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乌县的经济概况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0660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4636万元,第二产业95375万元(其中:工业86317万元,),第三产业116598万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29%、46.31%和32.40%。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64090万元,占GDP的比重为53.5%。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91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3.61亿元,全县财政支出15.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亿元,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达62.4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态势。
2014年4月14日,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印发《国家统计局对口支援寻乌工作要点(2014-2015)》(以下简称《要点》),《要点》结合统计部门和寻乌县实际,从支持寻乌县及赣州市提升统计服务能力、支持寻乌县开发柑橘市场、支持帮助寻乌县争取中央部门政策支持等八个方面作出明确。 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5045万元,其中果业产值11038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01735吨;油料产量3227吨,蔬菜46490吨,西瓜14355吨;年末果园面积44.24万亩;水果总产量为36.57万吨,其中脐橙20.92万吨,柑桔15.55万吨。2009年末有林地面积达193833公顷,荒山造林面积936公顷;林产品产量中油茶籽1280吨;森林覆盖率达79.5%。全年出栏生猪233479头,存栏生猪129638头,肉类总产量达26708吨;家禽出笼26129百羽;水产品总产量7005吨。
2013年寻乌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8.11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73万亩,豆类种植面积0.91万亩,薯类种植面积0.7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0.73万吨,其中,稻谷产量10.26万吨,薯类产量0.70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5.12万头,全县肉类总产量2.69万吨;家禽出栏267万羽。全年水产品量达8145吨,其中,养殖产量7928吨。果品产量达56.38万吨,果业总产值达14.57亿元,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9%。 2010年寻乌完成工业总产值30995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981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631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759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71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2041万元,实现税金7040万元。
2013年寻乌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寻乌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家,全年实现总产值310313万元,实现增加值75263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791万元,实现利税53769万元,实现税金24876万元,;实现销售产值307983万元,产销率99.25%。 2010年寻乌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374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2.35万平方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89万元;共引进内外资项目44个,其中:外资项目1个。实际利用内资17400万元、外资89.8万美元。保险业务中保费收入4886万元。
2013年寻乌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1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56%。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4.08亿元,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669万吨和38018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为163万人和1.5042万人公里;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49亿元;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0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1.85亿元;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69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01亿元。
2. 什么是点对点金融服务,链接式金融服务与之相比有什么优势吗
来钱快
3. 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是做什么的哪家公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为企业发展的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产业链正常运转。比如:冻立方,可以通过它来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中。
4. 求一篇文章关于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其原因!!谢谢~
一、现状
一年间,中国的物价涨了多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100元,一年前后,买到的东西少了多少?这样的对比或许更直接点。 为此,本报特意选取了十几个居家生活的样本,对比一下杭州市场上今年7月12日和去年这个时候的零售价格,将100元的实际购买力做了对比,这样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口袋里的100元究竟“蒸发”了多少。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9斤花生米。2010年7月27日,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小杂粮行情显示,花生仁价格5元/斤,2011年7月12日,在农贸市场花生仁零售价格要9元/斤,五谷杂粮中属涨幅最大。荞麦相比去年每斤涨了2块6,其他涨幅不大。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75枚鸡蛋。据大农网信息显示,2010年7月7日杭州普通鸡蛋价格为元/斤。2011年7月12日,农贸市场普通鸡蛋价格为5元/斤,而土鸡蛋价格达到17元/斤。鸡蛋价格依旧呈上涨态势。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8。5斤玉米。受年初南方干旱北方寒冷影响,国内玉米减产,加上少数游资囤货炒作,玉米价格持续攀升,现在零售市场的甜玉米价格达10元/公斤,而去年这个时候只要7元/公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13。5斤黄豆。今年“豆你玩”还没歇着,从绿豆换到了黄豆,去年这个时候散装黄豆只要3。8元/斤,现在要8元左右。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一只西瓜。在杭州市区水果超市,2010年冰糖红玉西瓜2。68元/斤,2011年为2。98元/公斤。其他品种的西瓜价格略有上涨基本没变。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33盒豆腐。“豆你玩”带出“腐不起”,豆制品今年起全线涨价。百姓家常菜的原料之一白玉豆腐每盒从1块涨到了1。5元,最常吃的卤水豆腐都从1。5元/块涨到1。8元/块,豆腐干从5元/斤涨到6元/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3条鲈鱼。2010年7月鲈鱼每斤12~13元左右,2011年7月12日当天卖到20元/斤。其他鱼类价格均有上涨,如包头鱼2010年7月售价5-6元/斤,2011年7月12日售价9元~10/斤,如鲫鱼从去年的7月9元/斤涨到今年7月12元/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2斤8两五花肉。2011年猪肉价格飙升,逼近牛肉。2010年五花肉价格11元/斤左右,2011年7月涨到16元/斤。普通家庭一盘红烧肉成本提高至少5元。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2升汽油。去年来,国际油价一直高位盘整,国内车主也跟着受累。去年7月93号汽油为6。53元/升,历经几轮调价后现在涨到了7。46 元/升。
一年间, 100元少洗5次车。 去年这个时候15元一次,办卡一次才10元,现在起步价就是20元,个别贵的已经到了25元,原本100元能洗10次车,现在只能洗5次。
2010年的年度汉字是“涨”字,2011年已经过去了,“涨”依然是物价的总趋势,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不经用。“我现在最怕听到的两个字就是‘涨价’,几乎每天都有东西涨价。”在菜场买菜的周阿姨感慨钱不够用。5年前家里装空调,拆装费只要50元,今年竟然要200元。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1.什么是通货膨胀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水平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而形成的缺口,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既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差额,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就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价值,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中,社会已没有可以扩大实际产出的闲置资源不可能再增加实际产出,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经济面临上涨的压力,经济将在高于充分就业收入的名义水平上均衡。当经济实现均衡时,如果均衡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即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如果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即存在失业缺口
2.通货膨胀的类型:
2.1.温和性通货膨胀
2.2.加速性通货性膨胀
2.3.极速性通货性膨胀
3.通货膨胀率
公式: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其中基期水平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
4.通货膨胀
4.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在较长时期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
4.2.通货膨胀的原因:
4.2.1.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4.2.2.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
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过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
4.2.3.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4.2.4.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
4.2.5.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4.2.6.通货膨胀的隐性原因——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失衡是通货膨胀的内在原因。
①当生态失衡后,稳定协调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的效率便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有效物质和能量的产出减少,即生态供给量减少;加上人们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使整个社会对生态的全面需求急剧增长,造成总需求大大高于总供给,产品供不应求,必然拉动相应的物价不断上涨,从而产生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②生态失衡的表现之一是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生态环境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治理的社会成本费用又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个公民和厂商,这种社会成本最终要由生产厂商来承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产品的价格升高,相应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生态失衡还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开采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导致资源开采成本上升,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使生产厂家的内在成本增加。造成所谓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③生态失衡所导致的生态结构的失衡和环境污染在导致供求总量失衡时还会使供求结构关系变形。即使整个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却会因为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而无法满足总需求,使效率低下部门的产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机构型通货膨胀。
5. 通货膨胀的对策及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在都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5.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5.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3.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5.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5.6.降低劳动工资水平,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降低劳动工资水平,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防止因劳动工资水平提高而使物价随之增长。
5. 目前,我国教育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如何
如果把2015年看做是我国个人征信市场化的元年,那在这个千亿级别的征信市场上,借贷成为了首当其冲的战场,无论是传统金融大佬平安、还是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抑或是创业新秀宜信、飞贷都使出浑身解数,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国家近一步放宽了借贷市场,借贷市场依然吃紧,再加上整个行业的残酷厮杀,无担保、无抵押依靠信用贷款的借贷模式到底能不能迎来爆发,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打法迥异,胜算几何
既然目标市场找到了,那我们再看看产品,目前几乎所有的贷款平台都围绕着借款人最关注的三个指标: 额度、速度和利率提供信贷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万事大吉,反而加剧了行业竞争,面对这又爱又恨的市场,谁才能胜出呢,我们今日不妨从手机app贷款(B2C)、传统贷款、P2P、中各举一例对比分析,看看行业发展如何。
手机APP贷款飞贷:离成功还有多远
作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获得最大黑马2015年最具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奖,飞贷金融则是针对现有贷款的层层审核、周期长、流程繁琐等问题,在步骤和时间上进行简化为用户提供 “随时随地”手机APP贷款。全部的贷款申请和审批只需五分钟,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且操作全部在手机上进行。
而对于现有金融信贷的借款和还款的严格限定问题,比如借款开始后即开始计息,提前偿还需要支付高额违约金额等,飞贷则采取“随借随还”的方式。举例一客户的信贷额度是30万元,那么此30万元不使用则不计息,可按需使用;在还款时也可根据个人经济情况来自助调整还款周期。
再比如现有信贷方式,每次贷款都需要对客户进行重复审核;而飞贷的借款额度则是终身使用,并可动态调整,即“一次授信,终身使用”。目前飞贷已经开通包括深圳在内的50个城市用户,这些城市用户只需符合征信数据就可获得最多30万元的贷款,贷款不仅可以支撑大多数个人消费者购房、购车、日常消费,也可满足中小企业主的资金周转。
但飞贷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 飞贷本身不向C端用户募集资金,而是采用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形式来获取资金。那对于飞贷来说,需要有足够多足够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合作,才能顺利用产品连接资金和需求两端,另外飞贷除了资金供给外,金融机构的网点、客户资源等对飞贷的影响也较大,这些都考验着飞贷团队如何抉择和布局。
金融大佬平安易贷:说爱你不容易
平安易贷是中国平安集团推出的一款免抵押贷款产品,针对普通居民开展无抵押贷款业务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只要投保成功,投保人即可申请由合作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1万-15万),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担保,手续简单,期限灵活、审批快捷,综合利率超高。
“平安易贷险”之前在深圳作为试点,又称“信安易贷”,需要指出的是平安易贷的还款方式是每月等额本息偿还,实际占用的资金只是放款的一半,这类模式是平安集团做信用担保,合作银行按照合同规定日期放款到申请人帐户。后又衍生出陆金所P2P平台,提供网贷业务,陆金所坏账事件后,又更名为如今的平安普惠。(也有说法:陆金所控股鲸吞平安普惠)
如此折腾,被动调整多于主动变革,也说明 平安的网贷产品仍存有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之前爆出的一些问题,比如一洛阳市用户用平安易贷贷款六万元后,才被告知不能提前还款,一个半月的时间,需支付利息和违约金共计4713,其中违约金:1756元。诸如此类的事件远不止这一起,尽管平安积极拥抱互联网,但 平安网贷仍然没有解决现有金融的还款难、不灵活等问题,未来只有加速适应网络贷款的玩法,平安才可能将自身的金融优势发挥出来,否则只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P2P巨头宜信:多重业务难分身
作为中国最大P2P,宜信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11月,宜信公司旗下在线P2P平台宜人贷向SEC提交IPO申请,拟融资最高1亿美元。而它的核心业务板块宜信普惠就是提供小微借款,对象则是中小企业主、工薪阶层、大学生和农户等。
比如宜信精英贷就是纯信用无抵押贷款的模式,针对国有企业员工,公务员,律师,教师等,而宜信助业贷则是为教师、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等提供短期周转贷款、个体户经营贷款。目前宜信普惠的服务已经覆盖232个城市和96个农村地区。
看起来顺风顺水,其实也是危机四伏。 首先宜信业务越来越杂,既给城市工薪阶层、中小企业主、学生等提供信用借款,又发力惠农业务,为农户和农企提供包括信用借款咨询、农业保险、农村理财、农机购买、助农扶贫等服务,还有“新薪贷”、“宜学贷”、“宜农贷”、“宜车贷”、“宜房贷”等,以及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各个业务目标用户都较为分散且需求差异性大,势必会影响宜信精力,容易西瓜玉米都错过。
其次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坏账,2014年4月8日,香港万得通讯社就报道宜信被曝出现8亿贷款坏账,贷款主体已经遭到多起诉讼,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再者宜信“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下信用审核和“债权转让”的模式使得宜信被许多P2P同行认为它是伪P2P,媒体和舆论也都在质疑其存在“资金池”、“不透明”,现今宜信也是在迷茫中探索,在探索中迷茫。
“打蛇打七寸”,他们的“七寸”在哪里?
这样看来,上述模式要说成功都还太早,未来需要继续前行,那什么才是这场角逐的决胜力量呢?正如唐侠所言,借款仍是金融,金融的关键在于其风控系统,尤其是信用风险模型的精准度。也就是说征信和风控体系是决定他们能走多远的核心因素。因为借贷领域的风险主要为两类:
第一类是欺诈风险,这是主官预谋的,是犯罪行为,这种风险的防范要靠事前模式识别和事后的信息共享以及执法;
第二类是信用风险,这是由人的行为模式左右,模式的改变需要有主观的认识和有意识的纠正。目前我国个人征信刚起步,个人信贷不够普遍,信用风险极大。
那怎么才能规避这些风险,减少坏账呢?
首先,建立完善科学的征信信息系统和评分制度,尤其是在用户多样性、场景碎片化的当下,征信体系数据资源需要更加丰富征信数据来源需要更加广泛,除了基础的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借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等金融数据外,也需要来自生活、电商等其他数据,甚至淘宝差评记录、滴滴打车爽约、骗取保费时伪造个人信息等可以作为参考数据。比如芝麻信用就是从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等五个维度来综合考量。
其次,需要不断验证纠正评分制度和征信风控体系。尽管丰富多样的“社交数据”或“电商数据”等场景数据可以去融合“金融数据”,但这样的模型和评分体系是否有效还需不断调整验证。从国际征信业务发展看,个人以往借贷留下的信用数据才是最有效评价信用风险的数据。美国的三大征信机构收集统计最多的也是借贷征信数据,甚至没有个人消费数据、通信数据、社交数据。征信风控体系要不断打磨验证,完善再完善。
最后,要学会专注,不能身兼数职。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估一直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筛选和产品定价的决策支持;同时也是在创造诚信生态,提高行业失信成本,让失信人在金融生态链中被约束甚至被删选出局,降低行业信用风险。但个别从事借贷业务的平台既做金融交易,又出个人评级报告,既做裁判又做选手,真正好的借款产品应该扮演好“警卫兵”“推手”的角色,平台只提供借贷双方的连接服务,而不参与具体借贷,真正“干净”的借款平台才值得长久的信赖。
总之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借贷行业,但所有创业者都应该清楚: 互联网金融只有扎进细分市场在差异化应用与扩展中与现有金融错位竞争才更有生存机会。也不可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妄想,移动互联网贷款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标准化模板化的生搬硬套或“一刀切”。
移动互联网贷款正在等待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征信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风控体系。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抓住核心需求,具有核心优势找准点,踩准节奏的产品才可能享受未来。