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理財的問題
首先,這里能跟你談的只是理財,你的追求主要還得看你自己.
目前國內理財產品
1期貨,現貨 2外匯 3股票 4基金 5保險 6債券 7銀行存款
等等
這些理財產品是按照風險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同樣高風險能伴隨高收益.
對於不了解金融產品的人來說,投資基金,保險,債券是不錯的選擇,風險相對較低,也不需要你花太多的精力.
但是看到你是學金融的,而且有了相當的收入來源,如果你想在金融方面有所作為,建議從股票著手,可以少量資金入市,股票起點也比較低,涵蓋的知識面也相當的廣,初期以學習為主,交易量要小
投資基金 ,其實就是把你的錢給基金公司,讓他們去投資,由於基金公司財力相對龐大,投資方面也專業,比你自己投資相對穩健一點,但是基金同樣還存在風險,去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大多數基金都在下跌,海外基金更是慘不忍睹
現在推出的基金定投,其實就是進一步分散風險,這個是讓你買基金,但是是讓你每個月都買點,堅持買上幾年,降低風險同樣也在攤薄利潤,適合什麼都不懂但是又不想把錢死存銀行的人選擇
個人建議你買點保險,短期的理財保險,銀行里賣的那種,因為你在上學,而且是大一,還有好幾年學要上,還是學金融的,那麼你的錢現在就徹底決定如何投資不大合適,買個5年期保險,收益比銀行強點,還沒風險,另外准備出一點錢,投資股市,邊做邊學,對於你的學業也有幫助,
這樣等你畢業的時候你大概就具備相當的投資能力了,那時候.....
『貳』 大學生投資理財現狀分析及建議
感覺對於大部分大學生來說。學習理財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是比較有用的。
如果真對投資感興趣,即使嘗試點高風險的投資品種也是可以的,不過要避免形成賭博心態。
但不必刻意追求投資收益而投入較大的資金,或者覺得不必要的話,不必拿真實資金進行投資。
畢竟,作為學生的話,本身收入通常不高,這樣收益率不高的話,實際投資收益並不能怎麼提高生活水平。而且資金來源很多是來自於家庭,這樣虧損的承受力要低於依靠自己結余資金進行的投資。
除了少數投資天才外,實際上特別是風險性的投資行為,可能對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多是負的,至少是小於投資於無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
所以了解投資知識,能夠完善自己的知識面,避免別人打著「理財」的名義忽悠我們就不錯了。
『叄』 大學生理財的現狀及問題
當前社會上存在著許多不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行為,比如前兩年很熱的存高息問題,即使投資者知道這其中的風險,但由於高額利息的誘惑,很多投資者願意參與這種民間借貸,從親戚朋友中間借錢,有的投資者甚至出賣自己唯一的住房,一旦中間出現問題,投資者不僅僅連利息都收不回來,甚至會導致血本無歸的後果,這些不正確的理財觀念和行為同樣也引起了大學生個人投資理財方面的諸多問題。孫凌霞與宮永建(2008)以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大學生理財觀念和理財行為進行了分析研究,他們得出影響大學生投資理財觀念的因素有所不同,首先是來自父母的影響占據了較大的影響,其次是身邊的朋友,然而學校教育的影響程度較低。任詠梅、王文青和王五祥(2009)對大學生消費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大學生無節制消費並且沒有良好的消費計劃,這些主要是由於大學生自身不合理消費的內部原因和家庭、社會的影響等外部原因造成的。鄭述劍和陳鈺(2012)通過大學生消費特徵和問題的分析中指出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相互配合,都要加強對學生理財能力的教育。而本文以問卷調查數據為依據分析了財經類與非財經類專業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現狀與問題,並分析了問題的原因。
『肆』 求一篇大學生投資理財行為分析的論文
太長了,你可以先留下郵箱。發送給你這篇論文
當代大學生投資理財現狀
為了了解目前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狀況,分別對本校學生和部分外校學生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共分發了100分問卷。問卷共有18個問題,分別針對大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生活費來源,生活費支出,消費結構,投資理財意識與能力,投資理財的方式和渠道,以及它們占生活費的比重。在本次調查對象中,男女生比率大至為5:4。
經統計,被調查對象來自城鄉和農村的比例為3:1,生活費每月在500元一下的有18人,在500-1200元之間的有67人,而超過1200的有15人。絕大多數調查對象生活費的80%或以上來源於父母,也有少數同學主要依靠兼職打工,獎學金,助學金等賺取生活費。
被調查者每月的消費結構中,消費的主要項目是一日三餐(限學校食堂),生活用品,通訊費。其次是娛樂項目(包括上網,購物,請客吃飯等)和學習項目(包括各類培訓班,書報,文具等)。約有20%同學在購買服裝,化妝品以及電子產品上的消費占生活費50%以上。僅有42%的同學有進行投資理財的行為。
在這些選擇進行投資理財的同學中,10位同學選擇銀行存款,8位同學選擇保險,7位同學選擇買彩票,5位同學選擇股票, 3位同學選擇銀行理財,9位同學選擇其他。幾乎無人在期貨,收藏,信託,基金債券上有所投資理財行為。
而目前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相關課程,普及投資理財的好處和技能,並且對此感興趣。僅有27%的被調查者認為對於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無所謂,對此興趣不大,也沒有時間。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個即將踏入社會的群體,我們有必要培養自己的投資理財意識和頭腦。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各種投資理財的方式和渠道,提高運用技能,合理安排手中的資金,實現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的經濟目標。
『伍』 目前大學生在投資理財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
1、對於投資市場的不熟悉
2、跟風投資
3、少有理論和實際經驗
資本小不要緊,主要是找到安全的投資市場,哈哈校園,投資安全和投資收益雙雙有保障,專門服務中低收入人群的投資,為資本小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渠道。
『陸』 大學生理財投資怎樣分配(針對我的情況分析)
如果是我有8000塊我會這么做:
1.4000作為穩定資金放在銀行.(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 應急用)
2.拿出2000作為投資基金(一般選穩定的波動度較小的。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一般年收益率在5%-10%左右..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分散投資減低風險。然後仍那不管他.
3.剩下的2000是關鍵,算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在這里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
學理財都聽說過懶人理財=50%穩守+25%穩攻+25%強攻這條公式..
但是書是死的,人是活的.鑒與你是學生.不需要承擔什麼生活風險,比如生病
人情世故之類的..穩定資金可以相對減低..但也因人而異.如果你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風險投資的比例。
關於想學習相關知識,我的理解是實踐出真理..看什麼書都沒用..只有親身經歷過你就會明白..只有親自嘗試你才有興趣去學.在實踐中問為什麼.然後解決問題..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柒』 大學生理財現狀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如何理財,實現35歲前買車買房?來源:陳凱涓的日誌一、理財的三個環節1、攢錢: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3、護錢: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二、多少錢可以開始理財?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股票:股市如潮水,怎麼漲的怎麼退。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看見誰在裸泳。現在的點位不建議進場,買基金都不是好時段。能夠預測點位的只有三種人:一天才、二瘋子、三騙子。買股票之前先問自己三句話:第一,我有房子和保險了嗎?第二,我有急用的錢嗎?第三,我准備好堅強的神經和良好的心態嗎?退休的老人不應該炒股,他們在財務和精神上都難以承受股市的漲跌。孝順的孩子不應該讓你的父母炒股。你見過排著隊發財的嗎?今年進市場的股民,三年後90%都會成為炮灰,只有10%的人能從股市裡賺到錢,這是貓撲上流傳的鐵律!四、理財什麼時候開始好?從自立開始。大四的學生就應該開始打工攢房租。成年人再向父母要錢是很丟人的事情,在貓撲上都會被鄙視的。
『捌』 對大學生投資理財的幾點建議
得看你自己的專業 和興趣來說了~作為學生你有一個很強的優勢,吸收能力好,學習和理解力快~
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做一些投資理財 ,不一定要很多的資金,和賺很高的收益,重要的是自己學會怎樣投資理財。
目前而言,投資較低的像股票、基金、現貨,現在整個股票市場處於低迷、震盪行情,大部分人都在裡面被套牢了,現在最好不要入市。基金的風險和收益都低於股票,不過和股票有很大的關系,股票市場的走勢大致決定了基金市場的方向。最後是現貨,它是由國家商務部扶持的,入門資金不限,T+0交易、多空雙向、風險較低。幾千元資金操作的好一天的收益也可以達10%,比較適合短線投資和初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