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何其他金融机构不效仿“微信钱包”和“支付宝”开通扫码付款功能
支付宝有先发优势已经先入为主,这个移动支付市场已经饱和和成熟,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使用支付宝。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创新,人们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这点你从银联推出的云闪付为什么难以成功可以看出来。移动支付是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高技术行业。没有安全技术保障的移动支付你敢用吗?
B.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微信支付宝限额了吗
因各第三方支付平台限额受国家政策、平台与银行合约规定等限制变动调整,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协议合约规定对银行的交易限额。每一种快捷支付的限额单独计算。
第三方快捷支付限额请联系对应支付平台了解,实际限额信息以各平台网站或客服提供的为准,目前无法通过农行渠道更改。
贷记卡账户单笔限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日累计限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作答时间:2020年10月14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C. 40家金融机构联合围剿支付宝微信,马云还能淡定吗
相当淡定。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死不了。他现在努力做国外支付宝,国内死了人家还能去国外做。
D. 放在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的钱,安全度及不及各大银行有没有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
微信和支付宝的安全系数是可以和银行相比美的,也是受央行监管的
E. 支付宝微信如何应对央行新规限制支付
央行网站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对此微信与支付宝先后作出回应,均表示,认同央行规范,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微信支付回应全文如下:
刚刚,央行网站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腾讯财付通公司非常关注,正在组织相关团队学习消化这一通知。
我们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在本次规范中有重要体现。我们也在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腾讯财付通公司希望与业界、监管部门一同探索更具技术前瞻性的创新模式。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央行及各监管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监管下,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过去十余年间获得了井喷似的增长。拥有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腾讯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两大产品的用户数已超过8亿,日均交易笔数已超过6亿笔,包括线上线下在内的腾讯移动支付的量级还在持续稳定增长。风险可控、日趋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正在蓬勃发展的条码支付,对于服务大众生活、拉动创新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腾讯财付通将一如既往合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快捷、便利的移动支付服务。
支付宝回应全文如下:
刚刚,央行网站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支付宝非常关注并正在组织团队认真学习这一通知。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及各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的移动支付高速发展,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在服务大众生活、促进普惠金融、提升百姓美好生活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现象。近年来,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还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根发芽,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监管部门对创新的包容和支持密不可分,支付宝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移动支付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本次规范的相关内容,我们会持续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并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继续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支付宝从诞生第一天起,就一直把用户的账户安全和权益保护放在第一位,先后推出了“你敢扫我敢赔”等保障计划。在规范、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支付宝一直以来的发展原则。未来,我们将根据文件精神,继续探索,用技术创新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小微企业和大众百姓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
(5)支付宝微信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新京报2017年12月28日报道,用支付宝、微信等应用扫码付款,将正式迎来额度限制。央行官网昨日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相关技术规范,从额度、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管理。
条码支付新规明确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必须持牌经营,此外还将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新规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按风险划分四级,采取限额管理
新规的重点之一是强调业务资质要求。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新规指出,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
具体来看: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即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
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即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即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
而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静态条码目前被认为是风险最大的支付领域之一。除了限额管理外,新规还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包括要求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要求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商户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检查、要求静态条码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等。
此次《规范》将条码支付分为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认为,由于在此前的试点应用中,条码支付风险乃至用户资金损失多发生于“主扫”,特别是“主扫”静态条码,《规范》以限制静态扫码限额和约束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付款扫码服务的具体行为与风控措施并要求他们提供客户权益受损解决机制等具体条款,积极引导付款人“主扫”经过安全加密和设置有效期(一般为一次性条码)的动态条码,将商户的较大金额收款行为也引导到“被扫”上来。
赵鹞认为,《规范》是条码支付的“驾驶证”。央行新规让条码支付从此告别“无证驾驶”与“危险驾驶”。
安全风险考量,二维码支付曾被暂停
条码支付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2011年,央行同意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简称支付机构)在限定场景内试点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并提出严格的风险管理要求。到了2014年,在未建立有效安全措施、统一的业务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背景下,部分支付机构采取持续补贴的方式广泛推广条码支付业务,人民银行对其采取了暂停线下条码支付业务的监管措施。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机构通过改造扫码流程(如从用户扫商家改为商家扫用户)等方式,并未放弃抢占二维码支付市场;而在互联网巨头的大额补贴之下,二维码支付也逐渐为大众所知晓。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随着近年来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等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广泛应用,客观上提高了条码支付的安全标准。但是,囿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仍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市场机构在业务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为规范条码支付业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市场机构、专家学者就条码支付相关问题开展充分研讨并达成高度共识,研究制定了相应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
资料来源:凤凰财经-央行重磅新规!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将迎额度限制
F. 再过1天,央行新规正式开启,支付宝微信慌了吗
什么新规啊
G. 央行又发支付新规,支付宝微信钱包慌不慌
宝宝,咱们还是以微信钱包里的通知为准啊,我刚去看了微信里的通知,没有什么改变的哈
H. 微信和支付宝借的钱能作资金监管和存管吗
央行集中存管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客户备付金,指的是2017年3月央行出的一个2017年45号文。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银行账户上的客户备付金,按照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某比例金额,由备付金存管银行开户上交到人民银行集中存款。
具体不细说了,可以自己看文件。后续会逐步提高交存的比例直至全部上交人民银行。
在第三方支付刚出来的时候,当时央行还是一个宽松监管的政策,因为是新的业务,所以当年一共发了两百多张的牌照,监管思路是对新的事物采取一个开放的态度,当问题暴露出来以后再慢慢开始上监管。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出了很多的乱象,支付机构账户上大量的客户备付金沉淀资金不仅容易导致客户备付金挪用问题,还给反洗钱以及各种监管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另外就是大量的机构靠着这些沉淀资金利息收益过活,不利于金融的创新,服务的提升等等,反正有很多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央行对支付机构要求上报备付金数据,同时在2016年要求支付机构同时上报业务数据及银行相关结算数据,开始从严监管。另外还推出了网联公司,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与银行直连,只允许通过网联和银行做对接。
I. 金融机构的支付宝账号可以通过手机登陆吗
你金融机构的这个金融机构的支付宝账号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嘛,这个事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内你的支付宝容账号,就是可以通过手机。但是金融机构你指的是哪个金融机构呢?这个金融机构不要乱弄嗯,不要乱那个,呃用这个支付宝或者微信去绑定这个有的时候就进不去跟我说不安全的。知道了吗?
J.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属于金融业务吗
属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