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zTE一xdKQ是什麼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英語:ZTE Corporation,全稱:Zhongxing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rporation,簡稱中興通訊,ZTE,深交所:000063、港交所:0763)是中國大陸研發生產通訊設備和終端的公司。 ZTE就是Zhongxing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的簡稱。
ZTE復牌後毫無懸念地連續3個一字板跌停,從一隻被追捧了兩年的白馬股,淪落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很多持股者驚呼踩雷。然而回首ZTE事件的始末,可以看出這並非是一起黑天鵝事件。兩年間ZTE多次公告這一「重大無先例」事件,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投資者無視風險繼續追捧呢?ZTE的風險提示又是否充分呢?這需要實證分析。
負面影響程度被嚴重低估
ZTE於2016年3月7日發布「關於重大事項臨時停牌公告」。公告稱,公司獲知美國商務部擬對ZTE實施出口限制措施,公司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並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公司股票自2016年3月7日開市起停牌。ZTE停牌前股價15.06元。
其後ZTE每隔一段時間公布一次重大事項進展公告,公司2015年年報也延期披露。2016年4月7日公司發布了「重大事項提示及復牌公告」。公告稱,公司目前正配合美國商務部、美國司法部、美國財政部及其他相關美國政府部門對公司遵循美國出口管制條例情況的調查工作。有可能會導致美國法律下的刑事及民事責任。公司目前尚不能全面評估調查及相關可能的法律責任對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業績與財務狀況的潛在影響。同日,公司還發布了2015年年報,對2015年的業績快報進行了修正,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東的凈利潤減少了5.71億元,每股收益由0.92元降低為0.78元。
公告當日ZTE股票復牌交易,股價高開,還幾度沖高,漲幅最高時達4.38%,收盤15.22元,上漲1.06%。而當日上證指數下跌了1.38%,深證成指則下跌了1.68%,可見ZTE是逆勢上漲。這么大的利空消息對ZTE的股價卻沒有產生什麼負面影響,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司對由此帶來的影響評估語焉不詳,稱「尚不能全面評估」潛在影響。另外業績修正給人的直觀感受是下降幅度並不大。雖然此後兩個月里ZTE的股價逐步走低,到6月15日最低跌至13.07元,區間最大跌幅也只有14.13%。但此後ZTE就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慢牛之旅,最高漲至41.39元,最高漲幅達216.68%。
信息披露存在明顯瑕疵
2017年2月24日,ZTE公告披露最新進展。公司嚴重違反美國法律法規的行為被坐實,公司已同意認罪並支付合計8.9236億美元罰款,同時還有3億美元罰款被暫緩執行,公司面臨7年的考驗期。
但公告當天ZTE股價還高開,全天振幅為2.04%,收盤報收15.59元,僅微跌0.45%。或許投資者認為是靴子落地,利空出盡變利好。ZTE此後股價開始加速上漲,同年11月22日上摸41.39元,短短9個月的時間漲幅高達165.49%。
投資者固然是盲目追捧,但其中還有很多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難道他們都沒有風險意識嗎?仔細梳理ZTE的公告信息,可以發現公司的信息披露並非沒有瑕疵,其刻意隱瞞了部分細節,以淡化利空影響。
就在2017年2月24日公告的前兩天,ZTE發布了一則關於非執行董事辭職的公告稱,史立榮先生因其他個人事務,提請辭去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及所擔任的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史立榮先生的辭職自本公告日起生效。辭職後,史立榮先生將不在本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史立榮自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擔任ZTE總裁職務,正是美方要求解除職務的3名公司高管之一。但遍查ZTE的信息披露公告,並未找到關於史立榮辭去或被免除總裁職務的公告。在2016年3月3日召開的ZTE臨時股東大會上,史立榮被選舉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彼時其仍是公司總裁。但在2016年4月5日召開的ZTE董事會上,被選舉擔任公司董事長的趙先明,還被同時聘任為公司總裁,沒有對時任總裁史立榮是辭職還是被免職有任何說明。
關於史立榮辭去非執行董事職務的公告中,辭職原因是「其他個人事務」。公告日期有意錯開了2月24日的公告,避免使兩者產生聯系。由此可見,ZTE刻意隱瞞了史立榮辭職的真實原因,對投資者准確判斷ZTE事件的嚴重程度形成了干擾,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投資者。
㈡ 為什麼 中興通訊可以一直上新聞聯播
中興通訊被罰款事件回顧: 2016年3月7日,美國商務部在其網站發布消息,以違反美國出口管製法規為由將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並對中興採取限制出口措施。中國商務部立即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稱中興公司一直在積極從事國際化經營,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美方此舉將嚴重影響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中方將繼續與美方就此問題進行交涉。隨即,中興通訊股票於當日停牌。雙方陷入了長達11個月的斡旋期。 中興通訊被罰款事件結果: 中興通訊2017年3月7日宣布,該公司已經與美國政府就美國政府出口管制調查案件達成和解。作為和解協議的一部分,中興通訊同意支付約8.9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金。此外,還有給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3億美元罰金被暫緩。是否支付,取決於未來七年公司對協議的遵守並繼續接受獨立的合規監管和審計。 2017年3月7日,中興在發給《環球時報》的新聞稿中表示,中興通訊與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協議簽署即生效,與美國司法部的協議在美國得州北區法院批准後生效。法院批准與美國司法部的協議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簡稱BIS)簽發其與中興通訊和解命令的先決條件。 中興通訊董事長兼CEO趙先明表示,「中興通訊承認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公司將繼續積極致力於變革,並已制定了新的合規流程及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我們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很多經驗教訓,將努力成為出口管制合規治理的典範,致力於打造一個合規、健康、值得信賴的新中興通訊。」 趙先明說:「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能夠使中興通訊獲得未來發展的更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