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市鑫盛宝瑞贵金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市鑫盛宝瑞贵金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01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郭有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咨询(不含信托、证券、期货、保险及其它金融业务)等。
法定代表人:郭有镇
成立时间:2014-12-01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1176906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彩田彩天名苑红荔轩20B
㈡ 认清现状 抓好质量
杨绍武 郭晓飞 吴浩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深圳珠宝产业一步步成熟和规范,产业链的各环节有了巨大发展,现已进入规模化、集约化、品牌系列化发展阶段。
1.概述
从深圳珠宝发展的近十年来看,前五年(2003~2007年)深圳珠宝企业的业务发展重心是产品大批量制造加工和贸易。近五年(2008~2012年),深圳珠宝企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规模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经营方式正从传统的产品经营逐步进入品牌经营。行业开始意识到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的重要性,深圳珠宝的制造企业和国内的终端零售商及加盟商共同合作,由制造企业利用自己的设计团队开发和制造出大批量的主题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精神需求及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2010年以来,在产业发展及竞争加剧推动下,深圳珠宝产品也从曾经固守传统观念、轻视设计创造的阶段转向了创新工艺理念、设计精品迭出的时代。应国内高端珠宝市场发展,一些品牌意识强的深圳珠宝企业的业务发展重心转向提供高附加值的、少批量的精工产品和高级定制化的产品品牌,珠宝创意设计日益成为深圳珠宝厂商的一个核心部门,为此,深圳原创珠宝设计和创意设计艺术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出现了一些知名的设计型企业和设计工作室。
2011年至今,我们见证了深圳黄金珠宝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化、企业经营品牌化、产品创意设计文化内涵等程度迅速提升,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深圳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提出了“以构建现代城市文明,文化深圳,以创意为代表”的发展战略。黄金珠宝首饰业已成为深圳市优势传统和时尚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产业。据权威机构发布:中国珠宝产业规模与产值的年增速在15%以上,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珠宝首饰制造交易大国和消费大国,深圳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珠宝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
2011年,行业制造加工总值超8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截至2012年10月,深圳市约有注册珠宝企业超过3260家,个体经营户超过2000家,展厅超过400个。其中,珠宝制造加工企业超过870家。包括素金制造加工企业约200家,镶嵌企业约70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有重叠);从事加工贸易的制造工厂约120家;珠宝包装、陈列、设备、工具类型的配套企业约300家;珠宝电子商务超过10家;检测中心和实验室36家;珠宝交易中心已建成18家,在建4家;从事珠宝贸易、零售、批发业务的企业约900家。
2.深圳珠宝制造业现状
黄金珠宝首饰制造业是深圳珠宝首饰行业的基础工业,也是深圳珠宝产业发展的根本。如今,深圳市已经成为国内珠宝首饰制造中心和交易中心,黄金珠宝首饰成为深圳市优势传统和时尚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产业。深圳珠宝的黄金、铂金制造加工用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全年首饰用金成交量的90%;钻石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
深圳珠宝首饰产品结构,主要由黄金饰品、K金及K金镶嵌饰品、铂金及铂金镶嵌饰品、银饰品、彩宝、珍珠饰品和翡翠、玉石饰品等构成。深圳珠宝业已经形成种类较为齐全、时尚新颖、款式别致、技术领先的多品牌共存的珠宝首饰产品体系。
深圳珠宝首饰市场结构,内外并重,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市场遍及全球,主要集中在香港、欧美和东南亚。
如今,部分珠宝企业与国内外几十所著名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的关系,着重在设计创新、材料研发、工艺创新以及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2.1 素金首饰制造业
2.1.1 黄金首饰企业
黄金首饰分为:千足金首饰和K金首饰两类。深圳的黄金素金首饰企业多为综合公司直属工厂的企业,企业资金雄厚,设备完善,技术和技术人员配备齐整。企业母公司体量庞大,综合实力强,产品来源复杂,多以批发销售服务于全国各大零售商。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开设自营店。黄金饰品代表性的有:百泰、粤豪、翠绿等行业著名领军企业;K金首饰代表性的有:甘露、粤豪、瑞麒等行业著名领军企业。
2.1.2 铂金首饰企业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铂金及铂金镶嵌饰品,20世纪90年代接近中期才在中国成为珠宝首饰制造的新兴产业。如今,铂金制造企业引领铂金从传统研发概念向时尚转变,不断挖掘铂金更纯、更白、更亮、更稀有、更永恒的特性与气质内涵。代表性的有:宝福、意大隆等行业著名领军企业。
2.1.3 白银首饰企业
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白银饰品的市场消费额近90亿元,而白银首饰的制造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及周边地区。然而,深圳正在逐步形成一些强势的,能够引领银饰品时尚消费潮流的银饰品牌。
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到白银首饰制造业的发展,深圳的银饰制造也从一开始的低端消费制造逐步向中高端的银饰制造过渡。一些没有特色、单纯模仿金饰款式的低端银饰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国内中高端银饰制造企业。代表性的有:金城银域、信德缘等行业著名领军企业。
图2 2006~2010年深圳市珠宝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5.2.3 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珠宝首饰主要不合格项目是产品标识(贵金属印记),其次是宝玉石鉴定、质量(重量)等,极少数存在贵金属纯度及有害元素铅超标等问题。珠宝加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多数企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工艺技术及环保处理水平不高,代工模式比较普遍,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不足。其次,从业人员整体层次较低,据统计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占5%,缺少设计、管理、标准等专业人才是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此外,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份额受国内外一线品牌挤压,市场掌控能力有待加强。
主要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企业生产检测设备改造、传统加工工艺改进和技能人才培养。二是借助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和品牌联盟,掌握标准话语权,提升产品档次。三是加快渠道开发、健全营销网络。四是推动高度分工基础上的整体化运作,培育大型珠宝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深圳珠宝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5.3 提升珠宝行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综观珠宝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珠宝行业的产业特点,为提升珠宝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措施:
5.3.1 大力推进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建设
一是推动罗湖珠宝产业升级,建设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二是继续推动名牌战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名牌企业和大型珠宝企业集团,在品牌战略的带动下,打造珠宝行业的“品牌航母”。三是启动深圳珠宝品牌的整体推广宣传工作,抢占珠宝行业生产研发和销售市场两个利润高端。
5.3.2 加强对中低档宝石饰品和贵金属首饰的监管
据统计,各类珠宝产品中,中低档宝石饰品、贵金属饰品类质量问题最为严重,建议对中低档宝石饰品和贵金属首饰进行专项抽查,加大监管力度。此外,等国家关于贵金属首饰中有害元素的规定(如GB11887)正式实施后,进一步做好有关国家标准宣贯工作。
5.3.3 大力实施深圳珠宝标准技术战略
一是普及标准化知识,争取消灭无标生产,切实做好标准化基础工作,引导、帮助企业以标准化手段巩固和提升竞争力;二是开展“联盟标准”工作,发挥深圳市珠宝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作用,编写相关标准,完善深圳市珠宝技术标准体系,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三是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四是推动卓越绩效标准在珠宝行业内的应用推广。
5.3.4 切实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
改进和加强企业计量管理工作,通过培训普及企业的计量知识,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对未检定或过期未检定的计量器具查遗补漏实施强检。
5.3.5 政府部门加大对珠宝企业的扶持力度
由政府从“深圳市品牌发展专项资金”、“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罗湖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深圳区域发展和人才发展的资金中拨出部分资金或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积极鼓励珠宝生产企业配置加工和检测关键环节的紧缺设备,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劳动成本和减少人员误差;鼓励支持企业提高研发设计水平与能力,改造升级传统加工工艺。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出台鼓励措施,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着力提高珠宝行业员工整体素质。
5.3.6 加强对珠宝检测机构的监管工作
开展珠宝检测机构调查摸底工作,强化珠宝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净化珠宝检测市场环境,开展珠宝检测机构的能力比对,搭建深圳珠宝检测平台。
5.3.7 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力度
持续开展珠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扩大抽查覆盖面。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珠宝产品的打击力度,积极妥善做好珠宝产品消费投诉、消费预警和消费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产品质量一直保持稳定的企业作为典范加以大力宣传,对产品质量差、整改不力的企业,坚决予以曝光。
如今的深圳珠宝,上规模的企业迅速成长,企业品牌意识增强,诞生了一大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的深圳企业,并已初步形成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加工、加工贸易、展示交易、批发销售、检测包装陈列等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我们将继续转变珠宝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创造更辉煌的中国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