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理財產品一直沒有收益
投入+收益率是關鍵,比如現在的很多寶投100都可能沒有1分,這是基數小了的問題,還有種就是要結束後計算的理財產品,估計你買的就是這種,不是日結的
⑵ 現在沒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可以買嗎
那要看你自己的心裡承受能力如何。
⑶ 買了3000元保本保息理財為什麼好幾天了一直沒有收益
理財產品,購買有一個時間確定,有的是3天,然後有收益可能要四天,不同的理財產品具體確定時間不同。
比如有的理財產品周五下午4點後購買,買入確定需要到周一。
⑷ 保本理財產品會虧本金嗎
如果是合同中規定的保本,那麼即便是產品最終虧損,也會給予你本金的保障。保本需要有擔保公司,保本合同也要符合法律規定,受到法律的保護。
一般你在銀行買的保本理財產品,都是保本的沒問題。 一銀行保本理財也有虧損的可能性,因為銀行投資金額較大,因此虧損本金也較大,投資者要謹慎選擇。
保本理財產品,分保證本金保證收益及保證本金浮動收益兩類,都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同。通過全稱就可以看到保本類理財在協議中會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⑸ 理財通為什麼昨天沒有收益
理財通本質上是一隻貨幣基金,其收益越來越少是因為銀行的資金寬松,導致貨幣基金的利率下滑,從而影響了理財通的收益。不過理財通的收益確實比較低,年利率現在僅為3.3%左右,用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當前理財比較熱門的是惠全通,整體收益比較高,也相對穩定一些。
⑹ 現在還有沒有能夠保本保息,而且收益能達到5%以上的理財產品
自從2018年4月份資管新規出台後,正式確認取消剛性兌付,過渡期確認為2020年底,所以目前市面上還存在可以保本保息的產品,不過可以算是最後一批保本的理財產品,雖然銀行存款基本可以確定是保本保息,但是銀行有破產的可能,因此銀行的存款都不算是保本保息的。
資管新規的出台一方面是規范行業標准和改革行業,另一方面是要讓投資者的個人理財知識增強,沒有了保本保息,想要一個既安全又收益高的理財方法,只能靠自己不斷學習理財知識,所以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只有靠自己去學習。
⑺ 盛京銀行保本保息理財產品為什麼不顯示收益
因為理財產品的利息,不一定。根據市場的行情或多或少,有上限和最低下限,在這個上下間浮動,所以,沒有辦法給你顯示受益的。只能在你取款時才能最後定奪。
⑻ 有沒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哪怕收益低一些,比如一年7%
一年百分之七的收益並且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現在是沒有。最高的應該是百分之4.75。你可以買這種定期保本保息的產品,就是收益相對低。還可以選擇購買基金,但相對有風險。收益和風險是正比關系。
⑼ 好多保本理財產品會下架嗎
保本理財產品未來會逐漸下降,因為這是大的趨勢,保本理財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把這錢放在我這兒,我給你一個保障,讓你這筆錢最低能獲得多少收益,但是我怎麼保證呢,除了銀行存款,誰能夠保證這個錢一定會獲得某些收益呢?現在互聯網銀行存款都快速下架了,更別說這些保本的投資理財方式了呀。
未來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應該逐漸朝理想的感染性結構去轉變,就是中等風險的投資理財方式占據50%左右,高風險投資點的方式占據20%~30%,剩下你要留下10%的流通資金,留下5%左右的錢去買有保障的保險,大致是這樣一個投資理財的結構。股票本身是一種高風險投資,不建議用自己的全部資金去購買股票,這風險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