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金融的国内市场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2012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逾百万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
随后又有福特、丰田、。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
截至2012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共有16家。
近年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为汽车金融服务培育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2.3%。而且,随着 80 后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大众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悄然改变,中国年轻一代不仅喜欢消费,更喜欢超前消费,尽管汽车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较高。为分享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各大汽车厂商的汽车金融公司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都积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自1998年央行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该业务在我国实现了飞速发展。2001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已突破3000亿元。2012年汽车金融发展速度超过了30%,达到3920亿元。
到2015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金额将达6700亿元。其中,通过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的金额预计将达3250亿元,占比49%;信用卡车贷分期余额将达1350亿元,占比20%;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金额将达1600亿元,占比24%。其他500亿,占比7%。
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个人征信系统及汽车金融业务法规的完善、厂商对汽车金融业务更广泛的参与,以及市场参与者更紧密的合作,国内汽车信贷消费渗透率可以在未来十年从2012年的16%提高到30%甚至更高。
Ⅱ 2019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于汽车产业而言是曲折的一年。新车销量经过30年快速增长后,从年下半年始连续下滑,甚至出现首次全年负增长。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除了汽车市场的萧条,汽车金融行业还面临着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未来的汽车金融是举步维艰还是另有蹊径?
经过大量桌面研究、企业拜访和专家访谈,形成《2019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本报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汽车金融定义,从宏观角度分析汽车金融的驱动因素,分析汽车金融市场情况;
第二部分探究零售汽车金融参与者的业务特点和优劣势,全面剖析金融科技在零售汽车金融行业的应用;
第三部分研究经销商汽车金融的相关情况,探讨经销商汽车金融的开展模式和金融科技应用情况;
第四部分根据汽车金融行业现状,分析汽车金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预测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研究范围是狭义汽车金融,把狭义汽车金融分为零售汽车金融和经销商汽车金融,并从两方面分别描绘参与者现状,探讨汽车金融的金融科技应用情况,并以市场现状为引,尽可能发现目前汽车金融面临的挑战和即将出现的发展趋势。
行业概况
本报告研究范围是狭义汽车金融,指在汽车销售阶段为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零售汽车金融和经销商汽车金融。
中国的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至今20多年,经过萌芽、爆发、调整、振兴四个阶段之后,从2008年起已经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2016年市场规模首次过万亿,且仍在不断增长。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方面都有利好因素,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零售汽车金融
零售汽车金融产品主要包括新车贷款、二手车贷款、售后回租和直租等,用以缓解消费者在获得汽车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的资金压力。
零售汽车金融主要参与者有四类: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和融资租赁公司。四大参与者在主要产品模式、资金成本、贷款利率、信贷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
零售汽车金融的科技应用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范围涵盖贷前、贷中、贷后整个汽车金融链条,形成闭环。 在贷前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优化贷款流程,并通过使用多样化大数据来优化风险模型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贷中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提前进行违约风险预警;在贷后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优化逾期贷款催收方式,并收集汽车金融服务流程的信用信息用于下一轮服务征信,形成信用闭环。
经销商汽车金融
经销商汽车金融的主要产品包括主要包括新车和二手车库存融资、展示厅建设贷款、零配件贷款、维修设备贷款和其他汽车销售环节为经销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等,以缓解经销商等汽车销售方短期现金流压力,辅助二次营销。
经销商汽车金融主要由三大参与者构成,分别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贷款场景,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最大;互联网平台资金成本最高、资金断裂风险高,占据的份额最小,仅作为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补充。
经销商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智能化的贷款流程、库存管理和风控。金融科技在经销商汽车金融的应用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人工智能实现了经销商贷款全流程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在企业征信、反欺诈和信用评估方面得到全面应用;区块链优化了经销商汽车金融贷款流程,保证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性。
挑战与趋势
汽车金融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竞争格局。然而,近几年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的变化,目前汽车金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往往与挑战并行,行业的瓶颈通常反而是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基于桌面研究、企业拜访和专家访谈的研究结果,总结出汽车金融在中国面临的六大挑战和七大发展趋势。
Ⅲ 中国国内目前有多少家汽车金融公司
十一家
Ⅳ 请问你找到汽车金融公司的数据了吗
在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方式的主要手段。美国的
比例为92%,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
目前在中国只有15%到20%的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而在国际市场上,贷款
购车消费的比例达到70%。
国外汽车市场中的汽车金融服务已形成一定规模,有较为成熟的模式可供
参考,年增长率稳定在2%一3%。国际市场通行的做法是金融服务与汽车销售相结
合。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新旧车销售收入约1.3万亿美元,其中约有70%
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在美国,购车的平均贷款比例为80%,德国为70%,在印度
这一数字也达到60%。
GMAC是通用汽车公司于1919年1月24日建立的全资子公司,目的是向
通用汽车公司的经销商们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协助筹措库存汽车所需的
资金,并使客户得以在购买新车时,不必首期付清货款。至今己有80多年的历
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金融机构之一,其业务遍及世界41个国家。
自创立以来,GMAC在其经营历史中为全球超过1.46亿辆汽车的销售提供了价
值达1万亿美元的贷款。2004年第一季度,GMAC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99
亿美元升至7.86亿美元,再度超过汽车业务的表现。其第二季度的盈利情况为
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9,而其中绝大部分仍然来自于金融信贷业务。
FMCC在汽车金融领域开创了多项先河:一,它是第一家通过因特网提供
网络批准汽车贷款和租赁的公司,在几分钟内即可对客户作出信贷决定;二,
它的Fairlnae项目是产业内第一个帮助信用差的客户在其连续两年内按期付款
后恢复到标准信用等级的公司;三,1992年,它成为第一家为二手车提供租赁
服务的汽车融资公司;四,1993年,它出售了第一笔美国公司全球债券,价值
巧亿美元;五,200。年,它在网上发行了的世界第一笔公司债券;六,它是第
一家在因特网上用30多种语言发布市场信息的汽车融资公司。
FMCC近年来发展迅速。2000年总资产达1890亿美元,净收入达17.86亿
美元,占福特汽车集团总利润的36%。2004年福特汽车集团第一季度全球净收
入19.5亿美元,其中来自于FMCC的净收入为6.88亿美元;于7月22日公布
的第二季度收入为n.7亿美元,FMCC收入为8.9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75%,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多。
Ⅳ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业绩
2015年,公司一共完成57万单零售贷款合同,成立以来累计共服务超过236万名购车者,公司资产总额近700亿元,再次刷新行业新高度。2016年,公司还针对网络客户新增了在线预授信的服务。
截止2014年9月,公司合作零售经销商达到近7000家,覆盖全国350多个城市,为160万名汽车消费者提供服务了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
截止2012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
2010年10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了总量15亿元金融债券,这是国内首单汽车金融公司金融债券。本次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中国银行,债券期限为三年。此次债券顺利发行,或将开启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时代。
2009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信贷资产规模突破182个亿,业务覆盖208个城市,935家经销商。
截止2009年7月末,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融资业务已覆盖全国170多个城市。自2009年上半年起,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为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旗下的产品提供零售融资服务。
2008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资产规模突破122个亿,业务覆盖范围超过170个城市,800家经销商。
2008年1月公司获得银监会(CBRC)和央行批准后,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额度约20亿元的通元08第一期资产支持证券,并获得全额申购。同期还获得了央行上海总部批准,正式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2007年1月到8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签署了超过七万九千份零售贷款合同,公司每月接受的零售汽车款申请也在持续增长。公司员工人数已逾350人。
截止2006年8月底,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共为国内315家汽车经销商提供了批发信贷服务。
Ⅵ 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和赢利模式是怎样的
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
根据《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如下:
(1)接受境外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和境内股东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
(2)接受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保证金和承租人汽车租赁保证金;
(3)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
(4)从事同业拆借;
(5)向金融机构借款;
(6)提供购车贷款业务;
(7)提供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
(8)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
(9)向金融机构出售或回购汽车贷款应收款和汽车融资租赁应收款业务;
(10)办理租赁汽车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11)从事与购车融资活动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12)经批准,从事与汽车金融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业务;
(13)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汽车金融公司的赢利模式
赢利模式是指在主营业务中,将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外部资源等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单独和系列的战略控制手段,来形成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点。汽车金融服务的赢利模式由两个结构组成:一是赢利模式的利润链,既赢利模式获取利润的组成因素,是用于衡量赢利模式利润来源的重要参数;二是通过利润链的贯穿与连接,将能够带来利润的企业资源组合在一起的具体方式(狭义上的赢利模式)。这两点之间的关系是,利润链通过同特定的企业资源方式相结合,并渗透到具体的业务中去,才能形成利润来源与途径。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赢利模式。
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赢利模式分为基本赢利模式和增值赢利模式两种。基本赢利模式指传统的以汽车销售为主,兼顾维护修理、保险代理的赢利模式,这是目前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普遍采用的赢利模式;增值赢利模式指在基本赢利模式之上附加了金融资本运作所构成的赢利模式。增值赢利模式主要包括融资汽车租赁式赢利模式、购车理财式赢利模式、汽车文化营销赢利模式、资本运作利润模式等。汽车金融服务的增值型赢利模式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获取利润方式,在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Ⅶ 概括汽车金融服务的范围
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有哪些?在银监会发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有规定:内
(一)接受境外股东及其所在容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和境内股东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
(二)接受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保证金和承租人汽车租赁保证金;
(三)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
(四)从事同业拆借;
(五)向金融机构借款;
(六)提供购车贷款业务;
(七)提供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
(八)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
(九)向金融机构出售或回购汽车贷款应收款和汽车融资租赁应收款业务;
(十)办理租赁汽车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十一)从事与购车融资活动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十二)经批准,从事与汽车金融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业务;
(十三)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对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汽车融资租赁和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
Ⅷ 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情况国内的发展情况
汽车金融是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它是汽车制造、流通业、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随后又有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
截至2007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有9家,其中3家为中外合资,6家为外商独资。截至2007年12月底,已开业的8家公司资产总额284.98亿元,其中:贷款余额255.15亿元,负债总额228.22亿元,所有者权益56.76亿元,当年累计实现盈利1647万元。
金融服务是汽车产品流通和消费的润滑剂,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私人用车的销售中有70%是通过贷款方式销售,而中国贷款销售仅占汽车销售的20%,还远远未达到这个比例。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达到1500万辆,整个市场销售额至少会达到15000亿元,即使未来20年中国信贷购车比例只有国外平均水平一半,汽车金融业也将有5000多亿元市场容量。在此背景下,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中投顾问2008-2009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