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有人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最後卻發現買的是保險呢
看了以前很多存款變保險的案例,我總結出3個原因,一個是「貪「 ,一個「信」,一個是「騙」。
先說下第一個原因:貪
這些年有很多存款變保單的案例,但是為什麼還是屢禁不止呢?這難道全都是銀行在坑蒙拐騙?難道用戶一點都不知情?
我覺得不是,因為存款和保單有著明顯的的區別,現在存款基本都是卡存,額度大點的有存單,但是保險肯定是要簽訂保險合同的,而且投保過程會有投保須知、健康告知、免責條款、合同條款等,難道存款人一點都不知道?
下面是保險合同:
在很多老人看來,他們認為就算買的是保險也應該沒有風險,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保險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所以他們都沒有什麼防範心理。
再來看下第三個原因:騙
蒙這個原因應該是很多人存款變保險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缺乏判斷,沒法區分銀行存款還是保險,這樣就給一些銀行工作人員有乘之機。
目前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有各種任務考核,比如基金,保險等,還有銀行工作人員售賣保險的獎金要比存款高很多,所以他們推銷也積極。
而保險是不怎麼好賣的,甚至有很多人很反感保險,哪怎麼辦呢?那就只能騙了!
比如銀行工作人員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存款送保險,存款還免費給你送保險、這是多好的事情,所以很多用戶想都不想,直接在保險合同上簽字按手印,這樣以來就表示你已經購買了保險。
當然銀行工作人員還有其他手段誘導存款用戶購買保險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去銀行存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閱讀和查看各種合同和文件,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存款變保險。
『貳』 人身險保險單是理財產品嗎
不是的,保險是保險,理財是理財。保險是一種理財方式,但不是理財產品。
『叄』 投資理財保險有何風險
1、從產品自身利益來說:收益高低難說,至少保本而且安全。
2、從保障來說:除了保險產品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有對人身保障的理財產品。
3、從法律層面來說:所有保險產品受法律保護,而且還有避稅的功能。
『肆』 中國銀行買保險被騙,我三年前在中國銀行買理財產品被騙買成保險,當時說的好聽
我不是去年在中國銀行辦了了理財產品買個保險,剛剛呼市中國銀行給我打電話說我又該交12000了,我就問他們一下說能不能我不交終止在繼續在交1萬2,他們說不可以,
『伍』 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現在變成保險公司的保單
上當了,很難挽回,
關鍵是證據。如果有證據支持你說的是真的,
則銀行(至少銀行工作人員)有詐騙的嫌疑。
可以找律師要求賠償。
但是你掌握多少證據?
『陸』 我的百度理財怎麼變成買保險了啊
您好,有的理財產品本質上是「保險保障」類理財產品,但是不同於我們常說的保險,只不過該產品是由保險公司進行投資管理。例如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上目前有一款長江養老保障理財產品「長江月月盈」,就是由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產品。
『柒』 去銀行存錢,經介紹,買理財產品變,保險,每年交兩千,交十年,十五年後才能領本金,請問我是被騙了嗎
不劃算\r\n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滿期之後領取利益為:本金+分紅。 \r\n分紅保險的原理是所謂的\「三差\」,三差是死差益,費差益和利差益。也就是保險公司精算假設所設定的死亡率,費用率和收益率,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收益。分紅可有可無,根據保險公司盈利狀況而定,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有可能為零,如不計算紅利還不如做國債+存款+信託組合合適\r\n另外在銀行買保險還沒有專門的人員服務,所有的問題需要撥打客服自己解決\r\n建議自保單簽字日期10天內,退掉
『捌』 理財產品怎麼上保險
。很多銀行在普通櫃台而非專櫃出售保險,業務員含糊其辭,故意把保險說成儲蓄、理財產品或是「有保險功能的理財產品」,誇大收益,忽悠客戶購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玖』 有沒有去銀行買理財,最後變成了百年人壽的保險的
這是一些保險公司的人員在銀行大廳里忽悠存款的人,其實這應該是按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拾』 想做理財投資,那種可以返還的人身保險
樓主你好
我仔細看了你說的情況,建議你到保險公司或到你就近的銀行保險理財專櫃咨詢,因為保險不同條款也不同,參加保險需要你仔細閱讀保險條款,你想參加可以返還本金的人身保險,現在是有的,但保險品種、時間、交費情況、保險收益金額等等都需要你去了解,在這里不可能都介紹給你,內容太多,建議你去實地咨詢為好,你說呢,其次,銀行還有一些好的理財產品,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以提高你的理財收益,祝你好運。
問題補充:
忘記說了,我和男朋友單位都是給繳納社保的。
無論怎麼樣,你把剩餘的錢理財或參加保險更好,社保是養老的,保險是健康和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