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還是代銷其他機構的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我們熟知的主要有自營類理財產品和代銷類理財產品兩種類型,其實還有一種叫做銀行託管理財產品。
以下著重分析一下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如何分辨。
「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己通過具備理財產品開發資質的獨立法人公司或者專業理財業務部門發行的理財產品,我們稱之為「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因為以銀行自身信用作為背書,合規性有保障。
一般來講,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會有風險評級,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R1-R5級,分別對應著保守、穩健、成長、進取、激進五個類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來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自營理財產品辨別方法有以下幾種方式:
1、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來甄別。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有理財產品發行人或者產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這些主體是銀行,那麼就屬於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比如下邊這幾類,就都屬於銀行發行的自營理財產品,也很好分辨:
相對於「自營類」理財產品,「代銷類」理財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發行,而是銀行代理銷售的,比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發行的理財產品。而銀行只負責銷售收取傭金,並不參與這類理財產品的管理。
所以「代銷類」理財產品一旦售出,無論出現何種風險,責任歸發行機構和投資者承擔,與銀行無關,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員工為了獲取高額傭金匯報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銀行「代銷類」理財產品如何辨別?
我們清楚了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如何判斷,「代銷類」理財產品的辨別自然是手到擒來。
如果產品說明書發行主體顯示的是XX保險公司、XX基金公司或者XX投資公司的字樣,必然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屬於銀行代售;合同文本有非銀行的公章,也極有可能是銀行代售。
還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不是激進型投資者,屬於偏保守的,建議不要投資「代銷類」理財,更不要相信保本保收益,收益率特別高的理財產品,因為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的區分方式。預期收益來講,銀行代銷類產品會明顯高於自營類產品,但是風險系數來講,銀行自營理財更為安全一些。
但是任何投資理財方式都是有風險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理性投資,獲取穩定的收益為主。
Ⅱ 哪些機構可以發行理財產品,哪些機構可以發行理財產品
經國家核準的有如下單位可以發行理財產品: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券商等,一般企業發行理財產品,都是以通過以銀行主導的方式。其它一切民營投資公司等發行理財產品都存在很大風險的。
Ⅲ 銀行理財產品和第三方理財機構有什麼區別啊
在北京,銀行理財產品和第三方理財機構區別在於:
銀行理財產品:理財金額較大、周期長、盈利未知分、等
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金額無限制、周期短可進行循環投資、資金分散投資利益有保障
希望採納,呵呵
Ⅳ 銀行買理財產品需要資質嗎,小銀行可不可以發行自己的理財產品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雖然沒有正式的准入流程,但卻有一定的門檻限制,所以並不是所有商業銀行都有發行理財產品的!
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
綜合來看,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是需要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中小銀行也可以發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只不過要看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重視程度。
Ⅳ 能否幫忙區分各個機構都可以發行什麼理財產品或者叫資管產品。有什麼區別
我通俗一點解釋其區別,資產管理,是你把自己的資產(包括在銀行存的錢,你的房產以及你手上值錢的東西)放到一個公司,比如私人銀行,或是資產管理公司,然後他們根據市場的情況,把你的資產拿去配比,投資,其目的是為了讓你資產增值。信託產品,如某集團公司需要一筆錢,這邊錢它想通過募集而得,但是這樣是違法的,所以要通過一個中介,如銀行或信託公司,來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銀行理財產品有很多種類,有的是單一信託產品,有的是銀行募集資金,然後去投資,獲得的回報反饋給客戶,也有代銷其他一些基金,證券等。
Ⅵ 只有銀行才能發行理財產品嗎其他金融機構可以發行理財產品嗎
你們券商不就要出保本型理財產品了嗎
理財產品這個定義太廣了
黃金算不算理財產品呢?
保險不也打著理財產品天天那賣那嗎
Ⅶ 法律允許金融機構發售理財產品嗎
首先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的,是代理銷售的,銀行理財如果出現違約銀行是沒有責任賠錢給投資者的,前段時間就出現建行理財違約,投資者賠得很慘。那些理財產品是信託公司發的,銀行只不過是代理商。法律也是允許這么做的,不然全國銀行都犯法嗎?
Ⅷ 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什麼是理財
你好 銀行的小額理財產品都是銀行自己發行為了吸納存款,收益不是很高,比存款高一點點,還有就是銀行一些年化收益在10%左右的大額產品基本都是代理信託公司 基金公司的產品,我們是做私募股權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0.5%到12.5% 有擔保公司擔保客戶的本金和收益,客戶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