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倡导性职能.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直接的资金投放或间接地吸引民间或私人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府政策意图的放款,以发挥其首倡,引导功能,引导资金的流向.比如,政策性银行一旦决定对某些产业提供贷款,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表明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愿,从而增强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降低了这些部门的投资风险.其他金融机构就会放宽对这些部门的投资审查,纷纷协同投资.而一旦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政策性银行就可以减少对该行业的投资份额,转而扶持其他行业的发展.这就体现了它的政策意图的倡导性,形成了对民间资金运用方向的诱导机制,促使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
(2)选择性职能.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领域或部门是有选择的,不是不加分别地任意融资.从表面看,其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是由政府选定的,但从实质而言却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如对某些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机制能够选择它,那么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它会得到相应的资源配置,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不必要的.只有在市场机制不予选择时,才由政府以行政机制予以选择.所以,尊重市场机制的选择是前提,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融资的领域才有可能得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世界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领域,如中小企业,住房,农业,落后地区的开发等,正是商业性金融机构不予选择或不愿意选择的领域.但是,并不是所有这样的领域都能得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作为金融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只能选择那些有一定经济效益,贷款能够回收的项目,其中包括虽不盈利但财政提供担保和补贴的项目.
(3)补充性职能.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具有补充和完善以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职能,弥补商业性金融活动的不足.对于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选择的产业,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以直接投资或提供担保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进行融资补充.主要表现在: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倡导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限过长,投资回报率低的项目进行融资补充,对于成长中的扶持性产业给予优惠利率放款.
(4)服务性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在其服务的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聚集了一大批精通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如中小企业银行为企业分析财务结构,诊断经营情况,提供经济信息,沟通外部联系;农业发展银行收购农副产品,并为农业提供技术服务;进出口银行为进出口信用提供偿付保证,提供国际商情,分析汇率风险;开发银行为各种重大投资项目提供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估等等.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因长期在某一领域从事活动,成为政府在该领域事务的助手或顾问,它参与政府有关计划的制定,甚至代表政府组织实施该方面的政策计划或产业计划.
② 银行和金融机构有什么不同
简单的说:银行是金融机构中的一种,即: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以下是相关概念:
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 市场经济制度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相对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种类: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银行。亦称为存款货币银行,该类银行对货币运行的影响程度大,因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专业银行: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专业银行是社会分工在金融业中的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包括经营性专业银行和政策性专业银行两类。
经营性专业银行包括:
1、储蓄银行;
2、投资银行;
3、抵押银行;
4、特殊职能银行。
政策性专业银行:政策性专业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标的银行。
包括:1、开发性银行;
2、农业性银行;
3、进出口银行;
4、中小企业信贷银行;
5、住宅信贷银行。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设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为目的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以某些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指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而以某种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能够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统称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证券机构、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消费信贷机构等。
③ 急求:08年秋《货币银行学》作业3 多选题
最低每月定投200元
工商银行基金定投的基金有哪些?
中国工商银行自2007年4月23日起,联合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第三批开办基金定投业务的基金产品,新增15只基金产品,分别为:
包括此前开办基金定投业务的12只基金产品:广发聚富基金(基金代码:270001)、广发稳健基金(基金代码:270002)、申万巴黎盛利精选基金(基金代码:310308)、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代码:040002)、国联安德盛稳健基金(基金代码:255010)、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基金代码:202001)、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基金代码:161604)、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基金代码:481001)、融通蓝筹成长基金(基金代码:161605)、诺安平衡基金(基金代码:320001)、博时精选股票基金(基金代码:050004)和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基金代码:202101)在内,中国工商银行基金定投业务受理的基金产品共计为27只。
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基金定投业务规则
1.基金定投业务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申购工行代销的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基金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为最小单位)从投资人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固定的申购款项。
2.基金定投业务的每月最低申购额为200元人民币,投资金额级差为100元人民币。目前,工行推出投资期限为3年、5年和8年的三种基金定投品种(分别对应的基金定投品种代码为361、601和961),划款期限皆为一个月。
定投不到期选择赎回基金是不会扣额外的费用的。由于您的基金持有了18个月,所以要赎回费是5.5%。
最好不要赎回!
④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包括哪些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
⑤ 跪求国际金融选择题
金融保险单选
1、狭义的货币包括( B)
A...现金 B.现金和活期存款 C.现金、活期存款、其它金融资产 D.活期存款
2、下列( E)国家认为现实中真正的货币是M1=现金+活期存款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以上都承认
3、将货币层次划分为M2=M1+定期存款+转让存款的国家是( B)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货币的产生经历的四种形式顺序是(C )
A.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D.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5、商品交易发生质的变化,即直接的物物交换被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商品交换的替代是开始于哪个阶段(C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6、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 C)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7、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媒介是货币的( B)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纸币不可以是(D )
A.信用货币 B.代用货币 C.国家纸币 D.铸币
9、货币作为( A)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11、所谓简单的商品交换,是指(D)
A 没有商人介入其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
B 不以货币为媒介的直接的商品交换
C 以原始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D 具有纯粹偶然性质的商品交换
12、货币是作为(A)而发展起来的
A 共同的交换媒介 B 交换媒介 C 特殊价值物 D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1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B)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
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D 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14、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是(A)
A 对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而言的 B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征
C 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决定 D 现代货币特有的功能
1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含义是(B)
A 不论是什么情况下,只有货币就应该是金银
B 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金银者是货币,但对发展起来的商品交换来说,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适合充当货币
C 就金银的自然属性而言,它们不适合充当货币,但就金银的社会属性而言,它们最适合充当货币
D 自然状态下的金银不是货币,货币是非自然状态下的金银
16、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7、信用起源于(A)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资本流动
18、高利贷信用的主要对象(B)
A货币资本家 B.小生产者与奴隶主 C.银行业主 D.政府
19、银行信用是以(A)为主的信用
A.货币信用形式 B.长期信用形式 C.消费信用形式 D.资本信用形式
20、信用货币的购买力(B)其自身的价值.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不确定
21、商业信用关系的建立将(B)
A.增加对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
B.减小对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
C.增加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D.减小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22、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收益,但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A)来解决.
A.国家信用 B.企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23、公债是(D)信用的基本形式
A.银行信用 B.企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24、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
A.支付利息 B.存在买卖关系 C.出具担保 D.信用委托
2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有(A)
A.贷款 B.赊销 C.分期付
款 D.预付定金
26、消费信用与企业信用不相同
的信用形式是(A)
A.贷款 B.预付定金 C.分期付款 D.赊销
27、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
A.归还本金 B.支付利息 C.还本付息 D.债权债务关系
28、货币借贷的规模最终取决于(A)
A.银行信用规模 B.国家信用规模 C.可供借贷的资源 D.货币流通规模
29、能起到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作用的是(A)信用
A.国家 B.企业 C.银行 D.消费
30、利息率应为(B)
A.高于平均利润率 B.低于平均利润率 C.等于平均利润率 D.为0
31、利息是资金的(B)
A.价值 B.价格 C.指标 D.水平
32、利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C)
A.价值 B.价格 C.指标 D.水平
33、我国对居民储蓄存款经常采用(A)计算利息
A.单利法 B.复利法 C.到期收益率法 D.观值法
34、我国主要实行(A)利率政策.
A.管制性 B.放开性 C.市场性 D.计划性
35、利率与下列(D)是同向的.
A.即期消费 B.投资 C.货币需求 D.储蓄
36、可以作为基准利率的有(C)
A.市场利率 B.浮动利率 C.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D.名义利率
37、利率政策的目标是(C)
A.变更再贴现率 B.规定利率上限,实行差别利率
C.控制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 D.变更再贷款利率
38、目前(B)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是单一银行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39、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是(B)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保险公司
40、客户的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的(B)
A.长期负债 B.即期负债 C.短期投资 D.盈利性资产
4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D)
A.资金来源业务 B.存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运用业务
42、《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B)
A. 4% B.8% C.12% D.10%
43、在以下的项目中,属于商业银行非盈利性资产的有(C)
A.贷款 B.贴现 C.法定准备金 D.投资
44、以下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C)
A.结算业务 B.信托业务 C.承诺业务 D.代理业务
45、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A)
A.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企业 B.信用中介机构
C.管理国家金融的机关 D.半官半民的机构
46、一般而言,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最大比例的是(B)
A.负债 B.存款 C.借款 D.自有资本
47、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越长,其(C)
A.安全性越好 B.流动性越强 C.盈利性越高 D.收益率越低
48、贷款和贴现的共同点在于(A)
A.都是银行的资产业务 B.都是银行的负债业务
C.都有共同的计息方法 D.都以商业票据为依据
49、《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不得少于总资本(C)
A.20% B.8% C.50% D.10%
50、对自购住宅的房主发放的,完全以该住宅抵押的贷款,其风险权数为(C)
A.10% B.20% C.50% D.100%
⑥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它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中国有哪此政策性银
所谓政策性银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帮到你就给个好评吧
⑦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还有什么银行我国的银行具体是如何分类的
1.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
2.与商业银行区别:
(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3)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吸收存款不是主要资金来源。
(4)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
(5)不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目的是降低营运成本。
3.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种类 (职能分类)
(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2)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3)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一般有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
(4)政策性银行也可归类到专业银行,但专业银行不一定是政策性银行。
还有按组织形式,1楼的说了
⑧ 非政策性银行有哪些有神魔特点与政策性银行有神魔不同
1.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 2.与商业银行区别: (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3)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吸收存款不是主要资金来源。 (4)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 (5)不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目的是降低营运成本。 3.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种类 (职能分类) (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2)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3)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一般有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 (4)政策性银行也可归类到专业银行,但专业银行不一定是政策性银行。 还有按组织形式,1楼的说了
⑨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虽然同其他资金融通形式一样具有融资性和有偿性,但其更重要的特征却是政策性和优惠性。政策性金融内涵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本质特征:政策性,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为特征的资金融通行为;优惠性,即其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优惠。这三个本质的特征充分显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财政和商业金融的区别。(一)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性功能,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二)诱导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
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性功能,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
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这种“领头羊”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某一项目政策性投资只占20%-30%,并且大部分行业对政策性资金的依存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渐下降,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规模的诱导机制。
(三)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补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主要是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及低收益的基础设施补充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低资信企业融资,间接地对企业信用形成担保,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