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上市公司大量買理財好嗎

上市公司大量買理財好嗎

發布時間:2021-09-26 02:18:36

㈠ 一家上市公司,熱衷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好事嗎

不是壞事,至少說明現金流量不錯!

㈡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上市公司里有閑置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所以在這不見得是個好事情,因為一個上市公司什麼情況下他會去購買理財產品的,就是他把這些錢放在自己現有公司的主要業務方面去進行業務的拓展以及研發所帶來的利潤不能超過把這些錢放在金融業投資上面獲得的利潤的時候才會去做。

上市公司本身所做的研發投入過高,這有可能會導致公司短期內的利潤水平受到影響,市場上的反響可能會不太好,但這個無所謂,因為一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的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不投入,前期研發怎麼可能形成,恰恰相反如果這個企業科研投入非常少,那證明這企業基本上就到頭了,早晚會被行業所淘汰,因為行業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不投入前去研發就不會有新的成果,就會逐漸被拋棄。

㈢ 在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都可信嗎

時下,滿大街除了銀行外,還有一種公司比較多,那就是融資或者投資擔保公司。尤其是今年,這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好地段還呈現出扎堆效應。這些投資擔保公司到底在做什麼?為何突然冒出這么多?
一問:高收益靠什麼來維系
太原市長治路上的投資公司比較多,有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投資擔保公司。記者調查發現,業務大同小異,並都和錢有關。吸收投資者的資金叫理財業務,往外放款叫借款業務。
山西匯鉑金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理財業務是:投資一年期限5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4.4%;1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5.6%;2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6.8%;3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8%。
山西贏庄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14.4%以上,宣傳單上以10萬元為例,盈庄理財3個月3600元,6個月7200元,1年14400元。
山西金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則是「無論資金大小,年收益率均在16%以上。」
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投資理財產品更為靈活,1萬元就行,2萬元、3萬元均可。年收益率也是最低14.4%,當然資金投入多了,收益也會相應提高。公司的具體文件上,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每個金額級別和不同投資期限的收益都詳細列出來,供投資者參考……
從收益上看,上述的理財業務收益首先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比起銀行一年期3.25%的利率來說,14.4%確實高,比起銀行理財產品5%的收益也高多了。
這么高的收益靠什麼來維系呢?許多人心有疑惑。
二問:拿投資者的錢做什麼
投資擔保公司的業務有一個特點:按月拿息,到期歸還本金。
如果你拿10萬元做投資擔保公司的理財,第一個月的1000多元收益立即就能給你,最後一個月拿回本金。「在我們這里做投資理財,等於每個月給自己發一筆1000多元的獎金,還等什麼?」客戶經理們都這樣說。
既然是投資理財,投資擔保公司拿上投資者的錢做什麼呢?
幾家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投資擔保公司就是為了緩解融資難,把資金聚集起來發放貸款給企業,收取一定的資金使用費。說白了,就是民間借貸。至於具體用途,「哪筆錢做什麼不好說,你只要掙了你的投資理財收益就行。」
建設銀行太原學府街支行行長許彤說,就融資時限等方面來講,上述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就資金的安全性來說,國有大型銀行和上市公司的銀行應該是更可靠。別的不說,單說投資收益率,如果投資擔保公司給個人投資者的年收益率最低是14.4%的話,按慣例,他們給客戶放出去的貸款利息會達到3分。客戶要還投資擔保公司的利息,經營利潤要更高。如此高的用資成本,什麼企業能夠擔負?許彤笑著說,正規經營的銀行利潤率達不到這么高。
在古交開發房地產的劉兆輝表示,使用投資擔保公司資金的基本上都是短期周轉的。比如樓盤快封頂時,短期融資,封頂後就可以預售回款。他們的錢不敢長期使用,成本太高。從事煤炭交易的段女士說,做成一筆買賣,自有資金不足,民間借貸資金短期周轉一下,很方便。因為時間短,資金使用成本總量不多,覺得還能接受。
三問:投資者的錢有保障嗎
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資金是否有保障。這一點,各類投資擔保公司都說絕無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投資者和這些公司簽合同,有的是簽三方合同,投資者、擔保公司和用錢的公司三方簽,如果用錢方不能如期還本付息,擔保公司負連帶責任,要給投資者本息;有的是簽雙方合同,投資者只和投資擔保公司簽,不管他們把錢拿去做什麼,到期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
記者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開在大馬路上的投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一般都比較多,5000萬元或者3000萬元。在不太起眼的地方的公司,注冊資金就要少了。還有不少公司在寫字樓裡面,因為公司除了租金外,裝修也花不少錢,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公司,花不起這么多錢。既然門面和裝修都花那麼多錢,公司肯定是要往回賺的,絕對不會做幾筆就收攤。所以,投資者做投資理財,還是要看公司的資金實力,否則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收益。
另外,很多公司都是今年新開的。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7月16日試營業,別的幾家公司也都是今年的營業執照。營業不滿一年,投資理財的收益到底如何?「公司有嚴格的保密措施,為的是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大多數工作人員會這樣解釋。
據了解,上述公司開業之初半年內做投資理財,資金最有保障。公司需要客戶口口相傳,用好的聲譽帶來更多的客戶。
四問:民間借貸合法合規嗎
有人疑問,這些公司從事的業務,合法合規嗎?
記者調查的那些投資擔保公司都說,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對我們是支持的。有的客戶經理給記者看報紙,上面登著省政府金融扶持地方經濟的措施。有的給記者發簡訊,說可以上網看看國務院金融改革十條中的第三、第九條,就是鼓勵擔保行業發展的利好消息。
滿街的投資擔保公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先說利率。我國對高利貸的認定是法定利率的4倍以上,4倍以下是民間借貸,國家允許民間借貸;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又實行了利率差別化政策。簡單說,就是參考股份制銀行的浮動幅度,4倍正好是14.4%。上述公司不約而同以14.4%為底線,正好在邊界線上,合法。
事實上,各公司都會根據投資者的資金數量、理財時間長短給出更合適的資金使用價格。至於他們給借款方的資金使用價格到不到高利貸的水平,只有雙方知道。從用款企業的角度來說,資金緊張時,高利貸也成,否則資金鏈斷裂,企業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諸多類似公司存在的原因。
再說投資擔保公司投資理財業務的合規性。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博士劉成虎表示,從公司本身的成立來說,都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不是無照經營。事實上,不管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還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國家規定都不得從事吸收存款、集資收款、發放貸款等業務。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投資擔保公司吸收客戶資金,成了不是銀行的銀行,確實是違規超范圍經營。
有的公司厚厚一沓復印件中,除了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就是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等,沒有關鍵的銀監局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只是很多投資者沒有關注到這一點。
劉成虎說,從古到今都存在民間借貸,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還給理財客戶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對各方都有利,是國家扶持的行業。7月5日,國務院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嚴密防範金融風險,防止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國際資本流動等造成的風險擴散。他建議,投資者在做理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

㈣ 中國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大量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有大量沉澱資金,隨便翻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公告,比如2014年德力股份發布公告,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多喜愛公告,增加閑置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6年11月份,有9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購買理財產品公告,其中60多家的投入資金中包含閑置募集資金。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

公司的理由通常是這樣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大多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是以保障資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大多會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為7天,最長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這樣一算,一個億買一年理財利息是:1億元*3%=300萬元,這可是凈利潤,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劃算。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不能對上市公司的說法偏聽偏信,需要審視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眾多案例的總結,可以看出,其實上市公司熱衷於銀行理財,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理財產品收益高,獲利快;二是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企業發展的動能不足。這其中透露出的風險如下:

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這違背了我們投資者的初衷。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但有的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不做業務創新改進,而是去買了理財產品,用錢生錢,實際是存在一定的資金浪費。

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趨利避害!

另外,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再補充一句,入市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

㈤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少股民,往往認為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其實,從利潤增長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這類操作,屬於一種相對中性的行為。

正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時收回理財產品的本金、獲得相應的利息。這類利息收入,最終會被納入上市公司的利潤累積當中。從這個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應理財行為,對股民是件好事。

不過,上市公司的理財操作不應當過於頻繁。如果一家公司頻繁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就說明該公司的生產效率不高,資金大量閑置,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個長期的利好。

㈥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好嗎

可以提高公司資金的流動收益,只是一個預期的非主營的收入增加的希望,投資也有風險,浮動收益的話,也可能導致公司投資的虧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㈦ 上市公司用自🈶️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好事嗎

操作好了就是好事情!現在養老金都入市了!只要操作良好有序,讓錢生錢,還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不可以違規冒進!

㈧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個人看來:股市泡沫破裂給公司理財帶來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一:在遇到金融危機之後,有很多的銀行和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咯,對於現金流的問題會比較突出的在一些重大的項目里有所減少的。
二:股市的泡沫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上所引起的。股市出現了問題,企業的經營也不好受,企業的盈利出現了問題,銀行的盈利也不好受的。進一步就會影響整個金融領域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情況的。
三:股市泡沫破裂後會帶給公司無論是在經營還是在資本市場的股價都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的,股價就會下跌,如果股價的價格過於低的話,會給對手有惡意收購的可能。
四:在股市出現了泡沫,就會出現影響企業的正常融資功能,對於企業劃是資本市場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如果在股市的泡沫破裂後,還會有一系列的後遺症在里裡面的,在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的出現我們就可以知道的咯。

㈨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中性偏空吧。能買理財說明該公司不缺流動資金,但把錢拿去理財也不用於公司主業, 也說明該公司對於下一步的業務擴展沒有信心或者沒有動力,

㈩ 上市公司用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好不好

我覺得上市公司用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我們盡量要選擇那些口碑較好的理財產品,這樣子,我們的利益才能夠有一定的保障,並且不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對於一些上市公司來說,我們必須要創建良好的口碑,而且如果我們需要大量資金的話,我們也是可以用一些閑置的資金來投資部分的理財產品。這樣子,我們也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對於公司的後續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上市公司在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也要時刻的關注一下理財產品的動態,要全方面的對理財產品進行了解。在簽訂理財合同的時候,我們也要對相應的條款內容進行相關的了解,要了解這款理財產品的期限和一些注意事項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大量買理財好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幣報表折算中利潤表匯率選擇 瀏覽:848
中利集團與義大利 瀏覽:344
農行理財產品本利豐可靠嗎 瀏覽:144
消費金融公司催收部門組建 瀏覽:307
唯品會金融上海有限公司 瀏覽:196
財務融資包括哪些 瀏覽:987
海口廣發證券電話 瀏覽:701
江蘇省信託公司排名 瀏覽:153
小米股票走勢圖 瀏覽:491
理財收益對比表 瀏覽:977
國美金融貸款屬於正規公司嗎 瀏覽:339
哪個投資理財公司大 瀏覽:84
山東亨利醫葯融資 瀏覽:571
東方證券義烏營業部 瀏覽:634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
環保監測上市公司 瀏覽:736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背景 瀏覽:103
外匯下單員靠譜嗎 瀏覽:33
阜陽金融服務之星評選 瀏覽:125
北京麥田傭金幾個點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