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里投資的理財可以提前拿出來嗎

銀行里投資的理財可以提前拿出來嗎

發布時間:2022-05-26 03:00:09

1. 理財產品可以提前贖回嗎

理財產品種類不同,情況也就不同。具體如下:
1.如果購買封閉式理財(包含封閉式基金或固定期限理財),則不可以提前取出,必須要等到開放期或者到期之後才能取出。
2.如果定期或銀保產品,可以提前支取,但是會損失利息或本金。存定期之後,提前取出,會按照活期收益計息。購買銀保產品要提前取出,取出的本金會折價,很多銀保產品提前取出,本金可能只能拿回1/3。
3.如果購買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則可以隨時取出,一般贖回後2-3個工作日到賬。
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計算好資金的閑置時間,一旦購買了長期的封閉式理財,不能贖回,遇到需要資金的時候就沒辦法周轉。
1.銀行理財產品提前提前贖回一般分為銀行有權提前贖回和客戶有權提前贖回兩種。銀行提前贖回即提前終止一款理財產品的原因一般是受到外力的影響。有極少數理財產品投資人有權提前贖回。
2.在理財產品不能提前贖回時,有的銀行推出了「銀行理財轉讓」服務,買了理財產品的投資人如果需要用錢,只要去網點成功轉讓產品就能取回資金。投資者可以在自己購買理財產品的銀行手機銀行客戶端,選擇轉讓的理財產品,點擊「轉讓」。填寫完相關信息後,銀行評估出了這筆轉讓產品的參考價值,然後投資者在本金和參考價值之間設置一個轉讓價格,再設置交易密碼,點擊「提交」就完成了轉讓,之後就等著被其他客戶「采購」了。
3.另外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提前贖回都需要支付一大筆贖回費用,以基金為例,提前贖回的贖回金額的計算,採用份額贖回方式,贖回價格以T日的基金份額凈值為基準進行計算,本基金的贖回金額為贖回總額扣減贖回費用。其中,贖回總額=贖回份數 T日基金份額凈值。贖回費用=贖回總額 贖回費率。贖回金額=贖回總額-贖回費用。
4.一般來說所有產品的贖回金額的計算保留至小數點後兩位,小數點後兩位以下捨去,捨去部分所代表的資產計入基金資產。而不同的銀行不同的理財產品具體收費標准存在一定的差異,建議大家在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錢,咨詢清楚提前贖回的費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理財產品不能提前取嗎提前去取要滿足什麼條件呢

不同的理財產品規定也不一樣,有的可以提前取,有的不可以。

我個人的看法

在選擇理財產品之前,其實可以去幾家機構看一看,看看哪個利率更高,浪費更高的回報肯定更好。另外,你要准備一定的流動性。不能說你存了所有的線,想用錢的時候只能幹著急。這個時期既尷尬又很難受,所以不要把所有的錢都存起來,或者把一部分錢投入到日常的結息中。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3.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隨時取出嗎

若是在招商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需看對應產品的規定,部分產品可隨時贖回,請致電95555-3個人客戶服務-5-9進入人工提供產品代碼詳細核實。

4. 銀行理財產品能提前取出來嗎

有的理財產品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如固定期限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如基金類的);有的理財產品有保本條款,但其前提是產品必須到期,投資者提前贖回就有可能虧損本金。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在沒有到期的情況下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如果你理財的資金有可能會隨時要取出來的話,建議你可以去買點貨幣型基金,隨用隨取,收益和銀行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差不多。
(4)銀行里投資的理財可以提前拿出來嗎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個人理財產品融資便利貸款是指以借款人本人名義在中國銀行購買的個人理財產品賬戶內資產及其收益作為還款保障、以賬戶中止支付處理為主要控制手段、以一定折算率計算出融資限額,並由經辦機構向借款人發放的一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
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就是每月固定存額,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額由儲戶自定,每月存入一次,到期支取本息,其利息計算方法與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計息方法一致。
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以支取日人民銀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
零存整取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存款的方法,每月固定存入相同金額的錢,想不做「月光族」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養成「節流」的好習慣。

5. 買了理財產品,急用錢能拿出來嗎

沒到期能否取出來主要取決於你購買的理財產品規定的贖回條件建議大家咨詢查看理財產品詳細介紹,關於提前贖回的規定在詳情里都會有說明。

為了最大程度的實現資金收益最大化,很多人會選擇購買理財產品,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種類較多,比如銀行定存,銀行理財產品,債券,P2P公司理財產品等等,沒到期能否取出來主要取決於你購買的理財產品規定的贖回條件。

當然,現在的銀行定期存款是可以提前取出來的,而銀行理財則不行,還有封閉型基金也無法取出,所以大家在理財前要預留一年的生活費,這些作為應急資金。此外,如果借不到親友的錢,可以去用螞蟻借唄、微粒貸等正規的網貸,工資一發把錢還了就可以了。

6. 理財可以馬上拿出來嗎

理財的錢是可以馬上取出的。
1.理財用的錢可以中途支取,但與銀行存取款不同。銀行存款和取款將按現行利率寄給您。2.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要求提現,但會損失一些利潤。根據財務管理的類型
3.如果提前贖回,投資者可能會失去本金。只有在產品到期後,委託人才能得到保證。除非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或者投資者投資於基金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提前終止
拓展資料
投資理財是一種長期的.理性的.專業的投資行為,不能投資過多集中於單一產品,有必要配合完成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一定要記住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
法律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居民的收入得到迅速提高,理財與投資意願不斷增強,使我國理財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但同其它成熟市場國家相比,我國理財市場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相對滯後,投資者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關於理財產品的法律糾紛時有發生,這些法律風險嚴重阻礙了我國資本市場健康快速的發展,從宏觀來看,這些法律風險不僅有礙我國理財產品的持續健康發展,進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從微觀角度上說,會使投資者及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多的法律層面上的不確定性,不僅增糾紛與爭議大幅增多,同時也提高了交易成本,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因此對理財產品法律風險的剖析與防範極為必要。
逐年增多的法律糾紛在一定程度上起因於理財產品自身的特殊性與復雜性,但是我國相關法律不完善、理財產品法律關系不清晰以及交易各方法律風險防範意識不強才是問題產生的根本。因此我們的研究必須首先針對理財產品的法律性質,並在此基礎上探索法律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和防範措施。
從研究來看,學術界關於理財產品法律風險的研究成果並不多見,且存在著發掘深度不夠深入、研究方法單一等諸多問題,仍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本文在總結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出現的法律問題,詳細分析其成因,理論結合實際,運用比較研究法、規范闡釋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理財產品各方面法律風險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析、論證,並提出防範法律風險的政策建議。

7. 銀行定期理財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定期理財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不過只能得到相應的活期利息。提取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其餘部分到期時按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未到提取日期全部提前支取,按照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未到提取日期部分提前支取。總的來說,銀行定期理財可以提前取的,只不過這些支取的部分只能按活期利息結息了。剩餘的部分還是按原來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計息。但是同一筆定期存款,只能中途提前支取一次。如需要支取最好提前聯系一下銀行工作人員,如無特別需求最好部分支取。
【拓展資料】
目前理財都不承諾保本,有虧損本金的可能,虧損本金需要投資者自己承擔,定期存款是保本的,若投資者不能承擔風險的,可以選擇定期存款進行投資。
目前理財有5個風險等級,風險從小到大為R1-R5,風險等級越大,虧損本金的概率越大,若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2及以下的理財產品,若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3及以上的理財產品。
一般來說,購買的理財產品沒有到期是不能取出來的,因為理財產品一旦成立後,就會進入封閉期,在封閉期內不能取出。但是銀行或證券公司考慮到流動性不便的因素,推出了「理財轉讓」的功能,即投資者可以在手機銀行上將未到期的產品轉讓,這樣就能提前將資金取出來。在轉讓的時候,投資者可以稍微給高一點的利息,這樣更容易成交。
銀行的理財產品沒到期絕大部分是不能取出來的,比如封閉性理財產品,這跟銀行定期是不一樣的,一定要到期才能取出來,也有一部分理財產品沒到期是可以取出來的,比如開放式理財產品,不過沒到期取出來的話,是會損失個人的利益的。
銀行理財產品有固定期限,到期支取用戶能獲得較高的收益,而若是隨時支取,投資人能獲取的收益較低,這方面跟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又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在取出銀行的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買的是什麼類型的產品,再者是還有多久到期,此時取出的話會損失多少利益等等。

8. 理財的錢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銀行的理財產品如果想取出來叫贖回,在理財產品沒到期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取出來,主要是取決於你購買的理財產品規定的贖回條件。
比如:固定期限類的理財產品,是規定不能提前贖回的。而有的理財產品,例如基金類的,在特定的時間內,投資人是可以提前贖回的,不過需要支付一定的贖回費用。還有些理財產品是有保本條款,投資者如果提前贖回可能會虧損本金,只有在產品到期之後贖回才能保本。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風險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R1和R2級:投資范圍基本一樣,多為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等。通常來看,R1級別投資低風險部分的比例更高,且通常具有保本條款,也就是我們常見的保本保收益類或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
R3級:這一級別的產品除可投資於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還可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後者的投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該級別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
R4級:該級別產品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可超過30%,不保證本金償付,本金風險較大,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R5級:該級別產品可完全投資於股票、外匯、黃金等各類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並可採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杠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運作。本金風險極大,同時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當然,對應的預期收益也會較高。

9. 理財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除非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或投資者投資是基金類型的理財產品,否則銀行理財產品不可以提前取出來。投資者需要仔細查閱理財產品說明書,在理財說明書中有詳細的說明。投資者應當以理財說明書為准。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銀行的理財產品在存續期間,銀行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提前終止理財產品。投資者可能面臨不能按預期期限取得預期收益的風險以及再投資風險。
銀行有權根據運行情況提前終止理財產品,並在終止日前3個工作日進行信息披露。終止日後3個工作日內將投資者的資金劃入投資者指定的資金賬戶中。終止日到資金實際到賬日之間,投資者的資金不計算利息。在提前終止或提前贖回的情況下,投資者最終收益根據理財產品的實際產品凈值(扣除銷售手續費、託管費、固定管理費後)計算。基金型的理財產品支持提前贖回,但是投資者的收益會受到損失。
除了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以外,投資者提前贖回可能會面臨資金不能變現的風險,或者是喪失其他投資機會的風險。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提前贖回嗎?
不同的理財產品規定不一樣,有的理財產品是可以提前贖回的,而有的理財產品不能提前贖回。例如:定期理財產品一般都是到期才可以贖回,如果用戶中途想把資金取出來只能轉讓。而開放式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強,一般是可以提前贖回的,但是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一直以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就意味著資金要在一定時間內被"凍結"。不管臨時有什麼突發的用錢情況,都不能將封閉期的產品提前贖回。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省城部分銀行一些理財產品、大額存單上線了"提前轉讓"業務。這種兼顧了高收益和流動性的靈活理財方式獲得了不少投資者青睞。

10. 銀行的理財產品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在沒有到期的情況下是不能提前支取的。
一般理財產品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如固定期限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如基金類的);有的理財產品有保本條款,但其前提是產品必須到期,投資者提前贖回就有可能虧損本金。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
它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QDII型及電子現貨。
理財產品如果設置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就等於給自身鋪了安全墊,可降低產品風險。
三種保本理財產品投資優缺點
第一類:
人民幣固定收益產品
優點:此類產品多為短期產品,運作模式以債券投資和信託募集資金為主,收益率一般為3%~5%,本金有保障。這類產品適合年齡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但若處於加息周期中,可能會出現產品到期後難跑贏儲蓄存款利率的情況,建議投資者應盡量迴避長期產品。
缺點:此類產品暗藏的風險是收益可能不如存款。
第二類:
人民幣結構性產品
優點:它是銀行通過購買股票組合、股指或者商品期權等,以募集投資者的資金作為相應對沖來操作的理財產品,大部分偏好掛鉤票,且較集中在幾大藍籌股上。
缺點:這類產品雖然保本金,但如果因為投資者自身原因導致產品提前終止,則本金保證條款不再適用。大部分結構性產品都是到期後才能100%歸還本金的。
第三類:
新股申購類產品
優點:雖然新股申購產品是浮動收益產品,一段時間以來「破發」也令新股產品遭遇「寒流」,但是多家銀行推出的單只新股申購產品,相對來說風險較低,本金保障比較高。此類產品每當有新股發行的時候,便募集資金集中申購,新股上市後立刻套現,並將本金和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戶,這類產品一般不參與網下申購,所以「破發」對其影響也較小。
缺點:需要注意的是,此類產品存在中簽率的問題,假如中簽率較低,那麼收益就會受到影響。

閱讀全文

與銀行里投資的理財可以提前拿出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
雄安融資爆倉 瀏覽:339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