證券報》2002/7/2)
「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是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是對生產力標準的一種形象化表述。」(《大連日報》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拿來主義》)
「法海和尚見許仙不答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關了起來。」(《西湖民間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告誡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等時不要孤注一擲,要多留幾條後路。
「營銷專家告誡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否則一旦市場突然發生變化,企業就可能因產品的崩潰而元氣大傷。」(《銷售與市場》1997/12)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投資理念,主旨是強調分散風險。」(《中國經營報》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樹上弔死。
與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後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一種選擇。
「媒體不如多宣傳一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是考上大學才有出路。讓家長和考生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一棵樹上弔死。」(《中國教育報》2001/5/30)
「孫伯淵知道馬寶山非常能幹,有一次跟他說,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你應該憑自己的實力另謀發展。」(《北京晚報》2004/1/26)
8.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辦事情。
「『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葉……還在我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9.唱白臉。
白臉:京劇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採取尖酸苛刻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她都堅持要我背乘數表,背不出就不準我吃飯。媽媽唱白臉,爸爸就唱紅臉,所以當時我更喜歡爸爸多一點。」(四川在線2003/8/13)
10.唱對台戲。
比喻採取與對方相反的行動,或有意搞垮對方。
「半島電視台:同西方唱對台戲」(《解放日報》2001/12/28)
11.唱高調。
說不切實際的漂亮話;說得好聽而不去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問題上我們似乎總是陷入一種誤區:唱高調的受到贊揚,說實話的遭到貶損;唱高調的得到好處,說實話的丟掉實惠。」(《大連日報》2002/4/8)
「大凡貪官都喜歡唱高調——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調。究其緣由,一為恐慌,二為掩飾。」(新華網2003/6/27)
12.唱空城計。
比喻掩飾自己力量空虛、騙過對方的方法;比喻某單位的人員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餓。
「在春運安全最關鍵時刻,南充兩個鄉鎮黨委、政府竟關門閉戶,無人上班值班。昨日記者從南充市有關部門獲悉,兩個唱『空城計』的鄉鎮黨委書記受到停職檢查處理。」(《華西都市報》2004/1/29)
「難怪肚子大唱空城計,原來該吃晚飯了。」(席娟《我就是賴定你,怎樣?!》)
13.唱主角。
比喻擔負主要任務或在某方面起主導作用。
「百獸聯歡猴子唱主角」(《文匯報2004/1/21》)
「京城百姓拜年簡訊唱主角一小時發送一千萬條」(2004/1/30)
14.炒魷魚。
魷魚一炒就捲起來,像是卷鋪蓋,比喻解僱、撤職。
「就業問題時常困擾著大家。沒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著隨時被炒魷魚的危險。」(千龍網2003/11/3)
「韓親美外長被炒魷魚可能暗示韓對美政策有變」(《文匯報》2004/1/16)
15.撐場面。
指維護表面的排場;維護體面。
「因為資金緊缺的原因,將於今日開幕的第六屆長春電影節走到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雖然開幕式閉幕式請來了不少港台明星撐場面,但真正唱主角的電影人卻寥寥無幾。」(《北京娛樂信報》2002/8/23)
16.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某人行為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大貪污犯謝鶴亭伏法鯨吞千萬元吃不了兜著走」(《法制日報》2000/0010/14)
「沒有證據就是誹謗,我讓她吃不了兜著走。」(中華網2001/12/25)
17.吃錯葯。
比喻說話辦事有違常理。
「頭一兩天我老在後悔,放著明媚秀麗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這來活受罪,真是吃錯葯!」(《廣西師范大學報》2004/1/10)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顧。
「美經濟學家提醒中國外貿:『吃小灶』不足取以長期補貼刺激出口會破壞經濟平衡「(《中華工商時報》2000/11/9)
「青島隊主教練湯樂普根據這種情況,決定讓這員『新丁』吃小灶,先單練一周,然後再隨隊訓練。」(《球報》2004/1/5)
19.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
比喻不好的東西遲早要讓人知道。
「而交樓標准與銷售時的承諾無法兌現的問題則多數因為開發商在銷售時的宣傳廣告過分誇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項目。這樣雖然可以使銷售周期縮短,資金回收加快,但這種短期行為卻為今後的交房醞釀了極大的風險隱患。因為,『醜媳婦』早晚是要見『公婆』的。」(《北京青年報》2001/11/29)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報復人,刁難人。
「誰誰再也不穿小鞋了,因為那個靠幫派勢力上台的黨委書記被撤了職……」(張潔《沉重的翅膀》)
「道理明擺著,不去『祝賀』一下,把自來水公司得罪了,以後給你『穿小鞋』,經常停水,有你受的。」(新華網2004/1/6)
21.闖紅燈。
比喻超越法現有的規則辦事。
「『別闖紅燈』,這不僅是對我們黨政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對於我們體育健兒來說,同樣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樹立『別闖紅燈』的意識。」(人民網2003/4/17)
「但不闖『紅燈』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區,所謂的特區就是有改革的試驗權,所謂改革的試驗權就是『闖紅燈』的權力,在體制上『闖紅燈』的權力,改革就是一種違規,不違規就沒有改革。」(東莞商務網2003/12/19)
22.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一條路走不通,還可以走另一條路;不把自己局限於某一個目標。
「祥子明知道上工辭工是常有的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老舍《駱駝祥子》)
「在國民黨統治下,經濟凋敝,畢業即失業情況尤甚,於是在讀書人里和在市民中一樣,流行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到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的民謠。「(《世紀學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1)
23.打官腔。
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託或責難別人。
「聽報告、看文件以及在新聞媒體中,常見某些領導幹部『打官腔』。」(《大連日報》2002/0010/12)
「兒女同父母說話,沒有聽說打官腔的,因為父母是長輩、是親人。黨政幹部是人民公僕,講話發言,與群眾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報》2003/8/12)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獲。
「大赤包是眼裡不揉沙子的人,向來不肯把余錢打『水漂兒』玩。」(老舍《四世同堂》)
「致富心切上了當四十萬元打水漂。」(《雲南日報》2003/7/6)
25.打退堂鼓。
比喻辦事中途退縮。
「伏明霞:臨陣又打退堂鼓」(《體育界》2001/11)
「周先生,項目做了一半,你們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嗎?」(《漢語熟語學習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26.打小報告。
「學習委員在班主任面前打小報告,排擠他人以謀得班長的寶座。」(余秋雨《霜冷長河》)
「告密又稱作『打小報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覽群書》2001/3)
27.打預防針。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備,以防患於未然。
「公務員上崗先打『預防針』」(《檢察日報》2003/6/28)
「先打預防針大學生熱衷『提前職業化』」(《北京人才市場報》2003/8/27)
28.打圓場。
調解糾紛,緩和矛盾。
「每次對某件事物口無遮攔地進行炮轟完後,崔永元總是能夠出人意外的打圓場。」(《青年時報》2004/1/4)
「開會時,常常遇到老闆不滿意某位同事的報告或觀點,或會議進行一半時,同事因意見不同而造成尷尬的氣氛。身為與會者的你,該怎麼打圓場,好打破僵局,繼續進行會議呢?」(《粵港信息日報》2004/1/17)
29.大氣候。
比喻出現在較大范圍的某種政治、經濟形勢或思潮。
「湖北大學引進博士群形成大氣候」(《光明日報》2002/0010/25)
「乒壇『三小虎』何時能成大氣候」(《北京晚報》2003/5/24)
30.大水沖了龍王廟。
比喻自家人損害自家人。
「大水沖了龍王廟宿州派出所無辜抓走海關警察」(《中國青年報》2003/11/19)
31.當面鼓對面鑼。
比喻面對面的談判或交換意見。
「8個戰士圍成一圈,當面鼓對面鑼地數落起來,說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軍報》2000/8/16)
「報紙交流的局限是呆板、遲到;電視則是當面鼓、對面鑼,而且一般當面說的東西不會說得很深,這是人之常情。」(《中國青年報》2004/1/1)
32.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比喻按實際情況辦事。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今天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能夠在商場里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還希望在購物的同時,獲得精神享受,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須唱這個『山』上的歌。」(《創造周刊》2001/11/28)
「與基層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語言。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就要我們『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新聞戰線》2002/3)
33.吊胃口。
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慾,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慾望或興趣。
「《軍歌嘹亮》三大懸念吊胃口」(《解放日報》2003/8/19)
「李永就是用這種『吊胃口』的方法,迷惑著一個個善良女性的心,一次次地玩弄著她們的身體,詐騙了她們35萬余元的錢財」(《北京晚報》2002/1/27)
34.定心丸。
能使人情緒安定的東西。
「上海為民工辦保險外來勞動力吃上『定心丸』」(《中國建設報》2003/2/25)
「一位農民舉著今年9月剛剛換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說:『農民有了『定心丸』。」(《法制日報》2003/11/6)
35.東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選擇的空間。
「鑒於各國對進口農產品的檢測標准不一,我國出口企業除花大力氣提高農產品質量外,還應努力開拓新的市場,『東方不亮西方亮』。」(《農民日報》2002/6/11)
「這樣的企業,即使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戰略失誤,在市場競爭非常不充分的環境下,完全可以『東方不亮西方亮』,總可以探索到一條發展的路徑。「(《經理世界》2003/24)
36.豆腐渣工程。
形容質量低劣的工程建築。
「山西省制定了一部從源頭上消滅『豆腐渣』工程的法規。這部法規,對違規操作的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其單位及個人應負的法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人民日報》2001/0010/11)
「『豆腐渣』工程讓住戶苦不堪言」(《中華工商時報》2002/8/16)
37.乾打雷不下雨。
「但我們發現,許多優惠政策是乾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實的很少。」(《京江晚報》2003/1/17)
「雖然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從來沒有放鬆過對違規車輛和違規廠家的查處,但每次總是『乾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實效有限。」(《中國青年報》2003/12/19)
38.趕鴨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嘆道:『我一輩子就是不想當大英雄,你偏逼我趕鴨子上架嗎?』」(李涼《暗器高手》)
「某部一位領導要求機關各部門注意培養人才,特別要注重培養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輕幹部,要『趕鴨子上架』,多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解放軍報》2000/6/13)
39.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選擇事物或選擇配偶時,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長到腦門上,東選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現在社會變了,她這個政治大姑娘不值錢了……」(蔣子龍《弧光》)
「高不成低不就醫學本科畢業生有點尷尬「(《楚天金報》2003/6/18)
40.高姿態。
指對別人寬容、諒解。
「說話者並不真的認為自己作錯了事,只不過是表示一個『高姿態』,緩和一下雙方的矛盾,這樣就可以大 事化小,小事化了。」(《讀者周刊》2001/83)
41.滾雪球。
比喻事物在原來的基礎上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信仰它和崇拜它的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反動派就是用流血屠殺的手段,也止不住共產黨這種如萬馬奔騰的發展趨勢。」(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銀行存款怎樣最劃算?『滾雪球』存錢法好」(《北京青年報》2003/9/22)
42.過電影。
形容對過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顧。
「他所說的『過電影』,主要是指聯系實際來思考問題。」(穆青等《縣委書記的榜樣》)
「把一些基本數據、常用公式、重要定理『過過電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2003/12/1)
43.過干癮。
形容個人的慾望表面上接觸了,實際上沒有得到滿足。
「當然,想過干癮的,未必是壞人。與明星無緣的青年人,也有自費出個掛歷什麼的,過把明星癮的。」(《北京青年報》2000/5/27)
「過了一會兒,三人中的楊某終於『鼓起』勇氣,提議道:與其在這里看電影過干癮,不如照著片子中的情節,自己也來干一次吧。」(《上海法治報》2003/6/10)
44.過五關斬六將。
比喻曾經值得驕傲的業績,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當初進公司都是過五關斬六將,上下都看好,但為什麼時間一長,態度皆變,到後來要麼是苦苦支撐,要麼走人,有兩次居然是老闆不留情面炒走的,這一切都是什麼造成的?」(《心理輔導》2003/6)
「移植手術後,患者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保住生命。」(《羊城晚報》2003/12/2)
45.好了傷疤忘了痛。
比喻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過去的苦日子。
「中國有句俗話,謂之『好了傷疤忘了痛』。但是,我們中的有些人不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傷疤還未好就已經忘了痛。」(《合肥晚報》2003/5/28)
「吳儀:中國走出非典陰影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中新網2003/6/25)
46.海水不可斗量。
比喻評價一個人不能只看錶面而加以低估。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
「招聘人才不是買蔬菜,挨個捏捏撿撿,照個大鮮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種道理和事例,用人單位自然明了。但怎麼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時就犯了糊塗呢?」(《光明日報》2001/4/11)
「上小學時,每次考數學總能獲得好成績,老師不止一次地表揚我。那時,我總是暗暗高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江淮晨報》2004/1/13)
47.恨鐵不成鋼。
恨某人不爭氣、不成材。多用於對學生或子女,有時也用於對下屬或公眾人物。
「相識相交十多年,《新劇本》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我對她的愛慕之情長存心中,她對我的粗淺之作以誠相待,亦有恨鐵不成鋼的遺憾。」(《新劇本》2002/2)
「事後,政委又深入到基層連隊了解情況,發現在訓練、管理中冷嘲熱諷甚至辱罵戰士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一些帶兵骨幹卻認為,自己並沒有體罰戰士,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才罵幾句,沒有什麼大不了。」(《解放軍報》2002/5/19)
48.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自恃某一外部條件優越而不思主觀努力,用以批評一種因循守舊思想。
「有人說,如果寶馬早一點放下『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架子,早幾年進入中國,在中國設廠生產寶馬車,那麼,寶馬也許早已成為中國高檔車市場的龍頭老大。」(《人民日報》2003/7/10)
「自經濟適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價格優勢,就使其始終處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特殊地位。」(《北京晨報》2003/12/26)
49.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比喻態度強硬、要求強烈的單位或下屬能得到更多的照顧。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就中國民航業的現狀來說,往往是『壞』孩子有奶吃。當破壞規則得到的糖果遠遠大於民航總局的板子時,沒有人願意當乖孩子。」(《航空周刊》2003/9/23)
「記者最近在一些縣市農村發現,少數學校在教學樓、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亂花錢』的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態度,一味請求上級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積極主動想辦法解決資金困難。」
㈨ 人民日報是怎樣發展過來的
人民日報誕生於1948年6月15日河北省平山縣,當時作為中共中央華北局的機關報,是由晉察冀解放區的晉察冀日報和前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而成。1949年3月,人民日報遷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改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作為一張權威、嚴肅的綜合性日報,人民日報憑借其高素質的采編力量,任何時候都能對新聞事件作出迅速、及時、有效的反應,及時、准確而有深度地報道國內外重大事件,已成為人民日報的特色之一,從而贏得大量國內外讀者的信賴。
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承擔著每天向全國和世界傳播與介紹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方針、政策及主張的重任,其中人民日報的言論(尤其社論和評論員文章等),已成為人民日報的一面旗幟,被認為直接傳達著黨中央的聲音,而倍受海內外讀者、外國政府和機構的重視。因此,人民日報既是廣大幹部群眾了解中國共產黨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體,也是世界了解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
目前,人民日報每周一至周五12個版,周六、周日8個版。人民日報在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經濟特區和一些大城市設有37個記者站,在香港、澳門設有辦事處,在台灣也派駐了記者。在國外,32個常駐記者站遍布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城市。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報海外版出版發行。1995年1月,人民日報華東版創刊。1997年7月1日,人民日報華南版創刊。人民網(前身是人民日報網路版)於1997年1月1日正式運行。人民日報在全國各地設有35個分印點,衛星網路可在同一時刻將人民日報版面傳到各個印點,使絕大多數城市讀者在每天上午讀到當日報紙。
人民日報在編輯委員會領導下進行工作。現任社長、總編輯王晨。設有總編室、記者部、網路中心、經濟部、國內政治部、教科文部、文藝部、國際部、評論部、理論部、群眾工作部等11個編輯部門。
除《人民日報》外,人民日報社主辦、主管的報紙還有:《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日報·華東新聞》、《人民日報·華南新聞》、《市場報》、《環球時報》、 《證券時報》、《健康時報》、《京華時報》、《中國汽車報》、《江南時報》、《國際金融報》、《諷刺與幽默》。雜志有《新聞戰線》 、《大地》、《人民論壇》、《時代潮》、《人民文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