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有必發投資理財公司嗎
明確告訴你,這公司查不到,供參考
❷ 香港實德公司做投資理財好不好有熟悉的可以給點意見嗎
您好,香港實德已經很多年了,底子還是很硬的,行內有口碑
有句話怎麼說的,金融投資方面一分靠個人,九分都得靠平台,平台選的好不用擔心,投資主要是看平台。平台口碑是考慮的很重要的因素。
但即便如此,也請再搜集多一點信息,謹慎選擇。
僅供參考。
請採納
❸ 香港華信金融投資公司是不是騙子他旗下有一個名叫華信金融投資理財的app,投資以後錢提不出來了
華信金融app和七星投資 app都是騙子,投入的錢不給提現。兩個APP是一個模式。千萬別上當。
❹ 我朋友向我推薦香港英皇金融集團這個公司做投資理財,我對這個公司不太了解,誰能給點建議不
國內貴金屬合法買賣只有上海貴金屬中心,由銀行代理,其他第三方都是設騙局的,香港英皇國際金融貴金屬買賣是香港注冊和國際市場同步相連的,是正規的!
❺ 香港環球金融投資公司現在怎麼樣了誰知道
由於國家監管滯後,這一塊亂象叢生,良莠不齊,風險很大。截止2014年11月,全國大致1400家網貸P2P,P2C企業中,有400餘出了問題,跑路、消失、支付困難,讓投資者很受傷。雖然比例只有三分之一,但一旦踩雷,損失可是百分百!
判斷一個投資是否安全,要從六個方面進行考察:一是是否政府審批,審批級別是否足夠高;二是有否監管,至少是國家級授權的省級監管;三是投資是否有剛性制約——抵押,確保本金能無損拿回。四是權威媒體是否有報道,如央視,有報道,真實性會更高。五是銀行是否認可,是否是銀行三方託管。銀行託管的資金相對安全。六是有影響人士是否支持,支持能提升可信度。此外,投資安全還要考察投資去向是不是合理,行業是不是國家支持扶持行業,企業利潤能不能覆蓋融資成本,企業融資動機是不是有惡意,投資方式是不是賭博性質,本金有沒有隨時贖回的機制,收益在安全的基礎上是不是較高,投資回報是不是具有持續性、穩定性、合法性、漸長性等等。 白肚 海雲帆_工薪族&財富之家 有具體的說明。希望能幫到你。
❻ 誰知道香港的哪家金融投資公司比較好的嗎
標准盛豐金融集團是一個集團公司,好像還不錯。。
❼ 在香港選擇什麼投資理財公司比較好
以前在遠東做過,挺規范的,掙了不少。
❽ 香港金柏投資理財公司怎麼樣!
金柏投資有限公司涉嫌重大詐騙,被騙人數有1320121人,被騙資金645.64億元。公司法人:回張答衛紅,張中梅和楊再玉是公司重要負責人。金柏公司以拉升股票黑馬為誘惑,誘騙成千上萬人投資,前期小額投資,到期連本帶利可以得到提現,當投資到達一定數額,金柏公司將你全線凍結,分文取不出來。2017年4月26日我們30多人投資了百多萬,4月30日下午5點投資期滿,我們30幾個人都提現不出來了。金柏公司以莫名其妙、無中生有的霸王條款要求我們繼續充值5萬元升級才能提現。這純粹是一個大騙局大陷阱,告訴廣大市民千萬別上當,有上當的應該立即報警、維權,同時希望各執法部門積極採取行動,以防再有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❾ 香港名博投資理財公司
報警啊。唉,投資要小心,不要貪圖小便宜,這種情況我見到了好幾起了,下面我來和你說說投資理財方面的陷阱:
陷阱
潛規則之一:免費薦股有陷阱
【潛規則表現】
市民趙女士反映,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免費推薦股票的熱線電話,於是打了過去,接線員為她熱情推薦了幾只股票,還建議她交納會員服務費,可以享受更全面的理財服務,她匯款3680元後,獲得了一隻據說可以「保證賺錢」的股票,她買了5000股,沒想到一周時間賠了1萬多元。
【專家提醒】
目前許多網站、電視上都有類似的薦股熱線電話,背後都有理財咨詢公司在操縱,僱傭一批證券分析師,名義上是免費推薦股票,實際上是誘騙股民入伙,成為會員,按期交納服務費。普通消費者不應輕信專家,不迷信漲停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電話、身份號碼、銀行賬戶、證券密碼等信息,不要輕信網站上的各種信息,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潛規則之二:預期收益莫輕信
【潛規則表現】
市民章先生反映:他2007年底在銀行買了一款投資股市的基金理財產品,花了10萬元。沒想到現在只有6萬多元了。當時銀行推銷人員說得可好了,該基金歷史業績排名靠前,年收益曾高達一倍以上,預期將來年收益30%,比銀行存款強多了,結果購買一年後就賠了近一半。最令人氣憤的是,銀行銷售完理財產品,就不再和他聯系了,連個平信和電話都沒有,而且基金公司每年還照收管理費。
【專家提醒】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都會選擇歷史業績作為亮點來宣傳,但歷史業績不代表現在和將來,預期收益率只是用於宣傳的一個數字,它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要有正確的判斷,投資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資對象,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這里並非說銀行理財產品不好,投資收益狀況也跟經濟環境密切相關。
潛規則三:銷戶必須到開戶行辦存摺就得開張卡
【潛規則表現】
投訴人陳先生:我在長春上學時辦了一張銀行卡,現在想銷戶,可銀行卻表示銷戶必須到開戶行。此外,現在銀行要求「一卡一折」,辦存摺必須開銀行卡,這合理嗎?(補充一下,目前建設銀行只提供換折業務,新開戶只能是卡)
【專家提醒】
銀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可能會設置行業潛規則,但這些規則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的規定,並應提前公示告知。在碰到不公平待遇時,消費者也可向銀監會投訴,甚至起訴到法院要求認定銀行這類做法或條款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