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金融科技尚未能取代大银行
这要分开来看,
首先,金融科技是一门技术驱动为核心的金融,去年开始新成立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但是金融科技的基础是科技,所以算法、模型啊等数据是需要时间累积的,但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今年或明年会慢慢出现独角兽型大公司。
其次,金融科技是不可能取代银行的,因为银行承担的是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代表的是国民命脉,只能说金融科技和银行会融合,或者部分职能的银行会越来越失去竞争力。
所以,这不是要替代,而是融合。
2. 金融科技对银行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管是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是金融科技企业,他们这种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高度融入金融业务的企业形态已经对现有的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以及新技术在金融业务领域的突破和应用,但在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面前,依然倍感压力,银行业转型的路上危机四伏。
而在此之前,银行业面临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比如,在如何掘金大数据方面依然面临窘境,整体解决方案缺失,商业化的路线不明晰;人工智能相关的智投顾问的发展空间尚不明确?一度火热的VR概念为何不能在金融科技领域被广泛应用?哪些科技应用值得金融科技去追捧?为什么科技一直在飞速发展,而银行业却一直处于饥渴状态?怎样领会金融科技的核心含义?
我们一直认为,科技成果应用于金融行业的本源应该是解决金融服务业务中的发展问题。那么问题来了,金融科技到底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核心问题呢?维基网络对金融科技的释义甚是好:金融科技,一种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富有效率的商业模式。
从维基网络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要强调的不单单是技术应用,而是要形成一种商业模式。但它究竟如何形成模式?这种模式之中又有着哪些道理和讲究呢?这就需要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们更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
在对比了中美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发展环境与内部机理,并与银行同业交流了面对金融科技脱媒压力而主动创新转型的做法和经验之后,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在专栏上撰文表示,“金融科技与银行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如何在互补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助推银行业转型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容。
金融科技驱动银行转型
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给银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给金融科技公司带来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他们的金融科技产品的特点将有机会在银行业得以施展,实现金融与科技的互补。而挑战在于,他们需要更加主动地接近金融市场,探查市场需求,以便更有效地支持银行业在科技应用上的难题。因此,论坛也会有相关的科技企业就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和讨论。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武器,一种商业模式,解决金融与科技应用矛盾,解决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新概念消灭旧概念只是表象,改变自己,做一个更完美的金融服务者才是银行业真正应该关注的落脚点。
3. 为什么部分银行会和一些外部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这个很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比如专,目前商业银行已将大数属据风控应用在反欺诈、挖掘潜在客户、风险事件预警等多个场景中,同时为贷前决策评估、贷后风控提供有关的数据以降低金融风险。但有一部分小银行内部没有足够成熟的金融技术支持,所以需要大智金科这样专业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大数据智能风控决策引擎精准反欺诈,快速识别欺诈因子。
4. 什么是Fintech银行与Fintech公司合作有什么优势
在金融科技领域,大型金融实体与Fintech企业的合作上具有独到优势,因其多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数据,不仅仅是行为数据,更有有价值的违约数据,与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阶段非常匹配——即提供给机器“答案”的学习。譬如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都曾与天云大数据(毕马威评选的国内TOP50Fintech公司)合作
5. 金融公司,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有什么优势
、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我们从互联网行业来讲,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从非金融领域不断地向金融领域渗透,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类似于POP这样的贷款融资,对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带来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