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采集数据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吗
银行采集的个人信息数据一般包含以下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及收入水平等。在办理银行信用卡时,还要求提供家庭财产状况,如存款账号、支票账号、住房权属、债务及债权人姓名和账号号码等。
个人交易信息:如银行账户号码、密码、存贷款数额等;如信用信息,如持卡数量、透支记录等;投资信息,如证券账户资产构成以及基金信息、保险信息等。
个人主观信息:主要指金融机构将与客户交往过程中所获取的衍生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后对客户形成的主观印象。如记录、分析个人持卡购物信息,就可以了解其消费的时间、地点、数额、交易对象,甚至所购买的商品种类和品牌,从而判断出其交易习惯、消费偏好,有时甚至可能整合出个人的职业背景、性格特点、交际圈子等。
这些信息全面反映了个人金融资产状况和信用状况,对个人而言,都是较为敏感的金融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泄漏,就会给公民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银行采集的个人信息,是一定需要进行保护的,此外,世平信息还认为这些采集来的个人信息必须要进行分级分类,明确信息保护的等级和存储的位置,通过数据的监控和泄漏防护技术,进而达到有效的数据治理和保护。
2. 在银行的信息科技部门做数据治理是什么体验
在银行做数据治理,主要是靠着高层的支持,以及各部门广泛的合作才能完成的专。由于在体属制内的工作,所以比较听监管的话,必须得时刻的做到万无一失。同时这个工作对人的要求比较高要懂业务,而且必须对数据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比较高,但同时又比较无聊
3. 银行或金融单位的数据分析岗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最重要还是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和政府对于自身数据资产的价值也产生了重新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数据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当我们想利用数据产生价值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数据标准缺失,数据源头不清晰,数据质量缺乏监管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良好的数据质量来构成数据价值实现的基础。而数据治理恰是保障这一基础的存在。
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对数据治理给出的定义是:数据治理是对数据资产管理行使权力和控制的活动集合。它是一个管理体系,包括组织、制度、流程、工具。
在国内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将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综合考虑,认为数据治理是将数据作为组织资产而展开的一系列的集体化工作,包括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绩效考核支持等多个维度对组织的数据模型、数据架构、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建设以及持续改进的过程。
五、 数据和AI中台
随着金融业正在迈入第四个重大发展阶段--数字化时代,给各金融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数据孤岛、新应用与老系统结合难?现有IT能力不足以支撑业务的快速变化?数据调用方式多样且标准不统一质量差?以及数据资源未被挖掘数字化能力得不到释放等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数据集成和数据资产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课程将从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集成、各种数据平台建设介绍、如何有效开展数据治理,以及数据资产管理与数据中台的建设这四个大的方面进行开展。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快速建立系统间的数据集成体系,支撑用户数据集成应用的快速实现;提供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完成数据整合方案,支撑起上层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创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洞察企业的运营状态和市场趋势等,提高企业新业务灵活性,创建数据应用敏捷环境。
4. 上海的乔融金服故意让我逾期,多扣了我二千元,我能在哪里投诉他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机构职责:
(一)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授权,制定有关监管法规、制度方面的实施细则和规定;
(二)负责对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和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三)依法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四)审查和批准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五)统计有关数据和信息;
(六)负责辖内党的建设、纪检和干部管理工作。 [1]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通知
信息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5-22 [打印本页][纠错]
银保监发〔2018〕22号
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
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8年5月21日
(此件发至银监分局和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
希望能帮到你
5. 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有了大数据,自然就要有大数据技术,即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强调快,这是大数据技术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区别。
从巨量数据中提取的有价值信息,即是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运用,比如基于大数据进行客群的细分,进而提供定制化服务;基于大数据模拟现实环境,进而进行精准评估和预测;基于大数据进行产品和模式创新,降低业务成本、提升经营效率等等。
6.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什么原则按规定管理消费者信息
银行业金融机构抄应遵循真实、及时、完整、有效和安全原则按规定管理消费者信息。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覆盖原则。数据治理应当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中的全部数据,覆盖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覆盖监管数据,覆盖所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
(二)匹配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三)持续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持续开展,建立长效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推动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并有效应用于经营管理。
对数据治理不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慎经营规则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采取相应措施:
(一)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改正;
(二)与公司治理评价结果或监管评级挂钩;
(三)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及实施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