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選用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應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
商業銀行不得利用個人理財業務,違反國家利率管理政策進行變相高息攬儲。
商業銀行應按照符合客戶利益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原則,審慎盡責地開展個人理財業務。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應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實行授權管理制度。
Ⅱ 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有什麼優缺點 / 銀行理財
(1)規模優勢。由於我國各商業銀行具有網點規模優勢,特別是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銀行憑借著自身強大的創新能力,營銷能力等優勢已逐漸佔領了理財產品市場的主體地位。個人理財業務是被開拓出來的盈利新渠道,將成為各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2)品牌信譽。由國家的實力與信譽作為後台支撐,各商業銀行本身就具備了天然獨厚的業務優勢。銀行與客戶之間有了信譽的橋梁作用,其他方面的事情都好解決了,推行出來的產品可信度高,大眾都願意購買,買的也放心。
(3)連帶效益。各銀行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的規模,都有自身固有的客源,穩定的客戶關系。銀行諸多的業務發展過程中,可以連帶的推廣個人理財業務,既快捷、方便,又可以省去很多成本開銷:如宣傳費用、人力投入、軟硬體設施投入等等。
Ⅲ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開展中間業務
傳統的商業銀行是以存貸業務為主,(不計入資產負債表的業務可以歸結為表外業務/中間業務)。
現代商業銀行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注重中間業務,且比重不斷增大。像國際上的知名銀行渣打、匯豐、花期等其中間業務的利潤比重非常高,同時中間業務也是現代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體現。我國在中間業務方面的發展還很落後....
Ⅳ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發展理財業務 提高客戶粘性
銀行發展理財業務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理財收益高,隨著各家銀行陸續推出理財產品,現在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普及。現在,存款理財化成為一種趨勢,且勢不可擋。
Ⅳ 商業銀行推出理財業務原因有哪些
針對需求拉存款唄。大家都想理財但對理財都不明白。以為多賺點錢就行了呢。正好銀行有這機會,就給你多點利息唄。吸游資攢個大個充個大盤
Ⅵ 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是什麼含義
個人理財業務,又稱財富管理業務,是目前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國際上成熟的理財服務是指: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分析客戶自身財務狀況,通過了解和發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財務管理目標和計劃,並幫助選擇金融產品以實現客戶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浪潮的沖擊之下,個人理財業務獲得了快速發展。根據資料顯示,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的銀行業個人理財業務年平均利潤率達到35%,年平均盈利增長率約為12%-15%。從發達國家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趨勢看,個人理財業務具有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益穩定等優勢,在商業銀行業務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而在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貼身的個人理財服務也成為近年來銀行業競爭的主要焦點,花旗、匯豐、渣打、恆生、東亞等主要銀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理財套餐,針對不同收入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推動了港島整體個人理財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
反觀國內,自1996年中信實業銀行廣州分行在國內最早掛出「私人理財中心」的牌子至今,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強,個人理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不爭的現實。今年夏季,美林集團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03年中國內地百萬美元富翁約有23.6萬人,比上一年的21萬增長了12%,這些富豪所掌握的財富總額已經達到了9690億美元。若以人民幣計算,即將近24萬人成為了千萬級別的富翁。而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最新研究報告,在2003年亞洲理財市場(不包括日本)6.4萬億美元的管理資產中有3.29萬億來自大中華區。而該報告更預測到2008年北京舉辦下界奧運會時,大中華區的財富增長率將達到27%,為4.2萬億美元,且中國大陸將超越香港和台灣成為理財市場成長趨勢中的領導力量。
而國內被廣泛引用的另一份調查結果則來自上海:該次抽樣調查表明,大多數上海市民認為"未經專家指導的自發理財方案有很大風險";有87%的被訪問市民表示會接受銀行提出的理財建議,其中32%的市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的理財咨詢和理財方案設計";40%的人認為"應增加代理客戶投資操作,提供專家服務",並"希望能與銀行理財專家建立穩定和經常性的業務聯系"。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如何理好財,用好自己的錢,使之能夠不斷保值、增值,發揮更大的作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所共同關注的話題。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時至今日,國內各家銀行拓展中高端個人理財業務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滯。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外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個人理財品牌,並在個人高端客戶市場和金融產品創新上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
Ⅶ 為什麼銀行要發行理財產品
因為存款利率有上限,商業銀行不能自己提高。同時存款利率是銀行運營的成本,一家銀行提高存款利率肯定引起其他銀行也效仿,這種惡性競爭只會提高銀行運營成本。銀行發理財產品的重要原因是避免表內監管,例如存貸比考核,通過理財產品可以實行存貸款相同的功能且不需央行監管。
Ⅷ 我國商業銀行為什麼要發展個人理財業務
第一,個人理財所募集的資金不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受存貸比限制,投資監管較少。
第二,個人理財可以增加客戶對銀行的粘性,符合未來資產管理的發展趨勢。
第三,理財資金成本和銀行的投資項目的報價存在一定價差,是銀行增加中間業務的重要手段
Ⅸ 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為什麼競相推出各種理財產品
商業銀行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盈利。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因此從理財產品的概念即可知,推出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的一種牟利手段。銀行通過合同制動投資項目,從中賺取部分收益,同時也可以提高本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