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公司的員工,雖然錢是你自己投資的,但是公司還有其他人,傭金也要分給別人一部分。
㈡ 公司讓員工把收入15%交給公司理財,按季度或按年在返還這樣做合法嗎
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
真是算盤打到員工身上了
這樣的企業也真是沒有大發展
你可以咨詢律師
㈢ 銀行工作人員賣銀行理財保險,保險公司給的提成算商業賄賂嗎
銀行工作人員賣銀行理財保險,保險公司給的提不算商業賄賂。
銀行工作人員賣銀行理財保險,屬於相關的業務范疇,銀行理財保險,顧名思義,是跟銀行有關的,跟自己的業務有關聯的理財保險。可能是針對自己的理財保險相對應的保護險種,或是一種新型的理財融資方式,其方式上跟商業保險有類似之處。對於保險公司給的提成,是屬於正常的工資發放范圍,根據業務量的大小,給出相應的報酬,是一種激勵員工的方法,屬正常的收入范疇。
㈣ 解讀公司營銷人員的提成收入是否屬於傭金
你好!
公司營銷人員的提成不屬於傭金,提成一般都是從公司的利潤里拿出一部分獎勵員工,以激勵員工再次拿出好成績的方法。並沒有和傭金掛上勾。
打字不易,採納哦!
㈤ 公司財務人員為公司買理財產品後所得利潤能提成嗎
公司財務人員為公司買理財產品所得利潤不能提成,這是財務人員的職責所在,從反面可易知,該理財產品如發生虧損財務人員也不承擔損失。
㈥ 個人傭金和企業傭金的問題
1、與B公司簽訂協議,傭金直接由B公司支付,你需要按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0;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不足50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2000;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0元,稅率為40%,速算扣除數為7000。
2、可以。
此時,你從C公司拿錢,如果你不是C公司的員工,仍按1中的勞務報酬所得征稅。而C公司把錢給你時,要開具發票,要交營業稅及相關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由於C公司與此業務本沒有利害關系,所以,這筆它多交的稅金,最終也會轉嫁到你的頭上。
如果你是C公司在冊員工,則要按工資薪金所得九級超額累進稅率交稅。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收入-稅法允許稅前抵扣的五險一金-2000元/月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小於等於500元,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500元小於等於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2000元小於等於5000元,稅率為15%,速算扣除數為12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5000元小於等於20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37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20000元小於等於40000元,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40000元小於等於60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60000元小於等於80000元,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80000元小於等於100000元,稅率為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100000元,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㈦ 是不是做什麼投資或理財業務都要給銀行傭金
股票基金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多數都是給證券公司傭金的,由於競爭不過銀行,多數狀況下證券公司的傭金要低於銀行的
所謂的銀行理財建議別做了,噓頭而已,只不過是銀行把你的存款拿去給別人當貸款了,銀行哪兒有什麼投資啊,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永遠不會超過貸款利率,比存款利率稍微高了一點點而已
㈧ 個人介紹生意給公司後拿傭金算受賄嗎
這個要看個人的背景。
一般情況下,作為單獨的個人,如沒有政府工作人員身份、企事業單位管理者(國企)身份等等,作為單獨的個人介紹生意給公司,充其量算業務中介或者介紹,所以拿傭金沒什麼問題。
如果有政府背景、企業也單位高管(國企)、股份制等等,盡量還是要避免。
㈨ 公司把給客戶的好處費都算在成本里這對嗎
不對,「好處費」應該計入「管理費用——傭金」單獨列示
順便說一下,如果你們給客戶的好處費付的是美元,可以直接列入營業費用——傭金,如果是人民幣,不建議列進去,可以另外找個比較合理的費用科目,因為人民幣傭金在年底審計匯算清繳時,不能做稅前抵扣,要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