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野村證券北京辦事處

野村證券北京辦事處

發布時間:2021-04-21 15:22:50

⑴ 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都有哪些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2004年,高盛實現突破,在北京建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真正進入了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金融服務市場。

花旗集團Citigroup
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並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大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於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開設辦事處。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國建設銀行共同創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批準的唯一一家合資投資銀行。2000年,摩根士丹利協助完成了亞信、新浪網、中國石化和中國聯通的境外上市發行。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 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II資格。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公司創辦於1914 年1月7日,當時美瑞爾(Charles E. Merrill)正在紐約市華爾街7號開始他的事業。幾個月後,美瑞爾的朋友,林區(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於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紐約辦公室坐落於百老匯120號,並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磯和都伯林都有辦公室。今天,這個跨國公司在世界超過40個國家經營,管理客戶資產超過1800億美元。

瑞銀華寶UBS Warburg
1995年瑞士銀行以13.9億美元的代價收購英國最大的投資銀行華寶集團的投資銀行業務,形成瑞銀華寶公司。瑞銀華寶是歐洲最大的投資銀行集團, 2002年收入123.7億瑞士法郎,稅前收入約13.7億瑞士法郎。瑞銀華寶曾擔任三家H股公司海外上市的全球協調人,同時是香港的三大股票經紀商之一。它是首個通過重組原北京證券獲得國內證券綜合業務牌照的外資公司;在中國首家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並投下QFII第一單;是中國第一家持股比例上摸49%——這一合資基金公司外資股權政策上限的外資金融機構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 1988年,成立了現在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簡稱: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它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 1995年12月底,德意志銀行的凈收入高達21.2億馬克,資本和儲備金為280.43億馬克,總資產價值7216.65億馬克。根據1995年著名的《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大銀行的排名,德意志銀行為世界排名第六名的大銀行。歷年來,德意志銀行一直被穆迪評級公司、標准普爾評級公司和IBCA評為為數極少的幾家。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雷曼兄弟公司通過由其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的一個緊密連接的網路積極地參與全球資本市場,這一網路由設於紐約的世界總部和設於倫敦、東京和香港的地區總部統籌管理。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野村證券Nomura Holdings
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也是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之一。野村證券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到2002財年結束時,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⑵ 世界著名的銀行有幾家,分別是什麼銀行

不知道你問的是狹義的銀行還是廣義的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2004年,高盛實現突破,在北京建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真正進入了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金融服務市場。

花旗集團Citigroup
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並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大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於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開設辦事處。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國建設銀行共同創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批準的唯一一家合資投資銀行。2000年,摩根士丹利協助完成了亞信、新浪網、中國石化和中國聯通的境外上市發行。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 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II資格。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公司創辦於1914 年1月7日,當時美瑞爾(Charles E. Merrill)正在紐約市華爾街7號開始他的事業。幾個月後,美瑞爾的朋友,林區(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於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紐約辦公室坐落於百老匯120號,並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磯和都伯林都有辦公室。今天,這個跨國公司在世界超過40個國家經營,管理客戶資產超過1800億美元。

瑞銀華寶UBS Warburg
1995年瑞士銀行以13.9億美元的代價收購英國最大的投資銀行華寶集團的投資銀行業務,形成瑞銀華寶公司。瑞銀華寶是歐洲最大的投資銀行集團, 2002年收入123.7億瑞士法郎,稅前收入約13.7億瑞士法郎。瑞銀華寶曾擔任三家H股公司海外上市的全球協調人,同時是香港的三大股票經紀商之一。它是首個通過重組原北京證券獲得國內證券綜合業務牌照的外資公司;在中國首家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並投下QFII第一單;是中國第一家持股比例上摸49%——這一合資基金公司外資股權政策上限的外資金融機構。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 1988年,成立了現在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簡稱: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它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 1995年12月底,德意志銀行的凈收入高達21.2億馬克,資本和儲備金為280.43億馬克,總資產價值7216.65億馬克。根據1995年著名的《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大銀行的排名,德意志銀行為世界排名第六名的大銀行。歷年來,德意志銀行一直被穆迪評級公司、標准普爾評級公司和IBCA評為為數極少的幾家。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雷曼兄弟公司通過由其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的一個緊密連接的網路積極地參與全球資本市場,這一網路由設於紐約的世界總部和設於倫敦、東京和香港的地區總部統籌管理。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野村證券Nomura Holdings
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也是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之一。野村證券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到2002財年結束時,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此外中國的四大銀行工農中建也算是世界著名銀行。

⑶ 野村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 在這個公司做BPO怎麼樣 有沒有發展 待遇是多少

野村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是由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全額投資的日本獨資企業。公司成立於2011年1月10日,主要承接以日本野村證券為首的日本野村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的信息數據處理業務,是在中國設立的日語信息數據處理業務中心。
新公司注冊資本450萬美元,初期規模300人左右。主要承接日本野村集團所屬各公司的外包業務。未來還將設立專門的軟體研發中心,承接其IT系統設計及金融軟體開發等業務。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是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也是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1925年。主要從事證券經紀、投融資、信託、債券等業務,年均營業額達1兆5000億日元。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事機構,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設立辦事處,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境外特別會員。
http://ke..com/view/648538.htm 這是日本野村證券的網路。

個人覺得BPO這一行不錯,將來是一個趨勢(我就是做這個的)。它熟稱業務流程外包(http://ke..com/view/262242.htm網路)。就是把客戶公司的非核心業務(比如考勤,人事,工資統計,數據更新,單據入力等重復,繁瑣又不可免的業務)拿出來,交給專業的人作,他們會把流程細分化,使那些繁瑣業務更准確更有效率,而且節省成本,可以讓客戶公司用更多的精力去發展其核心業務。
待遇的話,分兩種演算法,有計件的,就是按照工作的量。
還有按照技術程度的,初級就是基本工資2,3千,工作兩年有經驗了可以提升項目組長,生產管理的話再4-6千左右,好一點的項目經理1w左右。
有問題可以追問哦,希望被採納~O(∩_∩)O~

⑷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4)野村證券北京辦事處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⑸ 哪些是超大型投資銀行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2004年,高盛實現突破,在北京建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真正進入了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金融服務市場。

花旗集團Citigroup
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並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大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於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開設辦事處。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國建設銀行共同創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批準的唯一一家合資投資銀行。2000年,摩根士丹利協助完成了亞信、新浪網、中國石化和中國聯通的境外上市發行。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 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II資格。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公司創辦於1914 年1月7日,當時美瑞爾(Charles E. Merrill)正在紐約市華爾街7號開始他的事業。幾個月後,美瑞爾的朋友,林區(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於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紐約辦公室坐落於百老匯120號,並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磯和都伯林都有辦公室。今天,這個跨國公司在世界超過40個國家經營,管理客戶資產超過1800億美元。

瑞銀華寶UBS Warburg
1995年瑞士銀行以13.9億美元的代價收購英國最大的投資銀行華寶集團的投資銀行業務,形成瑞銀華寶公司。瑞銀華寶是歐洲最大的投資銀行集團, 2002年收入123.7億瑞士法郎,稅前收入約13.7億瑞士法郎。瑞銀華寶曾擔任三家H股公司海外上市的全球協調人,同時是香港的三大股票經紀商之一。它是首個通過重組原北京證券獲得國內證券綜合業務牌照的外資公司;在中國首家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並投下QFII第一單;是中國第一家持股比例上摸49%——這一合資基金公司外資股權政策上限的外資金融機構。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 1988年,成立了現在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簡稱: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它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 1995年12月底,德意志銀行的凈收入高達21.2億馬克,資本和儲備金為280.43億馬克,總資產價值7216.65億馬克。根據1995年著名的《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大銀行的排名,德意志銀行為世界排名第六名的大銀行。歷年來,德意志銀行一直被穆迪評級公司、標准普爾評級公司和IBCA評為為數極少的幾家。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雷曼兄弟公司通過由其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的一個緊密連接的網路積極地參與全球資本市場,這一網路由設於紐約的世界總部和設於倫敦、東京和香港的地區總部統籌管理。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野村證券Nomura Holdings
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也是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之一。野村證券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到2002財年結束時,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⑹ 六大通信運營商合並為三家

中新浙江網10月6日電 北京時間10月5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道,消息人士稱,中國不會對電信運營商進行重組,以免拖延3G發牌進度,影響到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的3G服務。

野村證券分析師上周到上海及北京與設備供應商、服務供應商和運營商會面,獲悉是四大電信運營商的重組合並機會正在下降。

電信重組傳聞回顧

「四合二」方案:

今年5月,香港媒體透露,政府正考慮採取「四合二」的電信市場合並方案,並實施「一固網商合並一移動商」的策略,具體方案為中國網通與中國移動合並,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合並。

「六合三」方案:

今年7月25日,一則被認為是電信重組方案「終結版本」的消息以簡訊、MSN等方式在中國移動浙江、四川、深圳等分公司員工內部流傳。該消息原文為:「電信的改革方案即電信重組方案已敲定,基本三分天下:移動+衛通=中國移動;拆分聯通G網和C網,南北拆分鐵通,聯通C網+電信+北鐵通=中國電信;聯通C網+網通+南鐵通=中國聯通;該方案已送國務院審批完畢,定於8月1日宣布。」但在8月1日,政府並未發布關於重組的任何方案,關於中國電信業可能大重組的第三輪傳聞風波落空。電信獨立分析師蔡廣宇(音譯)向新浪科技表示,即便是真的要重組的話,也不可能有這么快。首先國資委需要確定方案,然後會同信息產業部、發改委兩大部門審查。通過後,才有機會遞交國務院審議,而是否批准更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

「退一步說,這么大的消息,宣布前肯定會已經有很多試探性的動作了,而現在來看,基本沒有任何跡象」,蔡說。

「現在就談宣布重組消息,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一位電信業內資深人士也如此分析。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一位專家說,「周五的時候還開過會,沒有聽說過有類似的電信重組方案」。不過該人士表示,關於電信重組的傳聞太多了,可以說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版本進入討論議題。

就在上周五,中國網通和聯通這兩家重組中的旋渦企業紛紛公開表態,否認了8月1日可能會重組的消息,而同時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電信重組方式上,網通、聯通的表態也給自己都預留了空間。

7月30日,網通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目前來看,短期內進行電信重組的可能性不大。拿網通來說,目前網通國際業務剛剛劃入集團,「現在不少網通國際公司市場人員進入集團市場部,從細節上來看,如果參與重組,集團市場部門重疊應該是最大的。」

六合三方案存疑

「這個方案很象是人為炮製出來的,首先中國衛通的業務經營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國家安全方面的問題,被列入合並范圍的可能性不大」,一位業內人士如是分析。

在這個重組方案中,聯通拆分G網和C網,鐵通南北分拆,聯通G網+中國電信+北方鐵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C網+中國網通+南方鐵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衛通=中國移動,與此前的六合三傳聞不同的是,鐵通也進入分拆之列。

「鐵通分拆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目前來看,鐵通單獨發展的難度非常大,特別是在以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太弱,基本很難生存」,鐵通地方公司人士說。

此前的重組版本還包括四合二方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合並,中國移動與中國網通合並。

目前來看,中國電信以及中國移動為6大運營商中財務實力較強的兩方。

現階段是不是需要分拆重組

就在市上廣泛流傳重組方案的同時,一股是不是需要合並重組的討論力量也在蓄積。

剛剛過去的幾天內,網通國際的重組已經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範本,700名員工的去留已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相比而言,六大運營商員工總數接近80萬,單單人員的重組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網通這幾年的發展也給了大家提示,目前網通的重組工作仍然在進行,這個時候又進行大的重組,這樣的話,運營商基本沒時間來想運營的事,對整個電信業並不是什麼好事」,一位老電信專家非常擔心。

電信專家項立剛也表示,「我個人認為沒必要重組,重組的目的是解決重復建設的問題,而不重組保持不變也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值得推敲的是,在剛剛結束的亞太移動通信論壇上,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專家陳金橋的表態令人深思。

「我們判斷在局部市場會出現三家以上的電信運營商,對局部,三家運營商不一定就是網路運營商」,分析人士認為,陳金橋的這一表態可能預示著運營商不一定通過合並來實現業務的運營,租用網路合作也是一種不錯的模式。此前,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中電信將向綜合服務運營商轉型,並願意合作出租網路

⑺ 民生保險山東分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看看以下資料,你再下定論!
魯偉鼎--民生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魯冠球之子,男,197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MBA在讀,高級經濟師,萬向集團公司總裁。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件供應商,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顯然將接過父親魯冠球的衣缽,掌控萬向集團。而萬向集團不僅為中國轎車製造商提供零配件,同時將工廠開到了美國,成為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民生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雲--民生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男,1964年10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支付寶創始人。2013年5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菜鳥網路董事長等職務。2013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年度人物」
肖風--民生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1961年出生,中國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有超過18年的證券從業經歷和資產管理經驗。1998年4月起負責籌建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總經理。在肖風和他的團隊的努力下,博時基金公司是目前我國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夏斌--民生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畢業於人民銀行研究生院,曾在央行金融研究所從部室副主任干到副所長,並到日本野村證券研究所研修過證券。2002年9月,來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從事宏觀金融政策研究。2009年任中國國務院參事。2012年3月不再擔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職務,2013年夏斌被聘為南開大學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院長。
夏斌:南開大學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院士,從事國家金融政策制定,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還有以下這些股東們:
①、農業大王:新希望集團:希望集團是從中國西部地區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劉氏兄弟希望集團現擁有遍布全國的各類型企業110家,聘有3萬多名員工。集團是農業部等中央九部委評定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企聯評選的全國500強企業。目前是中國民生銀行、民生人壽的大股東之一。公司總裁劉永好先生為民生人壽保險公司監事長。
②、電腦大王:聯想控股成立於1984年,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從1994年至今連續12年居中國內電腦銷量第一名「聯想」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電腦第一品牌。成功收購IBM的PC業務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企業之一,並成為國際奧委會的指定合作夥伴。都靈冬奧會贊助夥伴。現在的目標是與全球最大的電腦企業「戴爾」爭奪全球銷量第一的地位。
聯想控股主席柳傳志先生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③、「汽車」大王:萬向集團所生產的萬向節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商,全球最大的零配件供應商之一。
④、「葯業大王」:匯仁成立於1992年,是集醫葯商業貿易、中西葯生產和葯材現代化種植(養殖)與飲片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葯集團。目前匯仁集團下屬7家企業,員工約5000人,有一支由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員組成的研發、銷售與管理隊伍。2004年集團銷售收入25.43億元,排名列全國醫葯企業第11位、全國中成葯企業第2位,是「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50強」企業、江西省工業十強企業之一、江西省民營經濟龍頭企業。
⑤、鋼鐵大王:海鑫: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以鋼鐵為主業,集焦化、發電、水泥、房地產、金融、保險等行(產)業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總資產120億元、員工7215人,已形成年產100萬噸焦、560萬噸鐵、600萬噸鋼、260萬噸材、26萬噸板坯的綜合生產能力。公司已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鋼鐵冶金行業50強行列,先後兩次位居全國民營企業納稅第1名,
⑥、泛海控股: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是一家大型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始創於1985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房地產、金融和投資為核心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集團核心企業為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控股及參股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銀行、保險、證券,戰略與創業投資、文化、教育投資,物資貿易、消防電子、酒店、物業管理、資產管理和資本經營等諸多領域,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00多億元人民幣。

⑻ 特斯拉在華啟動校招了嗎

就在前兩周剛經歷了一場「人事大整治」的特斯拉,日前在華低調啟動了校招,總崗位數將接近500人。

「請問特斯拉在中國招研發嗎?」 23日晚,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校招宣講會現場,台下一名女生舉手發問。「我們確實在中國區有一支研發的團隊,我記得我們在北京已經成立了研發中心。」台上特斯拉的相關負責人答復道。

事實上,這名女生提到的研發崗位只是本輪特斯拉大規模校招的崗位之一,在本輪招聘崗位名單上,遠不止這一項,甚至還有二手車置換經理。


近來,特斯拉的中國業務越來越引發各方高度關注。10月23日,特斯拉中國對外表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超級充電站在上海浦東新區丁香國際商業中心落成,該充電站可同時容納50輛特斯拉充電。這一超級充電站刷新了五個月前在北京建成的亞洲最大超級充電站的紀錄。

「對於特斯拉,我們是看漲的。我們預測在接下去的五年其銷量和利潤都會大幅度上升,我們預測到2022年,銷量會從今年的十萬台上升到一百萬台。」野村證券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特斯拉研究報告中如此寫道。野村證券還認為,要呈現這樣的銷量,中國市場對於特斯拉來說是志在必得。野村證券研報認為,到2022年左右,中國將會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目前,「特斯拉即便是在上海也只能拿一張免費的綠色牌照,但是購置稅不能免,補貼也沒有。」張翔說,對於需要倚重中國市場的特斯拉而言,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根據安排,繼上海站後,特斯拉將奔赴四川師范大學和廣州外語外貿大學進行成都和廣州站的宣講。

有意向的同學,就可以多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了。

⑼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怎麼樣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是1982-07-30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5號發展大廈1212室。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000X000037119,企業法人申紅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的經營范圍是:從事與隸屬外國(地區)企業有關的非營利業務活動。在北京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55108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3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野村證券北京辦事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金屬粉體材料 瀏覽:241
湘財證券新民路 瀏覽:989
網路定期理財屬於基金 瀏覽:55
金三角戰法策略指標 瀏覽:724
杭又集團股價 瀏覽:549
香港接受境外匯款 瀏覽:463
金融公司新媒體運營 瀏覽:80
我國銀行理財公司 瀏覽:265
港股委託價格範圍 瀏覽:327
2008年6月美元匯率 瀏覽:299
招商基金高端理財 瀏覽: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瀏覽:312
武漢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瀏覽:503
80年一分硬幣回收價格 瀏覽:744
郵儲紅色系列貴金屬 瀏覽:987
海航集團信託貸款 瀏覽:139
基金專業理財產品 瀏覽:962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