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恆易融理財到期資金未到賬
發生這樣發情況,建議聯系一下該平台的客服,詢問一下原因,如果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耽誤了,那麼可以問一下什麼時候可以到賬,到期沒有到賬那就要多注意一些了,時刻關注著該平台的信息,如果時間較長資金還沒有到賬,建議咨詢律師,由律師提供解決辦法。理財是有風險的,安全是第一位,如果理財可以看看p2l模式的,風險較小。
⑵ 券商理財到期但資金還沒到賬怎麼辦
券商理財到期選擇贖回,資金一般在到期後3個交易日內到賬,如在到賬時間內沒有到賬,原因有:
1.您的銀行卡存在銷戶等異常
2.您的銀行卡是Ⅱ類賬戶導致超過限額無法入賬
3.民生監管銀行打款失敗
溫馨提示:如上述沒有幫到您,可撥打400-773-772咨詢我司客服協助處理
⑶ 中信 理財基金到期多久到賬
看您買的是什麼產品。
如果是天天快車系列的理財產品,周一至周五上午八點半到下午三點半,贖回實時到到賬。
一般理財產品是理財到賬日第二天可以取款或續理財產品。
如果是基金的話,所有銀行都一樣,除貨幣基金兩至三個工作日外,其它都是在五個工作日到賬。
順便提一下,最近中信薪金煲比較火,類似於余額寶,如果你買了它,一般就是活期般方便,轉賬取款直接轉或取,沒有贖回手續,可以直接當活期用,利息是每天計的。
⑷ 關於下一次基金或者理財產品到期時間
信託、理財產品到期之後一般都會再買入新產品,不是構成錢慌的主因。你想想這些東西存在那麼久了,為什麼從來不錢慌?
6月底那次是多種因素的共振,主要是監管部門那時候要考核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些銀行玩大了,就要到處找錢補窟窿。一找不要緊,一看大家原來都或多或少這個德行。於是銀行都緊張起來了,唯恐借不到錢被監管部門發現,就競相提高銀行間拆解的利率。這就是錢慌的來由。你看現在考核結束了,不就沒事了嘛。
至於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有每周、每月、每n個月發行的,到期日都各不相同。而且銀行一般會在快要缺錢的時候就發行對應的理財產品,所以發行日期也沒個准。你想想要是這些東西都能被人簡單算準了。銀行啥時候缺錢大家都門清了,這還了得呀。
⑸ 基金如果到期沒有贖回會怎樣
基金定投沒到期就贖回不會有什麼損失,基金定投合約本身就有規定:
定投中途隨時都可以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提前終止合約,所以不會有什麼損失的。基金定投時制訂的所謂的年限協議是在你沒有取消合約時扣款的期限。
(5)理財到期基金沒擴展閱讀
1、 投資基金的時候,如果你需要贖回一隻股票型基金,而且該公司的基金轉換實行的是T+1的制度,那麼就可以先將股票型基金轉換為貨幣基金。
2、利用系統交易。現在多數銀行和基金公司都開通了基金投資預約贖回業務,只要投資者提前在銀行或基金公司的網上交易系統約定贖回價格和時間,到時候,即使投資者沒有時間操作,系統也會按照投資者的指令自動完成交易。
⑹ 我的理財產品到期沒到賬
因為每家銀行交易規則不同,所以到帳時間不一樣。有些在當天16點30分以前贖回,資金2-3小時內就能到賬。貨幣市場基金是當日買入當日生效,投資次日即可隨時贖回,贖回後T+1日到賬。
注意申贖費用和申贖期限,防止遭遇暫停贖回,當理財計劃管理人暫停接受當日贖回申請,投資者可在下一交易日繼續提交贖回申請。
注意巨額贖回問題,前期曾發生因觸動巨額贖回條款而導致不少銀行超短期理財產品暫停贖回,影響投資者打新股。
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會約定固定期限(如3天、7天、14天等),資金只能到期以後才能收回。同時,產品由認購期、起息日、到期日、清算日、支付日等組成,投資者的資金只有起息日與到期日之間計算收益。
交易費率也是重要問題。一般超短期理財產品費用很低,但部分銀行設置認購和贖回費用,約為資金的0.5%-1.5%。而且,部分產品對贖回設置限制,若持有沒有達到規定的期限,銀行會收取一定比例的贖回費用。
另一方面,超短期理財產品分無固定期限和有固定期限,其中期限長點的,相對收益高些,投資者可根據資金預期使用期限進行選擇,若是較頻繁的資金使用,可選擇無固定期限產品,隨時用隨時贖回。
若認為一周後會用資金,可選擇7天期限,半個月則可選14天。如此,對於參與新股申購又不希望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來說,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是處理資金的最好方式之一。
貨幣市場基金不收取申購費、贖回費,只收管理費、託管費。目前執行的標準是管理費0.33%,託管費0.1%。銀行理財產品目前銀監會還沒有對收費問題有明確規定,各家銀行自行設定收費辦法。
⑺ 理財基金到期後二個月沒到賬咋回事
沒有贖回吧,到期要贖回啊!
⑻ 買的理財基金沒到期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取回
不知道是什麼基金?
有些基金是可以轉讓給其他投資者的,這樣雖沒到期但也可以收回錢(能不能回本或者賺錢不確定,要看受讓者出什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