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羅斯《公司理財》這本書
這本書中譯版,我個人的閱讀感受是:信息量貌似很大,貌似很高深,看完後腦子亂糟糟的感覺(個人觀點)。我同學用的英譯版,據說還可以,以至於我經常在閑暇時翻看這本書的譯者信息,無論是個人水平的原因還是責任心不強,我都決定要記住這個人·····
② 《公司理財》羅斯,哪個版本最好啊,第六版和第八版差別大嗎
《公司理財》現已經出到第9版了,是已有版本里內容最豐富的一版,建議採用該版。
第六版共8篇17章,第八版已更新到8篇31章,架構調整明顯,內容更加詳盡,案例分析更豐富,改版力度非常大,第九版就結構而言與第八版相差不遠,主要是細節內容更新。建議選用新版本。
版本更新一般是更正原版的錯誤或者完善未盡事宜,加入新鮮案例等,當然以最新版本為優,也更貼合時代發展的趨勢。
但當然,作為教科書,《公司理財》基本的脈絡或者說知識架構並沒有特別大的改動,如果是粗學,或者以手頭上有的資源而言,能學完就已經是相當大的進益了。
③ 人大專碩用羅斯的《公司理財》第幾版的,精裝版和完整版哪個好一點
1、羅斯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公司理財》,原書第八版
2、庄毓敏主編,人大出版社出版,《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3、吳曉求主編,人大出版,《證券投資學》,第三版
4、黃達主編,人大出版,《金融學》,第二版
431金融學綜合考金融學和公司理財
金融學是黃達的,公司理財是羅斯的。
今年的出題風格很詭異,金融部分90分,有20個選擇,20個判斷,然後就是大題了三個50分,選擇和判斷涉及到的知識點太細致,在復習的時候根本沒想到人大會出這種題,所以有所忽略,考場上就悲劇了,憑人品好了。
例如:以下哪項是商業銀行傳統的中間業務,結果我悲劇的選了承兌,貌似錯了。
還有判斷:發達國家沒有政策性銀行。 至今不知對錯。
公司理財出的超綱了,股利政策還有什麼並購協同效應都考,客觀的評價下,公司理財出的還是比較有深度的,要真正弄懂不容易,但由於是選擇判斷的選項,所以加上做題技巧就開始蒙。選擇20個,判斷10個,後邊大題3個計算,共30分。
後邊的計算第一個太簡單,送分的,第二個算有杠桿的EPS和沒有時候的,就是那個盈虧平衡類似的,還讓畫了個圖,第三個項目投資的,算的比較麻煩點。
396大家比較陌生,是根據會碩和MBA的考試 管理學聯考綜合能力改版的,其中考三部分,第一部分邏輯20*2共40分,第一年出的題我基本都見過,在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邏輯部分,第二部分數學,選擇題20*2,大題10*5,說一下,今年因為是第一年,數學部分那是相當簡單,我大概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出的題也是最最基本,一個大題就是一個偏導就完了,很是無語。第三部分就是寫作,論證性有效分析個人認為還是需要練一下的,寫作就是基本臨場發揮了,畢竟是母語,能扯出來。
④ 關於羅斯公司理財有誤解的兩個問題的看法,求教大神一起討論下感謝
對於第一段內容,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書本的錯誤吧,這類專業教科書出錯偶然也會出現。
對於第二段內容並沒有歧義,你沒有有效注意到文中的關鍵一句「但是他預計了一個甚至比市場預計還要高的利率增長」,文中的「長期利率已經比短期利率高」是市場對於未來利率的預期,而公司管理者對於未來利率的上升預期比市場還要高,也就是說未來的在公司管理者眼中其長期利率要比現在的市場長期利率還要高,所以說把利率在較長時期鎖定在較低水平並沒有矛盾。
⑤ 請問下看過羅斯的《公司理財》和布雷利《公司財務原理》的大俠 這兩本書主要區別在哪裡不知道的請繞道謝謝
公司理財是以財務為主,公司財務原理主要是估值和管理為主,後者更加深奧,這二本書都說經典,但是都是說一些皮毛,最終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⑥ 看羅斯《公司理財》,博迪《投資學》需要先看什麼
先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然後再看曼昆的中級宏觀經濟學和范里安中級微觀經濟學,都是先看微觀部分再看宏觀部分,接下來可以考慮一下尤恩的國際財務管理,再看你說的兩本就什麼問題了。
⑦ 問個羅斯的《公司理財》的問題
什麼是無套利定價原理
金融市場上實施套利行為變得非常的方便和快速。這種套利的便捷性也使得金融市場的套利機會的存在總是暫時的,因為一旦有套利機會,投資者就會很快實施套利而使得市場又回到無套利機會的均衡中。因此,無套利均衡被用於對金融產品進行定價。金融產品在市場的合理價格是這個價格使得市場不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這就是無風險套利定價原理或者簡稱為無套利定價原理。
無套利定價原理的特徵
其一,無套利定價原理首先要求套利活動在無風險的狀態下進行。當然,在實際的交易活動中,純粹零風險的套利活動比較罕見。因此實際的交易者在套利時往往不要求零風險,所以實際的套利活動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風險套利。
其二,無套利定價的關鍵技術是所謂「復制」技術,即用一組證券來復制另外一組證券。
復制技術的要點是使復制組合的現金流特徵與被復制組合的現金流特徵完全一致,復制組合的多頭(空頭)與被復制組合的空頭(多頭)互相之間應該完全實現頭寸對沖。由此得出的推論是,如果有兩個金融工具的現金流相同,但其貼現率不一樣,它們的市場價格必定不同。這時通過對價格高者做空頭、對價格低者做多頭,就能夠實現套利的目標。套利活動推動市場走向均衡,並使兩者的收益率相等。因此,在金融市場上,獲取相同資產的資金成本一定相等。產生完全相同現金流的兩項資產被認為完全相同,因而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復制。而可以互相復制的資產在市場上交易時必定有相同的價格,否則就會發生套利活動。
其三,無風險的套利活動從即時現金流看是零投資組合,即開始時套利者不需要任何資金的投入,在投資期間也沒有任何的維持成本。
在沒有賣空限制的情況下,套利者的零投資組合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情況,該組合的凈現金流都大於零。我們把這樣的組合叫做「無風險套利組合」。從理論上說,當金融市場出現無風險套利機會時,每一個交易者都可以構築無窮大的無風險套利組合來賺取無窮大的利潤。這種巨大的套利頭寸成為推動市場價格變化的力量,迅速消除套利機會。所以,理論上只需要少數套利者(甚至一位套利者),就可以使金融市場上失衡的資產價格迅速回歸均衡狀態。
無套利機會存在的等價條件
(1)存在兩個不同的資產組合,它們的未來損益(payoff payoff)相同,但它們的成本卻不同;在這里,可以簡單把損益理解成是現金流。如果現金流是確定的,則相同的損益指相同的現金流。如果現金流是不確定的,即未來存在多種可能性(或者說存在多種狀態),則相同的損益指在相同狀態下現金流是一樣的。
(2)存在兩個相同成本的資產組合,但是第一個組合在所有的可能狀態下的損益都不低於第二個組合,而且至少存在一種狀態,在此狀態下第一個組合的損益要大於第二個組合的損益。
(3)一個組合其構建的成本為零,但在所有可能狀態下,這個組合的損益都不小於零,而且至少存在一種狀態,在此狀態下這個組合的損益要大於零。
套利機會的等價性推論
(1)同損益同價格:如果兩種證券具有相同的損益,則這兩種證券具有相同的價格。
(2)靜態組合復制定價:如果一個資產組合的損益等同於一個證券,那麼這個資產組合的價格等於證券的價格。這個資產組合稱為證券的 「「復制組合」」(replicating portfolioportfolio)。
(3)動態組合復制定價:如果一個自融資(self self-financing financing)交易策略最後具有和一個證券相同的損益,那麼這個證券的價格等於自融資交易策略的成本。這稱為動態套期保值策略(dynamic hedging strategy strategy)。所謂自融資交易策略簡單地說,就是交易策略所產生的資產組合的價值變化完全是由於交易的盈虧引起的,而不是另外增加現金投入或現金取出。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購買並持有( buy and hold) 策略。
⑧ 學羅斯的公司理財可以看注會的財管嗎
羅斯公司理財和注會財務管理相關不大,只能說是相互印證的關系存在,要是時間充足,可以看一下。
作為財務管理學的權威著作,《公司理財》已經贏得了世界范圍的聲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其再版7次,重印達數十萬本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作為一個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公司理財》更是我的專業必讀。整個11月份,我將這本書再次通讀了一遍,感慨良多。讀後既對公司理財的三大理論思想方法(資本結構分析、風險收益分析,期權定價法)有了一個更為透徹的了解,也對本專業的實踐應用和發展前景產生了新的思考。本文的主題,也正是對這兩大方面的一個具體論述、闡發與總結。
⑨ 求 公司理財羅斯 視頻講解全章謝謝!!非常急用!!!youxiang:845934519
投資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要多方面考察,建議多問問,多權衡
⑩ 視頻分享羅斯公司理財聖才視頻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銀行視頻課程精講
隨便一個視頻都不止200塊,哪能隨便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