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美國股票恐慌

美國股票恐慌

發布時間:2021-04-22 20:57:54

『壹』 美國股市歷次崩盤

紐約1929大崩盤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 紐約1929大崩盤書籍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相當於現在4500萬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大恐慌再臨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貳』 29年美國股市崩盤時,很多企業在炒股嗎

1929年華爾街的崩盤結束了歷史上一幕最大的瘋狂投機。
到1924年前,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一直在相對狹小的價格區問內窄幅波動,每當它超過110點,就會遭受強烈賣壓。到了1924年底,股指終於交破這個界限。在1925年,服指躍升到150點以上。股指的上升標志著多頭好日子的到來。
從股市非常蕭條的1921年到1928年,工業產值每年平均增加4%,而1928—1929年.則增加了15%。通貨膨脹率很低,新興工業四處萌芽。
樂觀主義越來越流行,再加上資金成本很低,大大刺激了股票投資者的投資活動,經過1926年短暫的反轉下跌後,股市月月創新高,由此誕生了一代炒股致富的人。這又煽動了更多的人通過經紀人現金貸款以買進更多的股票。隨著股民的增多,信託投資公司也隨之增加。在1921年,大概只有40家信託公司.而到1927年初.這個數目上升到160家.同年底又達到300家。從1927年初到1929年秋,信託投資公司的總資產增加了10倍,人們基本上毫不懷疑這些公司的信用。
其中員著名的是高盛公司,它於1928年出資成立高盛貿易公司(GsTc),這個公司很快就發行了1億美元的股票,以面值賣給母公司。母公司再以104美元的價格賣給普通投資者.由此獲利400萬美元。1929年2月7日.股票價格是每股222.5美元。買家中就有高盛貿易公司,它在3月14日共持有5700萬美元自己公司的股票,當然可以支持這么高的股價。投資者一點也不擔心前面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崩盤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但是.當巴布森於1929年9月5日發表股市要跌60一80點的著名預言後,市場開始對巴布森的警告有了第一次反應。當天,道瓊斯指數就下跌了10點,很快就有了「巴布森突變」的說法。幾天後.受到利好談話的刺激,買家重新人市,這其中有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費雪的著名論斷:「即使以現在的價格來衡量,股幣也還遠遠沒有達到其內在實際價值。」許多報紙也刊登正面服評,以抵消負面批評。
但是,股票價格卻沒有回到過去的高點,到了9月底,新的大跌開始出現.這次股份跌到上一年夏天的高點。市場再次反彈.但是沒有創新高,而且成交量與前次下跌比較大幅萎縮。10月15日,國家城市銀行總裁查爾斯』米切爾發表談話,指出縱觀全國,股市是正常的、健康的。他的談話很快得到費雪教授的支持,費雪教授說:「我預期股市在幾個月內就會看好,並創新高。」
但是,1929年10月21日,《拜倫》的讀者可以看到圖學家威廉.彼得哈密爾頓的文章,他警告指數圖形走勢很不好,指數已經跌破密集成交區。按照哈密爾頓的說法,如果工業指數跌穿325.17點、鐵路指數跌穿16826點,那將是一個「強烈的熊市信號」。就在那一天,工業指數跌穿了哈密爾頓的臨界值.兩天後鐵路指數也步其後塵。市場垂直跳水.成交量也達到歷史第三位,高達600萬股,崩盤拉開序幕。
l0月24日,成交量放大到1200萬服,人們聚集在大街上,流露出明顯的恐慌氣氛。事態已經明顯失去控制,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下述談話:「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即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是建立在踏實和繁榮的基礎上的。」胡佛的講話與宇航員宣布發動機沒有著火具有同樣的保證作用。恐慌迅速蔓延,隨後幾天股價連續跳水,市場似乎永遠無底。10月29日,在強烈的賣壓下.恐慌達到極點,1600萬股股票不惜血本逃了出來。有這么一個傳說,交易所的一個送信員突然間想到一個主意,出價每股1美元購買一塊無人間津的地皮,他居然做成了這筆生意。直到11月13日,指數跌到224點才穩住陣腳。那些以為股票已經很便宜而冒險買進的投資者又犯了個嚴重錯誤。羅斯福想利用他的「新政』化解這個危機.其結果只是范圍更大、更嚴重的衰退。1930年價格進一步下跌.直到1932年7月8日跌至58點才真正見底。工業股票跌去原市值的85%,而高盛公司的投資證書不到2美元就可買到。

29年崩盤就是很多不應該用來投資股市的錢,也進入了!我們也應該警惕!

『叄』 美國大蕭條時期股市為什麼會突然崩盤人們為什麼紛紛從銀行里取錢呢謝謝了。

一,股市為什麼會崩盤?
1929年,大蕭條前期,經濟非常景氣。胡佛總統認為」貧困將從美國消失「。工廠農業機械化,達到巔峰。工人更容易丟工作,開始省錢。而工廠開始發現市場開始萎靡。紛紛將錢投入來錢快的股市。工人們也參與股市的游戲。最後杠桿加貸款,讓信託及銀行,股市繁榮。但是這種加錢,借錢買炸彈的游戲總會爆炸。起初股市大跌!分析師們,銀行家們,都宣傳是空頭們在擾亂市場,想穩定局勢。但實體經濟,已經無力支撐高昂的股價了,因為股票已經達到歷史巔峰。
二,人們為什麼從銀行取錢?
1.大蕭條,取錢是最錯誤的想法,只因為人們知道銀行會倒閉。而不知道就算取出來,貨幣也會貶值!懂經濟的都知道搶購黃金。
2.美國的銀行會倒閉,存的錢可能會取不出來。股價崩潰,貨幣瘋狂貶值。導致羅斯福實行3R計劃,再將貨幣貶值40%,然後用貶值的貨幣,雇傭工人修建基礎設施。重新發行銀行執照,讓銀行開門營業。
3.房價和古玩字畫一樣,大幅貶值(日本巔峰時期,貨幣升值。在1991年,東京的土地和房地產價格拔高到了可以將整個美國買下,但這是經濟泡沫催生的結果。日本樓市的泡沫很快被捅破,股票和樓市價格急劇下降,經濟快速衰退,直到現在,日本的經濟還沒有完全走出陰影。)。當時日本在全球,買!買!買!八佰伴這類公司瘋狂擴張!古玩字畫價格,瘋狂上漲。但泡沫破裂,瘋狂貶值。因為大蕭條!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4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人民上交全部的金幣、金條,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美國放棄金本位制。美聯儲以20.67美元比一盎司來收取老百姓手中的黃金,從而使美聯儲迅速積蓄了大量黃金儲備。1934年通過的黃金儲蓄法進一步規定私人擁有黃金貨幣非法,該法案到1974年才被廢止。
4.國家很可能像1933年美國(政府強制回收黃金)。1948年8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用金圓券,強制回收黃金)。所以黃金也不是最靠譜的。但是持有黃金,已經是上上之策了。除非國家不出類似的政令。黃金將成為唯一保值,且在大蕭條恐慌中可能升值的唯一。
5.1997年韓國(韓國是國企銀行,政府財稅擔保。1997韓國為了國家不破產,申請IMF提供援助。IMF提出大量肢解國企等要求。銀行只存韓國銀行(央行)為國企。30家大財閥中的韓寶、起亞等8家破產倒閉,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大幅增加,市場開始恐慌。1997年11月24日,韓元兌美元價格到達1139:1,股市暴跌70%以上,創出488點的十年新低,資本瘋狂外逃,外匯儲備迅速下降到200億美元以下(實際可用外儲僅有79億)。穆迪等評級機構大幅下調韓國國債的信用等級。12月12日,韓元兌美元暴跌到1891:1,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韓元貶值了66%。泡沫全面破滅:韓國33家銀行中,5家破產,10家被賣,剩下19家。1984家券商、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中,關停並轉了400多家。)。所以,就算是國企銀行。在大蕭條中,也存在破產風險。
今天2019-3-12,個人認為上證指數,將超6000點,因為現在兩會,放鬆股市波動。破裂後中國將影響世界經濟。
近年亞洲第三世界中,中國比印度等GDP增速更慢。因為投資與工業,正分散轉移,到非洲,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中國的判斷與挑戰,將影響世界。中國對外投資巨大,今年敘利亞極端組織拒絕美日9000億援助建國,希望中國投資發展。
中國進一步放緩對外投資,減少美國國債。降低企業人民稅收(個稅改革)。想必是為了面對國內經濟形勢,戒掉房地產毒葯。但這無異於刮骨療傷,將會有嚴峻挑戰。作者:周米炳。

『肆』 美國股票暴跌,對美國股民有什麼影響

會讓一部分股民傾家盪產的那種,因為美股可以說就是美國一個家庭的所有家當,所以現在美國股票出現暴跌,對於美國股民來說影響其實是非常的大的,畢竟美國人都是很少存錢的,錢都是在美股上面,特別是老年人,因為現在美股裡面佔比比較大一點兒的就是老年人和家庭了,所以這兩部分人受到的影響會非常的大。

所以說到底買股票還是得謹慎,把全部的身家都給投進去了,其實對自己來說也是非常的不好的,因為股票這個東西本來就不穩定,所以還是要讓自己的資金合理的分配,不要冒這么大的風險。但是美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美國人的股票投資組合中,比例要比專家推薦的理財比例高,所以這也讓很多的股民的錢受不到保障。

『伍』 美股閃崩700點,美國股市斷崖式跳水會不會引起新一輪經濟危機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並不會因為美國股票斷崖式跳水引起新一輪經濟危機,美聯儲正在持續降息,經濟持續擴張,危機目前還沒出現。

因此大家的心態普遍是——乾脆一直留在風險收益更高的美國資產里,直到進入衰退周期,因為歷來當美國進入衰退期,非美地區也無法脫身。當然機構也並非不知道超配美股的風險,因此在波動加劇的預期下,機構已經開始配置一些長久期的債券來對沖超配股票的風險。

債券收益率至關重要,收益率與債券價格呈反比。當債券收益率飆升,則意味著投資股票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下降,也會打壓股票估值。如今,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經濟擴張、通脹預期攀升的背景下,美債收益率預計將持續攀升。

『陸』 美國是超級世界大國,為何他們的股市時而還會崩盤



價值君能找到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最遠的只能看到50年前,至少在這50年裡面,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都沒有跌到過現在這么低。所以巴菲特說,他活了89年,都沒見過這種場面(連續熔斷)。正是因為,他活了89年,也沒見過國債收益率跌到這么低。


邏輯2:「把子彈打光」的鮑威爾並沒犯傻,他清醒得很


鮑威爾就是美聯儲主席,很多人以為他一下子把子彈都打光了,後面沒美聯儲什麼事了,他也可以退休了。


當然,事實上美聯儲遠未到「把子彈打光」的時候,價值君的上一篇文章《關於國外疫情,95%的人還沒看懂的兩個事實》講得很清楚,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往前翻一下。


另外,鮑威爾也沒有犯傻。「美聯儲過早啟動大水漫灌,反而會引發市場恐慌」,這個散戶都能一眼看出來的邏輯,鮑威爾當然不會不知道。這個重要的抉擇,如果不是蓄意引發市場恐慌,那麼就是要避免一個更加嚴重的後果。


這次恐慌的一開始,市場就想到12年前的金融危機。所謂金融危機,首先遭殃的行業就是金融行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以雷曼銀行的倒閉為標志。金融機構倒了一片之後,美國才反應過來,開啟大規模QE,把金融行業救活。這一次迫不及待祭出QE,就是為了避免12年前的悲劇重演,要來一次「未雨綢繆」。


為什麼QE放出來,美股還繼續崩呢?


因為美股17倍PE依然是高估。美股的脆弱,超乎你想像。


美國在去年開始,就開展了一個叫REOP的操作。原理比較復雜,簡單來說跟QE相似:美聯儲自己印錢買自家國債,維持著日漸脆弱的美國主權信用;同時大規模買入公司債,支持這些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自家股票,營造股價上行的繁榮假象。


美國的上市公司總體業績,早在4年前開始就停止增長了。為了股價還能繼續上漲,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自家股票。但這會使債務結構不斷惡化,現在已經惡化到每年全部利潤拿出來都還不起利息的地步。


稍為懂一點估值基礎的小夥伴都知道,對於業績不能增長,甚至要走下坡路的公司,再低的PE也不算便宜,因為隨著業績下行,PE會不斷上台階。加上債務隨時爆雷,殺估值這事情是跑不掉的。


最近總能看到一些野生的分析師解讀,說美股已經跌到低估,比A股便宜,所以國際資金更願意去美股抄底,而不選擇A股。


價值君很佩服他們看著K線圖就能做估值的技術。


標普500現在是17倍PE,對應的是業績開始走下坡路、債務雷隨時連串炸開的上市公司。滬深300現在11倍PE,對應的是全球最快復工復產,很快就能回到增長軌道的上市公司。誰貴誰便宜?


所以鮑威爾快速釋放QE,並不是妄想要把股市托起來,只是讓股市跌慢點。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短期目的,就是要以快打快,收割全球資產。這一點也在上一篇《關於國外疫情,95%的人還沒看懂的兩個事實》已經講過。


有小夥伴可能要問,為什麼美國無底線印錢,美元都不貶值呢?


這正是美國這個金融第一大國的優勢,其它任何國家都辦不到。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還沒像美股一樣崩塌,全球資金在突如其來的恐慌面前,還是習慣性選擇美元避險。所以鮑威爾才可以以快打快,在各國跟進量化寬松之前,拿著實質已經貶值的美元,打折收割各國資產。


更無恥的是,這些印出來的錢,甚至不需要通過金融市場,直接就分發到每一個美國人手上:



如果只在國內流通,這是沒有意義的。生產沒有增加,每人手上多出2000美元,只會把物價抬高。好比說每人手頭上有2萬美元,玉米1美元兩條;現在每人派2000美元,玉米供應量沒有增加,那麼玉米就會漲價到1.1美元兩條。群眾的購買力還是不變的。


但是,他們可以去買國外的玉米,價格還是1美元兩條。

『柒』 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的直接原因是什麼他給世界經濟帶來了什麼嚴重後果

於1929年爆發的美國股票市場大崩盤是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這次崩潰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經濟運行周期這一根本原因外,美國當時金融市場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局限性更是導致其發生的直接原因。我們應該認真吸取美國1929年股市崩盤的歷史教訓,使我們有足夠的政策手段防止可能出現的股市崩盤,從而保證股票市場的有效平穩運行。

『捌』 美國股市崩潰的高潮發生在什麼時間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美國股市崩潰的高潮在10月29日來到: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場上來,不計價格地拋售……這一天瘋狂交易以1641萬股的最高紀錄而收盤。根據《紐約時報》的統計,5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幾乎下跌了40檔。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市場——外國股票交易所、穀物市場,價格慘跌也接近恐慌程度。

閱讀全文

與美國股票恐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基金高端理財 瀏覽: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瀏覽:312
武漢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瀏覽:503
80年一分硬幣回收價格 瀏覽:744
郵儲紅色系列貴金屬 瀏覽:987
海航集團信託貸款 瀏覽:139
基金專業理財產品 瀏覽:962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
股轉協議股票 瀏覽:409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516
別人股票漲自己的股票不漲 瀏覽:315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