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多少家,有说有15家的,请详细说明。
11家
中、建、交、农、龙江、广发展、兴业、农信合、昆仑、邮储、哈尔滨银行
应该对 年初时候是这些!那时候问的在大庆市人民银行的同学!
不对,不是十一我可能记错了,还有光大 工商
十三家!
PS:今天又问了一下 13家
中、建、交、农、龙江、广发展、农信合、昆仑、邮储、哈尔滨银行、光大、工商、农信联
15家是指尚未营业的 兴业银行 和 政策性的 国家农业发展银行!
2. 请问金融产业项目投融资方面,有什么平台可以建议嘛
自己的话之前有接触微链,它们找投资人板块是以根据项目领域和阶段等条件筛选。因此如果您已经明确了方向,相信也能让你比较精准的对接到投资机构。
3. 大庆金融服务平台上传模板文件上传不上是怎么回事
大众金融服务平台上传模板文件上传不了,可能是网络出现问题,网络维护完可能就恢复正常了,不要着急电话你看看别的电脑别人传的怎么样,如果别人正常说明你家电脑问题别人不正常,说明是网络问题。
4.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立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开业仪式18日在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这是全球金融信息领域首创的交易所。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共同出席开业仪式。
李从军在致辞中表示,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办,将为加强金融信息平台建设、搞好金融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华社将依托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平台,竭诚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服好务。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将充分发挥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采集网络和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全球各类交易所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全球专业机构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一流的、专业化的水准,着力构建金融信息及文化产业交易服务领域里公信、公正、专业、高效的中介平台,促进文化服务产业与实体产业、资本市场的对接。
郭金龙表示,金融市场是信息驱动的市场。新华社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主体,创造性地设立金融信息交易所,对于新华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信息平台,满足国内外金融领域对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丰富和完善首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必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集团独资成立的专业交易中介机构,是新华08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所坚持“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定位,与全球领先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组织金融信息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与广告产品交易,提供技术专利转让与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交易所9月10日试营业,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新华社旗下的中经社控股是新华08的运营主体。新华08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等功能于一体。
丽泽金融商务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新兴金融功能区,占地面积8.09平方公里。丽泽秉承“立体交通网、信息高速路、生态商务区、金融不夜城”的规划理念,坚持“新兴、高端、低碳”的建设原则,以新兴金融产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务,打造成为以新兴金融业态为主体、高端商务服务业态相配套,以绿色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和创新力的新兴金融机构聚集区,环境优良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子、上海贝尔、北大PE投资联盟、北京国际信托、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华创证券等部门和大庆市委负责同志,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和驻京机构代表,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新华社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开业仪式。
5. 如何从无到有搭建一个大型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这里你用的是搭建,我感觉大型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是发展出来的,不是搭建出来的,因为搭建好搭建,主要是你的发展,个人意见。
6. 大庆国际金融中心的项目简介
大庆国际金融中心 占地面积为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大庆国际金融中心项目2012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将在2014年10月建设投用;
大庆国际金融中心分三个组团:第一个组团将建设2栋216米高金融双塔,为黑龙江最高的建筑.第二组团建设3栋百米5A级智能写字楼和1栋百米高的五星级酒店,第三组团建设12栋百米高金融家宾馆;
大庆国际金融中心重点引进金融、保险、担保金、投资、证券、企业集团财务总部等机构入住,计划引进企业120家。年实现资金流量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量2000亿元以上,安置就业人员5000人.力争建设成为大庆市高端人才聚集地、金融产品交易中心、现代都市新地标,成为黑龙江省国际化标准的金融引擎。
7. 如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具体做法
关于如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的具体做法有案例,如下:
虹口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航运金融品牌、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取得成效。
主要做法: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定金融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确立金融与航运融合的发展方向,积极打造北外滩中央商务区,形成以北外滩为载体,与陆家嘴和外滩金融带相呼应的特色鲜明、辐射联动的金融产业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务方式上从“一般服务”向“需求服务”转变,在给予各类补贴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更加注重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如鼓励金融企业加强人才培训,对金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给予租房补贴,在办理户籍、子女入托、入学方面为金融人才提供优先服务等。
三、着力打造航运金融品牌。一是通过金融手段助力航运企业发展。虹口区参与发起设立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首只国家层面的航运领域专业基金,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船舶、港口、航运服务发展等领域,为航运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二是依托金融工具为航运企业提供避险手段。该区参与发起设立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公司是国际上首个航运运价第三方交易平台,其开发的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充分发挥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规避风险、锁定利润等积极作用。三是推动航运企业借助金融工具提高经营能力。落户该区的中海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共同设立的集团财务公司,积极拓展集团融资渠道,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四、大力引进优质金融服务企业。上半年,全区共引进新注册金融服务企业14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8家,引进的企业中包括公募基金—财通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一批优质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计划全年将引进30家各类金融服务企业。同时,大力引进外地优质总部型金融企业,目前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和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分别从深圳和武汉迁至该区。
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虹口区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搭建服务平台,探索企业发展、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对接。上半年,先后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区金融办与天津德正志远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构建债券融资、金融租赁、并购重组、企业上市等各领域金融业务平台。
六、切实加强风险防范。通过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确保区内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目前区内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均运营良好,累计发放贷款8.4亿元、无坏账发生。同时,认真做好区属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已有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取得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2家公司取得了临时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